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白波軍傳(白傳)
字數:13160 加入書籤
nbsp;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戊辰),黃巾造反被鎮壓後的第四年,漢靈帝劉宏便心血來潮的又大赦了一次天下。
這已經是他自登基以來的第十九次大赦天下,當然,也是漢靈帝在位時期最後一次!
可剛大赦完天下就出事兒了。
在當年二月,彗星(當然也可能是其他類型的火流星)再次降臨!。
之所以說再次,是因為在漢靈帝即位的時候,陸續有過好幾次彗星降臨的紀錄。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戊午),星孛於天市,(也叫天市垣,象征百姓和都市繁華的星位)
光和三年(公元180年庚申),星孛於狼,弧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壬戌),星孛於太微(也叫太微垣,象征官員的星位)
對於現代人來說,彗星降臨地球是一件難得的天文奇觀。可對於古人來說,這可不是什麽好事兒。
因為彗星是掃把星的象征,隻要他出現,準得出點災難和異變。
果不其然,這一次的彗星直接從紫薇垣劃過,讓漢靈帝劉宏出了一身冷汗。
紫薇垣在古代天文中,分為左中右三垣,中垣代表中央中宮,是皇帝的象征。而這一次彗星劃過紫薇中垣,自然令迷信的漢靈帝惶恐不已。
“星孛於紫宮(意思就是彗星劃過象征皇帝地位的紫薇垣),難道朕將命不久矣?”漢靈帝劉宏感歎道。
你還別說,真讓他說中了。
不是今年死,就是明年亡!
等著吧,遲早的事兒!
彗星剛降臨地球還沒過一個月,黃巾軍的殘餘勢力郭大(也叫郭太),就在河西白波穀聯合舊部起義,帶兵進犯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和河東郡(今山西運城,臨汾大部分地區)。
而到了五月份的時候,益州(東漢十三州之一,治所位於今四川廣漢)地區的馬相和趙祇也宣稱自己是黃巾軍的部隊,殺掉了當地的刺史郤儉,進攻巴郡(東漢時候叫巴西郡,治所位於四川閬中),犍為(今四川樂山犍為縣)等地區,不到半月,就已經破壞了三個郡縣,拉攏了上萬人的部隊,馬相也在蜀地自稱天子。
不算崛起的黑山軍部隊,這已經不知道是黃巾之後的第幾波流民暴動了。
不過值得漢靈帝慶幸的是,馬相等人的起義還沒有攻出蜀地,就被益州當地的從事(漢代官職,也叫從事掾,分類很多,職責各不相同)賈龍帶領老百姓自行搞定了。而且速度快的令漢靈帝都沒想到。
沒想到真龍天子的部隊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一條“假”龍給搞定了。
既然馬相的起義被解決了,那麽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重點對付黑山軍和白波軍了。
可剩下的這兩股勢力都是屬於那種老大難的問題,不能祈求一口吃個胖子,需要慢慢解決。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己巳),郭大帶領白波軍進攻河東郡,這一次,郭大決定先打出山西這塊地方,然後再和其他的起義部隊聯合。
雖然郭大創建的白波軍戰鬥力也不差,但是當時他們卻在錯誤的時間,遇到了錯誤的對手。
董卓!
當時董卓被漢靈帝任命當了並州牧,而當時正好碰上董卓和皇甫嵩因為軍隊交接問題鬧出的矛盾,當時董卓決定去並州上任之前,先到河東郡停留一段時間,然後觀察一下洛陽方麵的情況。
結果,倒黴催的白波軍就這樣在河東郡遭遇了做事不留情麵的董卓部隊。
你說巧不巧?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然遭遇了董卓的部隊,但是老天爺也給白波軍玩了一次心跳。
當時郭大的白波軍得知董卓也在河東郡的時候,有點要打退堂鼓的意思,可是聽說董卓派他自己的女婿牛輔來征討他們的時候,他們又打起了精神。
他們知道,雖然董卓的西涼部隊很厲害,但是他的女婿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廢柴人物,如果和牛輔作戰獲勝的話,不僅可以大振白波軍的聲勢,而且還能提升軍隊的士氣。
郭大帶著部隊主動迎戰牛輔,結果牛輔果如之前所料想的,被打的落荒而逃。
可是,問題來了!
打了董卓的人,董卓能善罷甘休嗎?
