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侯文輝與趙斌

字數:4777   加入書籤

A+A-




    nbsp;   最先進來的是一個高壯的胖子,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高很胖。林明從小學就練散打,身材並不顯得幹瘦,而且身高也有一米八三,比胖子高半個頭。但是站在胖子麵前,卻如一根竹竿一般顯得瘦小。

    那胖子如一坐大山一樣走過來,將後麵的那人完全遮住。梁曉嶽站起來道:“大哥大嫂,給您介紹一下,這是我們公司的法人,趙斌。”

    “這是林明的父母。”

    “大哥大嫂好。”趙斌伸出一隻大手和林常青握了一下。就在此時,他的身後鑽出一隻猴。

    原諒林明找不到其它任何形容詞來形容這個人,因為這個人與高高胖胖的趙斌相比較,簡直是另外一個極端。身材非常矮瘦,長得尖嘴猴腮,臉上還滿是痘印,活脫脫像一隻猴子。

    梁曉嶽介紹道:“這是我們公司另外一位股東,侯文輝。”

    侯文輝同樣跟林常青握手。

    等大家都坐下,梁曉嶽說:“今天早上開早會的時候,我已經把情況跟他們兩人說明了一下。林老哥你的問題,我也大抵明白。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股份的事情。這一點既然有了分歧,咱們可以好好商量一下。”

    侯文輝說道:“關於給予股份的事情,我其實是不讚同的,隻是梁曉嶽力排眾議,覺得林明的確是位天才,才讓我們答應下來。我們暫時願意拿出來的,隻有百分之五。”

    林常青的頭跟撥浪鼓一樣的搖道:“百分之五太少,不說未來,光現在我兒子手上的這幾十首歌,能為你們公司創造多少財富了。”

    侯文輝道:“林老哥,你不玩音樂,可能不了解。一首歌曲,可能質量雖然很好。但你要說一定會火,其實並不盡然。觀眾的欣賞能力,當前流行趨勢,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決定一首歌能不能火,並不完全靠它的質量,而是當前的市場環境。雖然梁曉嶽說,你兒子手上的歌曲幾乎每一首都是上乘的精品,但未來你能保證它們能火嗎?如果您能夠簽一個保證協議,保證它們在將來一定能夠火透半邊天。那麽別說百分之五,就算是百分之五十,我們也願意給。”

    侯文輝的談判能力比梁曉嶽簡直是強得太多,梁曉嶽顯然是專門搞音樂這一方麵的,就如同一個公司的技術型股東,商業談判能力幼稚得像個小孩。可侯文輝一出場,一下子就讓林常青感覺到了勁敵。

    隻寥寥幾句話,侯文輝就輕而易舉地反客為主,語言和邏輯上具有相當強大的壓迫感。令還沒經受商場洗禮的林常青倍感難以對付。

    不過林常青也不是吃素的,從政近二十年,積累的經驗足以讓他很快組織起語言反駁:“這恰恰說明你們公司的宣傳能力的問題,你自己也說,一首歌曲能不能火並不完全靠它的質量,但你不可否認質量是能不能火的一個前提條件。如果是那種頂級大公司,擁有強大的宣發能力,以我兒子的優質歌曲加上他們的宣傳水平,鋪天蓋地的廣告和洗腦之下,引導流行趨勢,我覺得並不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如果一首歌唱出去,朗朗上口,大家都覺得好聽,大眾都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喜歡,那麽關於觀眾的欣賞問題肯定是不複存在的。畢竟在大街小巷都在傳頌這首優美旋律的時候,必然會讓更多的人去參與和接受進來。所以說,你不敢保證我兒子的歌能不能火,恰恰說明這是你對你們公司的宣傳能力不自信的緣故。”

    侯文輝笑道:“林老哥,我在公司就是負責商業與宣傳這一部分的。正因為是我負責這一塊,所以我對我們公司的這一塊業務相當有自信。我真正不自信的,其實是不信任你兒子的歌。倒不是說你兒子的歌曲不好,我是相信梁曉嶽的鑒賞水平。但正所謂光說不練假把式,我和趙斌昨天都沒有在現場,根本不知道你兒子的真實水平和他寫的歌到底是個什麽樣。我現在坐在這裏和你談,隻是看在梁曉嶽這麽認真的份上。要說對你兒子的歌多滿意,那肯定是假的。”

    “這....”能說會道的林常青遲疑起來。

    他被抓住了痛腳,正如侯文輝所述的那樣。林常青對於兒子的真實水平,其實也不了解。他隻是聽兒子說,桃木音樂的音樂製作人兼任老板梁曉嶽很欣賞,就自然將這個條件作為籌碼攥在手上。

    但一旦攤牌的時候,這個籌碼其實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了。因為林常青本身對兒子的作品不了解,根本無法拿出東西來反駁。這就好像你在零二年的時候,告訴別人網購電商未來肯定會火,但在那個年代的人看來,零售業和實體店一家一家的開,各種商鋪鋪麵猶如病毒泛濫一樣在全國蔓延,你在這個時候跟人家說,將來你可以在網上開店,不需要實體門麵。在這個網購電商舉步維艱,燒了不知道多少個億下去仍不見底的年代,這種話說出來就像是一個笑話。

    正因為林常青對兒子根本不了解,也如現在的人對電商這個詞匯連聽都沒有聽說過是一個道理。所以他擔心林明的作品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到時候之前所述的高質量,那顯然就成了一個笑話。如此咄咄逼人的來談條件,搞不好還弄巧成拙。想到這裏,林常青已經沒有作聲。好在多年城府讓他不至於亂了陣腳,隻是還沒想到詞語來進行反駁。不過這個東西也基本沒法反駁,作品的質量好不好,終究要拿出來給大家看才知道,所以剩下的,就隻能看兒子的水平了。

    想到這裏,林常青看向林明,皺眉說道:“兒子.....”

