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招募人才改進工藝一

字數:4282   加入書籤

A+A-




    如淩兒所說提價三倍確實能止住虧損,但售價百文的報紙看過後就無用了,越州又有多少人買得起?又舍得花這麽多錢買呢?

    定價30文一份在李旭看來都高了,普通百姓願花30文買份報紙看的少之又少,買的大多是文人士子、富貴之家和商人。

    具李旭了解,哪怕是文人士子,家裏不是太富裕,花30文買份報紙也有點肉疼。

    擺在李旭麵前頭等大事,要將報紙的成本降下去,降到普通百姓花幾文錢就買得起的地步,方能將報紙的宣傳作用發揮出來影動社會輿論。

    要降低成本,就要解決報紙的紙張和印刷這兩個占成本的大頭。

    印刷好解決,無非是將北宋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搞出來,技術要求真的不高,隻是一個腦洞而以。一個奇思妙想的腦洞偏偏人類幾千年時間裏就畢昇想到了,李旭也是挺配服他的。

    降低紙張成本李旭就有些頭大了,這是真正考驗技術的時候。

    目前報紙采用的麻紙李旭也不是很滿意,當然有更好的紙供選擇。比上乘麻紙還好的紙就是唐代宣州發明的宣紙了,但用宣紙來印刷報紙,李旭是想都不敢想,太貴了,真會把自己拖破產。

    剩下的什麽硬黃紙、竹紙,不是太貴就是質量太差。雖說報紙不需要用質量太好的紙,但這不是現代,質量差的紙也能將字印刷清晰,這可是唐代,質量差的紙不是太脆容易碎就是太過粗糙印刷不易字跡不清晰。

    李旭原本是想用會稽產的竹紙,結果拿竹紙一瞧,白度不夠紙麵淺黃沒關係,但柔韌性差,紙質脆弱不堪折疊,這就很成問題了。

    總不能顧客買份報紙折疊來看結果報紙碎了,這就尷尬了。

    李旭苦惱該怎麽改進造紙工藝,想半天腦海裏僅有點前世網上查閱古代造紙術時的一些模糊記憶,竹紙工藝改進生產出優質紙張最終取代漢、唐盛行的麻紙、皮紙是在宋代,以浙江、福建生產的竹紙質量最好。

    想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李旭所性出城去城外的造紙坊瞧瞧他們是怎麽造紙的。

    在生產麻紙的工坊瞧了半天,製作麻紙的工藝已是非常先進,要想再改進工藝降低成本,除非在化學、機械上有突破,用化學品漂白,機械製造麻紙。

    正因麻紙在傳統手工業下再難改進,在宋代時被工藝進步生產出質量比上等麻紙還好的竹紙所取代。

    從麻紙坊出來的李旭心底放棄了對麻紙的希望,展轉到一大片竹林,俱李阿奴說,這一片因有萬畝竹林,會稽生產竹紙的工坊有一半集中在這裏。

    路過一條小溪,溪邊有一家顯得破落的小工坊,利用水車提供的動力將放入臼內的竹穰舂成泥狀,不遠處的山塘裏浸滿了五尺長一段的竹子,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正奮力的揮動手中的木棒敲打水中的竹子。

    製造竹紙,將竹穰舂成泥狀李旭可以理解,卻不懂青年為何要敲打浸泡水中的竹子,特上前尋問:“你敲打竹子是做甚?”

    青年回頭瞧是一名麵相俊美的少年郞,穿著綢緞裁剪而成的圓領長袍頭戴璞頭,腰間還挎著一把橫刀,身後還跟著十名帶刀護衛個個凶神惡煞的模樣,一時嚇得不輕。哆哆嗦嗦的拱手回稟:“某……某正在殺青……”

    “殺青?”李旭不懂,請教殺青與製紙有何關係。

    青年見李旭沒有惡意,隻是好奇他的舉動尋問製竹紙的工藝,放下心來詳細為李旭講解製造竹紙的工藝步驟。

    “浸泡殺青後的竹穰要與石灰調成乳液拌和浸泡,再與柴灰水浸透,這兩個步驟每步都要浸泡耗時十天半個月,速度太慢,為何不用鍋來蒸煮加快速度?”

