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各有誌

字數:3770   加入書籤

A+A-


    趙雲敬了張遼一杯酒,兩人對飲之後放下酒杯。張遼說道:“實不相瞞,我這次到河北來,是奉了大將軍何進的命令,到此地募兵。”

    趙雲一怔,道:“黃巾軍不是已經剿滅了麽?真定縣城早就發下了榜文,不得再私養家兵,怎麽文遠兄還要到這裏來募兵……”

    張遼歎了一口氣道:“子龍兄啊,天下大勢,隻怕你所知不多。黃巾雖平,大難未了。眼下朝廷之中宦官掌權,有點良心的大臣早就被他們構陷罪名,下獄的下獄,斬首的斬首,毒殺的毒殺。隻有大將軍何進,因為是何太後的弟弟,所以宦官一時之間還不敢對他下手。”

    趙雲道:“我曾聽師父說過,外戚和宦官一樣壞,都是大漢的蛀蟲。何大將軍既然是外戚,隻怕也好不到哪裏去。”

    張遼道:“子龍兄沒有去過京城,不知道何大將軍的為人,也是很正常的。幾年前鄉鄰們推舉我為雁門郡的郡吏,掌緝捕之事。去年黃巾餘黨在雁門郡陰謀起事,被我帶領丁壯將其撲滅。並州刺史丁原大人召見我之後,說我武烈過人,要我帶二百名壯士進京參見何大將軍。我進京之後,何大將軍剛剛掌握軍權,身邊可以信得過的軍力不多,便要我等四處募集壯士,充當大將軍的親軍。我想河北是燕趙舊地,多慷慨悲歌的英雄豪傑,所以孤身來到此地。現在已經召募了一百多人,正要趕回京城,恰好路過真定,想起族叔在此,所以前來拜見。他對你非常推崇,我便來試試你的功夫。”

    趙雲說道:“多謝文遠兄讚揚,我愧不敢當。”

    張遼啜了一口酒,抬頭看著趙雲道:“子龍兄,不想和我一起到京城去做一番大事業麽?”

    趙雲見張遼眼中全是熱切之意,倒有些尷尬,過了片刻才說道:“隻怕要讓文遠兄失望了。我隻是一價布衣,在真定城中都默默無聞,又怎麽能到京城去為大將軍做事?我師父曾經說過,要為國家出力,在鄉裏一樣能做很多事情……”

    張遼搖了搖頭說:“子龍兄此言差矣。要做大事,必要搶先占住中樞,你隻有站在中樞這個位置,才能看到最遠的地方。比如說你在真定縣,隻會認為何大將軍也是一個專權奪利的外戚,隻有在他身邊辦事,才會知道事實並非如你所想。就我看來,何大將軍確實有掃蕩群醜的決心。子龍兄武藝高強,如果能和我一起到京城任職,前途不可限量。”

    趙雲仍是搖頭婉拒,張遼略感失望,歎了一口氣道:“眼下豪傑並起,天下大亂之勢已不可逆轉。以子龍兄的才幹,在這小小的真定縣中太屈才了。我瞧子龍兄也不是甘心被他人驅使的少年英雄。正要趁著一身銳氣,盡早到朝廷中效力,讓各地諸侯都知道你的名字,這樣才能從天下英雄之中脫穎而出。”

    趙雲道:“文遠兄的好意我心領了,我隻求平平安安地做一個平民百姓,至於英雄豪傑,我從來沒有想過。”

    張遼見說服不了趙雲,滿臉都是失望之色。兩人又喝了幾杯酒,張遼起身說道:“我那一百多名招募來的兄弟還在城外等著,現在就和子龍兄告辭了。如果日後子龍兄要到京城謀職,盡管到大將軍府來找我。”

    趙雲將酒錢放在桌上,和張遼並肩出了酒舍。張遼抱拳道:“告辭了子龍兄,希望你早日改了主意,我在京城之中恭候你的大駕。”

    張遼說罷轉頭離開,走出數十步後,忍不住轉頭望去,卻見趙雲仍然站在酒舍門前。他衝趙雲擺了擺手,這才轉身大踏步地向城南走去。

    出了已經破敗不堪的南城城門之後,張遼又走了二裏多地,卻見道邊的林子中或坐或站了一百多名漢子。這些人見張遼到了,紛紛站起身來。一名精壯矮小的壯漢說道:“將軍,張家哥仨趁您不在,打傷了咱們好幾個兄弟後逃走了。

