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
字數:4314 加入書籤
魏無恙被芳洲說得心驚肉跳,有心想追問兩句,她卻轉身摟著劉康脖子唧唧喳喳說起別的事,讓他隻能在一旁幹著急,半句話也插不進去。好不容易等到身邊無人,他將她帶到僻靜處,邊問邊觀察她的神色:“腓腓在哪裏見過祝嬤嬤?”
芳洲歪著腦袋想了半天,頭上雙髻垂下來兩個別致的小銀鈴,在半空中隨風搖擺,晃過來晃過去,一如魏無恙此刻的心情。隻見她大眼撲閃,半響才嘻嘻笑道:“不記得了,就是看著麵善。”
魏無恙心中一熱,手伸進胸口,頓了片刻從懷裏掏出歧頭履,目光灼灼:“那腓腓認識這個嗎?”
“不認識,”芳洲的反應出乎他的意料,她看也不看一下,一把格開,皺眉道,“無恙阿兄為什麽要把別人的絲履揣在身上?”
魏無恙疑慮叢生,聽到她的話連忙解釋:“這是陛下給我的,他讓我用這隻絲履挑選家人子,他說隻有穿得上這隻絲履的才有資格參選。”
“想不到陛下還有如此雅致,”芳洲突然冷了聲音,臉若寒星,“那麽多正事不做,偏要學亡國之君行徑。”
“翁主慎言!”魏無恙不防她會說出這樣的話,心中突突直跳,趕緊四處張望一番,回過頭來一臉嚴肅。
“腓腓,禍從口出,這樣的話阿兄不想聽到第二次。你阿翁好不容易脫罪,你可千萬不能給他招禍。”
芳洲臉色蒼白,倔強地沉默著。她也意識到自己失言,原本好好的,不知道怎麽回事一見到這隻絲履她就怒從心上起,憤懣,絕望,無助各種情緒交織幾要將她沒頂。
她找不到發泄的出口,隻能生自己的悶氣。
魏無恙也發現了芳洲的反常,黑眸微斂,若有所思。他剛想寬慰她兩句,卻見她“嗖”地起身,連個招呼都沒打就徑自走了,而且她腳下生風,越走越快,眨眼間就將他遠遠拋在了身後。
魏無恙看著她逃命般的背影,心裏似乎明白了什麽,她的反常一定與這隻絲履有關,確切地說與她以前的事有關。
她進宮那天到底經曆了什麽?
魏無恙隻覺得心頭酸澀難耐。有些苦,看得見,說得出口;有些疼,埋在心裏,無法言語,隻能自己默默承受。她才十歲,不該如此,他真希望自己能幫她更多。
無暇多想,第二天魏無恙和劉康就為選家人子忙活起來。古來澤國多美人,他原以為很快就能找到合適的人,誰知事情卻並不順利。應選的人雖多,符合要求的卻難找,穿得進歧頭履的容貌欠佳,容貌上乘的又穿不進歧頭履。眼看著半年時間一晃而過,事情卻毫無進展,劉康急得吃不下睡不好,嘴裏長滿燎泡。
魏無恙隻得給皇帝上書,提出離開江陵到別郡去尋訪合適的家人子,劉熾卻回複說隻能在臨江國找,什麽時候找到什麽時候回京。
魏無恙無法,隻好擴大尋找範圍,一晃兩年過去,芳洲也長成十二歲的半大女郎,佳人卻依然難覓芳蹤。倒是芳洲,跟隨父親和魏無恙走遍臨江境內大小五十餘城,她的眼界和見識越發開闊了。
建元十二年春末,在西陵江水邊一個叫桃花塢的地方,他們終於找到了要找的人。
此女名叫文繁縷,年方十八,小字明月奴,人如其名如明月之姣姣,明眸皓齒,顧盼生輝,是一位難得一見的大美人,連芳洲見了都忍不住暗讚一聲。
桃花塢裏生活的全是當地土人,能歌善舞,熱情奔放。
他們的女郎頸上套著大銀項圈,手腕和腳上也套著小項圈,項圈上有鈴鐺,走起路來“叮叮咚咚”,聲如泉湧,十分悅耳。
