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初至成京

字數:4947   加入書籤

A+A-


    nbsp;   草原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文明的鬥爭綿延了千年,每一任皇帝的畢生夙願大抵不過揮兵北上氣吞萬裏如虎,將生性殘暴的蠻人釘死在草原上,用他們脖頸裏的鮮血澆灌野草,將大草原變為王朝的馬場,揚鞭天下。

    蠻人天生身高力強,耐苦寒,善馬弓,能負百斤登攀數十裏仍有餘力強戰。

    每逢大寒大旱水草殆絕之際,蠻人無奈隻能南侵中原,一邊是餓死,一邊是戰死或是吃飽,這樣關於生與死的選擇題似乎連考慮都不需要。

    理所當然的,蠻人以無敵的姿態攻入了那片祖祖輩輩惦念的沃土,那裏的每一樣物什都比草原精致耐用太多太多了。

    甘甜清冽的美酒,膚若凝脂的女人,四麵采光的房屋,光滑華美的絲綢……

    被上天遺棄千年的蠻人心底的憤怒與貪婪被眼前的美好徹底點燃了,憑什麽威武雄壯蠻人子孫就隻能在草原裏被北風驅趕,與狼群搏命?憑什麽孱弱的中原人就可以享受安逸無憂的生活?

    蠻人的怒火燃燒遍了整個大陸,在那個黑暗的年代裏,人性的陰暗麵展現無遺,父母食子而若於心不忍則換子而食,天地君親師的倫理綱常,文人的氣節風骨被拋在地上狠狠踐踏,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生命像一個野獸去生存。

    這樣黑暗的統治維持了十年,史稱中原陸沉。

    或者是天意,或者是宿命,十年後蠻人族群裏爆發了一場致命的瘟疫,無數身強力壯的蠻人在一夜間仿佛被上天剝奪了生命。

    而在此時奉天承運的商朝執戟為天下而戰,被壓榨太久的中原人爆發出無與倫比的血性與勇敢,軍神李成麵對蠻人十戰十卻,將其屠殺殆盡,揮兵北上直至樓蘭古城,殺破百萬軍血染長戟才恨恨而回。

    殘餘的蠻人因是戰是和而爆發了史無前例的內訌。

    主和的是後來的胡人,主戰的後來的蠻族,隻不過胡人經過千年來與中原的往來學會了太多太多,如今已能隱隱與中原王朝分庭抗禮,而蠻人卻隱居在茫茫草原中,罕有蹤跡。

    ……

    臨近成京時分已是深夜,馬背上的慕驚年已經無數次想象過這座時間雄城的模樣,卻還是被這座屹立於人間的的巨城震撼得無以複加。

    抬眼望去數十丈高的城牆上隱約有刀劈斧鑿的痕跡,這些創傷不但不顯得殘破而且將這座人間雄城襯托得更加巍峨滄桑,當年的戰火留下的痕跡如今已是勝利者的功碑。

    向左右兩邊看去竟望不到城牆盡頭,龍盤虎踞,淵停嶽峙。

    有李崇光的親王手令一行人暢通無阻地進入了城內,此時此刻街道上除去些許燈火跟依稀犬吠已無外物,成京城道極寬可容八馬並駕,而此時如同蒙上一層薄紗。

    “木頭隨我去王府,老王你們就不必跟了。”李崇光懶洋洋地說道。

    “謹遵王爺令。”王虎頭一行人拱手行禮後調轉馬頭,消失在夜幕當中。

    看著慕驚年疑惑的眼神,李崇光不作回答,隻顧策馬向前。

    兩人驅馬行駛一炷香左右的時間,在一座清貴顯赫的府邸前停了馬。

    抬眼看,門匾上書“武昌王府”,鐵畫銀鉤間又圓轉如意,門漆用的是大紅,門釘用的是大銀,紅白間嚴謹尊崇隱約可見皇家氣度。

    門口兩隻鎮宅獅子神態各異並不對稱,一凶一憨,甚是奇異。

    俄而府內下人便牽馬而去,沒有多一句廢話。

    慕驚年與李崇光從偏門直入,府內奇花異草無數,廊橋珠簾依堂掛,奇石怪鬆沿路盡是,一路走來無半點重複精致,盡是柳暗花明處又見新趣,隻不過終究是天色極暗,燈火下看的不甚清楚,隻窺得三四分模樣,慕驚年便不再留心。

    行至書房,兩人座定。

    “木頭,明早你便要隨我一起入宮麵聖,雖然我不清楚你的身份,但從皇兄的處置上看,你決計會引起朝堂軍方的反感,所以我現在需要你準確的答案,你,究竟是什麽人。”李崇光不複嬉皮笑臉,盯著慕驚年的雙眼,神色甚為凝重。