    張遼正色說道:“王兄弟,我隻不過是一個小吏,不是什麽將軍。‘將軍’二字,再也休提。”

    他說到這裏,看了看這一百多名漢子,站到一塊石頭上,手拄長劍高聲說道:“各位,我奉大將軍之命到河北募兵,並非是要將大家強行綁到軍中。如果有不願意到京城的,隨時可以離開,我絕不會阻攔。這是真話,大家不必害怕。不要像張家哥仨那樣,要走便走,打傷咱們兄弟可就不好了。”

    眾人麵麵相覷,有人高聲說道:“大人,咱們到了京城,真的能吃上軍糧嗎?”

    張遼微微一笑,道:“我挑選各位兄弟,是要京城去充當何大將軍的親軍,自然有軍糧可吃。”

    那人對周圍的眾人說道:“有飯吃就行,管他到哪裏去當兵。”

    眾人哈哈大笑,張遼說道:“時候已經不早了,咱們須得盡快趕路,否則便趕不上宿頭了。”

    張遼當先領路,一行人直向南行。此時風越發大了,將枯枝敗葉卷得到處都是。張遼從懷中掏出一條布巾裹在臉上,側著身子在風中行走。其餘眾人也各自想法子將臉擋住,在風中艱難地行走。

    直走了兩個多時辰,眾人才來到了鄗城城外。此時大風稍停,隻是天色卻越發黑暗,像是要下起雨來的樣子。

    鄗城是河北大城,不像真定縣城那樣破敗不堪。城池之上遍布守軍,掛著袁紹軍隊的旗號。張遼帶著眾人到了城門前,守城軍兵上前盤查,張遼拿出了大將軍府發下的令符,帶隊的軍兵卻不知道這東西是用來做什麽的。直到當值的隊長從城樓上下來,才認出這是大將軍府的勘合,立即為張遼等人放行。

    張遼帶著眾人一路到了鄗城守備衙門,守門的軍士通報進去。那守將帶了幾名軍校迎了出來,知道張遼是大將軍何進派到河北募兵的使臣,卻也不敢輕視,便即為眾人安排食宿。這些漢子自從早上每人吃了一個麵餅之後便再未吃過東西,又走了五六十裏路,早已是饑腸轆轆。聽得有飯吃,登時拍手床架。

    守將的親兵將眾人帶到一處軍營之中,每人麵前放了一盆羹和一盤麵餅,眾人眼睛都紅了,當即大吃了起來。

    那親兵和送飯的軍士見這些人狼吞虎咽吃飯的模樣,不由暗自好笑。張遼說道:“這些兄弟都是剛剛召集到軍中的,不知道規矩,還請各位不要怪罪。”

    那親兵笑道:“咱們都是當兵吃糧,有什麽怪罪不怪罪的。若是東西不夠,咱們再給大家送上來。”

    這一頓飯直吃了半個時辰,有些人已經吃得彎不下腰來。張遼心中有事,吃了一個麵餅,便即放下筷子,對那親兵說道:“剛才我見守備大人眉頭緊縮,麵有憂色,不知道是不是遇到了什麽為難之事?”

    那親兵說道:“不瞞大人說,一個多月之前,城外青風山上突然來了一夥盜賊,自稱是黑山黃巾軍張燕的部下,已經劫了咱們兩次軍糧。守備大人派兵出去剿匪,三次都被對方擊敗。聽說這些人的頭領是一個極雄壯的大漢,手舞大刀,斬殺了咱們兩名副將。守備大人沒有法子,前些日子發文向冀州袁紹大人求救,袁紹大人已經發來了公文,說是派了大將文醜到鄗城來辦這件事情。”

    張遼說道:“我在並州之時,久聞袁紹大人帳下有顏良、文醜兩位大將,威震天下,無人可敵。既然文醜將軍前來剿匪,一定馬到成功,守備大人還有什麽擔憂的?”

    那親兵說道:“大人有所不知。文醜將軍英勇無敵倒是不假,隻是為人刻薄,他到了鄗城之後,一定會先拿下守備大人治罪。大人已將夫人和孩子送出城去,自己留在這裏以待罪之身等候文醜將軍。隻怕文醜將軍到達鄗城之日,就是守備大人被斬首之時。”(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