很顯然,打了人家的人,還指望人家不來找茬,除非你隻能盼著董卓是個幾輩子轉世的老好人!
但很顯然,董卓不是這樣的人。
那怎麽辦?總不能等死啊!
連山西的地界都打不出,還談個屁的造反大業。
可能老天爺在看到白波軍的困境之後,也決定幫他們一把。
怎麽幫?難不成給郭大的白波部隊多弄來點兵馬?
你別說,這老天還真就這麽做了!
當時郭大的白波軍部隊碰上了一個叫欒提於夫羅的匈奴人,他當時正好也帶著一大幫人馬。
真是老天開眼啊。
這位叫欒提於夫羅的老兄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不光他自己的家庭身世不簡單,就連子孫也很牛。
他的父親是當時南匈奴的南單於—欒提羌渠(這哥們和漢王朝一直保持著互惠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互利的友好合作關係),他兄弟是後來繼承汗位的單於——欒提呼廚泉(當年還救過漢獻帝,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年他還把匈奴擄掠的蔡文姬送回了漢朝)。
他們一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
東漢王朝的忠實粉絲!
不光他們父子三人是,連他們的子孫也是!
欒提於夫羅的兒子叫劉豹(當然,也可以叫欒提豹),當年是跟著自己的父親來到中原幫著東漢王朝討伐黃巾部隊,後來就留在了中原,並且還改姓了劉,他也是大漢朝的忠實鐵粉之一。
特別說明一下,現今河南洛陽,還有陝西雕陰(今陝西延安甘泉縣)一帶的劉姓人士,很多都是南匈奴的後代,而且在兩晉,隋唐的時候還是名門望族,出了不少牛人,比如唐朝滅百濟國的名將劉仁願,就是出自雕陰劉氏。
劉豹後來他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直接成為了五胡十六國時期第一個稱帝的皇帝。
他就是漢趙光文帝—劉淵。
這位兄台可是一個對漢王朝癡迷到爆炸的粉絲,用現在的話來說,相當於腦殘粉!
當年劉淵稱帝的時候,不僅把被廢去帝王身份的劉禪重新追封當了皇帝,而且還給漢政權的八位皇帝專門刻了牌位,並舉行了隆重而盛大的祭祀典禮,這八位漢朝的皇帝,史稱“三祖五宗”
他們分別是:漢太祖劉邦,漢世祖劉秀,漢烈祖劉備,漢太宗劉恒,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洵,漢顯宗劉莊,漢肅宗劉炟。
不得不說劉淵這個人對大漢癡迷到如此地步,那完全可以說是受他們家族的影響所致。
看來,家庭教育真的能影響到孩子的思想。
當時欒提於夫羅能和郭大在中原偶遇,還得感謝他們南匈奴國內發生的政變,當時他的父親被殺,一個叫須卜骨都侯的人成為了新的單於,欒提於夫羅便帶著一批人馬來中原向漢靈帝告狀,期望能討一個說法。
這裏要和大家說一下,南匈奴國在平定黃巾叛亂的時候,那可以說是出了大力的。
按理來說,南匈奴國發生叛亂,羌渠單於被殺,東漢於情於理也該出兵幫幫忙嘛!
可事實卻告訴我們,東漢朝廷根本沒有這個閑心去管南匈奴的事兒。
於是,欒提羌渠的兒子欒提於夫羅決定自己帶著人馬,到東漢朝廷去“上訪”!
所謂“上訪”,無非就是到漢靈帝的麵前哭訴自己家門的不幸遭遇,祈求漢靈帝能發兵幫助自己複國,然後自己繼續自己父親未盡的事業,然後自己繼承父親的汗位,當南匈奴的單於。
結果來到中原之後,漢靈帝一直好酒好肉招待這位南匈奴單於的公子,並且住宿賓館,公費旅遊,一概給報銷。
但就是不替你辦事!
於是,考驗欒提於夫羅演技的時候到了。
欒提於夫羅一把鼻涕一把淚向漢靈帝哭訴家庭的不幸,祈求能得到幫助。
結果,不會挑時候的欒提於夫羅撞槍口上了。
欒提於夫羅來到中原的時候,正趕上漢靈帝病重,而且已經快命不久矣,你於夫羅當著這個將死之人的麵兒在這嚎哭,拚演技,你不覺得給他心裏添堵嗎?
