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起風了
字數:5323 加入書籤
nbsp; 眾人來到演播廳的時候,裏麵傳來撕心裂肺的歌聲,演播廳位於桃木音樂十三樓,處於十二和十四樓之間。雖然樓層都有隔音措施,但因為現場音響效果實在太好的緣故,還是會有聲音傳出去。林明他們在樓下的時候,都能聽到上麵的聲音,好在十二樓和十四樓都屬於桃木音樂公司,倒沒有人投訴。十二樓和十四樓的隔板也有隔音材料,不會吵到十一層和十五層。其實這也是為什麽桃木音樂把演播廳放在十三樓的原因,不然上下樓的公司絕對會天天找過來麻煩。
林明進來看到新時代樂隊正忘我練習,梁曉嶽想出聲打斷他們,被林明叫住,向梁曉嶽搖搖頭,坐到了位置上閉著眼睛欣賞起來。
台子上新時代樂隊賣力彈奏,何子健飆出高音,大聲嘶吼。
因為今天的主角是林明,他的舉動雖然有些不禮貌,但眾人都沒有說什麽,各自找座位坐下。林明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耐心地聽。他時而皺眉,時而舒緩。皺眉的原因是因為新時代即便是高潮部分,也幾乎沒有什麽亮點。舒緩的是阿健不愧是後來能夠紅極一時的明日之星,唱功和技巧都非常不錯,而且新時代樂隊的其它成員對於樂器的配合也相當優秀,至少林明從一個非專業的聽眾角度來聽,幾乎沒有不和諧的地方。
隻是聽了一會,林明依舊暗自搖頭。雖然他對音,他聽到的不是天籟之聲,不是能夠打動一個人靈魂的東西。隻是一群人吵吵鬧鬧,像是在放鞭炮一樣雜亂無章的叫吼,根本無法感動心靈。
還是因為新時代樂隊沒有優秀的歌曲,還是那句話,這年頭不缺好嗓子也不缺高明的樂器演奏家,缺的永遠都是能打動人心的優秀歌曲和優美動聽的旋律。
“讓他們停一下吧。”因為聲音太大,林明在梁曉嶽耳邊大聲道:“我們先來談談我們的事情,待會說說這個樂隊。”
梁曉嶽略微驚喜:“你對他們有興趣?”
對於新時代樂隊,梁曉嶽其實本身也是感到惋惜的。因為這支樂隊都非常努力,成員本身實力也相當不錯。都是二十六七歲的年輕小夥,特別是主場阿健,馬上步入而立之年,玩音樂也已經有接近十年,功底相當深厚。但桃木音樂本身就是一家底子不太厚的音樂公司,費勁千辛萬苦,才捧起了幾名當紅歌星,說是當紅,其實也都隻能算準一線,論頂級還是差得非常遠,但公司肯定會先把資源放在她們身上。所以根本不會管這支小樂隊的死活,隻能任他們自生自滅。
如果林明能夠接手的話,對於桃木音,自然是件天大的好事。桃木音樂得了一顆搖錢樹,新時代樂隊也能火起來,雙方合作共贏。
“有些歌我唱不了,劉赫和我的那些朋友也唱不了,我可以給他們。”林明道:“這支樂隊的基本功和實力還是相當不錯的,特別是阿健,聲音有股子滄桑感,高音也飆得上去,我就不行,隻能唱唱低音,音量一上就破音了。”
梁曉嶽沉吟道:“有什麽條件?”
梁曉嶽隻是經商不行,但不代表他傻。林明肯將歌給這支樂隊,必然會有附加條件,不會白給。至於把歌賣給他們,先不說新時代樂隊成員一個個窮得叮當響,公司也不會為了他們這樣一支小樂隊花費巨大代價從林明手裏高價買歌來捧他們。而且林明也不一定肯賣,更何況即便林明願意賣,桃木音樂肯定將這股資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源首先給的一定是自己公司的當紅藝人。因為她們本就是公司現在最大的幾顆搖錢樹,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和名氣底子在,自然不會費力去幫新時代起來。
新時代是沒有任何粉絲基礎和名氣的,作為新人出道,即便作品驚鴻,關注度肯定也不如當紅明星那麽高。對於一家以商業為目的的音,投資誰能得到的收益回報更多,自然會選擇更加有利於自己的那一方。
林明點點頭道:“條件肯定是有的,不過這些要等我們把咱們之間的事情談完才行。如果咱們之間沒有達成雙方滿意的合作意向的話,談後續的事情也沒有意義。”
梁曉嶽道:“這是自然。”說著他站起身,向著台子上的何子健喊了一聲,新時代樂隊其實早看到了公司領導都過來,但都沒有停止演唱。第一是領導都坐下來欣賞,沒喊停,第二是這樣做也能給領導一個認真努力的好印象。
“梁總。”何子健跑下台來。
梁曉嶽將他拉到一邊說道:“昨天晚上那首歌排練地怎麽樣了?”
“差不多了。”
“隻是差不多?差多少?”
