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掌櫃

字數:3783   加入書籤

A+A-




    元宵隻一過,天氣便漸漸暖了起來。阿滿急急把襖子換下,穿了早春的褙子在院裏跑來跑去。

    元宵節的一場盛宴可謂是平地一聲雷,“寧遠林家”的名號漸漸在寧遠以北乃至京城傳開,永安三十二年在林府的這三場元宵表演也成了口口相傳的佳話,連帶著平日裏登門拜訪的人都多了許多。

    餘老太太還記得陳文博大人攜夫人來拜別時連聲向她讚歎:“老夫人,真是饕餮盛宴、賓至如歸啊!”故而老太太心裏頭也高興非常,大大方方地賞了各房許多東西,又特意囑咐程嬤嬤給王氏和林榆私下裏添了許多珍貴物件兒。這些寶物送到蓼汀軒後,都由宋嬤嬤妥帖一一納庫並記冊了。

    林榆臨完字帖,宋嬤嬤正好與綠蘿清點完私庫,拿了冊子來給林榆閱覽。

    林榆看了一會,遞了給身旁的阿籮:“就這樣吧,你們管著,我也放心的。”

    阿籮接過去看了看。這些天來,不僅是林晉丞,就連老太太那邊也賞了好些東西,江氏雖說隻是做做樣子,也多少送了些東西過來。這裏麵多的是金銀珠釵,還有些綢緞瓷器、書畫家具,林榆的私庫較之以前確實豐厚不少。

    她對林榆說:“年也過了許久了,是該請劉元福過來了。”

    林榆點了點頭:“也好。”

    第二天,阿籮帶劉元福過來的時候,林榆正在院子裏擺弄花草。以前,她無欲無求,又時常病弱臥床,隻圖個清靜,院子裏的植被擺設也並不花心思打理。現在在謝大夫的調養下,她的精神一日好過一日,對這方院子也有了一份感情,便想了主意,和幾個丫頭們一起,沿著湖水在院子裏搭了花架,又搬來了幾株芍藥、百合來點綴。這麽一番勞作下來,平日裏寥落素淨的蓼汀軒,也漸漸鮮活明亮起來。

    劉元福一進屋,就依照大梁的禮製給林榆行了跪首大禮。

    林榆吃了一驚,趕緊叫綠蘿扶了,道:“劉掌櫃不必多禮。”

    那劉元福年紀不過三十出頭,身材矮小,卻生得敦實有力。隻聽劉元福沉聲道:“前些日子我娘生了大病,是小姐親自派人送了銀子過來,才請得起大夫救治。小姐救命之恩,劉某磨齒難忘。”說著,在地上又是重重地磕了頭。林榆自幼與書墨為伴,這樣的場麵見得不多,此時也不知道說什麽好。

    那日阿籮從張嬤嬤處聽得劉元福母親杜大娘大病,便請示了林榆,以她的名義帶了些銀子和藥材過去探望。

    阿籮笑了笑,說:“劉掌櫃請起吧。我家小姐本性純善,既是知道了你家有難,又哪有不出手相助的道理。但劉掌櫃應該也曉得,蓼汀軒在府上的日子從來不是好過的,常言道‘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隻要你有記得我們小姐的這份心,便足夠了,況且小姐還有許多事情要劉掌櫃幫忙呢。”

    劉元福隻作揖道:“榆小姐盡管吩咐便是,奴才在所不辭。”

    阿籮見林榆朝自己點頭,繼續道:“小姐手上有些潘姨娘生前留下的田產和鋪子,大部分疏於打理,現是經營困難,負債累累。還有些老爺剛賞的,利潤還算可觀,這些都請劉掌櫃代為掌管。”她頓了頓,道:“隻有一點要求,每月十五劉掌櫃需得呈了各個田莊和鋪子的月報上來稟於小姐,每個季末和年末都要來親自向小姐述職。”

