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女裝大佬

字數:6178   加入書籤

A+A-


    nbsp;   王安石看蔡京蔡卞二人氣宇軒昂,越看越是喜歡,心中嘀咕:我子女雖多,除了長子王雱考中進士,其他人卻是胸無大誌,碌碌無為,不如這兩位有才幹。

    王安石道:“不知兩位賢侄想做什麽官?某雖不才,陛下也聽得進某家言語。可替賢侄在陛下麵前舉薦賢侄。”

    蔡京等得就是此時,雖然他權欲極大,但也不會說自己想做宰相,道:“京願為翰林學士,為陛下起草詔書,分擔憂慮。”

    王安石點了點頭,心中有了計較。蔡京嘴上沒說想當宰相,但是卻想當翰林學士。雖然學士隻是替皇帝起草詔令的官職,但是它宰相的前置官職。

    自古就有“不為學士不拜相”的說法,成為了翰林學士,做皇帝的心腹,往往就能升為宰相。

    王安石也喜歡蔡京的才能和野心,將此事記在心裏,轉頭向蔡卞問道:“元度願為何職?”

    蔡卞拱手道:“卞才疏學淺,恐怕不能勝任,全憑陛下做主。”

    蔡卞隻想取個功名光宗耀祖,至於在朝廷做官,蔡卞自認為自己沒哥哥那麽有權欲,隨便做個小官,偏居一方就滿足了。

    王安石皺眉道:“元度謙虛了。如今大宋正需要元長元度這樣的青年才俊,不可偏安一隅,做一方父母官。”

    蔡卞見王安石不喜,無奈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蔡卞隻是不忍心天下百姓疾苦,希望到大宋治下為民造福,不願在朝堂之上和哥哥爭名。”

    王安石恍然。自古父子,兄弟同朝為官都是有些犯忌諱的。如蘇洵,蘇軾父子,他們極少同朝議事,對方的觀點他們既不同意,也不反對,生怕別人指責他們結黨營私。

    王安石遺憾道:“難不成元度就沒什麽中意的官職嗎?”

    蔡卞大笑道:“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蔡卞所吟乃是明代唐伯虎的《桃花庵》,古往今來無數人聊以自嘲。

    王安石是文學大家,念了幾句桃花庵,便不再相勸。文人的情感是很容易共通的,雖然唐伯虎是他之後朝代的人,但他已經明白了蔡卞詩中的意思。

    就是朝堂昏暗,血雨腥風,不願意呆在京城。與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思差不多。

    “可惜朝中可以委以重任的大臣實在太少,否則又怎麽會被遼國西夏如此欺負?”王安石歎道。

    蔡京答道:“我見令郎元濟師兄才華過人,如今已是進士,老師何不保舉他入朝為官呢?”

    這是蔡京心中的疑惑,王安石自己的兒子條件不差,為什麽不去當官呢?

    “雱氣豪,睥睨一世,不能作小官。”

    這是史書上記載,意思是王雱考中進士之後,狂妄自傲,皇帝賜給他官職,他都嫌官職太小,拒不上任。

    王安石不好意思說自己兒子太狂傲,隻能說道:“年輕人或許有他自己的想法,就像元度賢侄一樣。”

    蔡卞心中不願意王雱那個神經病相提並論,但是也沒有多做辯解。

    忽然,有個下人走進來對王安石道:“老爺,程顥大人求見。”

    王安石聽了,眼睛一亮,傳命讓下人趕快將程顥請進來。蔡京蔡卞在一旁猶豫是否回避,王安石叫住兩個人:“賢侄不必離位,程顥和我私交甚好,沒什麽可以避嫌的。你們日後同朝為官,總有相見之日,早日認識了也好。程顥是在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朝中為官十多年了,你們日後有何困惑,可以向他請教。”

    蔡卞對程顥印象不深,隻知道曆史上,他是儒家理學的奠基者,“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是他說的。

    王安石與蔡氏兄弟沒等多久,程顥就走入客廳,程顥見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兩位客人,當即向蔡京蔡卞打招呼。

    笑了笑,王安石對程顥點頭示意,讓下人給程顥上茶。

    “程伯淳為太子中允,兼監察禦史裏行,也是你們的前輩,快快與他行禮。”王安石指著程顥對蔡氏兄弟道。

    蔡京蔡卞二人與程顥行禮。蔡卞看著程顥身材高大,胡須整潔,不過三十多歲的樣子。

    王安石笑道:“這程伯淳可是個妙人,前幾日還在陛下麵前指責陛下。別人規勸皇上也隻是走走過場,指出一兩點讓皇上警醒罷了,他卻旁征博引,說了一大通來。”

    程顥神情淡然道:“參政大人言重了。下官既然是監察禦史,理應糾察百官,規勸皇上直言不諱,陛下有什麽做錯的地方,下官應當指正出來。”

    “隻是我聽聞伯淳不隻是說說而已,而是說了一個上午。那時午餐時間已過,陛下直餓得頭昏腦漲,還在聽伯淳念叨。幸虧有侍從一旁提醒,不然皇上恐怕連晚飯都吃不到啊。”王安石向程顥苦笑。

    蔡卞心中奇怪,這位程顥大人也太盡心盡責了吧,真虧他有膽量和皇帝那樣說話。這皇帝也很奇葩,顛覆了蔡卞對皇帝的認知。宋神宗也太有耐心了吧,餓著肚子聽大臣數落自己,換了別的昏君,不高興直接砍了也是可能的。

    商朝紂王就喜歡砍那些直言進諫,有骨氣的大臣的脖子,後來身邊就隻剩下一群沒膽量的小人。

    程顥也不辯解,隻是悠然地喝著茶水。

    蔡京八麵玲瓏,此時已經看出程顥王安石雖然交情不錯,但也不會太好。否則絕對不會在外人麵前,開程顥的玩笑了。

    “父親大人,孩兒見過禦史大人。”王雱此時換過衣服,走上客廳來。

    眾人見了來人,齊齊大驚。來人正是王安石之子王雱。王雱此時換過了之前的錦衣,反而換上了女子的長裙,長裙的裙角邊上繡了幾朵紅豔的花朵,格外引人注目。

    見王雱身著婦人衣服,王安石大怒:“逆子!你竟敢在外人麵前穿這種傷風敗俗的衣服,你莫非是要氣死我?”