芳洲看見明月奴的時候,她正光著腳被一群人圍在中間跳舞,宛如眾星捧月。她跳的舞跟漢人的舞完全不一樣,沒有繁雜動作,隻是一個勁的旋轉,一連轉了十多圈都不見眩暈,長長的頭發隨著她的轉動四散開來,說不出的狂野美麗。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芳洲從未見過這麽有活力,這麽張揚的女郎。
三個人當中,明月奴的目光最些投向魏無恙,但她卻第一個把她拉到場地中央,示意她跟著一起跳舞。
起舞娛人是舞姬才幹的事,芳洲身份尊貴,怎麽可能當眾跳舞。她搖搖頭,準備退回去,明月奴卻緊緊抓住她的手不放,旁邊的土人也跟著打拍子起哄。
芳洲求救地看向父親,還未等劉康發話,魏無恙已經長腿一邁,輕鬆走到她身邊,說道:“翁主羞澀,不如由我來唱一曲吧。”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他的歌聲聲振林木、動人心魄,有種莫名的悲壯和蒼涼,芳洲聽得癡了,仿佛看到大漠孤煙,戰馬奔騰,明月奴更是聽得入迷,不自覺地鬆開了芳洲的手。
明月奴踮起腳尖,一個旋轉就轉到魏無恙身邊,圍著他邊唱邊舞。她的歌聲空靈清越,與他的低沉蒼茫相得益彰;她的長發不時拂到他臉上,嫵媚勾人,連站在旁邊的芳洲都能聞到發上淡淡的香氣。
土人們節拍打得更凶,不斷有人在說“好一對璧人、真是般配”等話,芳洲直覺心裏堵得慌,她一刻也不想待下去,轉身悄悄離去。
中午飯是在當地頭人家用的,明月奴是頭人女兒,席間緊挨魏無恙而坐,不停給他夾菜,把他的飯碗堆得比小山還要高。芳洲食不知味,三下兩下扒完了一碗飯,一放下碗,顧不得眾人異樣的眼光,快速走了出去。
再待下去,她真怕自己會當眾失態。
*
建元十年,惠帝對匈奴主動發起攻擊。他任命趙破虜為車騎將軍,出兵上穀;太仆李賀為輕車將軍,出兵雲中;大中大夫李敖為騎將軍,出兵代郡;衛尉廣利為驍騎將軍,出兵雁門,四人各領一萬騎兵,共擊匈奴。
然而,結果卻不盡人意。四人中除了趙破虜到達匈奴祭祀聖地龍城、斬殺數百人外,其餘三人皆大敗而歸。
李賀無功而返,李敖損失騎兵七千,廣利被匈奴俘獲使計逃脫,惠帝震怒判後兩人斬刑,二人依律用財物贖罪,貶為庶人。
第二年,車騎將軍趙破虜領三萬騎兵,從雁門出兵,斬敵數千人。作為報複,匈奴同年入侵遼西、漁陽兩郡,殺死遼西太守,擄掠漁陽二千多人。
一贏一輸,功過相抵,勞民傷財做了場無用功。
惠帝憤怒難當,十分懷念魏無恙的驍勇善戰,有心招他回來,又舍不得尋找伊人之事前功盡棄。方圓信誓旦旦地告訴他,他要找的人就在臨江國,而且很快就會有眉目。
建元十二年,惠帝在方圓的建議下,改翌年年號為“雲光”。
雲光元年,三十歲天子劉熾的運程果如他的新年號一樣,直上雲霄,光芒萬丈。
第一件喜事,大婚十年的皇帝,在臣子們長久以來且疑且慮的複雜心態中,終於迎來自己的嫡長子,也是第一子,一舉打破皇帝無子、帝位旁落的風言風語。
第二件喜事,車騎將軍趙破虜從雲中出發,向西攻打匈奴,直奔高闕,先攻取河南地,後西下隴西,俘獲幾千匈奴士兵,繳獲牲畜十萬頭,還趕跑了白羊王和樓煩王。
惠帝龍顏大悅,在河南地設朔方郡,從此長城內無匈奴。
第三件喜事,便是魏無恙經過兩年尋訪,終於找到一位姿容昳麗,善音律的美人,她的腳與那隻歧頭履分毫不差。
美人一進宮就獲得惠帝寵愛,被封為明月夫人,次年產下一子,封魯王。而立之年的惠帝在明月夫人身上找到前所未有的活力,仿佛一下子年輕十歲,生龍活虎,充滿幹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