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曹操應對

字數:4500   加入書籤

A+A-




    此時退到新野的曹操看著手中的傷亡戰報也自禁不住心下滴血,沉默了半晌,將戰報丟在桌案之上,歎了口氣,對肅然站在下首的文武眾將道:“我軍傷亡被俘超過五萬,民夫也損失了三四萬人。如此重大的折損,對我軍來說也是傷筋動骨了。想不到時隔數年,我竟然又在荊州遭遇到了如同赤壁之戰時候一般的慘敗!真是可恨、可恨啊!”

    於禁、曹休、曹真、賈信、孫觀、司馬朗、董昭、賈逵等人急忙跪伏請罪。曹操見狀,又歎了口氣,抬手命眾將起來,道:“此次戰敗,乃天命也,實是怪不得你們。當夜我也看見了,是有火球從天而降,焚燒我軍營壘,眾軍驚慌失措,以致大敗,實非戰之罪!”

    此言一出,眾將都暗自鬆了口氣,就見董昭麵色一變,出列道:“此戰之敗,乃是人為,並非天命!炎漢曆經四百年,氣數已終,代漢而立者,必為魏也!魏公豈可因一場小敗,而歸結於天命?”

    曹操沉吟道:“隻是天降火球……,這個,眾將士都異口同聲,說是劉賢請來的高祖皇帝神兵,這又何解?”

    董昭道:“那火球我也見到了,當時確實被嚇得魂不附體。然而其中一個火球正好落在我身邊,我看的十分真切,那並非什麽神物,僅隻是用竹篾撐起布帛,做成球形,下麵用繩索吊起一個火爐和一個裝有火油罐的吊籃而已。那劉賢不知用了什麽方法,使之能夠飄飛在空中,火爐將吊籃布帛映照的紅彤彤的,遠遠看去,就像是在吞吐煙火,實則並非鬼怪!”

    眾將聞言,疑惑稍減,就聽曹真問道:“可是這幾樣抖動都是尋常之物,劉賢到底是用什麽方法使之飛起來的?”

    董昭遲疑一陣,不確定地道:“或許是用投石機或者重弩將之拋上天的?”

    於禁等人斷然道:“不對!那火球分明是飄在天上,隨風而動。若是拋投,其速度必定極快,而且也不可能滯留在空中。再者,火球之上分明傳來了號角聲和呼喝聲,上麵應是有……人,或者是別的什麽存在,否則豈能發出聲音?”

    董昭聞言,也自不知該如何解釋,遲疑了半晌,這才道:“傳說墨家祖師墨子曾經造出能飛的木鳥,或許劉賢軍中也有此巧匠,造出了能飛的器物也說不定。總之,鬼神之說虛無飄渺,實在難以令人信服。況且漢室如今土崩瓦解,倘若高祖皇帝真有感應,早就該派出神兵,斬殺董卓、袁術等人,匡扶天下了,何至於等到今日?當天下擾攘之際,是魏公橫空出世,順天應人,興義兵,誅暴虐,掃除群醜,安定天下,此乃天命自在魏公之明證也。豈有大亂之時,高祖皇帝神兵不出,反而天下略定之後,卻有神兵出世再次擾亂四方的道理?便有神靈,也該是庇佑魏公,而不是他區區劉賢!”

    眾將聞言都覺得有道理,然而不知道劉賢是怎麽把火球送上天去的,眾人心中卻始終有些畏懼忌憚。

    當下曹操歎了口氣,對劉曄、董昭道:“你二人可窮搜天下能工巧匠,看能否如劉賢一般,製造出能飛上天空的器物。若是能夠做成,那麽劉賢所謂的神兵之說,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二人當即領命。

    就聽劉曄道:“但如今劉賢大勝,士氣大振,又有天降火球之法,我軍士卒盡皆驚懼,一時不敢再南下與之交戰,該如何才能解樊城之圍呢?”

    曹操聞言,皺眉想了一會兒,問眾將道:“你們有什麽看法,都說說吧。”

    蔣濟沉吟片刻,道:“劉賢有天降火球之法,實是難解。如今想要南下解樊城之圍恐怕是難了——大軍南下必要紮營,一旦紮營就可能會再次被火球焚燒!在這種情況下,那一支兵馬還敢南下?”

    司馬朗道:“不止如此!劉賢既然能用火球焚燒我軍營寨,自然也能將火球降落進樊城之中,焚燒全城。隻恐再打下去,樊城也不可保啊!”

    曹操聞言,頓時倒吸了口涼氣,霍然起身道:“不是你提醒,我差點忽略了此事!”說著,曹操又不無疑惑地道:“隻是劉賢既然能夠焚城,為何卻至今未有施行啊?”

    劉曄道:“劉賢一向標榜仁義,樊城之中尚有數萬百姓,或許劉賢是不想傷及無辜,故而未曾焚城!隻是他若遲遲無法破城,卻也難保不會耐心耗盡,悍然降下火球,焚燒曹仁守城之軍。”

    曹操聞言,麵色鐵青地點了點頭,遲疑道:“以諸位的意思,是要我軍放棄樊城?”

