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青衫仗劍來

字數:4397   加入書籤

A+A-


    nbsp;   未央宴在二十年前明德堂首創科舉時誕生,本意是為那些鯉魚躍龍門的寒門子弟造勢,以示恩寵,是千金買骨的皇家手段。不曾想,市井百姓也跟風而來,無數江湖人在未央湖畔以武會友,切磋技藝,其實無非不過是想將這一身武藝賣與帝王家,好博一份官職,日後家譜上為子孫添福祿,若不是被逼無奈,誰願意過那種刀頭舔血,心驚膽戰的日子?

    當年皇帝對此一笑置之並不理會,直到十四年前未央宴旁兩位離黃境武夫的一場生死廝殺引來無數人旁觀叫好後,皇帝興致一起便叫停兩人,收進大內侍衛禁軍,原本有生死之仇的兩人得見聖顏當即棄刀跪拜,衝撞聖駕罪該萬死。皇帝笑問賣與帝王家,朕夠格了沒有?兩人誠惶誠恐,直言願為皇家看門狗,皇帝大袖一揮,兩人頓時從一介草民搖身一變成大內近衛,官職不高四品而已,卻有在宮禁中佩刀行走的殊榮,兩人又是一頓感恩戴德,恨不得剖心剮膽以示忠誠。

    短短一夜時間,兩個草莽布衣以白身進階大內四品侍衛,乖乖,這可比科舉還來得輕鬆,江湖野鯉跳進皇家池中,那可是能夠光宗耀祖的大大幸事,可就被這兩人逮到了?

    結果三年後的未央宴上,數百名自恃武力的江湖人在未央湖畔大打出手,惹來皇帝震怒,監察司刺客出動將為首十一人當場梟首示眾,好大一盆涼水澆在心頭,那些個妄想官位的武夫這才領悟天家威嚴的無情,任你武藝高強,對上皇家的劍戟大網又能如何,還不免不了萬箭穿心的下場?

    堵不如疏,皇帝下旨將未央宴分為三天,原本分封官職,慰問士子隻占一天,其餘兩天各自文武角逐,頭十名可得刻有飛禽走獸的金牌,持牌者可免罪一次,但更需匡扶州道治安,若有大逆不道之舉,責罰更重。

    此舉一出,天下追功逐利的武夫們坐不住了,雖說沒有正經官職,但能撈到這塊禦賜金牌不也是能夠聞名天下?其實武人習武逃不過一個名字,隻要能夠在如此盛事上大大露臉,人情往來間如何不得意?不說其他,開宗立派時拜師禮如何能少了去,與同輩前輩混個臉熟,日後行走江湖也十分有麵不是?更何況有“匡扶州道”好大一個噱頭在,江湖仇家要動自己起碼得掂量掂量,老子可不是當初那無根浮萍了,背後是誰?是一統天下的大隋!

    除去目的明確的江湖武人,眾多年輕俊彥也不甘落後,一個江湖門派最重要的莫過於薪火相傳,傳承不絕,像終南劍峰代代皆有不世天才扛起宗門大旗,威名不墮;南疆神秘蠱術世家孔氏一族,聽說少宗主清冷高傲,相貌極美,無數狂蜂浪蝶想摘下這一枝刺手毒花皆铩羽而歸,更惹人遐想…

    劍南官道上,一家門前豎著老舊“酒”字的破落酒肆人滿為患,門外七八張平時空蕩蕩的桌子坐滿了遠道而來的江湖人,桌邊放許多稀奇古怪兵刃,長劍長刀,大槍流星錘等應有盡有,桌邊人更是人間百態盡出,有負劍老漢,健碩高大的持槍大漢,還有兩三個眼睛滴溜溜轉的豆蔻少年,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顯然是剛出來的雛兒,隨著長輩遠道見識未央盛況而來。

    持槍大漢拍桌子嚷嚷:“掌櫃的,你他娘的上酒快些,老子嗓子眼兒冒火得緊。”一個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拎著兩壺酒走出酒肆,眼睛一瞪,甩手便扔了過去罵道:“著甚急,拿把大槍真當自己金槍不倒啦?老娘看看你能喝多少,嗓子眼冒火?我看你是腎火大,沒銀子上青樓瀉火才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討酒喝,龜孫娃。”

    乖乖,真是毒辣犀利,一席話惹來周遭人哄笑,那幾個少年倒是臉紅臊得慌,忙低下頭,還不忘偷偷瞥兩眼老板娘胸前沉甸甸的壯觀風景,這可是師妹們不曾有的景致啊…

    中年大漢穩穩接住兩壇酒,涓滴不撒,他臉一紅但仍嘴硬道:“老板娘你莫要瞧不起人,敢來試試?”

    老板娘把胸一挺冷笑道:“誰下不來床誰是孫子,老娘還倒貼你花酒錢!”

    中年大漢大窘,敗下陣來,連稱不敢,乖乖地拿起一壺酒解渴,三兩下一壺酒下肚,直呼痛快。

    老板娘扭著腰進酒肆,胸前顫顫巍巍的風景惹來諸多熱辣目光,恨不得刺穿那不厚的衣衫,去瞧那壯觀峰巒。

    倒是中年大漢身邊素衣老漢與大漢重重碰杯,緩解尷尬。大漢報以感激一笑,笑道:“老丈是去爭那些個皇家金牌的?”

