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周邊形勢與戰略方向
字數:4444 加入書籤
“西北方的柯西地區,柯西西邊的卡比斯地區,卡比斯東南、柯西西南的烏伊曾普倫地區,烏伊曾普倫西南的赫什地區,赫什西北、卡比斯南偏東的格拉諾德地區,格拉諾德的南方、同樣與卡比斯接壤的南麵,這是佩斯特地區。這些地區的法師塔目前全部效忠於佩斯特,一共有六座七環法師塔,沒有八環。”
“比弗利處於柯西地區東南,烏伊曾普倫地區東部和馬爾拜地區北部的交界點,基本上屬於一個三不管地帶。由於馬爾拜的尼爾離得比較近,默認屬於馬爾拜地區,法理上尼爾有優先管理權。”
“烏伊曾普倫的南偏東和馬爾代的西南,就是加爾文羅負責的杜比豪地區。由於是這片雷文大平原東北部的唯一一座能夠升格為八環法師塔的城市,所以敢於向西出發,和佩斯特爭奪夾在二者之間的亞斯-孔吉-索爾地區。最西麵的亞斯效忠於佩斯特,東邊的索爾就跟著加爾文羅,中間的孔吉左右搖擺,成為二者相互爭奪的對象。”
“馬爾拜東偏南,杜比豪東偏北,是一片近幾年新劃定的地區,名字叫圖馬雷,這裏有一座新建的五環法師塔,名字就是圖馬雷,是加爾文羅出來的支脈。沒錯,因為東雷文山脈的走向是往東南跑的,所以這個圖馬雷地區,幾乎就正好是在我們現在所處的南麵。”
“杜比豪東南的霍爾地區和其西南的貝什地區均和加爾文羅是比較近的親緣關係,組成了一個以加爾文羅為核心,來對抗佩斯特向東方擴展影響力的同盟。”
“由於近十年來,佩斯特的內鬥愈發加劇,已經無力對外擴張影響力。許多表麵上是其支族並發誓效忠於它的法師塔都紛紛陽奉陰違,相互間拉幫結派,幾乎動搖了佩斯特對整個雷文大平原東北部的壓製力量。”
“嗯?你是問為什麽佩斯特會內鬥?詳細的情況我也不清楚,隻是通過梅瑟先生那裏聽來的消息作推斷,是因為佩斯特的攝政是個女人的緣故。她出生於和佩斯特隻有一河之隔的布達城支脈,在嫁給原來年齡高達六十八歲的佩斯特城城主時才十六歲。那時的城主膝下無子,大家都認為這是布達要和佩斯特合並的一個征兆,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就能聯合起來升格為九環法師塔了。”
“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她嫁給佩斯特城主的第二年,在城主去世之後,居然生下一個名義上是城主孩子的遺腹子。然後她宣布自己為佩斯特城的攝政,將一大批主張與布達合並的魔法師給驅逐出境,控製住了佩斯特的局勢。可這也是因為佩斯特所屬的大部分魔法師不願意對布達一係低頭的緣故。如此年輕的外來夫人攝政,再加上這個遺腹子的來曆存疑,底下的那些一直被佩斯特壓製的七環魔法師們開始蠢蠢欲動,想要分割佩斯特的權利也就不足為奇了。”
“好了,佩斯特的事情暫時離我們還有點距離,先不去管它。”
“我要說的是加爾文羅這邊的情況。尼爾城對加爾文羅北上的封鎖被我們給打破了,一旦被它掌握了喬普下遊的大片水係,通過一些不重要的支係成員,用一環、二環法師塔來控製住這片地方,那它毫無疑問就能升格為八環法師塔。這樣一來,一座足以和佩斯特分庭抗禮的城市就會出現在雷文大平原東北部。以佩斯特為核心的東北部秩序就會分崩離析,一些比較強大的七環法師塔都會獨立,這塊地域的局勢就會陷入混沌狀態。”
“東麵的佩斯特焦頭爛額,西麵的維恩又剛剛發生巨變沒有多久,而在它們之間的唯一一座八環法師塔城市——布達會有怎樣的行動就很值得讓人推敲了。如果它能忍住不動手也就罷了,一旦行動起來,那雷文大平原的整個北部地區就不會有安寧之日了。”
“實際上,加爾文羅的那兩個盟友並不希望它升格為八環法師塔。因為這樣一來,它們就會低它一頭。而能夠升格為八環法師塔,就說明這座塔的主人有八環的實力。如果這位八環魔法師希望他們之間的同盟升格為‘更高級’的形式——幹脆把盟友變成附庸的話,他們也沒有能力和魄力進行拒絕。”
“所以,圖馬雷的圖馬雷、霍爾的迪奧拉與貝什的貝什,這些加爾文羅的支族和盟友,在這個戰略目標上反而會成為我們的朋友。不需要讓他們站出來反對加爾文羅,和它斷絕盟約與關係,隻要它們能夠在我們對抗加爾文羅的整個過程中處於中立就足夠了。”
“接下來……”
“停停停停停停停停!”讓娜揮著手打斷了雷登的長篇大論,一臉莫名其妙地看著他說,“你說的這些和我們又有什麽關係呢?你不應該把它說給比弗利的那些人聽嗎?”
