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幕 德裔更嚴謹?
字數:8309 加入書籤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道格看著標著讀出了洛克菲勒的全名。
站在門口的洛克菲勒,不失禮貌的微笑著,望著道格。
“進來坐。”道格招了招手說道。
等待洛克菲勒坐下,道格才問道,“你是怎麽想到要辦煉油廠的呢?”
洛克菲勒麵對著這個十分年輕的男人,按照自己剛才的說法又複述了一遍。
道格聽完點了點頭,“很清晰的思路。但是,你真的篤定你的推斷會成為現實麽?”
“我肯定。”洛克菲勒自信滿滿地說道。
“真是個有信心的年輕人。我可以薇妮投資,但是投資的條件,我覺得你一定會覺得苛刻。你能接受麽?”
“能。”
“為什麽能夠接受呢?”
“因為隻有你肯投資我。”
“哈哈。一個很好的答案。”道格笑道。
他現在已經忽略了自己年紀,完全將約翰洛克菲勒當成了一個年輕人。
“很好,那我就投資你。你可以在你任何想選的地方,建立一個總預算不低於三十萬美國銀行券,不高於五十萬美國銀行券的煉油廠。當然了,克萊登投資銀行,會有專門的投資經理,跟進這個項目。”
“隻能是美國銀行券,不能使美元麽?”洛克菲勒問道。
“美元?當然不可能!隻能用美國銀行券。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將這些銀行券都花出去的。”道格說道。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銀行券就是美元。
但實際上,對於掌握著銀行券發行資質的美國銀行來說,美國銀行券的含金量無論如何也比不上金燦燦的美元。
克萊登投資銀行,已經進行投資業務有一個季度之久了。
一個季度的數據匯總之後,美國銀行方麵得到的答案是,每投資一萬美國銀行券,相當於支出一千三百九十二美元。
基於這個數據,就意味著克萊登投資銀行,隻要有十萬美元的授權,就能放出約八十萬美國銀行券的投資。
而接受美國銀行券投資的投資者,在向外支付美國銀行券的時候,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在為美國銀行券開拓邊疆。
美國擁有銀行券特許發行權的銀行雖然不多,但也絕對不少。
而不同的銀行券,接受的範圍都不盡相同。
不僅僅是發行銀行大小的問題,還在於它們發行的銀行券,究竟有多少人在使用。
認同這個銀行券的人越多,這個銀行券的使用範圍就越廣。
這個銀行券的適用範圍越廣,認同這個銀行券的人就越多。
克萊登投資銀行,一方麵像是吞金巨獸一樣,將克萊登印染廠、湯姆與道格化學公司、溫徹斯特武器公司的美元變成銀行券發放出去。
但是,另一方麵卻也促使著各行各業,大幅度的接受美國銀行的銀行券。
雖然在推行的初期,或許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但是,一旦第一步邁了出去,後續的步驟也就越來越簡單。
而第一步,現在已經通過發放投資的形式推出去了。
那些接受了克萊登投資銀行投資的人,就變成了美國銀行券的義務推銷員。
對於商科學校出身,又有著聰慧頭腦的洛克菲勒來說,克萊登投資銀行的做法,他剛一接觸就已經知道了因果。
不過,想明白的人絕對不止洛克菲勒一個。
克萊登投資銀行做的也很幹脆,絲毫沒有隱瞞的意思。
我們就是這樣的銀行,我們就打算這麽做。
如果你不滿我們的做法,就不要來我們這尋求投資。
這樣的光明磊落,反倒是讓其它人想要說什麽都說不出來。
而那些投資者,哪怕對此了然於心,但是他們也隻能按照克萊登投資銀行規定好的路線去行動。
“威廉姆斯,你將手中現在的所有事物都交接出去。協助這位洛克菲勒先生,將煉油廠開辦好。”