    老人唏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噓一笑,歎道:“哪有這般本事,老咯,這趟出門是宗門裏的瓜娃子嚷嚷著要見些世麵,老夫也是靜極思動,來湊個熱鬧,至於那些金牌,是不敢奢望咯。”

    大漢似乎不善言辭,重重點頭後也不說話,隻顧飲酒。倒是老漢身旁一個少年輕聲問道:“魏爺爺,這兒離未央湖還有多遠啊,我跟林師兄腳皮子都磨出血泡了,疼得很哩。”

    負劍老人笑道:“現在知道苦啦,當初可就是你叫喊得最歡,這點苦都熬不住啦?”

    少年苦著臉,嘟囔著嘴不敢大聲抱怨。

    負劍老人一口酒下肚,似乎打開話匣子,對兩個少年笑道:“這未央湖在劍南道南側,約莫著是快到了。不過說起這未央湖乃是夾在天岑與臥虎兩座大山中間的盆地,相傳天上的玉皇大帝最疼愛的小女兒私自在天岑山玩耍時被山中大蛟所害,王母知曉後傷心落淚,這淚水啊便化成了泱泱未央湖,至於那山中大蛟則被震怒的玉帝封印在湖底永世不得翻身。”

    兩個少年頓時對這些奇異怪聞聽得入迷,中年大漢倒是無動於衷。

    老人咂咂嘴巴接著說道:“未央湖上時常有嗚咽與嘶吼聲,那便是王母落淚時哭泣與蛟龍不甘翻滾的哀鳴,祈求上蒼原諒,每逢二月二蛟龍運用神通嘶吼哀鳴,湖麵上有滔天水柱直上雲霄,懇請玉帝原諒,故而有龍抬頭之稱。”

    少年聽完惡狠狠罵道:“孽障還有臉這般興風作浪,玉帝不殺它算他積德!”

    老人一笑置之,接著一碗酒一碗酒送入肚中,然後驟然瞪大了眼睛望向前方。

    一陣轟鳴聲從遠至近,一襲青衫裹挾風雷之勢瀟灑禦劍而行,青衫獵獵,腳下長劍熠熠生光,周遭樹木青草盡皆被縱橫劍氣攔腰斬斷,官道上也留下了淺淺劍痕,大有劍仙之態。

    酒肆旁眾多江湖人紛紛轉頭望去,驚歎不已,中年大漢喃喃道:“乖乖嘞,這等劍仙作態,江湖上有幾個人能有?”

    老人顧不得手中酒濕了衣襟,站起身來遠望,驚覺那襲青衫竟直奔此處而來,顧不得失態一把護住兩名好奇仰望的後輩,如臨大敵,酒肆旁的江湖人也紛紛抽出看家兵刃,甚至有幾個嚇得臉色雪白,不敢動彈。

    青衫人瞬間接近,跳下長劍,來人生的風流倜儻,高冠玉簪,打理得極具風度,他扔給負劍老人一塊拳頭大小的金子,從桌上拎了壺未開封的黃酒後,一個縱身瀟灑禦劍離開,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武夫,兩個少年更是雀躍不已,直呼來這趟來對了,回到宗門有的好向同輩吹噓,我可是跟著師傅見到了禦劍飛行的高手呢。

    至於那些酒肆旁的江湖武夫也隻能唏噓長歎,人家混江湖跟自己這般怎地差距就這般大?

    …

    慕驚年剛剛練完大戟與刀法在未央湖畔小歇,手提一壺老酒,遠望浩瀚大湖,夕陽西下,殘陽如血,湖麵染上耀眼金色,湖風吹拂下波瀾起伏,宛如碎金流銀,壯闊非凡,在這等人間仙境下,慕驚年最近陰鬱的心情也略有緩解。

    作為青蘿司主,慕驚年在三天前便率一眾監察司刺客在未央湖附近的山野林間駐紮下來,聖駕已經出京城,再過兩天便是分賞科舉舉子的未央盛宴,聖駕決不能收到半點驚擾,監察司肩上的職責甚重,隻不過慕驚年做了個甩手掌櫃,一切大小事宜還是由葉蕁負責,他則是在湖畔苦練體魄與戟法,蠻族安危像是懸在頭頂的一把利刃,讓慕驚年不得安心,隻有盡早踏入離黃境他才勉強有資格應對亂局。

    慕驚年猛地灌下一口老酒,烈酒穿腸過肚,霸烈異常,慕驚年微微醺然,拿起挽雷接著酒意練習《姥山習刀錄》裏殺意最重,招式最為凶險的大掛角一式,講究不出刀則以,一出刀必定殺敵,有身陷萬軍重圍,一往無前之勇,慕驚年趁酒勁上頭耍起刀來更是酣暢淋漓,一氣嗬成。

    “羚羊大掛角,我自膽氣高,沉崖破山來時刀在胸中不出鞘,觀青燈破迷障,胸中氣吐,三尺青芒錯人腰,八百裏去急急望,三聲炮響我不還…”慕驚年長吟口訣,挽雷刀似有風雷湧動,刀尖上甚至出現點點青紫刀芒,銳不可當。

    遠處一襲青衫仗劍踏水而來,將一壺酒重重拋向慕驚年,來人長笑道:“一副好皮囊,一具好體魄,練刀?可惜了可惜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