“梁總您放心,不會有任何失誤。”
梁曉嶽點點頭:“有的時候不要太謙虛,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林明很看好你們這隻樂隊,你們這次演奏對公司至關重要,如果能讓他滿意,答應給你們樂隊寫歌的話,你們的前途一定會大紅大紫。他的歌你也見過,事實上他現在手上就有上百首跟這首質量差不多甚至更好的歌曲,我現在在極力拉攏他到我們公司來,如果能將他手上的這些歌全部留到公司,我會極力推薦你們樂隊為這些歌做伴奏,到時候你們近水樓台,我相信,你應該明白我在說什麽。”
雖然侯文輝對林明的作品沒有什麽信心,但梁曉嶽是看過他所有作品的人,也聽過林明的清唱,每一首拿出來,都是相當精彩的優質歌曲。作為音樂人,梁曉嶽的專業素養相當好,自然非常看重林明的能力。
因此他希望新時代樂隊的演奏達到一個最完美的水準,以歌曲打動另外兩位股東,讓他們同意花更多的代價讓林明以歌曲入局桃木公司。這樣,公司才能更好地發展。
“明白了梁總,交給我們吧。”何子健表情凝重,簽約桃木音樂已經一年,新時代樂隊一直拿不出成績,不是樂隊成員不努力。而是實在沒有好的作品麵世,如果有一個頂級歌曲創作者做後盾,源源不斷的好歌,新時代何愁不火?
梁曉嶽回轉來,走到林明的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林明,新時代那邊沒有問題了。音響和設備都是現成的,你直接上去就行,話筒在台上。”
“行吧。”
林明穿過觀眾席,走上了演播台。
台下。
梁曉嶽、侯文輝、趙斌三位桃木音樂公司的股東法人,還有林明的父母。
這將是林明第一次登台演唱。
而台下的這五人,就是林明的第一批觀眾。
何子健的聲音粗狂有力,聲線有些像崔健,都屬於那種渾厚的男聲,唱高音遊刃有餘,但麵對低音就稍稍有些力有不逮了。因為真正的低音並不是完全靠那一股子力氣,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就能完美唱出來的。
而林明的聲音比較低沉,剛好能夠駕馭,雖然這首歌的高潮部分也有高音,但大多數還是以中低音為主,林明也能唱得上去,隻需要擔心走調的問題。
雖說林明也吊了半個月嗓子,但其實沒啥用,因為吊嗓子是個常年累月的事兒,不是一兩天就能讓你的嗓子幹淨的。不過雖然沒立竿見影,可至少心裏有個安慰。好在林明上一首唱這首歌唱了幾百遍,當年大學那會兒,寢室裏幾個哥們最愛去ktv聚會,因為常年聚在ktv的原因,還讓他認識了陪伴他走完大學的一位記憶深刻的女朋友。那女孩跟他們一樣,整個寢室的人都愛在ktv唱歌,也讓林明經常練習唱歌而略有心得。隻要跟著調認真唱,還是不用擔心跑調的問題。
台上也是五人,五人站定。何子健東子大彪老謝,每一個人都看著林明。林明握著話筒,站在台上看的,卻是觀眾席上的天花板。過了五秒鍾,他深呼了一口氣,然後對著何子健點點頭。
何子健的手在吉他弦上輕輕的一掃,這一掃就好像發號施令,11秒鍾過後,架子鼓、電子琴、貝斯瞬間齊鳴,那記憶裏最熟悉的旋律,如洪水一般衝入林明的腦海。
雖然這首歌的旋律很溫柔也很低沉,可那刹那,林明的淚水充滿了眼眶,雞皮疙瘩都快長出來。
這是記憶裏,最喜愛的旋律。
林明看到的是上一世自己平凡的人生,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也許因為成長環境,我們的人生包含了太多不一樣的地方。但不論在任何時候,同樣的青春成長,同樣的學校,也同樣會伴隨著相同的回憶。
那是屬於每個人都擁有過的青春,也許曾經有過悔恨,也許曾經保留愛意,可終究,都讓它隨風過去。
24秒前奏過去,他舉起話筒,眼中噙著淚水,用這世上最溫柔的聲音輕輕唱:“這一路上走走停停順著少年漂流的痕跡,邁出車站這一刻竟有些猶豫。不禁笑這近鄉情怯,仍無可避免。而長野的天,依舊那麽暖,吹起了從前。”
大學畢業在電視台工作了半年,然後嫌累辭職在家,中間時而找份工作,時而懶惰四處遊玩。兩年後因為一個女孩衝動地去了千裏外的深城,渡過艱難的一年後,愛情終究抵不過時間和物質,黯然離開,沒有臉麵回家鄉。林明踏上火車北上首都,跟著混的好的大學同學,從最底層的場務做起。這一幹,又是兩年。二十七歲的年紀,每年都跟家裏說自己很忙,可一年忙到尾,錢沒賺多少,還要母親偷偷打錢度日。失敗而又平凡的一生,不知不覺,已經年近而立。
北上首都的第三年,林明辭職回了家鄉。他看到了父母在車站外等他,父親的頭發花白,母親皺紋滿麵,幾年沒有回過家鄉,父母都已經蒼老了很多。
“從前初識這世間,萬般流連,看著天邊似在眼前,也甘願赴湯蹈火去走它一遍。”
嘴中唱著歌,心裏卻是在想上一世的每一個日日夜夜,林明的記憶模糊下來。他甚至忘記了母親到底給他打了多少錢,也忘記了他追過的每一個女孩的名字,可忘不了的,是那些年人在他鄉,心中,卻時時刻刻想著家的鄉愁滋味。
起風了。
唯有努力生存。
獻給我們逝去的青春,也獻給每一位在外拚搏的遊子。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