剛被叫來一頭霧水的威廉姆斯,根本沒有問為什麽要這樣做,他回答道,“好。”
緊接著,就以最快的速度,出去交接他手中的工作了。
威廉姆斯從剛開始為道格工作到現在,已經換過許多工作內容了。
他現在對於新工作的接受能力已經十分強了。
用很快的速度,就能適應全新的工作。
而道格派他去協助洛克菲勒建設煉油廠,名義上說是幫助,但實際上還是希望威廉姆斯能夠將創辦煉油廠的一切細節全部掌控。
等待洛克菲勒的煉油廠建設完成後,著手建立克萊登集團自己的煉油廠。
至於道格為什麽不像是與彭伯頓合作那樣與洛克菲勒合作。
就是因為洛克菲勒這個人太有野心。
彭伯頓能夠滿足與於合夥人一起建設工廠,一起推進事業,最終將這份事業辦到一個很大很大的規模。
而洛克菲勒,則是會選擇將一家工廠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自己的產業,不允許其它人染指。
就像是克拉克,雖然是洛克菲勒的第一個合夥人,但是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為洛克菲勒的員工,再接著就會消失在洛克菲勒的視野內。
洛克菲勒這樣做,說不上唯我獨尊。
但是,不像是他這樣做,也很難成為美國首富。
就是道格自己,在麵對這些選擇的時候,也會毫不猶豫,將合夥人扔掉。
事實上,現在克萊登投資銀行投資的所有人,雖然名義上是克萊登投資銀行的合夥人。
但是,無論是從什麽角度來說。這都不是一個平等的合夥關係。
主動權更多的是在道格的手中,而不是在那些被投資人的手中。
一旦他們有拋開克萊登投資銀行單幹的心思,他們一定會被克萊登投資銀行率先踢出去。
當然了,現在就連克萊登投資銀行的明星項目——“彭伯頓的飲料工廠”,都還沒有開始大規模盈利。
談這些還有些太早了一些。
但就算是包括在飲料工廠在內的一切投資投資項目,重要程度都比不上洛克菲勒的煉油廠。
範德比爾特能憑借手中的鐵路,成為美國首富。
卡內基能用鋼鐵行業取而代之。
摩根驅動金融業,也品嚐過首富的滋味。
但是,麵對可怖的金融業,洛克菲勒卻能用石油行業逆襲。這就足以證明石油行業的偉大潛力。
對此,道格必然不會掉以輕心。
可是,如果他自己親自去做,會吸引的目光就會太多太多了。
他現在是美國銀行的行長,是克萊登投資銀行的行長,他創造的《大富翁》已經賣往了全世界。
他已經是一個非常出名的人了。
出名,當然有許許多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與許許多多看不見摸不著的好處。
但是,與此同時,也有很多麻煩。
一個小嘍嘍,去做什麽,沒有人會在意。
就像是當初還是個小流浪漢的道格。
但是,如果一個名人,想要做什麽。哪怕他剛剛表現出一個意向,都會有無數人進行分析。
然後,根據他們的分析,進行相應的動作。
如果,道格此刻親自下場,去搞煉油廠。
相信就會有許多人,齊齊湧入到煉油廠當中。
哪怕他們最終獲得不了多大的成就,但是卻擾亂了石油礦井與煉油廠的關係,破壞了整個產業的布局。
到時候解決起來他們,也需要耗費很多氣力。
洛克菲勒哪怕在另一個時空裏再強,在這個時空他依舊還隻是一個需要投資的年輕人。
以他的能力,和以他的名頭為幌子。讓威廉姆斯跟隨著他,將他遇到的一切困難和解決辦法全都記錄好。
到時候,再讓威廉姆斯自己建立一個又一個煉油廠。
這樣一來,等其他人注意力放在煉油產業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因為,道格的布局已經完成了。
至於道格克萊登,他自己則不應該奔赴一線,而是在美國銀行總部坐著遠程指揮就可以了。
當然了,此刻的洛克菲勒,也在想著怎麽在煉油廠建成之後,擺脫道格對於他的掌控。
因為,他剛剛與道格說了幾句話,他就已經發現了道格並不是一個好的合作者。
至於什麽是好的合作者呢?
