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此事易爾(求收藏求推薦)

字數:4127   加入書籤

A+A-




    無聊地將這本《冥報記》塞回原位,孫山又隨意地取下另一本,一看書名,《鄧氏家範》。

    這是什麽玩意,古代家訓麽?一個姓孫的書房裏,卻收著一本鄧氏的家訓,這是要搞什麽雞毛。

    再往後翻,還有開篇序言,寫這書的作者禹公,名叫鄧禹,這還是個大名人,東漢第一開國功臣,抱著聊勝於無的心態,孫山拎著這書,回到書桌前。

    書桌旁的落地燈架上,燭火有些昏暗,孫山取下燈罩一看,蠟油流滿了頂架,取過剪刀,將燭芯修剪齊整,燈罩蓋回去。

    不一會兒,屋內的光線果然明亮了許多。

    孫山坐回書桌前,打過那本《鄧氏家範》,無聊地翻看起來。

    翻到第二頁,他的眼睛一下子直了,愣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

    掃了一眼窗外,眼見院中人們正忙碌著,並沒人注意他,這才舒了口氣。

    “好書,好書。”

    “就是動作招式太少了點,人物也太抽象……這仕女麵容應該更傳神一些。”

    孫山一邊翻得津津有味,還一邊點評著。

    看著,看著,孫山不知不覺打起了瞌睡,頭一沉,竟趴在書桌上,打起了呼嚕。

    …

    不知過了多久,窗外模糊的交談聲,把他從周公那兒拉回了現實。

    孫山站起身,舒展了一下酸痛的腰肢,可旋即,他的動作猛地一頓,雙腿試著扭了扭,粘粘的,踏馬,褲子竟然濕了。

    孫山老臉不由一紅,大呼晚節不保啊。

    前世幾個硬盤的高清無碼動作片,看下來都沒感覺,可現在呢,一本疑似唐代的仕女春宮圖,圓圓的臉,肥肥的腰,也就胸脯夠豐滿,今天這是怎麽了,翻了幾頁就……

    丟人呐!孫山直呼。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抽象美、朦朧美?孫山無語。

    一定是這古代的夜生活太單調了!

    孫山為此事定下了基調,卻全然罔顧了他剛剛穿越不足一天的事實。

    院子當中,緊挨著書房窗戶。

    此時擺放著幾張桌子,七八個公門差人正在閑坐喝茶,差不多數目的孫府仆役作陪。

    至於酒席嗎,早在司理參軍宋華到來時,便撤了下去。

    一個官員在那裏忙著查案,一群衙差卻在旁邊推杯換盞,這種取死之道,別說是這些油滑的衙差,就算是個二百五,他也絕不敢這麽明目張膽。

    這些衙差,不敢在宋參軍的視線內喝茶聊天,卻把座椅挪到了孫山窗外,直接擾了他的美夢。

    “爹,現在是什麽時辰了?為何宋大人還未勘驗完畢?”

    “兒啊,莫急,剛剛過了卯時,天快亮了。”

    這是一對父子衙差,兩人雖然同為公門中人,可看其身上的皂袍,卻有些微差異,老子是府衙的,兒子是縣衙的。

    孫山明白,這種世代為衙差的現象,在宋朝並不稀奇,衙差的身份地位,與後來的明朝也沒多大差別。

    一樣都是賤役,子嗣同樣不能參加科舉,想在公門混碗飯吃,隻能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代傳承下去。

    府衙的衙差和縣衙的衙差,雖然大家身份差不多,但府衙衙差天生就自我感覺高人一等,直接占據了席位的主座,說話聊天,別人也隱隱以他們為中心繞著轉。

    再看看這些衙差,此時和孫府的仆役之間,好似稱兄道弟般熟稔,個個平易近人,一副溫和模樣,跟普通百姓也沒啥區別。

    孫山哪會被他們這幅外表迷惑,此時如此表現,那是因為這裏是孫府,他們得罪不起的大戶人家,旁邊還有個宋參軍壓著,這才一副人畜無害模樣。

    就這般,孫府也不敢過分得罪他們,一樣得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除非能將小人一棒子打死,這是孫山前世悟到的最大教訓。

    若是放到外麵,這些衙差絕對立馬搖身一變,就像換了個人一樣,貪官、惡吏、凶差,三位一體,組成了這世間百姓頭上最重的一座大山。

    時人口中的“衙蠹(dù)”,又豈是“浪得虛名”。

    …………

    “孫小哥,來來來,本官有話問你。”

    孫山抬頭一看,宋參軍正立在院中,微笑著朝他招手。

    “黃鼠狼給雞拜年,定然沒安好心。”孫山一邊心中嘀咕著,一邊回身將手中這本《鄧氏家範》寶貝似的收起來,趕緊來到院中。

    “宋大人,不知……”孫山剛剛施禮詢問了半句,就被宋參軍直接揮手打斷。

    “孫小哥,你可有破案良策?”宋參軍臉上微笑著,一身官架子都收了,看上去很平易近人。

    孫山一愣,破案不是你們官府的事麽,問我一個小民做什麽,難道快三個時辰了,這宋參軍還是束手無策?

    “大人,學生想問一句,你可查出了什麽線索?”孫山試探著問道。

    宋參軍尷尬地輕咳一聲,徐徐說道:“現場遺留痕跡極少,本官隻從房屋一角,發現一組腳印,推測凶手應該是壯漢一名。”

    孫山下意識地追問:“那凶手身高多少,體重多少?”

    宋參軍有些詫異:“足印還能推測身高體重?”

    孫山點點頭,心中暗道這不是常識嘛,難道宋代沒有麽?

    宋參軍見獵心喜,拉住孫山袖子,就走進了柴房中,隻見他單手往牆角地上一指,期待地說道:“孫小哥,你看,這就是那組足印,左右腳各一枚。快給本官演示一番,你說的那種能測身高體重的妙術。”

    “宋大人。”孫山輕咳一聲,信口胡扯道,“這足印妙術施展很是繁雜,沒個十天半月,極難得出結果。”

    孫山可沒有那種火眼金睛,看一眼足印,便能猜出凶犯體態特征的絕技,他隻曉得借助測量設備,可以做到這一點。可這裏是大宋朝,這種儀器他又買不到,隻能胡扯搪塞過去。

    宋參軍聽了,以為孫山是在掃帚自珍,不願當眾展示,怕人學了去,麵上的失望神色,怎麽也掩飾不住。

    這種獨門絕技的情況,當世並不少見,特別是像他這種世代以刑獄傳家的門戶,哪家沒有幾門獨傳秘術,一向隻傳自家子嗣,外人連看一眼都難,他隻道孫山也是這種情況。

    雖然他是個官身,卻不好當麵逼拿索要,日後徐徐圖謀才是正理。

    “宋大人莫要失望。”見到宋參軍的表情,孫山微笑著道,“學生這裏還有些可以當場展示的手段。”

    宋參軍麵色一喜,忙追問道:“能否追查真凶?”

    孫山一仰頭,滿臉自信:“此事易爾。”(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