第二百八十八章 百家思想(一)

字數:3629   加入書籤

A+A-




    《公羊傳》所宣揚的複仇是有複仇之道的。

    《公羊傳?定公四年》說:“父不受誅,子複仇可也。父受誅,子複仇,推刃之道也。複仇不除害。朋友相衛,而不相邊,古之道也。”這是對父子複仇、朋友複仇的規定。

    可惜的是這個有無冤屈的標準在《公羊傳》中並未明確指出。?

    另外,指向個人的複仇僅止於施害者本人而不涉及其子孫後代和其他親屬,這樣就避免了世世相報和複仇泛化。

    姬長安對於這種思想,是喜聞樂見的,也是因為如此,姬長安才能容忍公羊學派的其他思想,不然以姬長安的性格,光憑天子一爵那一點,不殺了他們都算發善心了,怎麽可能請他們來!

    除了儒家,還是有人想去其他學派的,比如墨家。

    不過墨家,其實是為普通天子所不容的。

    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誌、明鬼、非命等,從這些表麵上看,也不一定完全為帝王所不容,譬如說節用和節葬,有些帝王和君主還是比較節省的,並不一定非要主張鋪張浪費。

    至於尚賢、兼愛、非攻,有些觀點甚至是深獲帝王所讚許的。

    那麽什麽主張使中國曆代的統治者行動一致地擯棄了墨家學說?

    什麽思想使帝王統治者感到了最大的威脅?

    那就是墨家的“選天子”思想。

    在“尚同”篇裏,墨子反複強調了“選天子”及地方長官的思想。

    墨子說:“天下之所以亂者,生於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為未足,又選擇天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三公。”

    可以說民主政治思想在中國早已有之,墨家學派是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墨子》一書中不僅提出了“選天子”主張,也提出了一套係統的選拔各級政府官員的思想。

    “尚同下”篇裏這樣說到:

    “三公又以其知力為未足獨左右天子也,是以分國建諸侯,諸侯又以其知力為未足獨治其四境之內也,是以選擇其次立為卿之宰,卿之宰又以其知力為未足獨左右其君也,是以選擇其次立而為鄉長家君。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諸侯、卿之宰、鄉長家君,非特富貴遊佚而擇之也,將使助治亂刑政也。故古者建國設都,乃立後王君公,奉以卿士師長,此非欲用悅也,惟辯而使助治天明也。”

    在這裏,墨子選天子及各級官員的思想徹底打破了封建帝王家族世襲的體製,與當時的封建政治產生了深刻的矛盾。

    如果聽任墨家這種思想在社會上傳播普及,那麽一旦被社會大眾所掌握,封建統治者的權力地位便岌岌可危,民主共和政治製度便可能在中國產生。

    在這種致命的威脅之下,封建君主怎能容忍墨家的昌盛呢?

    所以在秦國,墨家,被黑冰台以及大秦帝人瘋狂捕殺,姬長安趁此機會,命令易水寒救下了一部分願意放棄尚同思想的墨家子弟。

    也是幸好,大秦帝國對於墨家迫害實在是過於厲害,不然的話,以墨家那些死腦筋,怎麽可能放棄自己的想法。

    除了墨家,法家也是很吸引人的,商鞅的思想主張。

    商鞅重視法律,反對儒家的“禮”。他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勞與才幹授予官職。

    商鞅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曾說:“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

    商鞅反對保守的複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認為曆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製度都要隨曆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複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明確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張。

    商鞅強調“以法治國”,要求國家官吏學法、明法,百姓學習法律者“以吏為師”。

    並將以前的秦法改為律,強調法律的普遍性,具有“範天下不一而歸於一”的功能。

    輕罪重罰,強化法律意識,不赦不宥。主張凡是有罪者皆應受罰。鼓勵告奸。並製定“什伍連坐”製度。

    商鞅頒布法令獎勵耕織,特別獎勵墾荒。規定:“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複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拏”。

    還有韓非子,依法治國之主張,大秦帝國如此強盛,韓非子和商鞅的思想,在其中起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些主張,都是強國強軍之舉,因此在大唐“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思想下,自然是有市場的。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法家,像法家那麽激進,有些人,對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比較感興趣。{前麵寫錯了,沒有楊朱,隻有黃老,抱歉}

    黃老之學繼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認為“道”作為客觀必然性,“虛同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見其形”。

    在社會政治領域,黃老之學強調“道生法”,主張“是非有分,以法斷之,虛靜謹聽,以法為符”。

    認為君主應“無為而治”,“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

    這些主張,很是能迎合一些人的想法,因此,並不需要擔心生源。

    至於其他的,比如陰陽家,在這個時代其實也是很受歡迎的。

    陰陽家其思想主要源於孔子創立的儒家和儒家所推崇的“六經“。

    在自然觀上,利用《周易》經傳的陰陽觀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論;又從《尚書·禹貢》的“九州劃分“進而提出“大九州“說,認為中國為赤縣神州,內有小九州,外則為“大九州“之一{胡適曾在其《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大為讚歎陰陽家的這一地理觀念}。

    在曆史觀上,則把《尚書·洪範》的五行觀改造為“五德終始“{皺衍幹的}說,認為曆代王朝的更替興衰均由五行所主運。

    在政治倫理上,亦“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讚成儒家仁義學說。

    同時強調“因陰陽之大順“,包含若幹天文、曆法、氣象和地理學的知識還有科學價值。

    可以說,陰陽家和儒家,有著一定的親密關係,因此大唐的儒生,自然也會考慮進入陰陽家學院。11(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