    “隻要你不是胡人,本王便會盡量分散軍方的壓力,如果你信得過我的話。”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慕驚年清澈的雙眼有些暗淡,他在沉香筆架上隨意摘下一根狼毫,揮筆而書:蠻族質子。

    寫完這四個字慕驚年同樣盯著李崇光。

    李崇光看著那四個字如遭雷劈,英俊的麵孔在微微抽搐。

    慕驚年心底一沉,果然,提到蠻族不論是誰都是如此震驚,李崇光能不表露出仇視已是難能可貴。

    “我說皇兄為何苦苦瞞著軍方,你這層身份若是在邊境被發現,想死都是件難事。”

    “……”

    “不過千年以來胡人與中原血仇最深,蠻族人隱居草原從不出世,世人大概都忘了有你們這一支的存在。”

    “……”

    李崇光不停地喃喃自語,慕驚年隻有沉默。

    房間裏陷入了沉靜。

    慕驚年沒有預料到自己的這個王爺“朋友”在得知他的身份時的第一反應居然不是仇視,厭惡,這多少讓性格孤僻的他有些觸動,不由得發出這個人除了嘴賤點其實也還好的感歎,當然,王爺殿下自然是聽不見。

    李崇光此時的心情除了震驚之外其實多少是鬆了口氣的,千年之前的血仇世人的印象也早已不再深刻,大隋國風民風開放而包容,況且還有皇帝陛下與老狐狸陶洞橋兩人壓著,軍方的反彈應該不會太過強硬。

    年輕的王爺殿下揉揉眉心苦笑道:“幸好你不是胡人,否則好不容易遇見一個比本王還英俊的人卻要被軍方那些大老粗給生吞活剝了,那豈不是可惜。”

    慕驚年收起那份小小的感動,賞給王爺殿下一個白眼。

    ……

    晨光熹微,初秋時分七月流火天候逐漸轉涼,縷縷秋風拂過,天空一絲雲彩不曾看見,萬裏碧空迎朝陽。

    文武百官其實在天蒙蒙亮時就已起身更衣,為京官著卻又不在成京內居住著更甚,否則根本趕不上朝會。

    成京居,大不易,正五品官的俸祿以成京的地價隻能勉強住一個單出單進的“雅院”,此外每年的宴請隨禮,交友走動,沒有四百兩雪花銀簡直是捉襟見肘,故而又有“五品居”的稱呼。

    自從開禁科舉以來,無數寒門子弟躋身官場,造福一方有之,為禍一方者更甚,窮怕了往往吃相更難看。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典故人人耳熟,折在監察司手裏的更是個中翹楚,說明您老人家貪的夠狠夠多,人間的福享過了,陰間的苦還在等著您呢。

    文官佩玉,意君子如玉不染塵埃。武人佩石,意堅韌不拔超卓之功。百人上朝,玉石相擊,叮咚聲不絕,雅意更甚。

    ……

    李崇光已換上親王蟒袍,大白色襯底,胸前大金色鑲邊,黑蟒滾動纏繞,肩頭各繡有七日七月,寓意肩挑日月。背後滾蟒旁繡有七星隱曜,寓意背負星辰。身為與當今皇帝一母同胞的親王,這身蟒袍已是極盡尊崇。

    李崇光本就儀表非凡,穿上蟒袍後貴氣更甚,讓至今還沒怎麽見過世麵的慕驚年一陣目眩,金子拿來繡衣服,真他娘敗家。

    “你這身大紅色衣服已是僭越,我府中有幾身粗布麻衣,你換了隨我上朝。”李崇光整整衣領轉身朝蹲在雕花椅上的慕驚年說道。

    大紅色,隻有大內總管才能用,俗稱太監

    慕驚年換完麻衣後少了幾分貴氣,多了幾分出塵意味,端的是上等的衣架子。

    ……

    皇宮永定門口百官齊聚,各自三三兩兩成群,文武間涇渭分明。

    位於百官最前方的一小撮人盡是身著朱紫,顯赫異常,天下風流若是一鬥此間已占六分,萬川歸海,乾坤獨定。

    八聲鞭響,三鼓如雷

    與王爺殿下綴在百官隊伍最後房的慕驚年抬頭看了一眼此處人間尊崇至極的所在,回頭望望北方,深呼吸一口氣,心緒微沉。

    這一腳入宮門,從此不知歸期何日

    這一步踏去,生死未知兩茫茫

    山河萬裏遙遙望,誰知複還不複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