    蔡卞也是被王雱這驚世駭俗的舉動驚到了,王雱這身打扮在後世可能是行為藝術,也可能是cosplay.甚至有人會很喜歡,稱呼為“女裝大佬”。

    可是這是宋朝,最講究封建禮教的古代。除了青樓那些命苦的女子,女人本就是不該拋頭露麵,濃妝豔抹的。

    現在王雱竟然身著女裝,化了女人的濃妝。這件事已經超出了世人的思維,甚至沒有人能夠想到有這一幕,隻是本能地覺得反感而已。

    蔡卞瞄了一眼王安石,發現他不但憤怒,而且吃驚,便知道王雱是第一次穿女子衣服。

    “父親大人何必發那麽大的火呢?我原本那件衣服挺好看的,隻是被那賤婢汙損。別的衣服又不合身,沒奈何,隻有這件衣服穿了最好。”王雱神色也是不變,他自幼狂傲,行事與常人不同,不介意旁人的目光和看法。

    王安石還沒來得及說話,一旁的程顥站起身來到王雱麵前道:“元澤身為男兒之身,怎可穿婦人的衣服?”

    “有何不可,你瞧我身上這衣裳可有不合身嗎?”王雱撫摸自己的衣服,向程顥問道。

    程顥道:“天行健,君子以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自強不息,方為大丈夫。你身著女子衣服,哪有男子陽剛的模樣?”

    王雱不理他,向蔡卞道:“元度兄,我見你目光沉靜,可是欣賞我這衣裳?”

    蔡卞不想打擊他,看著他道:“我聞胡人有身穿長袍的男子,隻是本朝風俗不同,元濟師兄這衣服是胡人服飾吧。”

    王雱看出蔡卞是在打太極,躲避話題,道:“不,這就是女子的衣服。”

    蔡卞隻能道:“師弟聽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屢次被司馬懿打敗。諸葛亮為了刺激司馬懿出戰,派人送他一套女人衣服,羞辱他。司馬懿不但不生氣,反而穿起了婦人衣服。後來諸葛亮病死,魏國統一天下。”

    蔡卞隻說了諸葛亮司馬懿的典故,不再多言。

    王雱哈哈大笑:“元度果然才辯驚人,不錯,諸葛亮雖然足智多謀,卻奈何不了司馬懿。”

    王安石雖然麵色難看,卻也不多說什麽。

    蔡京一旁道:“不知禦使大人今日來有何事?”王雱也問父親道:“你們在談些什麽?”

    王安石這才放下不悅,說:“變法如今正在商議,被人阻撓,伯淳也對我的一些看法不太讚同,我請他來一同商議。”

    蔡京道:“變法乃是天子支持的,誰人敢違抗聖旨?”

    王安石道:“也不是什麽奸臣賊子,隻是一些保守的大臣罷了。”王雱以一種極為輕慢的姿勢坐下,然後大大咧咧地嚷道:“無非是那幾個老賊罷了,把韓琦、富弼推到集市上,把他們的頭砍下來,變法就可實行了。”

    王安石當即道:“住口,逆子,不得在禦使大人麵前無禮。”

    程顥正色道:“我正在和你的父親討論國家大事,子弟不應幹預。退下。”

    王雱道:“恐怕不是因為我是子弟吧,禦使大人見了我這身婦人衣服心中不喜才嗬斥我。”王雱也不再管別人目光地自顧自的走了。

    “這逆子……真是氣煞我也。”王安石胸口起伏不定,仿佛要擇人而噬一般。

    程顥道:“公子果真與眾不同也。”

    平時,王安石一直在旁人麵前誇讚自己的兒子。世人也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是文壇的大家。

    史書記載,王安石晚年曾和蔡卞說天下沒有可用之才,不知將來誰能繼承自己,執掌宰相。然後掰著手指頭自言自語:“我兒王元澤算一個!”回頭對蔡卞說:“賢兄(指蔡京)如何?”又掰下一指;沉吟良久,才說:“吉甫(指呂惠卿)如何?且算一個吧。”然後頹然道,沒了!

    可見他對兒子王雱的才能是很高看的,現在兒子如此無禮。王安石表示,我這個老子在別人麵前那麽誇你,你現在弄得我下不來台,這是赤果果的打臉行為啊。

    ………………………………………………

    房內花團錦簇,脂粉濃香撲鼻,東首一張梳妝台畔坐著一人,身穿粉紅衣衫,左手拿著一個繡花繃架,右手持著一枚繡花針,抬起頭來,臉有詫異之色。

    但這人臉上的驚訝神態,卻又遠不如任我行等人之甚。除了令狐衝之外,眾人都認得這人明明便是奪取了日月神教教主之位、十餘年來號稱武功天下第一的東方不敗。可是此刻他剃光了胡須,臉上竟然施了脂粉,身上那件衣衫式樣男不男、女不女,顏色之妖,便穿在盈盈身上,也顯得太嬌豔、太刺眼了些。

    這樣一位驚天動地、威震當世的武林怪傑,竟然躲在閨房之中刺繡!——《笑傲江湖三十一回》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