終於,在於夫羅一番胡攪蠻纏的表演之後,不僅事兒辦不了了,而且漢靈帝還下令不準讓他回家!
人生最尷尬的事情莫過於此。
心如死灰的欒提於夫羅有些對漢王朝失望,但他強忍著這口怒氣,一直不敢發作。
結果不久之後,漢靈帝就駕崩了。欒提於夫羅終於決定要帶著自己的部隊幹一件大事!
造反!
當然,他這個造反主要是為了發泄自己的不滿,並不是真的想鬧騰出多大的動靜。
正好當時在河東郡的時候,撞見了郭大的白波軍部隊,倆人一拍即合,合兵一處全力進攻河東郡和太原郡。
按理來說,郭大的白波軍,加上欒提於夫羅的匈奴部隊,應該能壯大聲勢,幹出點實際的業績來。
可現實卻給郭大開了一個大玩笑。
當時進攻太原郡和河東郡的時候,郭大部隊和欒提於夫羅的部隊遭遇了嚴重的危機。
雖然不是來自董卓西涼軍的威脅,但是也不好招架。
太原郡和河東郡的百姓,對郭大和欒提於夫羅的造反部隊,展開了強有力的回擊,結果太原郡和河東郡的老百姓把郭大和欒提於夫羅的部隊打的是啥好處也撈著,還損失了一大批的人馬,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而欒提於夫羅眼看自己從南匈奴帶來的一批人馬被打的沒剩下多少,心裏麵就開始打退堂鼓了。
欒提於夫羅向郭大提出自己要回南匈奴,郭大也沒有阻攔,畢竟是半路認識的朋友,也不能硬指望人家和自己一條路走到黑啊。
走吧,從哪來,回哪兒去吧!
地球沒了誰,照樣還得轉!
郭大決定要靠自己的本事打出一番事業來。
不得不說,郭大的狗屎運還真好。
在他獨自帶兵進攻河東和上黨的時候,居然沒有遭遇到董卓的部隊。
真是奇了怪了,難不成是董卓大發善心,放過了自己?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郭大要是這樣想的話,那我隻能說他很幼稚。
郭大敢明目張膽的打河東郡和上黨地區,隻可能有一個理由。
董卓走了!
事實上確實是這樣,董卓當時根本沒閑心管郭大這檔子破事兒,因為人家還有大事兒要幹。
郭大趁著董卓離開並州的這段時間,開始瘋狂的攻城略地,刷經驗值,從上黨渡河一路殺到了河南濮陽境內,眼看著就要打到洛陽和董大惡人會麵了。
結果董卓卻鬧著要和同僚們商量搬遷(遷都)。
“搬遷?難不成是怕我郭大的白波軍嗎?”
如果當時郭大確實這樣想過這個問題的話,那麽恭喜他猜對了,董卓就是為了避開他的白波部隊才選擇遷都的(這隻是董卓遷都的其中一個理由)。
當然,做事狠辣的董大惡人在脅迫皇帝離開洛陽之前,還是象征性的給郭大的白波部隊留下了幾份厚禮。
第一份,火燒洛陽皇宮。郭大的白波部隊造反就是為了繼承黃巾的遺誌,搞掉這個看著門麵還行,實際上已經亂成一鍋粥的東漢股份有限公司。結果,東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任職到期,(一本叫《石包讖》的書上記載,西漢曆經了十一位皇帝而終結,而東漢到了漢靈帝駕崩,也曆經了十一位皇帝,所以董卓當時看了這個之後,決定遷都),總部所有東西全都打包搬走,那怕是舊址也不留,通通燒掉。
第二份,盜墓。董卓也知道造反起義部隊的德行,隻要一缺錢,肯定就要挖皇陵。在董卓看來,誰挖不是挖啊,這年頭,錢誰都缺,與其吭哧吭哧打工賺,還不如盜墓來的快呢,如果白波部隊打進洛陽,到時候挖了皇墳,有了資本,壯大了部隊,到時候誰揍誰還不一定呢,還不如自己先下手為強。
董卓挖墳也比較講究,不光挖皇帝的,連大臣的墳地也挖,哪怕是洛陽當地土豪的墳地,他都得派人去光顧一遍。有值錢的,就自己留著,不值錢的,給了手下,反正賊不走空。
能花的,董卓是全拿,不能花的,比如皇墳,統統留給郭大的白波部隊。
反正皇墳這東西屬於不動產,你郭大愛怎麽用就怎麽用,哪怕把部隊駐紮在裏麵當防空洞我董卓都沒意見。
董卓帶走的不光是一些身外之物(比如說:錢),還有大批量的人口,甚至連洛陽的一隻雞一條狗(無複雞犬),都沒有給白波部隊留下。
這一次,郭大的白波部隊算是虧大了。
可更虧的還在後麵!
