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橫溝

字數:5859   加入書籤

A+A-




    薄薄一層夏衫下,將軍手臂上的肌肉線條平順而柔和。再加上將軍明朗的笑,幾乎讓人想不到,她是怎樣在雪地裏揚起□□。

    天子的眼瞼顫動了下,明明還望著眼前的將軍,思緒卻開始放飛。或許是屋內冰盆太多,此時此刻,透過紀琳琅,她仿佛看到塞北飄下的鵝毛大雪。

    聶華妤此生從未出過皇城,甚至未見過長樂城裏的街道。可年少時,紀琳琅曾將城中的大街小巷說給她知道。

    她問紀琳琅要了一次糖芋苗,那之後,紀琳琅使盡千般手段,給她帶各種小玩意兒進宮。零嘴還能嚐,卻不能吃多——鳳棲宮內,膳食皆有定量,若沒吃夠就喊飽,太醫都能被招來,檢查公主身子是否出了差錯。別的東西,像是“老爺爺捏的小泥人”,“進宮路上看到的糖人”,“家裏仆從紮的草螞蚱”,聶華妤隻能在紀琳琅手上看看。東西怎麽進來,就得怎麽出去。

    但她知道塞北的雪景是什麽樣。

    世人皆好風雅,大夏皇室亦如此。曆代皇帝,都算半個墨客。截至聶華妤生父,曆代先帝中,書畫造詣最高的,是明徽帝。

    聶華妤自幼在宮中,看過許多明徽帝的書畫。她一心覺得高祖父風骨天成,大約是極風雅的人。可後來紀琳琅入宮,兩人一同讀書,她說起自己仰慕高祖父之風,紀琳琅就笑個不停。等女師傅走了,紀琳琅湊在她耳邊,問:“小魚啊,明徽皇帝身上,還有個大大的趣聞呢,你知道否?”

    聶華妤懵懂地搖頭。

    說是一起讀書,可紀琳琅比聶華妤大了五歲。哪怕她家裏隻要求她習武,不要求她念書,可女師傅對聶華妤講述的內容,對紀琳琅來說,還是太無趣簡單了。

    好不容易有聊聊天的機會,她繪聲繪色地對聶華妤講:“當年明徽皇帝下江南,對一舞女一見鍾情,將人帶回了宮。”

    聶華妤的眉尖快速皺起:“你胡說!”

    紀琳琅道:“我沒胡說呀,這舞女,就是後來的江太妃。據說明徽皇帝為了她,差點廢了當時的皇後。”

    聶華妤小朋友的三觀搖搖欲墜。

    紀琳琅繼續道:“不過後來,明徽帝外出祭天,在山巔遇刺,江太妃舍身救下皇後獨子,也就是永樂帝。永樂帝八歲登基,江太妃便一直與盛太後住在長寧宮,也是一時佳話啦。”

    聶華妤小臉憋紅。她知道後麵這一段,可前麵的事情,絕對是紀琳琅信口胡言:“怎麽會!江太妃不是舞女,她是江南民女,被薦入行宮——你是從哪兒聽得這話?”

    紀琳琅道:“哎呀,外麵都知道啦,還有人寫了話本呢。”

    聶華妤望著紀琳琅,說什麽都不信。

    紀琳琅也望著眼前的小姑娘,心情很好地承諾:“等你長大了、可以出宮玩了,我就帶你去聽那些說書人講話本,就講這一段。”

    聶華妤“哼”一聲,不理她,卻把這段故事記在心裏。

    她不敢問父皇母後,這樣妄議先祖的話,如果被別人知道,紀琳琅大約再也不能進宮。

    可自那以後,她就再也沒法用從前的眼光看待高祖父的畫卷字張。

    真用心看,總覺得高祖父確實太“文人”了。哎,還是換位先祖來仰慕吧。

    這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一換,就換到曾祖父身上。

    當年李唐王室衰微,群雄並起,聶家先祖在戰馬上奪得天下。可太`祖皇帝之後,隨著日子的安逸,聶家皇室變得重文輕武。

    直到蠻族出現在北方,每到冬日,就大肆劫掠。永樂帝震怒,禦駕親征,將蠻族逼至祁祿山下,簽訂永不再犯的契約。

    這以後,北疆迎來了長達三十年的和平。一直到永樂帝駕崩,天朔帝即位,蠻族卷土重來,北疆戰火綿延不斷。

    天朔帝當了太久太子,在永兩句,他就猶猶豫豫,不願出征,寧願拿金銀財帛,去和換蠻族一兩年不再入侵,美其名曰“憐惜將士性命”。

    好在不過數年,就是景成帝即位。再沒有開始流連花叢前——聶華妤想,父皇也是真心想要效仿曾祖父,成為一代明君。

    當初,景成帝力排眾議,重用紀琳琅之父紀懷信,而後者幾乎再次達成了永樂帝的成就,他甚至將蠻族趕到祁祿山外,又親率兵馬,日夜追擊。

    聶華妤此刻坐在宣極殿西閣,想起從前曆史,猶覺心緒激蕩。

    年少時,她看遍宮中藏畫,在其中,見著一副曾祖父在塞北繪出雪景。畫中天色昏昏,日月不可照進;寒風怒號,片片大雪灑落,將荒野蓋作一片雪原。聶華妤站在溫暖室中看畫,兀自覺得全身發冷,更無法想象,塞外究竟是何光景。

