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和親(二)
字數:5104 加入書籤
劉徹見他們爭論不休,同意和親的明顯占了大多數。不是他們怯懦,實在是匈奴的凶悍令人聞風喪膽。自高祖開國起,與匈奴有過數次戰爭,沒有哪一次不是以敗收場的。
退朝後,劉啟來到了椒房殿,此事他必須與皇後商議。
皇後賢良,對後宮治理有方,近十年不曾有過後宮爭寵相鬥之事。或許私底下有,但至少沒有鬧到明麵上,也沒有因此造成損失。
皇後一向不過問朝政,這一點讓劉啟倍感安心。呂後弄權,讓曆代皇上對外戚幹政分外敏感。雖母後竇太後也操控朝政數十年,但與呂氏一族爭權是有區別的。饒是如此,劉啟也不希望自已的兒子將來有一個強勢得可以左右朝政的母後。故一向朝政之事,從不與皇後相商,皇後亦識大體的不過問、不多言。
和親一事,不但是政事,也是家事。嫡公主就是他與皇後所生的公主,如今平陽公主已出嫁,隻剩下隆慮公主。隆慮雖不如平陽聰明美麗,但乖巧可人。皇後膝下寂寞,舍不得早早將她出嫁,所以已過及笄之年的公主才會待字閨中。
“皇上駕到!”
“臣妾拜見皇上!”王娡行跪拜禮。
“皇後請起!”劉啟上前,俯身將皇後扶起。和親之事,讓他對皇後心存愧疚。有哪個母親願意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嫁到漠北苦寒之地,何況匈奴人粗魯,怎麽配得上金枝玉葉的大漢嫡公主。
王娡見皇上憂心忡忡,這時辰必是剛剛散朝歸來,想是國事憂心。王娡看著心疼,眉頭也跟著微微皺了起來,但她不能問。若她多言,不但會讓劉啟對她不信任,隻怕對徹兒今後繼承大位也會不利。
“皇上想是乏了,讓臣妾為您寬衣。”
劉啟抓住王娡的手,緊緊握在手裏,按在自己的心口上,若非如此,如何能讓她明白自己此時心中的痛。
王娡有些詫異,多少年了,兩人不曾如此深情相對。縱是皇上對她恩寵如初,但人到中年,感情早已變成含蓄。
“皇上…”王娡心中的詫異多過感動,一定是發生了什麽難以解決之事,不然皇上不會如此失態。
“朕有些時日不曾見到隆慮了,不知她近來可好?”
“慮兒她很好。”王娡心中更加不安了,隆慮生性靦腆,從不主動求見父皇。皇上忙於政事,幾乎從不過問隆慮,今日為何會突然想起。
“皇後,朕有一事要與你相商。”
“皇上所言何事?不知臣妾能否為皇上分憂。”
“匈奴求親,指定要嫡公主。”劉啟怕再猶豫下去就沒有說出來的勇氣,長痛不如短痛,索性言簡意賅的一次說清楚。
“什麽?”王娡聽聞驚呆了。
“朕心中亦是不忍,但事關國體,除了應允,別無他策。”劉啟咬著牙說出了自己的決定。
王娡的手無言的垂了下來。她知道皇上的難處,可難道除了讓隆慮遠嫁就再無他法。
“朝臣們何議?”王娡心有不甘,皇上決定了,朝臣們自然不會有異議,可她還是不舍。
“朝臣們已議定和親。”劉啟據實相告。
王娡默默無言,良久方歎息一聲,“臣妾遵從皇上聖意。”皇上這哪是與她相商,不過是把決定告訴她罷了。雖貴為一國之後,卻不能保護自己的孩子,心中的無力感油然而生。但她沒有哭求皇上,皇上心中必定也不好過,若有他法,他定然不會讓女兒遠嫁和親。
劉啟與王娡相對無言。沉默良久,他把王娡擁在懷裏,輕撫著她的背,一如當初她從掖庭回漪蘭殿那般。
王娡等皇上離開後,一行清淚自眼中滑落。遠嫁匈奴,一別不知此生是否還能再見。
劉徹聽聞父皇已同意二姐隆慮遠嫁匈奴和親,不顧太傅勸阻,直接到建章宮求見父皇。
“父皇,父皇!”劉徹不等舍人通報,直接叫喚著闖了進去。
劉啟氣惱的將正在看的竹簡擲於龍案上,“何事如此失儀?”
劉啟佯怒,心中早已猜到劉徹是為隆慮之事前來。但做為太子,做為一國未來的國君,就算天大之事也不能失去冷靜。慌則亂,亂則易錯。
“父皇,不能將二姐遠嫁匈奴!”劉啟跪拜在地,斬釘截鐵的說。
“那你有何妙策?”雖然感動於他們姐弟情深,但此事還有何轉圜餘地。
“兒臣請求帶兵與匈奴一戰。”劉徹氣勢如虹。
“胡鬧!”聽聞劉徹主動請兵一戰,劉啟大怒。做為未來的皇上,怎能輕易言戰。
“兒臣以為我朝國力強盛,完全有實力與匈奴一戰,與其含辱和親,不如一戰一洗前恥!”劉徹滿腔熱血,完全沒有被父皇的喝斥製止。
“你可知自高祖起,數十年來與匈奴數次戰役,都是我大漢敗北。你何來必勝的把握?”
