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騏驥伯樂
字數:5677 加入書籤
nbsp; 宋朝重文輕武,可謂是華夏史上最嚴重的。科舉之後,文人的地位更是一步登天。
王安石聽聞學生蔡京來拜訪,離開了書房,來到客廳等候。書房畢竟不是接待客人的地方。
王安石私下與蔡京書信往來,對其文采書畫頗為喜愛,加上蔡京擅長逢迎,大力支持王安石的變法主張,兩人私下以師徒關係稱呼。
“蔡氏兄弟氣宇軒昂,是棟梁之才啊。陛下定會委以重任。”王安石讚道。
王安石位高權重,他說出來的話即便有抬高蔡京蔡卞的成分,也是有相當的分量。
蔡卞步入客廳,還沒來得及向王安石介紹自己,目光就被牆上一幅字畫吸引了。
畫中夜深人靜,月光皎潔,夜訪友人的和尚站在房舍前,一隻手停在半空中,仿佛是在猶豫該不該驚擾主人。一旁有兩行小字:“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講述的是詩人賈島年輕出家為僧時,拜訪友人李凝的典故。
王安石見蔡卞一直盯著那幅字畫,觀賞得十分投入,顯然自己這個主人都被他拋到腦後了。王安石笑道:“元度一直看這幅畫,莫非是有什麽見解麽?”
蔡卞見文便癡,遇畫便迷,見到古人求學的畫來,兩世的思緒紛至遝來,一時忘記了身處王安石府上。蔡卞道:“學生哪裏談得上見解了,隻是看了這幅字畫忍不住地心慕古人勤學求知的品質罷了。”
“哦?這幅畫是夜訪友人的圖畫,元度卻講從中看到古人好學,不知作何解釋?”王安石自然知道其中的緣由。隻是天下讀書人為了功名,讀四書五經,聖人言論。真正知道古今趣事的讀書人反而不多,故此才向蔡卞發問。
“學生不過是由‘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詩,想到了一個典故罷了。相傳畫中主人公夜訪友人李凝。第二天,賈島騎在驢上,偶得畫中的兩句詩句,隻是賈島一開始想得是個“推”字,後來又想了個“敲”字。於是在驢背上做出推敲的手勢來,不知不覺阻攔了大官韓愈的車隊。賈島將詩句上的困惑向韓愈說了,韓愈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對賈島建議用‘敲’字更佳,後來二人竟成了朋友。”蔡卞道,“學生仰慕古人文采兼好學做文章的精神,恨不能與之同朝。”
蔡京在一旁聽了,暗暗點頭,賈島韓愈之事也是文壇一件雅事。當時韓愈官至京兆尹,遇到布衣兼和尚的賈島,不僅態度謙和,而且二人辯論文學,不分地位貴賤,是真正的君子之交。
“不錯,這幅圖記載的是推敲的典故。韓退之極力倡導古文運動,以文論友。曾言‘聞到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達者為師,可以說他是賈島的一字之師啊。”
韓愈與王安石都是極力推崇古文的大家,認為文章應該像先秦古文那樣簡樸,不注重詞藻。
“我聞韓退之《馬說》一篇,‘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老師的才華遠超千裏馬,如今又得皇上的賞識,如同千裏馬遇上伯樂,大樹遇到甘霖啊。如今朝廷支持變法,大宋盛世指日可待,老師既然是變法的先驅,必可名垂青史。”蔡京一旁道。
王安石聽聞,心中也不免得意。
蔡卞心中想,哥哥未免太會奉承了吧,賞副字畫也可以扯上名垂千古。
王安石心情不錯,讚道:“兩位賢侄才思敏捷,今年恩科考考試題目不難,想必都可以金榜題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名,日後必可建功立業,光耀門楣。到你們年輕人需要努力的時候,不可懶惰。”
蔡京見王安石談到了重點上,急忙問道:“我聽聞科舉題目由老師與司馬光同擬,不知學生會不會有生疏的題目?”