“如果你們不了解雷文大平原的整體形勢,那又怎麽可能做出正確的戰略判斷呢?”攤了攤手,雷登看了看幾乎快要開始神遊的伊麗莎白,以及興致勃勃的克勞迪婭,便把接下來的敘述又概括了一下,“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打退加爾文羅的話,無論是佩斯特城的本地派、合並派、攝政派,還是其他地區的正統派、分裂派,全都會向我們伸出橄欖枝,和我們交好。比弗利的外部環境就會進入一段長時間的安定期。”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背靠東北部的雷文山脈,進而俯視整個雷文大平原北部和東部的局勢。如果能夠越過雷文山脈進入到大平原中,沿著維斯杜拉河一路順流而下,溝通帕拉蒂尼亞,那就能開創出一片新的天地了。”
“可要和半人馬公開合作還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得在輿論方麵有所作為。不隻是一部分斯圖亞特,還有離半人馬最近的普拉多和羅貝爾,得將他們全都串聯起來才行。如果能讓和半人馬有深仇大恨的羅貝爾與普拉多轉變態度,通過四方的合作,把維斯杜拉河以西的野生半人馬全都清除,則任何一方的地盤就能夠擴大好幾倍,達成一個雙贏的局麵。”
“最後再打通雷文大平原和波伊高地之間連接點——維恩城,羅貝爾與普拉多從西北方向南下,我們由東向西進發,整個雷文大平原北部就能夠收入囊中了。”
“但是走到這一步的話,斯圖亞特家族的其他成員應該不會在旁邊幹看著吧?”聽得最認真的克勞迪婭提出了疑問,“在那個時候,我們又能強到哪裏去?不可能比當年的雷文還要強吧?”
“而斯圖亞特也不會像當年的那麽團結。”對於那個時候的戰略形勢,雷登當然不可能現在就能作出判斷,他也不是神仙,或者會什麽預言魔法,“讓哈爾姆斯塔德半島的斯圖亞特支族處於中立是極為可行的,這就要看之後的外交斡旋了。”
“聽你這麽一說,倒還真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你打算用多少年完成這個計劃?”扳了扳手指頭,讓娜有些不滿地說道,“我還得在這個山窩窩裏住個幾年?十年夠不夠啊。”
“五年吧,最快五年,如果拚盡全力的話。”這是在之後的任何發展都有利於他們的情況下,雷登所計算出的最短時間,“那時候至少能讓你在一個小圈子裏現身了,這是我現在能給出的最大的承諾。”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會議中,如果我否定掉你的意見,那就很難達成這種局麵嘍?”讓娜挑了挑眉毛,做出無所謂的樣子,“怎樣都行,全都交給你了。”
“好吧,那我就說了。”雷登從一遝紙的最底下抽出一張來,頓了頓說。
首先正式成立一個以實現所有智慧生命全員幸福為目的的組織。這個組織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有嚴格的綱領和紀律。組織內部的全員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有向組織提出意見的權力和義務。在決策上,實行一人一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並在投票結束之後,反對方雖然可以保留意見,但一定要堅決執行組織的集體決定。
“這不是我們之前都討論過的事情嗎?又何必再把它拿出來講一次?”讓娜不解地插嘴說道。
“因為我們要將其公開。”雷登說出不同的地方,“隻要能夠通過考核,對所有人都來之不拒。”
確認組織的旗幟、徽章與象征物。確認由兩個組織正式成員作為擔保人,進行一年或半年的考察後,可以自行將其吸納進組織的製度,不需要上級批準。組織的領導層由選舉產生,暫定為五年一次。如果組織的路線發生了重大的錯誤,造成了嚴重損失,在超過三分之二成員或代表對其進行不信任投票後,將會重組領導層。
如果一個地區的組織成員超過三名,就一定要建立起及時溝通的小組。定期展開會議,記錄並報告——除非是處於無法留下書麵記錄的環境中。
成員擴大之後,可以實行代表製……
關於組織的規章製度,建議采取以下條例……
服務於其他政治勢力的組織成員應該保持這樣的原則……
每個成員必須深刻地學習關於實踐論、矛盾論等等哲學思辨體係……
還有……
“我有一個問題,這是最後一個問題啦。”還是讓娜打斷雷登,“我們組織的名字叫什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