“未戰怎知必敗!”劉徹不死心的力爭。
“既然沒有必勝的把握,如何能妄動兵戈。匈奴沒有大舉進犯中原,是朕與先皇苦心經營數十年的結果。一但雙方交戰,不但邊境百姓流離失所,飽受戰亂之苦,甚至我大漢數十年的基業都會毀於一旦。你做為太子,做為未來的天子,凡事不得不三思,你肩負的是天下!”
“可是父皇,二姐她自幼與母後久居掖庭,身體孱弱,如何受得了北地之苦。”劉徹打苦情牌,希望父皇能收回成命。隆慮身體不似長姐平陽壯實,性格也有些懦弱,如真遠嫁匈奴,不知會被欺負成什麽樣。可就算長姐未嫁,難道他就舍得長姐去嗎?
“不必多言,她既然生為大漢皇室的女兒,生下就享受了人間最大的富貴,自然也要為大漢天下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父皇,難道你就舍得讓二姐去嗎?”劉徹近乎哀求。
“徹兒,”劉啟語氣緩和了一些,“朕當然舍不得,她也是朕的親生女兒。可做為一國之君,犧牲自己的女兒可以換來天下太平,又有何不可!生而為人,必會有各種選擇,隻能舍小義而全大義。”劉啟本來心中亦十分矛盾,如此一番深明大義的話,既是用來說服劉徹的,也是用來說服自己的。此時,他堅信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劉徹見父皇完全沒有轉變的可能,轉而去長樂宮求竇太後。
“皇祖母!”劉徹心急火燎的跑到了長樂宮。
竇太後見狀,心知劉徹是為和親之事來的,“來徹兒,到皇祖母這兒來。”竇太後波瀾不驚,一如往昔。
“皇祖母,你可知父皇要讓二姐遠嫁匈奴。”
“徹兒,你別急,聽皇祖母給你講個故事。”
“皇祖母,十萬火急,我…”劉徹急火攻心,這個時候他那有心情聽皇祖母講故事。
“來,不急,聽完故事,可許你就會有答案了。”竇太後讓劉徹跪坐在自己麵前,才不急不徐的開始講故事,“高祖的呂後,徹兒應該知道吧?”
劉徹點頭,意識到皇祖母看不見,忙答,“孫兒知道。”其實對於呂後,除了人彘,除了外戚幹政,還有她殺韓信的事,其他劉徹並不知道。但對這個心狠手辣的女人,劉徹完全沒有好感。
“呂後雖然有很多被人詬病的地方,但也有好的一麵,其實她算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高祖在位時,匈奴就非常強悍,屢犯我朝國境,高祖禦駕親征,結果被匈奴圍困在白登,這就是有名的白登之圍。事態凶險至極,險些就沒有了我大漢江山。”
“皇祖母,這事孫兒知道。”劉徹急於二姐的事,打斷太後的話。
“你這孩子,如此心浮氣躁。哀家要說的是另一個你肯定沒聽說過的故事。”
劉徹聞言,才定定的聽皇祖母講故事。
“自白登之圍後,我大漢就一直與匈奴委屈求和,不妄動幹戈。高祖駕崩後,匈奴單於居然來書向呂後求婚,大意是說:你死了丈夫,而我死了閼氏,我們都是兩個寂寞的君主,不如你嫁給我,我們一起治理天下。呂後當時貴為太後,又掌握著朝政,看了信深感奇恥大辱,欲興兵征討。可白登之圍的前車之鑒,加之兵力不足以和匈奴抗衡。在大臣的勸諫下,呂後最後回書一封,說自己年紀老了,頭發白了,牙齒也掉落了,如果嫁給單於是對單於的汙辱。最後這事化幹戈為玉帛,沒有動用武力就解決了。”
劉徹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覺得當時的呂後一定像現在的自己,隻想興兵以出一口惡氣。可天下不單單是劉家的天下,更是天下人的天下。皇祖母講這個故事就是告訴他,小不忍則亂大謀。
“徹兒,你想和匈奴一戰,可現在時機還不成熟。貿然興兵,得不償失。”
劉徹見皇祖母與父皇一樣,主張和親換取暫時的太平,知道多說無益,隻得拜別離去。
劉徹想到二姐遠嫁匈奴和親,心如刀割。此時,想必母後亦是傷心若斯。他離開長樂宮,直奔椒房殿,縱然母後不能讓父皇收回成命,但此時,能互相安慰的隻有他們母子二人了。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