    此言一出,劉曄、蔣濟、董昭、賈逵、司馬朗、於禁、夏侯惇等人都不敢說話。曹操見狀,歎了一下,道:“你們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不過若我們始終無法破解劉賢的火球之法。那麽今日劉賢攻打樊城,我們就要棄守樊城,明日劉賢攻打新野,我們就要棄守新野,後日劉賢攻打宛城,我們也要棄守宛城。倘若他拿下宛城之後,還不滿足,一路推進至許都、鄴城,我們是不是還要放棄城池啊?”

    董昭沉默片刻,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如今劉賢軍中火球極為厲害,我軍無可抵擋,這也是事實。在沒有有效的辦法可以破解之前,暫避鋒芒就是最好的選擇。中原之地,人傑地靈,必能有能工巧匠製造出飛行之物。此外劉賢慣會招降納叛,我們此次有許多將士被其擒獲,劉賢定會全力招降。魏公何不遣人南下,假意投降劉賢,就在其軍中打探天降火球之法。”

    曹操沉吟道:“這倒是一個辦法!隻是若沒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即便投了劉賢,隻怕也接觸不到核心機密。”

    董昭聞言,也自皺眉。

    旁邊蔣濟看了看帳內眾將,忍不住道:“安排細作之事可容下來再說,如今荊州刺史李立,豫州刺史劉威盡皆戰死,將軍、偏、裨、中郎將、校尉等戰死、被俘數十人,該當選立良吏代之才是。”

    曹操聞言,思忖了一下,道:“此言甚是!就任命西曹令史王思為豫州刺史,任命掾屬傅群為荊州刺史。鄧展、田豫、常雕、諸葛虔等人殘餘的兵馬暫時都歸於禁統領。”

    說著,曹操頓了一下,歎息道:“中護軍韓浩曉暢兵機,當年他與棗祗倡議屯田,使我軍不再有缺糧之困,又多有戰功,文武兼備,實乃當世良將!今日不幸戰死,誠為痛惜!追封為萬歲亭侯,增食邑三百戶,以其子韓榮繼爵。”隨後,曹操點選眾將,命王圖擔任中護軍一職。

    當日散帳,曹操留下董昭、蔣濟二人密謀,蔣濟道:“大將田豫、鄧展都是忠義之士,頗有名望,如今雖然被擒,必不肯背反。魏公可派人暗叫二人假意投降劉賢,博取劉賢信任之後,便可趁便打探天降火球之法了。”

    曹操沉吟道:“隻恐劉賢一時不會信任二人,反倒弄巧成拙。”

    蔣濟笑道:“可叫二人隻管打聽火球之事,其餘軍情即便再是緊急也不得傳報給我軍。如此一來,任由劉賢如何試探也必定試不出二人真假。隻要二人在劉賢軍中站穩了腳跟,下一次劉賢使用火球之時,不管再是多麽隱秘,總也會漏出些馬腳。用心查探之下,想必不難發現蛛絲馬跡。”

    曹操聞言,想了許久,點頭道:“可以一試!”

    當下曹操招來夏侯惇,命其將幾個精幹細作安排在軍中,隨後領少量兵馬南下去劉賢軍營前挑戰,詐敗一場,將這些細作送給劉賢俘虜。

    一切安排妥當,當下曹操命眾將整頓殘敗士卒,以宛城為主,前守新野,左右兩邊穰城、湖陽為兩翼,朝陽、鄧縣為前哨,重新設立了防線,以便在樊城丟失之後,能以新的防線擋住劉賢北進之路。

    因費盡心機組建的水軍全不是劉賢麾下精銳水師的對手。當下曹操也絕了與劉賢水上爭勝之心,從中原調了董超、董衡、呂建、呂昭、薛洪、王琰、張儉七營兵馬南下至新野聽用。命於禁督領眾軍,一邊建造船隻,多少訓練些水軍充門麵,命新任荊州刺史傅群征調民夫,在唐河、白河上栽上木樁,封鎖水道,阻止荊州水軍北上。

    如此過了數日,忽聽劉賢遣人送來書信,曹操不由大為驚訝,忙命將信使請進來,得知其僅隻是劉賢身邊的親衛,曹操眼中失望之色一閃而過,隨後接過虎衛轉呈上來的書信,展開一看,不由麵色一變。

    當下曹操請信使暫退,轉而將書信遞給麾下文武傳閱,隨後道:“劉賢以火焚樊城相威脅,要我們一個月內撤走曹仁之軍,將樊城完完整整地交給他。諸位以為如何?”

    董昭沉吟道:“如今我軍無法南下增援樊城,所謂外無必救之兵,則內無必守之城。即便劉賢不放火焚城,單是修築土山,一兩個月內便能推進到樊城城頭之上,到時候曹仁一軍必定全軍覆沒,樊城依然會落入劉賢之手。與其如此,不如同意了劉賢所請,將樊城交給他,換取曹仁一萬大軍安然撤退。”

    曹操心下還有些遲疑,就聽蔣濟道:“倘若我軍不能探聽天降火球之法,則樊城終不可救。倘若我軍能夠探知天降火球之法,日後集合大軍南下複奪樊城也並不困難。如今樊城已不可保,勉強固守,除了讓曹仁及其麾下一萬精銳大軍徒然死傷之外,並無益處。還請魏公早做決斷!”(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