王安石猶豫道:“這……科舉的題目,原本不應該和你們詳細說明,也罷。本次科舉司馬與我一同擬定大綱,呈給皇上過目,下麵的文員在進行詳細地規定題目。司馬的命題我不知道,我是從‘變風俗,立法度’的角度來命題的。”
蔡京蔡卞放心了,這幾個題目,他們是背過了大量的書籍,不怕考試會沒有東西可寫。
考得好,不如考得巧。曆史上很多屢試不第的文人,不是他們文采不夠,而是正巧考試題目他們沒有適當的材料可寫。
科舉采用八股文的形式。你文采再好,寫得天花亂墜,不按照八股來寫,也是一樣被考官淘汰。
王安石讓下人給蔡京蔡卞添茶道:“你們兄弟是福建有名的才子,不必擔心科舉的事情。反而科舉隻是進入朝廷的一道門檻,重要的是你們治理國家的才能。”
“老師說的是,不知道當今天子有何愛好?我們可以……”蔡京又問道。
王安石打斷道:“元長不必揣測上意,陛下又能有什麽愛好?陛下的心願就是擊退遼國西夏,整頓四方,使國泰民安。如果你入朝為官,助陛下完成心願,便是順了皇上的愛好了。”
蔡京急忙應允,表示受教。
“我聽說府上的下人衝撞了客人,可有這回事嗎?”王安石問道。
“府上家丁丫鬟極為規矩,方才是無心之過。”蔡京答道。
“這丫鬟乖巧懂事,還望參政大人不必與她計較。”蔡卞這時也出聲道。
王安石點頭,他貴為參政,要考慮國家大事,此時過問一下家中的下人,已經是很難得的事情了。
“那丫鬟就由元度領去吧。贖身就不必了,我和管家說一下,將那賣身契約領了去吧。”王安石也不缺這一個下人和贖身的銀子。
蔡卞拜謝了王安石。
突然,一位身著勁裝的女子闖進客廳來。隻見那女子生得白皙美麗,臉上有幾分青澀與嬌蠻。
古代哪有女子在外人麵前拋頭露麵的道理,王安石臉上又是慈愛又是不悅:“阿珂,不得無禮。”
王安石對蔡京蔡卞介紹道:“這是小女王珂,自幼不喜歡詩書,又不喜歡女紅,偏好舞刀弄劍,還望兩位賢侄不要見笑。”
蔡京麵色不變,他是傳統男子,對賢良淑德的大家閨秀才有愛慕之意,眼下的王珂顯然不是他的菜。
“你們誰是蔡卞?”被喚作王珂的女子對父親的話不予理睬,反而是將目光投向蔡京蔡卞。
蔡京蔡卞麵麵相覷,心中疑竇重重。
“在下蔡卞,敢問姑娘認識我?”蔡卞硬著頭皮站起來,一臉疑惑地看著王珂。
王安石也是疑惑地看著蔡卞,不知道女兒怎麽認識蔡卞。他對蔡卞的感覺不錯,雖然蔡京與他相識更久,但蔡京對他的巴結之意他心中也是一清二楚。對於蔡卞,他卻出於一代文學大家的眼光,看到了蔡卞的潛力和內心的純淨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蔡卞不是古人,他有現代人的自由靈魂和知識,現在又融合了古人的倫理教育。他的身上有旁人沒有的獨特氣質。
王珂手往腰上一插,挺胸大聲道:“就是你把我陶兒妹妹要走的嗎?你這人有何居心,莫不是看我陶兒妹妹長得漂亮,就想要回家去當老婆?想不到你這個人生得眉清目秀,卻有著如此齷齪的心思。”
蔡卞心道,真是越描越黑:“姑涼誤會了。你說的陶兒妹妹我也不認識,討去當老婆也是無從說起啊。”
“陶兒妹妹就是你討要過去的丫鬟,她與我青銅姐妹,你休想讓她離開我身邊。”王珂氣衝衝道。
蔡卞看著她初具規模的胸懷,心神一定道:“你可知你那陶兒妹妹不是你千金小姐,她是賣身當下人的丫鬟。你知道這意味什麽嗎?”
王珂道:“她雖是下人,卻不影響我們姐妹感情。”
“非也非也,普通下人隻是做雜役或者傭人,每月有例錢養家糊口。而賣身的下人不但沒有工錢,而且沒有人身自由,你王小姐若是不高興,將她打死,也符合大宋律法,無人追責。你說你們感情深厚,為何讓她保持奴隸身份?”蔡卞據理答道。
王珂望向父親:“真的是這樣嗎?”
王安石點頭道:“不錯,賣身之後,不再是自由之身,生死都憑我們王家支配。”
“方才我與令兄王元澤來此,陶兒姑涼衝撞了令兄便欲教訓下人,若不是我阻攔,恐怕陶兒姑涼免不了一頓打罵,你身為姐妹,難道不為她做主嗎?我於心不忍,想幫她贖身,有何不可?”蔡卞最討厭人無自由的法律,幫陶兒贖身的做法,他是不會改變的。
王珂隻愛習武,嘴皮子上的功夫不如蔡卞,被說了一通之後,滿臉通紅。心中不免想到,自己真的錯了嗎。雖然陶兒和她情同姐妹,可自己是王府的大小姐,她是下人,她平時生活真的快樂嗎?
王安石見女兒被人反駁得理虧,不免幫腔道:“元度賢侄,那陶兒單憑你處置安頓,此女與我王家再無瓜葛。阿珂,你不要胡鬧,快向元度賢侄道歉。”
咦?這是幫腔嗎?
王珂走到蔡卞麵前,雙手握得緊緊的。
蔡卞暗中防備,心道,這女子是習武之人,萬一暴起,自己一個書生可打不過她。
“你是個好人。以後好好對待陶兒妹妹,要是她被人欺負了,我第一個不饒你。”說罷,王珂也不理別人,直接離開了客廳。
蔡卞本來已經做好了被王珂斥罵或者動手的準備,誰知這姑娘拋下一張“好人卡”,直接走了。
蔡卞看著王珂倩影,心中微微一動。
“賢侄見笑了,小女隻是性子衝動,心腸不壞,別往心裏去。”王安石安慰道。
“阿珂姑娘生性活潑,敢愛敢恨,是與眾不同的奇女子。學生敬佩不已。”蔡卞笑道。
王安石目光在蔡卞身上仔細地看了看,大有深意地點了點頭。
………………………………………………
蔡卞字元度,與京同年登科,調江陰主簿。王安石妻以女,因從之學。——《宋史·蔡卞傳》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