    劉元福自卸了職務已有些日子,他一個聰慧機敏之人,本就有大誌向,卻無奈隻能與平庸之流一樣幹幹那些零散的體力之活,心中憤懣又無可奈何。前些日子母親生病,自己連看大夫的銀子都出不起,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心中更是鬱鬱。他從阿籮那裏接過厚厚的一疊賬簿,隻覺得手中的這幾本冊子比千斤還重,那是失而複得的喜悅,更是沉甸甸的知遇之恩。

    他斂了神色,鄭重道:“請小姐放心,奴才雖不才,在田莊和鋪子的經營上還有些經驗,必當不辱使命。”

    林榆淡淡一笑。這些事情她並不太懂,但見劉元福一臉忠誠,又是張嬤嬤和阿籮選中之人,也稍安了心:“如此麻煩劉掌櫃了。”

    宋嬤嬤見談得差不多了,正要送客。阿籮卻微微一搖頭,道:“且慢。”

    劉元福抬頭看去,自一進屋來,林榆小姐雖端坐上首,卻並不多話,一切全由她身邊的小丫頭細細囑咐著。這丫頭身量雖小,卻心思縝密,邏輯清楚,問起話來也是十分有理,也讓他吃了一驚。想起那日是這位姑娘親自送了救火的銀錢過來,這時他也不敢絲毫怠慢,問道:“阿籮姑娘有何吩咐?”

    阿籮慢慢說:“阿籮冒昧一問,劉掌櫃是因為什麽原因丟了副掌櫃一職?”

    此話一出,劉元福也有些驚愕。他看向阿籮,隻見那丫頭神色淡然,並無任何嘲諷之意,想起過往的事,低頭歎道:“劉某做事,不求事事如願,但求問心無愧。可這世間人有千千萬,並非人我所想。”

    綠蘿和宋嬤嬤在一旁對視了一眼,心下了然。隻聽阿籮溫言道:“劉掌櫃,阿籮敬佩您的品行,亦知道您與江管事之間的過節。阿籮有一個不情之請,請劉掌櫃將您知道的江管事的不當之舉一一列舉,不知劉掌櫃可否能答應?”

    劉元福的心裏翻起驚濤!他與江管事共事多年,又是他的副手,自是知道很多旁人不知道的細節。但即便是被江管事設計趕走,他也沒有將這些事情往外宣揚半分。這個小丫頭居然……

    卻聽阿籮朗聲道:“一國之危,禍起蕭牆;一家之亂,源於內宅。劉掌櫃,你可明白?”

    劉元福定定地看向這朗朗出聲的女子。隻見她眉宇間一抹沉色,全身卻散發著淡淡光暈,隱隱散發著光華。強壓了心中的震驚,他反複想了想阿籮的這句話,終於還是歎道:“阿籮姑娘,是奴才愚鈍了。”

    ***

    劉元福走後,宋嬤嬤小心地合了門,低聲說:“沒想到江管事盡做出這些醃臢的醜事來。我雖有耳聞江氏一派在府中跋扈,卻實在沒想到,出格到了如此地步!”

    林榆聽了,淡笑道:“嬤嬤,這府上肮髒的事,您還沒習慣嗎?”

    宋嬤嬤知道林榆想起了傷心的事,趕緊換了個話題說:“春天一到,柔小姐便要及笄了,三夫人對這及笄之禮,定是要好好操辦的。”

    宋嬤嬤此時倒是和阿籮想到了一起。

    少柔今年十二歲,馬上就要及笄,故而今年林晉丞和林少華出門的時間也有所延後。這些日子江氏一直忙著準備女兒及笄的事,女兒一生的大事,她自然重視。

    有些事情,該早些開始準備了……

    阿籮笑了笑:“好了,小姐快些午睡吧,傍晚還要去老夫人那裏請安呢。”

    自元宵後,餘老太太算真正開始正視自己這個孫女,每日請安都要與林榆說幾句話。林榆溫婉賢淑,進退得當,這副大家閨秀般的乖巧模樣讓上了年紀的餘老太太愈發喜歡起來。

    林榆身體雖漸漸好轉,還是需要遵循醫囑多加靜養。此時也點了點頭,讓綠蘿扶著,朝裏屋去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