    “老爸,放心吧。”未等他說完,林明笑著打斷道:“我自己寫的歌什麽水平我自己心裏清楚,比市麵上大多數歌曲都要優良是肯定的,這一點大家如果不信的話可以問梁老師。甚至我當場給大家演奏都沒有問題。”

    梁曉嶽道:“如果你想當場演奏的話,那就更好。其實清唱跟有樂器伴奏的時候,唱出來的感覺區別還是蠻大的。剛好你要我幫忙編曲的那首歌曲子做出來了,可以讓新時代他們來做伴奏。”

    “這麽快就做出來了嗎?”林明有些驚喜,因為他今天晚上就要唱給安然聽,現在就做出來的話,就意味著他有更多的時間去練習這首曲子。

    經過這半個月的學習,對於吉他的運用林明熟練了許多,如果隻是簡單地彈奏簡譜,他自認還是能夠駕馭。

    “嗬嗬。”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梁曉嶽笑了笑道:“主要還是你想到了前奏,所謂萬事開頭難,做任何事情一旦起了個頭,後麵的東西其實就非常好把握。你把歌詞、曲調和伴奏前奏都給了我們,我們要是再不弄出點東西來,那也顯得太不專業了一點。事實上我們隻用了6個小時的時間,就把這首歌的譜子、簡譜還有變調全部編了出來,而且譜子還做了好幾個版本,我們暫時認為第一個版本最適合,不過還是以你的意見為主,你到時候可以聽一聽,覺得哪個版本最合適,你再選擇哪個版本。”

    林明點點頭:“那最好,不過我不會看琴譜,到時候還是要請教梁老師教一下我。”

    “看琴譜還是比較簡單的,你將來涉及音樂這一行,這些基礎的東西還是要學一下。寫曲可以靠哼唱靠想象靠天賦,填詞可以靠文學靠積累靠靈光一現,編曲和演唱就不行,必須要有紮實的基礎樂理知識。”

    梁曉嶽嚴肅地道:“我大學就讀於伊斯曼音樂學院,目前世界排名前三,這方麵的知識問題,還是有些把握的。我希望你以後有時間的話,可以多到公司來,我們互相討論學習。”

    “那行,到時候要多多麻煩梁老師了。”林明禮貌地道:“現在我們現場就表演一下我的歌曲怎麽樣?梁老師可以幫我做伴奏嗎?”

    “不用這麽麻煩,阿健他們昨晚練習了一個晚上,現在還沒回去,在演播廳練習呢,我們可以讓他們進行演奏。”梁曉嶽指了指樓上:“我其實也想看看這首歌的具體演出效果,畢竟我心裏其實也沒有底。”

    “他們還沒回去?”林明驚訝道:“通宵到現在還沒休息,也太拚了一點吧。”

    梁曉嶽說:“阿健他們這隻樂隊刻苦是有的,隻是一直火不起來。這張專輯做出來,如果還不火的話,可能樂隊就要解散了。所以他們也是非常努力,連續還幾個晚上都沒怎麽休息,拚命地練習,想達到最好的效果。”

    何子健當年也是準一線,最紅的時候跟刀郎阿杜他們幾乎沒什麽區別,隻是除了前麵幾張專輯,後麵的歌曲質量越來越差,關注度越來越低,直到忽然隱退的時候,除了娛樂媒體小塊版麵報道以外,短短三四年的時間,甚至很多人都想不起來他是誰。不過大多數的年輕人,正當在那個歲月,因此記憶中他的存在記憶還是保留。至少林明就記得他,何子健出道的時間是在零三年底,據他後來回憶,曾經說起原來組建樂隊,但一直沒有什麽成績,樂隊解散後日子過得很辛苦,除了每天打工賺取生活費,晚上還得絞盡腦汁寫歌練樂器。正所謂苦盡甘來,兩年的厚積薄發,才讓他在零四年一夜爆紅,成為那個年代的流行音明他到底有多刻苦,不負未來的成就。

    隻是對於林明來說,將來的何子健盛極而衰,未免有些可惜。以他的能力,完全是有機會跟同時代的如林俊傑、五月天他們一樣一直火下去。但最終的結局,也如刀郎和阿杜他們一般曇花一現,終究是因為這個圈子實在有些殘酷。

    一旦沒有新的優秀作品一直讓你保持一個紅火狀態,那麽聽眾除了偶爾懷舊以外,根本不會再對你有任何念想。現實,就是這麽冷酷。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