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速之客
字數:4960 加入書籤
兩人談談講講,不知不覺間已是午時。夏侯蘭還要到學館去聽先生講書,便即與趙雲告辭。兩人約好三日之後到南山龍池遊玩,這才依依不舍地告辭而去。
趙雲離了城樓,便即向城北而去。他自幼父母雙亡,是兄長趙縱將他帶大。兄弟二人相依為命,初時日子過得甚是貧苦。後來趙縱在真定縣衙糧倉謀了個倉正的差事,雖是辛苦異常,所幸趙縱天生神力,又生性隨和,縣衙上下對他甚是友善,趙雲每日砍柴送到城中幾間酒舍,也能換些錢來貼補家用,是以兩兄弟的日子倒還過得去。
這十餘年間,真定縣城屢遭兵火,百姓十不存一,眼下城中隻剩下三四百戶人家。城南是昔年袁紹軍與黃巾軍攻伐的主戰場,損毀尤其嚴重,城牆之下早已是渺無人跡,充斥著社鼠城狐。
夏侯蘭為圖清淨,倒是常常到南城荒廢的城牆讀書。教授趙雲武藝的那位異人隱居在真定城外北山極幽遠之處。趙雲為避人耳目,師父傳授武藝之後,常常到南城來苦練。是以經常與夏侯蘭在南城見麵。
趙雲走出不遠,便到了一處水池邊上。
這水池昔年是真定城中一位孝廉宅子後花園的蓮花池。隻是黃巾戰亂之後,孝廉全家被殺,宅子被燒成一片白地,這蓮花池也變成了一處死水池。
北風掠過,倒讓這一潭死水起了些許波瀾。
趙雲走到水池中間,倏然停下了腳步。
一束枯草被北風卷起,在他麵前搖搖晃晃地飛到了半空。風中似乎有一絲令人不安的“噝噝”聲,正自緩緩向趙雲後心襲了過來。
趙雲知道,這並不是風聲,而是兵刃破空之聲。
那兵刃距他後心已不足一尺之時,趙雲突然動了起來。
他向前邁出了一步,這一步足有三尺,避開了身後那人猝然一擊。
這一步看似平平無奇,卻是趙雲精心計算的結果。
敵人從背後攻擊之時,是趁趙雲全無防備之機。此時他若倉猝回頭迎敵,胸口要害洞開,正給了敵人殺他的良機。
天下學武之人,絕不會在敵人的兵刃攻到自己一尺的範圍內時卻無半點反應。是以敵人見趙雲若無其事的站立不動,一定不會放棄這難得的機會。
所以他的兵刃一定會全力刺向趙雲的後心,這是不留後招的絕殺!
隻是敵人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時,趙雲已經動了。他雖然隻是簡單地向前邁了一步,卻將敵人這一記殺招避了開去。
這一步看似簡單,時機、速度、方位卻無一不拿捏的恰到好處,否則一定會喪命在敵人這一擊之下。
這一切隻是電光火石之間的事情。趙雲踏出一步之後,便可轉過身來,與敵人正麵對敵。
一切都在他的計算之中,趙雲心裏還有了一絲小小的得意。
隻是他邁出一步之後,身後“噝噝”之聲距他後心又近了三尺。
原來就在趙雲踏上一步同時,身後的敵人也跟上了一步,兩人之間又恢複了方才的態勢。
趙雲又向前走了一步,身後的敵人如影隨形,又近了三尺。敵人的追擊不快也不慢,恰好踩在趙雲邁步之後腳步走到最盡頭時,便跟上一步。
也就是說,敵人每一次迫近,都是搶在趙雲無法回身的那一瞬間,然後逼著他不得不再邁出下一步。
轉眼之間,趙雲已經向前邁出了七步,卻始終無法轉身。
隻是他每邁上一步,敵人的兵刃就距離他的後心近了一分。
待趙雲邁出第七步後,敵人的兵刃距離他的後心已不足半尺。
而這不足半尺的距離,已不容趙雲再踏出一步。
趙雲若仍是向前邁出一步,他腳還未落地之時,敵人的兵刃已可刺入他的後心。
敵人用了七步,已將趙雲逼入絕境。
趙雲隻有倉猝轉身逆戰,卻也是必敗的局麵。