郭大調轉部隊,開拔長安。
結果半路上和朝廷的其他部隊打了幾次,連郭大都不知了去向!
白波部隊瞬間群龍無首!
不僅如此,自己的起義部隊還碰到了李傕這個狠角色。
當時郭大的白波部隊中有兩個實力還不算低的將領,一個叫楊奉,一個叫韓暹。
阻擊李傕的任務,便光榮落到了這兩位仁兄的手上。
按理來說,組織上安排的任務,當然應該盡最大的可能去完成,因為這說明組織上對你們比較信任!
但楊奉和韓暹可並不信任組織!
他們早就想另起爐灶單幹了,隻是一直沒有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
投奔李傕。
之所以投奔李傕,是因為他手裏握著一張王牌!
漢獻帝!
楊奉和韓暹,二話沒說,投奔了李傕。
可是,投奔了以後,楊奉和韓暹就有點後悔了。
當時李傕、郭汜、樊稠等幾個西涼大老爺們兒在董卓被殺後,聽從了賈毒王(賈詡)的建議後,劫持漢獻帝來到長安,準備大幹一場。
可人同患難行,共享福不行!
李傕和郭汜,樊稠雖然拿下了長安,掌握著漢獻帝,但由於爭奪權力,這三個人等人的矛盾都已經從基本的同事矛盾上升到家庭矛盾(這個以後會在《李傕傳》講到),不撕破臉都不行了。
這讓楊奉一心看在眼裏,痛在心上。
跟對人了,吃什麽都香,要是跟錯人了,連吃屎都不安穩。
楊奉在幫著李傕解了幾次圍後,終於感到心力交瘁。
於是他決定聯合同樣也對李傕失望到極點的宋果合謀暗殺李傕。
結果還沒行動呢,就不知道被誰告了密,事情就這樣敗露了。
背叛了李傕的楊奉,瞬間成了一個下崗職工,等待著再就業的機會。
楊奉在當時還算是個香餑餑,受到了漢獻帝的關注。委派了一個很重要的工作給他。
護送自己(漢獻帝)回洛陽。
楊奉屁顛屁顛的就答應了。漢獻帝也沒虧待他,封他當了個興義將軍,並且讓他和郭汜,胡才,李樂等人一起帶自己回去。
於是,楊奉帶著疲憊的漢獻帝踏上了一條比西遊取經還艱難的歸途。
在臨走之前,漢獻帝一群人開了一次會,郭汜當時打算讓漢獻帝到高陵(今河南安陽安豐鄉)歇腳,但是漢獻帝想去弘農落腳,郭汜不答應,漢獻帝就以絕食來嚇唬郭汜,搞得郭汜隻好答應。可當走到一半的時候,郭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汜後悔了,想把漢獻帝劫持到眉縣(陝西寶雞的舊稱),結果楊奉和郭汜開了一次火,攆走了郭汜。
雖然郭汜被轟走了,但是漢獻帝的身邊還有他的兩盞不省油的燈—夏育和高碩。這兩個哥們兒打算繼續學李傕郭汜幹綁票的買賣,結果被楊奉聯合其他人轟跑。
來到弘農的時候,又碰上當時隨行的楊定和弘農駐紮的寧輯將軍段煨不合,結果動了一次拳腳,楊定被趕跑了。
當時李傕和郭汜看漢獻帝這歸途如此坎坷,便帶兵想來搶回漢獻帝,結果把楊奉打了個底兒掉。
不甘心被收拾的楊奉秘密寫信召集自己當年白波部隊的好兄弟韓暹,李樂等人,希望他們能來救援。
楊奉太了解自己這幫造反的兄弟了,畢竟是造反部隊,大家彼此之間都講兄弟義氣。韓暹便帶著李樂等人來救援楊奉,並且還帶來了南匈奴的右賢王—去卑。
由於之前白波部隊和欒提於夫羅的合作比較愉快,所以白波部隊和南匈奴部隊很快便打成了一片。
趕來救援楊奉的韓暹等人,成功擊退了李傕和郭汜的部隊,最終一起通過層層的考驗幫助漢獻帝回到了洛陽。
楊奉因為功勞大,被封為了車騎將軍(正一品,相當於騎兵部隊的司令)。
能當到這個位置的官職,簡直不能再簡直了。
可楊奉功勞大了之後,人也就開始變質了。
在他看來,自己簡直就是漢獻帝的再生父母,沒有他,可能就沒有漢獻帝。
可我之前也說過,這地球,離了誰,照樣還得轉!
