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被迫前往

字數:3636   加入書籤

A+A-




    “某隻會寫寫詩,承蒙江浙百姓抬愛才有點詩名。除此之外也就農活還行,閑來也隻會與友人懶散的坐在一起飲點小酒。這點本事使君還要某輔佐治理地方,恐非越州百姓之福。”

    李旭對嚴維自謙推脫之詞不以為意,卻道:“馬是否是千裏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賢才是否有能力,用用就真相大白。”

    不待嚴維反駁,李旭話鋒一轉:“聽聞嚴郞曾多次入京科考求取仕途,耐何朝中無人識君之才而名落孫山。”

    “仕途本非某意,隻是做了幾回俗人追逐名利想考個進士回來光耀門楣罷了,倒讓使君掛念了。”

    嚴維雲淡風輕道。

    “真不在意仕途?”

    李旭不信邪,真不在意何須五次入京趕考?唐代又不是交通便捷的後世,想去哪不過一兩天內的功夫。當下從江淮趕往長安怎麽也得要十天半個月吧,你就精力旺盛喜歡遠離家鄉妻兒老母忍受長途奔波之苦?

    嚴維點頭表示真不在意。

    李旭心中冷哼一聲,不承認算了,管你有沒有才,既然把你綁來了就沒打算放你回去,是不是千裏馬反正都要拉出去溜溜的。把你扔到琉球我還不信溜不出你的才能來。

    前世若多看點唐代才子的事跡,李旭就不會對嚴維一無所知了。

    此刻的嚴維說自個無心仕途不過是士途不暢的言不由衷。

    曆史上他以“詞藻宏麗”進士及第後一直當個小官,幹到掌圖集的秘書省秘書郎終。若真無心仕途還會在一個芝麻綠豆大點的小官任上幹到終老?

    李旭也不多費話了,直言他已上書朝廷效仿東吳、前隋舊事請求開拓琉球以張國威。目前移民開拓琉球要築兩城,急缺一個城主人選,想讓嚴維前去擔任。

    不用擔心官身的問題,上奏陛下請求開拓琉球的奏書這會應該呈於陛下案前,批準的詔令不日將抵達會稽。屆時你在琉球的開拓之功某會稟奏陛下舉薦汝為官。

    琉球嚴維有所耳聞,福建海外充斥瘴癘的惡地,東吳、前隋開拓琉球皆無功而返。少年郞竟想著效仿前朝開拓琉球向陛下邀功,真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嚴維雖隱居山林,對朝堂上近幾年發生的事並非一無所知,當今陛下好大喜功,尤喜邊將開邊拓土之功,邊關將帥們無不以邊功飛黃騰達。長安的天子突聞無事的東南沿海也能開疆拓土了,不用多想,批準的概率九成九。

    李旭不管嚴維是否同意,直接任命他為關渡城主,即刻起程隨新一批移民前往琉球。鑒於琉球開拓初期環境惡劣,嚴維的家小就暫時留在會稽,李旭給安排一處院子居住,嚴維每月的薪俸就直接支給他的家人。

    待到台北盆地沃野千裏時,嚴維再將家小接去也不遲。

    “使君,嚴某恐難當大任。”

    少年郞不走尋常路,硬塞給他職位,見此情形他不去也會像將他綁來一樣綁到琉球去,嚴維再也無法保持氣定神閑了,急眼拒絕。

    “嚴郞不試試哪知自己難當大任?就這麽決定了。”

    李旭不容拒絕的回絕道。

    嚴維頓時如喪考批失魂落魄,擺在他案上香噴噴的美食佳釀都沒了興趣。

    劉長卿一幅事不關己的坐在那自飲自食,發現李旭饒有興致的盯著他看混身雞皮疙瘩都起了,不知少年郞對他打起了什麽主意。

    所謂怕什麽來什麽,隻聽李旭說能成為會稽大才子的友人,想必也是胸有才華的人傑,不妨也到琉球為國開疆拓土奉獻一份力,為這千古未有的大唐繁華盛世添磚加瓦吧。

    “某……某不過是讀過幾本書……”

    嚇得劉長卿語無倫次。

    李旭臉色一凶,喝道:“你讀聖賢書就可以不為大唐盛世添磚加瓦了嗎?你的聖賢書難道讀狗肚子裏去了?你若真不願用畢生所學為大唐盛世添一塊磚加一片瓦,本使也不難為你,但本使必稟明陛下奏明你劉長卿對大唐盛世竟不願奉獻一分力。”

    “不……使君……”一聽要稟奏陛下稱他不願為盛世獻力,劉長卿急的臉色通紅,這要真奏上去,他畢生仕途還沒開始就結束了,還會惡名遠揚天下,天下仕人定對他人人喊打。

    “在下願為大唐盛世獻自身微薄之力。”

    劉長卿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有氣無力的說道。

    “本使就先在這裏祝兩位兄台抵達琉球後功成名就,他日入朝為官造福萬民。”

    李旭得意的舉杯敬酒,被吃定了的嚴維、劉長卿兩人頹喪著臉舉杯回敬。

    可憐劉長卿不過是來探訪友人,竟被不講理的李旭無辜牽連,要跑那勞什子琉球去受苦受累,人生悲呼。

    “心呼哀哉,我明年還要入京科考啊!”

    無意之舉,李旭就把聞名中唐的兩大詩人收入囊中,琉球自此也入了唐才子傳的詩文裏。

    ……

    被安了個非正式官職的關渡城主的嚴維,不得不辭別妻兒老母,與友人劉長卿一道率領三百匠人學徒登上了張雲海的移民船隊。

    移民船隊在會稽停留等待物資的這段時間,得到了巨鯨、謝家造船場新下水的船隻人員補充,船隊規模增至三十艘,皆千料大船,每船可載百人。

    大海之上千帆競渡讓首次坐船出海的嚴維、劉長卿歎為觀止,身臨其境感受大海的浩瀚無垠而震撼。

    兩個才子此情此景下竟忘了被強迫到琉球去的悲憤,拿出紙墨筆硯寫起詩來相互唱和,落在指揮船隊的張雲海眼裏,為使君派兩個詩人去琉球主持局麵也不知是好是壞。

    船隊停靠在岣山島,駐守的秦皓向張雲海移交2500移民,得知嚴維將成為關渡城主,秦皓仔細打量了眼前文質彬彬的詩人,哈哈大笑,拍著嚴維的肩膀說:“到琉球後記得每天勤學武藝,對待這些移民凶狠點,有功賞有過則罰,不然你一介文人可鎮不住他們。”

    嚴維、劉長卿兩人心情瞬間落入穀底,琉球的差事看來比想像中的還要艱難。

    張雲海看出二人的擔憂,安慰:“琉球的狀況其實也沒那麽差,你倆抵達琉球時,關渡城想必已在伍元瑛的主持下築好了,你們隻需主持移民繼續開墾耕地嚴加防備番人即可。至於瘴癘,嚴格尊守使君發下來的冊子生產生活也無大礙。”(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