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老爸的嘴炮功夫
字數:4947 加入書籤
nbsp; 梁曉嶽此時正在辦公室看一份報表,他身為公司股東,不僅有音樂製作人的身份,還兼任總經理的位置。
前台敲門,梁曉嶽道了聲進來。前台進來後說:“梁總,林先生來了。”
“你去把侯總和趙總喊過來。”梁曉嶽看到了林明一家,跟前台吩咐了一聲。等前台出去後,他將手中的報表放進收納盒,站起來道:“林明來了,這是你爸媽?”
“梁先生你好,我是林明的父親,聽說了這件事,陪他過來看看。”林常青上去跟梁曉嶽握了下手。
“大哥大嫂請坐。”梁曉嶽招呼他們坐下。
梁曉嶽看著年輕,卻是實打實的71年出生。比方蘭隻小了三歲,算是同輩人。而且他做事相當雷厲風行,讓林明一家坐下後,他沒有坐回辦公桌,而是拖了一把椅子就坐到了林常青對麵。
“大哥大嫂今天過來是?”
林常青說:“孩子回去昨晚跟我說了這事,不過我對音樂也不是很懂,不是很太明白。今天過來呢,就是來看看了解一下你們公司,考察一下,想知道事情情況。如果覺得沒有問題,咱們可以聊聊具體的東西。”
林常青看似在回答梁曉嶽,其實內容屁都沒有,隻是簡單地在套梁曉嶽的話。作為官場厚黑,林常青深得一手攪和馬虎眼神功。
梁曉嶽笑道:“其實這個事情是這樣,昨天林明到我們公司來找我幫忙編一曲伴奏,我看了他寫的一些歌,覺得他的歌曲創作能力相當棒。我個人而言,在國內流行樂壇上,他的創作水準,應該屬於頂尖級別。所以我們公司非常看重林明小朋友的音樂潛質,不僅願意花錢買下他的歌,還願意用一個音樂總監的位置,加上一定股份,希望他簽約我們公司,成為我們公司的專業音樂製作人。作為一個新晉的音樂製作人,這個條件可是相當豐厚的,在業內幾乎沒有。”
這個條件說老實話的確不錯,白給白送不說,還老老實實花錢買你的歌。不過事情不能看表麵,就好像多股份有技術入股這麽一說。為什麽技術能入股,就是因為這個技術能為公司帶來價值和金錢。
現在林明看似白白得了一大筆財富,可是白紙黑字填了賣身合同。未來桃木音樂可以用林明寫的歌曲成百上千倍的賺回來。這一筆買賣,怎麽看桃木音樂都不會虧。
如果奸詐一點的,甚至可能會開出更加實際的價碼。比如按照市場價更高的價格購買林明的高品質音樂,這樣既不會付出股份代價,也不會有任何負擔。就如同當年《求佛》的演唱者辛世延僅僅用了200元買下《求佛》一樣,結果一夜火遍大江南北,創造出了一億的商業價值,辛世延本人依靠這首歌賺了上千萬,光網絡下載量得到的分成,就有500萬元。還有《深粵十年愛情故事》的演唱者雨神,5000元買下這首歌,如今因這首歌爆紅而一夜暴富,身家同樣不菲。桃木音樂作為一個商業公司,自然能夠一眼看出林明的歌曲未來所附帶的價值。他們其實也可以像辛世延和雨神一樣,用錢直接購買。畢竟大多數音樂創作者對自己作品的價值根本不知道如何估量,音樂公司給多少,覺得合適一般也就賣了。
隻是桃木音樂並不想做這一錘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子買賣,他們希望用股份和高層職位來拴住林明這個優質音樂創作人,來達到雙方共贏的局麵。更何況,林明其實並沒有把自己的歌出售的打算。他們也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把林明捆綁在一起。
“我想問一下,你們打算給林明多少股份?並且還有別的條件沒有,比如寫的歌必須交給公司,平時與別的明星合作,是屬於私人關係,還是必須交給公司處理之類的。”
梁曉嶽老實回答:“股份的話,得我們三個股東商量一下。關於其它方麵的細節,咱們如果達成共識,再來商討也不遲。”
“我自己的兒子心裏清楚,從小就有這個音樂才華,小時候還得過區裏演唱比賽第一名,寫了很多的歌。他有時候唱給我聽,我就覺得很好聽。像這樣的歌,唱出去肯定會紅火。你自己做音樂公司的,應該很清楚,國內大牌音樂公司這麽多,相信他們也會對我兒子的歌曲感興趣,畢竟好的歌曲肯定是多多益善的。如果你這邊股份給的少了,不僅我不同意,我兒子也得慎重考慮一下。你要想的是,那些大牌音樂公司無論從規模還是實力,都要比你們公司強大。歌曲要想火,質量肯定是一方麵,另外一方麵也要靠宣傳。你們作為一家新興公司,宣傳能力肯定不如那些老牌頂尖公司,股份又給的少。那我還不如去選擇那些大公司,至少他們能夠保證我兒子賺到的錢會比在你們這裏賺到得更多。”
林常青一邊睜著眼說瞎話,一邊滿嘴跑火車。
五月初林明找他談學音樂的事情,還讓他打了馬虎眼,根本不相信自己兒子有啥音樂能力。現在卻一口一個兒子是音樂天才,聽得林明頭皮發麻,也虧林明有接近三十年閱曆,不然肯定羞得找個地縫鑽下去。
可關鍵是梁曉嶽還特別吃老林這一套,畢竟要不是從小培養,十五歲再怎麽天才,也不可能寫得出那麽多製作精良的歌曲來。梁曉嶽被老林一頓嘴炮唬得一愣一愣的,嘴巴蠕動了一下,想說點什麽,又說不上來。老林倒是越忽悠越上癮,他砸砸嘴巴,繼續道:“我兒子現在才十五歲,還很年輕,我相信你們公司也是看重了他未來所能夠給你們公司帶來的價值,才願意出股份將他留在你們這裏。所以如果你們股份給的太少了的話,我們肯定不會選擇你們這家公司,因為才華和作品擺在這,大把的人搶著要。更何況,我相信以我兒子的實力,就算去一家比你們公司差很多的音樂公司,都能夠把他們捧起來。畢竟這個年頭,網絡發展的時代,隻要作品質量夠硬,加上那麽多數量碾壓,想不火都難。”
“這個....”梁曉嶽遲疑了一下,硬著頭皮道:“老哥您放心,我肯定會給林明爭取,以林明的才華,我覺得他的股份應該不會低於百分之五。”
“百分之五太低了,你算算他未來能給你們公司創造多少財富?”老林搖頭晃腦,一臉嫌棄。
“.....”