楊奉也不例外!
楊奉在當了車騎將軍後,想要拉攏和利用曹操,結果卻反被曹操利用。
當時曹操隻用了一封信,就搞定了楊奉!
漢獻帝剛回到洛陽的時候,楊奉和韓暹就開始有點狂了,那種感覺就好像每月開工資以後,覺得自己能夠把整個世界買下來一樣。
曹操當時給屯紮在梁縣(今河南汝州境內)的楊奉寫了一封信,信的前部分內容主要是禮貌性的拍拍楊奉的馬屁,誇獎一下楊奉的功勞。
而後半部分內容才是曹操真正的目的。
曹操信中說,洛陽被董卓焚燒後,毛兒都沒剩下,天子回洛陽沒地方住啊,總不能住皇墳去吧?洛陽連吃的都沒有,總不能讓天子吃土吧?所以呢!到我許縣去吧!我哪兒有吃有喝,還有玩的,保證虧待不了天子。
楊奉聽了之後,覺得有道理,於是把漢獻帝心甘情願送給了曹操。
這一送,楊奉就再也見不到漢獻帝了。可以這麽說吧,楊奉就是吃了沒社會經驗的虧。
曹操這種麵醜心黑的人,你也拿他當個好人看?
楊奉在發覺上當之後,懊悔莫及,於是他決定到曹操駐紮的周邊騷擾,結果曹操根本就不搭理他!
楊奉算是栽了,不僅漢獻帝丟了,而且還被社會人曹操教做了一次人。
怎麽辦?
楊奉當時聽說袁術在壽春(今安徽淮南壽春鎮)稱帝,於是決定去抱這條大腿。
可大腿也不是好抱的!
當時袁術聯合楊奉去打呂布,楊奉也沒推辭,就跟著去了。
結果還沒和呂布開打呢,就被呂布麾下沛相陳珪給策反了。
理由超級簡單,呂布答應給我好處,而你袁術隻給我開空頭支票,拿我當槍使,所以我楊奉不打算跟你袁術混了。
可跟著呂布混,也沒什麽出息。
楊奉和韓暹投奔了呂布後,再次操持起了舊業。
搶劫!
楊奉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吃著碗裏的,還看著鍋裏,雖然他答應呂布去打劫駐紮在小沛(今江蘇沛縣)的劉備物資,但是暗地裏卻和劉備商量著,合兵一處共同攻打徐州的呂布。
高,實在是高!
可是楊奉不太了解劉備這個人。
如果說曹操隻是把漢獻帝從你楊奉手裏騙走就完事了,那這樣的行為或許可以原諒。
可劉備不光是把你騙了就完事了,他還得要你的命。
結果,聽了劉備鬼話的楊奉決定按照規定的時間到小沛來赴劉備的約,結果在席間就被劉備給綁了,連問什麽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劉備給殺了。
而事實也告訴我們,曹操是混社會的,而劉備是混黑社會的,這兩個誰的話也不能信!
楊奉,活該你倒黴!
在楊奉死了之後,韓暹沒有了盟友,帶了十幾個騎兵打算跑路到並州,結果半路上被杼秋縣(今安徽蕭縣黃口鎮老黃口)的張宣殺掉。
雖然在楊奉和韓暹之後,還有一些其他的白波領袖,但大多都結局不錯,除了少數死於非命的(胡才被仇家所殺),基本上都得到了大圓滿的結局。
或許對於一支成功轉型的造反部隊來說,這樣的結局未嚐不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看似轟轟烈烈的白波起義,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消弭於無形。
對於白波軍來說,生的燦爛,走的安靜,這或許也是一種別有滋味的人生體驗吧!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