    天子下首,紀琳琅決定不管小魚兒吃多吃少了,總歸她自己要吃飽。

    吃飽以後,才有體力——沒錯,她是回京是有公事要做的,下午當然得和天子一起,細細匯報這幾年的戰事。這等軍機大事,周圍自然不需他人在場。

    將軍算盤打得叮當響,後麵的事,也的確如她所料。

    等用過午膳,天子吩咐人撤下桌上餐盤,眼睛微微眯起一些,望向紀琳琅。

    紀琳琅會意起身,與天子一同,走到東閣。

    李宗德安安分分立在閣內,身邊還跟著幾個小太監。

    見天子歸來,宮人們一起行禮。聶華妤一擺手,道:“你們都下去吧,將軍在此即可。”

    李宗德欲言又止,想說總得留個人來磨墨啊。

    聶華妤看了他一眼,似乎是看出他欲啟齒的話,淡淡道:“還等什麽,全都下去。”

    東暖閣空了,隻剩案上奏折。

    聶華妤坐回案前,隨意看了眼剛剛被她特地挑出的奏折。紀琳琅自覺地找地方坐下,問:“陛下……”

    聶華妤抬眼看她:“叫我什麽?”

    紀琳琅從善如流:“小魚。”

    聶華妤微微笑了下:“你要小憩否?”

    紀琳琅搖搖頭,想說,自己沒這個習慣。

    聶華妤便道:“那,你可以仔細想想,”她停頓一下,對上紀琳琅期待的眼神,“這次自塞北回來,要對我說什麽——你是回來述職的。”言下之意,就是讓紀琳琅別談風月,專說軍情。

    紀琳琅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去,小聲嘀咕:“果然沒賞賜了吧。”

    聶華妤:“你說什麽?”

    &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nbsp; 紀琳琅眨一下眼睛:“陛下,啊不,小魚,蠻族定然還會卷土重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

    聶華妤頷首,示意她繼續往下說。

    紀琳琅:“當年我爹追擊蠻族的一員猛將,一路翻過祁祿山。起初還能追著蠻族廝殺,可到後麵,我爹覺得,蠻族已經散了,不足為懼……塞北的雪,下起來就沒完。他們又在山腳,隨時會有雪崩。我爹這時候,才決定撤走。”

    聶華妤安靜地聽。

    紀琳琅:“那時候,我爹十六歲。蠻族安分了幾年,但很快又故態複萌。我爹一次一次去打,我也在塞北守了三年……不瞞你說,這三年裏,我兩次率人翻過祁祿山,卻和我爹當初一樣,隻見到蠻族散兵。他們的居所,至今仍未找到。”

    說到這裏,她停了停。

    在她身前不遠處,聶華妤一隻手扶在案邊,另一隻手偏支著頭。這幅模樣,被錄入畫卷,一定會被視作一張美人圖。可聶華妤是天子,她身上有無數責任……作為天子,她想到塞北蠻族,想到不知何時會來的天災,想到那些重兵在握的王侯,想到朝堂上虎視眈眈的官員,滿心躊躇。

    過了會兒,聶華妤歎道:“蠻族比你們熟悉祁祿山以北啊。”不然怎麽能屢屢逃脫。

    紀琳琅道:“我總覺得其中有詐。”

    聶華妤搖搖頭,眉目間露出一絲倦色。紀琳琅看在眼中,想起先前小魚兒說過小憩的話。她心頭一軟,主動問:“小魚,要不要先睡一下?”

    聶華妤輕輕打了個嗬欠,手掩在唇邊,動作俏麗而優雅。她點點頭,也不避諱,直接站起身,往榻上走去。

    走到一半回神,問紀琳琅:“你剛才是不是說賞賜?對了,我昨日問過你。”

    紀琳琅沒想到她還記得,麵上頓時露出喜色。

    聶華妤道:“不過那是昨日問的,已經不算數啦,你忘了吧。”

    紀琳琅:“……”

    閣中再沒他人,紀琳琅坐在椅上,心中有許多事。她竭力克製,讓自己不要去看榻上的天子。

    和聶華妤說話時,她覺得兩人之間還是十分熟稔,與當年一般無二。

    可這會兒安靜下來,她又忍不住想,聶華妤是天子,而她,隻是一個九階之下的臣。她可以在與聶華妤講話時,抱怨一句“沒有賞賜”,可在聶華妤明確說出“不算數”之後,紀琳琅就再不能追問。

    一道橫溝,赫然劃在她們之間。而直至今日,紀琳琅才意識到這道橫溝的存在。

    作者有話要說:  這篇文的背景大概是,在唐朝末年,另有梟雄出世,開啟新的大一統王朝,宋朝就被蝴蝶掉啦。

    但這些,也都是建立在架空的基礎上的。舉個例子:雖然有李唐王室,有白居易,有武則天,但並沒有長安城,沒有金,沒有點點點。

    有的是長樂城,蠻族.etc,總之還是非常架空的,地理設定也很不一樣……千萬不要在裏麵找曆史啊啊,麽麽噠=3=

    ========

    琳琅:我和小魚之間的溝有這麽=________=大

    妤妹:就不能給我起個好聽點的小名嗎(冷淡地扭頭)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