梁曉嶽被弄得沒話說,隻得道:“這個我也沒權利做主,還是等另外兩個股東來了再說。其實我們公司給的條件相當好了,不僅分出一部分股份,還給他留了個高層的職位,咱們公司的員工待遇和福利都是不錯的,工資也高。”
林常青老神在在地道:“這個嘛...咱們另說,畢竟我家孩子還在讀書,學業為重嘛。”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梁曉嶽深感這位老大哥難對付,如果是個普通寫歌人,以梁曉嶽的身份和公司實力,如此待價而沽,大抵笑笑就得將他掃地出門。但林明的本事讓他相當看好,手中的大量精品歌曲,足以讓任何一家音樂公司崛起。這世上從來不缺好嗓子,缺的是那種一炮而紅的精品好歌。除了那些頂級大碗,一般的歌手和演員在娛樂公司麵前,根本沒有資格談條件。但林明卻擁有這個資格談條件,因為他手中握有的,就是那些能夠讓一家音樂公司飛速崛起的籌碼。
在市場上一直有一個規律,這個規律就是所謂的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供求關係。當某種貨物供不應求,貨物稀缺的時候,就進入賣方市場,麵對大量急需這種貨物的買方,賣方自然可以坐地起價。
同樣的,當某種貨物產量過剩,買方市場稀缺的時候,自然就是買方市場,價格會一路下跌。
現在林明和梁曉嶽所處的境地,就是一個賣方市場。林明如今待價而沽,作為買方的梁曉嶽自然隻能捏著鼻子認了林明的漲價。在桃木公司急需林明這樣的天才創作者的時候,梁曉嶽就隻能跟著林常青的節奏走,一步步做出退讓,除非付出的代價讓他難以承受,才能忍痛拒絕。其實梁曉嶽雖然才而立之年,但在商場好歹也摸盤滾打了些年月,算是一個相當精明的商人。但他沒想到林常青比他更奸詐,幾次談判拿捏,都結結實實打到了他的七寸上,讓他相當難受。主要是林明手中捏有大量優秀歌曲,這就是一個脈門。一旦讓別的音樂公司將林明挖走,以他的創作天賦,幾乎每一首都是能做專輯主打歌的優質水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整個流行音樂樂壇,怕是都要被林明一個人打壓得抬不起頭來。
這種情況其實不難預料,當年周董橫空出世,以一人之力縱穿了整個內地流行音樂論壇。每一張專輯一出來,幾乎首首都是排行榜前幾。全球mp3下載量第一,一個人引領了一個時代。
這還是周董的專輯每次都隻有幾首歌是精品,還有為數不少的歌曲都是很一般的情況下。若是像林明那樣,每一首都是千挑萬選未來一定會爆紅的歌,將來的成就,恐怕比周董還要影響深遠。畢竟周董的所有歌,也是存在一些糟粕。
老林和梁曉嶽又打了幾波太極,梁曉嶽幾次想把口風引到林明有關的點上,想和林常青談一些細節,都被林常青糊弄過去,幾次扯皮下來,梁曉嶽如便秘一般,臉部表情僵硬笑道:“林大哥在哪高就?”
林常青還沒說話,方蘭笑嘻嘻地插嘴說:“老林是統計局常務副局長。”
老林的官在政府機關家屬大院裏不顯眼,但是放到外麵,還是很有牌麵的。一位在省統計局入了常的副局長,論級別也是正處,下放到地方,可以當縣委書記了。
“難怪。”
梁曉嶽心悅誠服地豎起大拇指:“老哥不愧是當官的,厲害。”
林明看得都想笑,老爸這嘴炮能力還真不是吹的,僅僅利用隻言片語得到的信息就能推敲出這麽多東西,加上一手太極功夫,打得梁曉嶽有勁都沒處使,真是厲害。怪不得將來做建材生意能發財,也不全是時代發展的緣故。
就在這個時候,門忽然推開,兩個人走了進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