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金鑾殿
字數:4233 加入書籤
nbsp; 曹波平站在祈明殿前的太和橋上,一身大紅色綴金蟒袍透著一股陰翳,布滿皺紋的蒼老麵孔中正平和,雪白的長眉輕輕地在晨風中搖動。
他平靜地看著那個俊美的麻衣少年一步一步地走進,渾濁的雙眼半眯著,好像在熹微的晨光中快睡去了一般。
慕驚年走至太和橋前,老人微微躬身輕聲道:“隨我來。”
李唯歸從殿後側門緩步走進金鑾殿,她黑發如瀑,白衣勝雪,不帶一絲煙火氣,似流雲颯遝晚風穿堂,女生男相,大不吉。
皇室子弟穿衣配飾極為考究,穿何種絲袍,佩哪種玉,等級森嚴,不可逾越。而在李唯歸身上毫無半點裝飾,多年以來群臣對這位大隋唯一血脈的另類頗有微詞,但仍毫無用處,至如今已是見怪不怪。
“臣參見父皇,見過諸位大人。”聲如鳴玉,清冽悠揚。
“臣等參見長公主。”群臣皆彎腰行禮,恭謹異常。
皇帝陛下看著女兒,笑道:“又是一位稀客啊。”
李唯歸劍眉微挑,並不回話,在皇帝身旁負手而立。
慕驚年在老人的帶領下一步一步地接近祈明殿,眼前雄偉尊貴的宮殿給他帶來莫大的壓力,潔白的額頭上冒出一絲絲冷汗,喉嚨也有些幹澀。
行至殿前,老人微微側身,示意慕驚年自行上殿,慕驚年臉色蒼白宛如蘇州宣紙,細密的汗珠格外顯眼,他雙手緊握,拾階而上。
步入正門,滿朝公卿皆回頭而望,龍椅上的那個男人也饒有興致地打量著這個從極北荒原來的少年。
李唯歸居高臨下地審視緩步而來的異族人,將他的不安局促盡收眼底。
慕驚年感受到來自四麵八方如剔骨尖刀般的注視,每一束目光都要將他狠狠地拆開,將蠻族人真實的想法掏出來看個究竟。
他的眼神沒有與任何一個人接觸,他盡量將腰挺直,忍住顫抖的雙腿,用盡全身的力氣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迎著如潮敵意。
人世間最尊崇的所在闖入了一個荒原而來的罪民,然後將生死交於他手,怎麽看都很愚蠢。
“草民慕驚年,參見陛下。”慕驚年心中默念,行至中堂雙膝跪下,頭緊湊著墨玉石磚,謙卑異常,略帶急促的呼吸在石磚上嗬出些許白霧,像荒原冬天的白霜,藏著蠻人萬載悲涼。
………….
一輛不起眼的小馬車緩緩行駛在成京官道上,馬夫是一個十三四歲的男孩,清秀的臉龐上點著幾顆雀斑,一雙眼睛明晃晃的朝氣十足。
馬是匹老馬,稀疏的鬃毛被梳的十分柔順,它走得很慢,馬蹄輕輕地踏在石板上,小男孩馬夫拿著馬鞭當槍耍,碰也未碰馬兒,任由它慢慢地前進。
“陶爺爺,老黃都快走不動道了,以後還是換匹馬吧。”小男孩拍拍馬臀,老黃馬甩甩頭打了個響鼻,繼續慢悠悠地踱步。
“爺爺我老咯,可禁不起顛,老黃這麽走正合適。”
“那些官老爺都怕爺爺,爺爺威風著呢,一點兒也不老。”
“那是爺爺戴的帽子比那些官老爺更大,等哪天爺爺的帽子被摘了,怕隻有老黃會怕爺爺咯…”馬車簾子內蒼老的聲音帶著些許笑意。
“爺爺你今天哪有戴帽子。”小馬夫扭過頭一臉疑惑。
成京城很大,小馬車慢悠悠地從城東行至城北,穿過了皇宮正門,行過了長貫內城的太和橋,在祈明殿前老黃馬才喘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著粗氣堪堪停下。
無數江湖草莽刺客折命而不得進的皇宮大內,外朝曆代帝王揮鞭欲入的大隋皇宮,這輛小馬車就這樣輕輕行過。
掀開簾子下車的是以為身披白色狐裘的老人,歲月在他臉上鑿下太多痕跡,隻有那一雙眼睛幽深如井。
“爺爺我先回去啦,中午還是吃李嬸家的羊肉麵?”
“多加些蔥花,讓李嬸少放些辣油,昨天的麵確實很辣。”
“好嘞…”
小馬夫駕著老馬調頭向宮外駛去,老人攏了攏袖子,緩步走向祈明殿。
老人麵相很普通,很像是村頭老樹下蹲著掰苞米粒的農夫,事實上他所做的也確實很像兢兢業業的農人,隻不過他揮鋤打理的是大隋這片萬裏江山。
十二歲入朝為官,十八歲身穿黃紫貴為小黃門,二十歲為天子近臣棋侍詔,三十歲首任監察司提司,當年的大隋誰不知道陶郎風流無雙,受盡帝寵,意氣風發。
如今他已風燭殘年,隻不過他生命的餘暉,仍然光耀整個大隋,他叫陶洞橋,是那個縱酒殿前且高歌的陶郎,亦是如今車馬不禁,劍履上殿的陶公。
…..
“陛下,此事是否太過唐突,東越邊防與鎮北城一帶防事雖耗資巨大,但在新政之下,田賦充足,國庫尚有盈餘,仍有力承擔。接納蠻人不僅要麵對天下質問,民心尚未可知,更何況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萬一養虎為患,後患無窮。微臣愚見,萬望陛下明察。”淮南道巡察使劉正躬身上諫,言辭十分懇切。
言畢,絕大多數官員皆暗自點頭。
站在一旁的慕驚年臉色一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著實字字誅心。
皇帝半倚在龍椅上,眯著雙眼,未置可否。
“微臣倒有不同看法。”禮部侍郎袁白亭見皇帝如此神色,心裏已有定數,咬咬牙上前一步道。
“袁卿且講來聽聽。”皇帝神色平靜,語調也未有起伏。
“萬年之前蠻人為惡天下不假,但如今已過萬年,早已是陳年舊事,多提何益。再者,極北荒原野獸尚難存活,蠻人如今怕早已是苟延殘喘如何能稱得上是“虎”。可若蠻人臣服,一可大緩邊防,二可彰顯大隋國威,三可表我大隋海納百川之氣概,東越那群崽子一直以天下正宗自居,收服蠻人正好讓那些崽子看看,這個天下終究還是我大隋的天下。”這番話說的理據皆合,馬屁拍的更是極為妥帖,正撓中皇帝心中癢處。
“有些狗屁歪理。”皇帝笑罵。
群臣臉色也皆有些笑意。
王爺殿下笑得尤其燦爛。
“正如陛下所言,盡是歪理。”劉正見龍顏正悅不敢出言再駁,但仍是憤憤然丟下一句話。
袁白亭倒是臉皮極厚,宛如沒聽見一般。
明德堂與王鷓巨兩位人臣領袖皆是閉目養神裝死,皇帝心中暗罵不已,也未曾主動發問。
“唯歸,你認為如何?”
“可圖之,但宜緩不宜急,可徐徐圖之。”李唯歸一字一句道。
皇帝點了點頭,望著殿中文武涇渭分明的表態,不由得有些頭疼。
“臣,有奏。”
明德堂與王鷓巨不約而同地睜開雙眼。
眾人皆回頭而望,一位狐裘老人緩步上殿,步履瞞珊。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