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流求都督府

字數:3345   加入書籤

A+A-




    長安李林甫府邸,正在處理政務的李林甫打開一份江南東道上奏的奏書,書中內容是新任越州刺史李旭召集團結兵剿滅盤踞在明州海外岣山島兩千餘海賊,斬首八百俘虜海賊匪民數千而上奏報捷。

    剿滅區區海賊就上捷報,李林甫不屑一顧,每年哪個邊鎮節帥不上報一份斬不服王化的逆胡叛羌成千上萬的捷報,斬酋首傳送京師。

    正打算隨便批幾個字就扔到一邊的李林甫瞄到奏書後半截的內容,哈哈哈一笑。

    “這個李旭挺有意思,在繁華似錦的越州不好好當刺史享樂,竟想學邊鎮將帥要搞開疆拓土立下邊功上媒陛下。”

    李林甫突然想起了什麽,再瞧了下奏書署名,方才想起越州刺史李旭不正是數月前曹王李戟攜厚禮登門請求他給其即將萌蔭授職的二郞授予秘書省秘書少監之職的李旭嗎?

    看在曹王身為左衛率府中郎將,又執掌東宮宿衛,能為自己對付太子提供助力,又同為宗室血親的份上,答應了他的請求。

    不想這個李旭竟看不上秘書少監一職,自己走通了虢國夫人的路子從陛下那得到越州刺史,沒有達成利益交換的曹王李戟就縮了回去,不再提供太子的動向,著實惱恨。

    正想將這份奏書燒了不必呈給陛下過目,又想李旭不過一介15歲的無知少年,想學邊將立下邊功幸進,不過是癡心妄想。不妨讓他在琉球撞個頭破血流損失慘重,屆時再以喪師辱國的罪名將其拿下治罪。好讓他知曉,朝堂之上除了陛下就是我這右相說了算,而不是魅惑陛下的女人。

    保險起見,李林甫命下屬找來東吳、前隋開拓流求的資料,看罷後哈哈哈大笑,料定李旭必在流求步前人後塵。十分爽快的將李旭請求開拓流求的奏書與其他必須上承陛下閱覽的奏書一道派人送往興慶宮請陛下批閱。還非常好心的在李旭奏書上添上他的意見,不僅同意李旭開拓流求的請求,還說這是超越前朝功業的偉大壯舉,成功開拓更加突顯前隋的無能,更彰顯大唐盛世偉業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極力舉薦越州刺史李旭為琉球都督,全權負責開拓流求事誼。

    作為長安三大內之一的興慶宮興慶殿,年過半白的李隆基保養得體身材仍顯健碩,在國事上力不從心,在女人身上精力仍十分充沛。與貌比花美的楊貴妃一陣顛鸞倒鳳後捶著後腰在宦官的扶侍下坐在塌上翻起了李林甫剛剛送來的奏書。

    李隆基年邁不複年輕時的雄心壯誌,諸多政事委決於右相李林甫,卻不代表他不關心國事。

    身為靠政變起家的皇帝,怎麽可能會全權委予他人代處國事呢?

    為了防範宗室親王、皇子皇孫效仿他曾經的起家之路登上九五之尊,登上皇位之始一改初唐的宗室製度,禁止宗室子弟再出閣到地方為官,或進入軍中為將,悉數圈禁在長安城中的十王宅百孫院中做一個混吃等吃的王爺。

    以至給子孫後代造成無窮禍患,每當兵亂發生叛軍攻陷長安,皇帝隻顧帶著至親逃跑,十王宅百孫院裏的皇子皇孫全成了叛軍的刀下鬼。

    安史之亂後,朝廷有時財政不足,十王宅百孫院裏那些旁係宗親的生活與長安城中的窮鬼一般無二。甚至比窮鬼還苦逼,至少窮鬼還可以到富庶的地方討生活,努力奮鬥說不定還能奔小康。

    皇室宗親們日子過的再苦也沒奔頭,一輩子都隻能在十王宅百孫院裏渾渾噩噩度過。

    皇帝無能敗壞國事一跑了之,他們身為皇帝宗親,福沒享到還得替混賬皇帝挨刀,曆史上就沒他們這麽倒黴的皇室子孫。

    李隆基十王宅百孫院的圈禁下,在文臣、武將、文學藝術方麵曾經人傑輩出的李唐皇室子孫從李隆基這一代開始,除做皇帝的人外,再無一個像樣的人才出世。哪怕是皇帝,才能大多平庸,心性不堅,國事上優柔寡斷瞻前顧後,能力不足而猜忌群臣,導致宦官權利日漸膨脹尾大不掉,藩鎮之禍愈演愈烈。手握大把好牌也能讓他們生生打成爛局收場,隻能躲在大明宮裏默認宦官、藩鎮將帥擅權自專以維持表麵上的和平。

    國有難時,被圈禁的宗室子弟淪為被宰殺的羔羊,無人能出來挽救危局。

    也就屬唐高祖、唐太宗的其他子孫因與李隆基這一係的血緣關係隔的遠,沒有皇位繼承資格的宗親躲過了十王宅百孫院的圈禁,各憑能力謀生還能出幾個人才。

    如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玄孫,有中唐賢王之稱的李皋;廢太子李承乾後人幽州節度使李載義等。

    批閱到李旭的奏書時,尤其是右相李林甫的批注,李隆對李旭提出效仿東吳、前隋舊事開拓流求納入大唐統治的提議非常感興趣。

    “孫權、楊廣,一個割據江左,一個是亡國暴君都能占據流求,我一個盛世偉業的締造者還能放任流求不沐王化?”

    李隆基心情大悅,正欲批準,聽聞熟悉的腳步聲抬頭一看虢國夫人前來相會,毫無避諱的坐在李隆基身邊,身子嬌弱無力的倚靠在李隆基厚實的肩膀上,笑問:“三郞,何事把你高興的看奏書都能賞心悅目?”

    “你前些日子向朕舉薦的李旭到越州上任不久就創下剿滅海賊的大功,又提議開拓流求張顯國威,朕閱心喜。”

    “看來奴家還是為三郞舉薦了一個國家棟梁,就是不知三郞如何獎賞奴家為國舉才之功?”

    虢國夫人柔弱溫香的身子都快溺到李隆基懷裏去了,輕柔軟語落進李隆基這個風流天子的耳朵裏那叫一個受用。

    不知錢為何物的李隆基大手一揮,把萊州剛進貢價值十萬貫的黃金作為虢國夫人這一月的脂粉錢。

    讓一旁侍候的高力士聽得心驚肉跳,心道我的陛下啊,花錢也不是這麽個花法啊。

    眉開眼笑的虢國夫人輕捶了下李隆基結實的胸堂嗔怪道:“就知道拿錢打發奴家。”

    李隆基哈哈大笑,握著小姨子的柔荑溫聲說下次藩國進貢啥稀罕寶物就讓她先挑一件,這可把虢國夫人高興壞了,隻是臉上並未表現出來。

    看著奏書上署名李旭,想起這位長相俊美的少年郞,虢國夫人笑道:“三郞,既然李旭提議開拓流求,不妨就讓他主持拓流事誼。”

    “右相也是這個意思,還提議設置一個流求都督府,就讓李旭擔任都督,朕看沒問題,待會就讓中書省起草詔令。”(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