電光火石之間,敵人的兵刃距離趙雲的後心又近了半分。
趙雲突然向後移動,直向敵人的兵刃撞了過去。
此時趙雲的後心距離敵人的兵刃已不足一寸。趙雲向後疾退之時,敵人已無法變招。
眼見趙雲的後心要撞上敵人的兵刃,他的身子倏然向左移動。
敵人的兵刃已從他的肋下刺了過去。
趙雲身子猛然向左旋轉,右腳急踢向身後敵人的麵門。
此時趙雲已搶近敵人身邊,敵人兵刃超出他所能控製之外,而趙雲的右腿已踢到了他的麵門。
這一下情勢立轉,趙雲已全然占據上風。瞧上去他隻不過向後退了一步,然後身子急轉,卻不知這刹那之間,趙雲已自在鬼門關轉了一圈。
敵人的兵刃距離他後心隻有一寸之時,是占了絕對上風之際,隻不過到了這個地步,卻也是他的速度和力道到了最巔峰的時刻。他的招數用到了極致,已經無法變招。是以趙雲突然向後撞去,敵人已不能收回兵刃,隻能將這一招刺到最後。待趙雲身子向左移動,敵人的兵刃仍然向前刺去,便失去了能夠控製趙雲的範圍。
這瞬間的變化,趙雲卻是用性命在賭。他賭敵人會計算出他每一步的速度和距離,賭敵人在麵對他向後撞擊時會有一絲慌亂。
他贏了。
敵人不得不向後急退,便如一頭大鳥一般,掠出十餘步遠,輕飄飄地落在地上。
“錚”的一聲,敵人長劍已然歸鞘。
隻見他一身黑衣,頭發用布帶束緊。身子極高,麵色略黑,兩道劍眉,雙目有神。瞧年紀也隻十七八歲的模樣,右手提著一柄烏鞘長劍,正自微笑著看著趙雲。
兩人相距十餘步遠,各自凝視著對方。
北風呼嘯,卷起枯葉衰草,一頭黑鷹從箭樓上飛起,在空中不斷盤旋,不時發出尖利的鳴叫。
黑衣人緩緩說道:“張遼,雁門馬邑人氏。”
趙雲沉聲說道:“趙雲,常山真定人氏。”
張遼凝視著趙雲,良久才點了點頭:“很好。果然不負他三年心血。”
趙雲默然不語。此時敵友未分,他絕對不多說一句話。
張遼突然笑了,將長劍抱在懷中道:“我不遠千裏來到這裏,子龍兄不稍盡地主之誼麽?”
趙雲道:“你見過他了?”
張遼點了點頭道:“他已走了。”
趙雲臉色變了,身子微微顫抖了一下,隻是瞬間便又像一尊岩石一般凝立不動。
張遼道:“我既然能找到他,別人自然也能。他行蹤已露,便不能在這裏隱居下去。他要我轉告子龍兄,他日有緣,自會再見。”
趙雲默然不語,片刻之後,對張遼說道:“請。”
兩人並肩向城北走去。
隻見風沙彌漫,斷壁殘垣在狂風之中嗚嗚作響,便如鬼哭狼嚎一般。
張遼道:“我這一路走來,經過不少河北的名城,大多已殘破不堪。不少地方百裏不聞雞鳴,白骨遍野,倒是這真定城還算有些人煙。”
趙雲說道:“那要感謝袁紹大人的兵馬在這裏隻駐紮了半年。”
張遼看了趙雲一眼,笑道:“河北諸郡皆稱袁氏一門四世三公,人心所望。子龍兄對袁大人似乎不以為然啊。”
趙雲說道:“真定城如此荒涼,大半倒是拜袁大人所賜。他的兵馬燒殺搶掠,比黃巾軍壞得多。”
此時兩人已轉入一條大街,兩側雖然仍有不少倒塌的宅子,卻略有些規整模樣,街上也有三三兩兩的行人走動。
趙雲帶著張遼走入一處酒居,正在爐邊燒火的老者見到趙雲,笑道:“子龍,昨天不是送柴來了麽?”
趙雲笑道:“秦伯,我是陪一位朋友過來,叨擾您了。”
老者笑道:“叨擾什麽啊!平日裏要留你喝酒,你卻總也不答應,今日要喝上一杯,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老者一邊說一邊將趙雲和張遼讓到窗邊坐下,隨後端上一壺熱過的米酒,給趙雲和張遼倒上,便即燒火去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