    李旭很奇怪的問道。

    青年聞言一愣,想為何不用鍋來煮呢?

    當初爹就是這麽教他製竹紙的,其他製竹紙的叔伯、工坊也是這麽做的,無人想過用鍋蒸煮減短竹穰的浸泡時間。

    一直困頓於竹紙製造耗時太長工藝複雜,製出來的竹紙質量還差賣不出價錢而家境貧窮的竹詳恍然大悟,驚叫道:“小郞道破了某多年的不解。”

    立馬丟了手裏的木棒跑回坊中費力的搬出一個大缸,就地刨了個土灶搬來柴火燒起來,將與石灰水浸泡多時的竹穰傾倒進大缸裏慢慢蒸煮。

    “我無意中好像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

    看著興奮的青年李旭悠悠的說了句。

    “郞君,這小子八成是聽了郞君剛才一席話明悟了改進製紙的工藝,咱絕不能讓他占了便宜。”

    李阿奴湊到李旭耳邊惡狠狠的說道。

    “那你說該怎麽辦?”

    “把他抓回府中,讓他這輩子給郞君幹活。”

    “那不成我的奴隸了嗎”李旭有些好笑。

    “能成郞君的奴隸那是他八世修來的福分,瞧瞧他這工坊有多破落,在這待了這麽久除了他連個家人都沒有,八成是窮的連婆娘都沒討到。”

    “也許他家人在家裏忙著呢。”李旭隨口說。

    “小的剛才在工坊裏看過了,這小子就住在工坊裏,家什用具皆在,吃飯的碗都隻有一個缺了口的,加上一雙竹筷,屋裏連個女人的物件都沒有,絕對是個討不到婆娘的窮鬼。”

    李阿奴信誓旦旦的說。

    觀察還挺細致的嘛,李旭多看了李阿奴一眼,心中對這個青年有了計較。

    “郞君隻要你下令,咱就帶人把他擄回府裏去。”

    李阿奴慫恿說,身邊的護衛個個手握刀柄就等李旭下令了。

    李旭橫了李阿奴一眼,不悅道:“隻有強搶民女的,你讓我強搶民男,傳出去我這刺史在越州還怎麽混?”

    李旭嘴裏蹦出強搶民男一詞讓護衛們瞬間想到了龍陽之好、斷袖之癖,緊閉嘴巴生生憋住大笑的衝動頗為難受。

    李阿奴趕緊扇了自己一嘴巴請罪:“是小的考慮不周,請郞君責罰。”

    李旭走到青年麵前,道明身份,說:“你從某的一句疑問就想到改進製紙工藝的法子,也算一個人才。某正缺製紙的匠人和工坊,你倒是個不錯的人選。你這工坊雖說過於破舊,位置還可以,原料易取,溪水旁可以架設多座水車利用水力造紙。無非是花點錢將工坊整修擴大,就是一座不錯的造紙坊。”

    眼前的俊美少年竟是上任不過數月已名聲大兆的越州刺史,前幾天從村裏的讀書人那聽說皇帝老兒還加封他什麽流求都督。

    竹詳有些激動,越州官場的老大就站在自己麵前,還要收購自己送人都嫌棄的破紙坊,重點是還要雇傭他。能為刺史辦事生計肯定是無憂,都25了還討不到婆娘的他估計是有望了。

    “怎麽樣?接受某的雇傭為某造紙,你的紙坊一並賣於某,你就當紙坊的坊主,某會給你錢擴建紙坊招攬匠人繼續改進造紙工藝。”

    “某……某願意。”

    早已激動難耐的竹詳拱手便拜,“某從此以後就是使君的人。”

    “起來吧,隻要你能為某生產出物美價廉的竹紙,將兩張1.8尺長、1.5尺寬的竹紙造價降至一文錢,錢財不是問題,某還會賜予你千畝良田、美妾。”

    為了刺激竹詳改進工藝的積極性,李旭許諾,隻要他將兩麵皆能印刷出清晰文字,質量不需要達到宣紙、硬黃紙的精美,兩張竹紙成本價壓到一文錢,獎賞萬貫不說還給他紙坊兩成利。(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