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垂釣不是為了魚(第二更)

字數:4295   加入書籤

A+A-




    nbsp;   “自那以後,我們就很少釣魚了,經常去河邊垂釣的也就我和孟德二人了!”

    沮授問道:“哦?既然他人都不去釣魚了,主公和曹操為何還要堅持去釣魚呢?以主公和曹操的家世豈會在乎那幾條魚?”

    袁紹笑了笑,說道:“你不懂,我們釣魚不是為了魚啊,而是享受清淨!不知道為何,我們每次釣魚都能享受一種獨有的安靜,讓人難以忘懷!”

    沮授點了點頭,老實說,他閑來無事也釣過魚,他很清楚這種微妙的感覺,但是他平時多與朋友談天論地,談論經學,也不再垂釣了。

    沮授往遠處望去,忽然看見遠處也有一個人坐在河邊聚精會神的垂釣,他碰了碰袁紹,指著那個方向,說道:“主公,你看那裏有人在垂釣!”

    “哦?是嗎?”袁紹順著沮授手指著的方向看去,確實有一個人在那些魚竿。

    “走,去看看!”袁紹笑著說道,“去問問,看看這裏的魚多不多?”

    “諾!”

    而那個正在垂釣的人正是剛來不久的穆良奇,穆良奇此時正聚精會神的看著河裏所做的浮標。

    所謂的浮標也不過是幾顆青草結合在一起,係在線上,非常的簡陋。

    這時,一個聲音傳來了過來。

    “這位兄台,不知這裏的魚可否好釣?”

    穆良奇一驚忙回頭望去,隻見兩個漁翁樣的人現在他的後方,看樣子應該有三十有餘了,略有老成之色。

    這二人正是袁紹和沮授。

    穆良奇笑著說道:“還好,還好!”

    袁紹走到穆良奇身邊,看了看他旁邊的魚簍,空空如也,有些責備道:“這位兄台魚簍之中尚無一條,怎麽能說這裏好釣呢?”

    穆良奇說道:“兄台,可曾在這釣過魚?”

    袁紹搖了搖頭道:“不曾!”

    穆良奇接著問沮授道:“你呢?”

    沮授也搖了搖頭。

    穆良奇笑道:“既然二位兄台,都不曾在此垂釣過,怎麽知道此地好釣到魚呢?”

    穆良奇這種詭辯,其實是學習莊子見惠子那篇,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乎?

    現在穆良奇把他變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此地好釣乎?

    自幼熟讀經書的袁紹怎麽會不知道穆良奇話中所引用的故事來源,心中了然,原來這個垂釣的人也是一個讀書人啊!

    袁紹笑道:“原來兄台是學習黃老之術的人啊!”說著便自我介紹道:“我姓紹。”

    又指著沮授說道:“這位姓壽,是我的好友。”

    沮授略微點頭示意,在他看來以他的身份,向這個讀書人行禮,都有些有失身份,點頭示意即可。

    袁紹說道:“今日天氣晴朗,我和壽兄閑來無事,來此垂釣,不知兄台名諱?”

    穆良奇淡淡的回答道:“我姓齊!”

    至於穆良奇為什麽不把真實姓名告訴他們二人,倒不是說什麽故意瞞著他二人,而是無緣無故的告訴一個你不認識的人,自己的姓氏,感覺有些奇怪。

    袁紹問道:“齊兄,你如今魚簍裏並無一條所釣之魚,為何認為這裏是一塊兒釣魚的寶地呢?”

    穆良奇看他們也像是一個讀書人將魚竿插在地上,準備和他們好好的辯論一二。

    他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我想請問二位來此是為了垂釣呢?還是為魚呢?”

    額,垂釣,垂釣,不就是為了魚,這兩者有何區別?袁紹不解的問道:“我們來此既是垂釣,也是為了魚!”

    “看來二位還有些不懂!所謂垂釣,隻是我在享受垂釣的快,我最後得到了多少的魚,目的性不同,所以感覺也就不同了!想二位兄台,是否認為,隻有釣的魚多,這裏才能算一個寶地?”

    袁紹和沮授思考了一番點了點頭,算是認同穆良奇說的話。

    “那二位是為魚而來,而非垂釣!”

    聽到這句話,袁紹和沮授臉上有些掛不住了,我們為魚而來?我堂堂翼州州牧會為了這幾個破魚?開什麽國際玩笑!

    袁紹忍著怒火,問道:“我家中富裕,尚不缺這幾條魚,怎麽會為魚而來呢?”

    “既然二位不是為魚而來,又何必問這裏是否是釣魚寶地呢?隻要有河,處處都是寶地!”

    袁紹和沮授陷入了沉思,是啊,他們既不是為魚而來,又何必要在乎魚多少呢?他們缺那幾條魚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他們隻是想借釣魚來舒緩一下自己近日的煩躁心情!

    袁紹行了一禮,說道:“齊兄大才啊!此話頗有哲理!那,假使齊兄在此呆坐了一天,並無釣到一條魚,心中不會氣餒嗎?”

    穆良奇笑道:“這釣魚是漫長的一個過程,但是總有一個魚兒會咬上鉤,而我這漫長的等待就是為了那一刻,若是我在那一刻失去了機會,那麽之前所有的等待全部都白費了,所以現在的我,不在釣魚!”

    而是在模擬人生!最後半句穆良奇沒有說,他也不想說,有些事不說永遠都要比說強!

    說實在的袁紹和沮授也聽的有些似懂非懂的感覺,雖然覺得穆良奇說的很有哲理,但是還是有些不太明白!

    想了想,還是不管了,在這釣魚再說吧。

    袁紹和沮授從不遠處搬來一塊兒石頭,將魚具都弄好後,開始垂釣!

    兩個時辰過後,穆良奇已經釣上十幾條魚了,而且都是那種比較大的草魚,可能是因為這是古代的緣故吧,愛好釣魚的並不是太多。

    這裏是護城河流,平時也就一些文人雅士來此釣魚,而且釣的也不是太多。這還是相對於黃巾之亂之前,現在的文人雅士更加傾向於去考慮如何增加自己的才華,或者說掌握更多的權力,誰會像穆良奇一樣無事來這釣魚呢?

    至於漁翁嘛,這裏是內陸,而且地處北方,北方喜歡吃魚的並不多,所以漁翁自然少了,而且河流不多,所以作漁夫而來養活自己是更本不可能的。

    要是放到現代,釣個一個月多不一定有這樣的成果!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問我,作者你寫袁紹這段到底有啥意義呢?我們來打個比方,現在三國的情勢呢,就相當於一個市場,在這個市場,袁紹和公孫瓚相當於有一個很大的潛力股的上市公司,而曹操隻能說是附庸在袁紹公司手下,類似於一個子公司的存在,除了袁紹和公孫瓚之外還有很多比曹操有勢,比曹操強的公司。按照我們現代就業的心理,我相信古代人的就業心理也大多跟我們相同,肯定先選擇大公司,大公司不合適或者說上升空間不夠,才會選擇小公司,對不對。而現在穆良奇的狀態就是在觀察,雖然他是一名穿越者,他知道曹操未來的成就,但是我想任何一個人都不喜歡順應天命,總想幹出一番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穆良奇更想知道袁紹到底有沒有一絲絲可以挽救的可能,或者投靠的可能!還有就是,界橋大戰,涉及黑山張燕,翼州袁紹,兗州劉岱,幽州劉虞和公孫瓚,徐州陶謙,荊州劉表,南陽袁術,涉及的方麵特別的廣,所以通過一個界橋大戰,更好的看出各個諸侯的具體模樣,還有就是為未來下一場大戰練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