就是可以在缺錢的時候提供錢,在缺力量的時候提供力量,在可以丟棄的時候,就可以丟棄掉。
但是,克萊登投資銀行以及道格,顯然就不是這樣的傻子。
應該說,銀行業就不存在這樣的傻子。
銀行業的人,隻會因為自己的聰明害死自己,不會因為自己的傻害死自己。
哪怕,一個笨蛋進入銀行業,用不了多久也會變得聰明起來。
為什麽會這個樣子呢?
原因很簡單。
就是因為環境。
在一個都是勾心鬥角的環境裏,愚蠢的人會選擇殺死過去的自己獲得成長。
隻有這樣,他才能在這個環境裏存活下去。
當然了,或許在《紐黑文時報》連載的上,會有一個愚蠢的女職員,因為自己的愚蠢,獲得男總裁的賞識,並且陰差陽錯完成一個又一個單子,最後踏上人生巔峰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想必會很受歡迎。
但是,它受歡迎的基礎,就是因為它的不真實。
如果一個人,真的在職場中這樣,她更大的可能,隻是黯然的離開這個職場。
或者,用某種交換,換取在這個職場的繼續存在。
當然了,這種交換,會是少兒不宜的。
會是不止對一個人的交換。
或許,會成為某一篇類似於白姓女教師一樣的文章。
在這樣的文章裏,每次的上升,其實都是對於主角的一次鞭撻。
都是主角人格的一次淪陷。
但是,如果真實當中,在這兩種劇情中,更可能發生哪一種。其實,後者這種更加容易發生。
洛克菲勒帶著威廉姆斯離開了,煉油廠的大量的設備,實際上並不能本土生產。
這並不是工藝上達不到要求,而是之前沒有這樣的需求。
少量的使用這些設備,與其尋找相應的工廠開發,開發出並不是那麽好用的設備,還不如進口買諸如英國和德國的設備。
當然了,德國本土和英國本土,都沒有大量的油田。
而德國的殖民地也少有石油。
但就算是這樣,科技實力世界第一的德國,依舊能夠生產出遠比美國工廠生產出的可靠性更好的設備。
這不是因為其它什麽,單單隻是因為國民的性格而已。
美國作為一個殖民國家。
雖然原初起源於五月號上的新教徒,但是越來越多的移民,為這裏注入了新鮮活力的同時,也注入了注入浮躁等等負麵的東西。
因此,哪怕是美國能夠生產出世界上最先進的產品的時候。
故障率,以及一些微小的細節,依舊不會如德國的產品那樣的優秀。
這些小問題,可以通過後期的修修補補來解決,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就是沒有辦法做到一次就好,不出問題。
對於這樣的情況,道格克萊登也沒有什麽辦法。
就像是《大富翁》這樣一個很簡單的桌遊,手工製作版,出錯的幾率依舊在百分之一左右。
每一百份手工《大富翁》,幾乎就一定會出現一份有問題的。
那些女工也已經很認真了,但是就算是如此,問題依舊避免不了。
當然了,他們出問題,僅僅隻是一份而已。
更加惡劣的是,機器生產的《大富翁》,因為換完零件,忘記調整時序,讓整整數千份《大富翁》全部報廢。
哪怕已經製定了很嚴謹的檢查流程。
每一次維修保養完,都要檢查不下三遍,才能夠開動機器繼續生產。
但就是這樣的檢查,依舊會除問題。
當然了,原料的損失不大。
但是,如果耽誤了交貨的日期,就很嚴重了。
而做出這些錯誤的人,都不是那些毛頭小子。
都是一些很有經驗的工人了。
對於這些工人,也不可能進行太過嚴苛的懲罰。
道格有時候也在想,是不是從德國之類的地方,搶過來一群德裔進行生產比較好。
畢竟,名義上他也是一名德裔。
當然了,這個設定,他都不知道是真是假。
畢竟,他的名字,僅僅是他自己取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