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蟄伏

字數:6575   加入書籤

A+A-


    “某武邑蘇烈(唐縣李威),今日結為兄弟,此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同心協力,不離不棄。皇天後土,實鑒此心!”棗林裏響起一大一小兩個男兒的聲音,砰砰砰,又是一陣的磕頭聲,“大哥,受小弟一拜..........““啊呀,賢弟,快快請起......“

    李承宗做夢也沒想到,在他跟蘇烈說了自己由家族嫡長孫變成庶長孫,不願受辱,憤然離家,打算靠自己打拚出一番事業之後,未來的名將蘇烈竟然對自己分外的欣賞,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都說士族子弟盡皆紈絝,今見小老弟,卻也不盡然,定方與老弟一見如故,咱們結拜如何?這才有了上麵的話兒,蘇烈年長李承宗為兄,李承宗年幼為弟,李承宗還開玩笑說說其實蘇烈都快可以做他的父輩了,蘇烈回道,你要是願意喊某義父,某也應著就怕你家裏的老祖宗不同意,兄弟兩人相視一笑。

    ”大哥,當今天下大亂,你以為真的都是咱們那位陛下的緣故?“李威喝了一口棗花蜜水,對蘇烈說道。

    ”難道不是?陛下好大喜功,三征高句麗,多少漢家兒郎埋骨他鄉,這還不算完,還搞什麽南巡,北巡,百姓不堪驅使,長此以往,我大隋國將不國........“

    “哈哈哈,我的好大哥,你也這麽認為啊?咱們這位陛下三征高句麗之前有人這麽評價他麽?嗯?那個時候還不是說他是'天下皆稱廣以為賢‘來著?他掘長塹、置關防、開馳道、築長城、置糧倉,大修文治、製定新製度,方勤遠略威震八方,這些可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業。更不要說曾多次普免錢糧,連續四次大赦天下,要說他不明智,在小弟看來,那就是他過於急功好利了,總想畢其功於一役,為了修建大運河,他不吝惜民力,為了打壓關隴門閥,他竟然打算遷都江南,三征高句麗,這高句麗是漢人死敵,竊據漢人故土,要小弟來說也是必征之國,可惜咱們這位陛下又混了頭,為了些許麵子不顧時節,強令出兵,焉有不敗,隻是可惜了我百萬大好漢家男兒咯,哎,誓掃高麗不顧身,百萬貂錦喪胡塵。可憐鴨綠江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哎。賢弟,你是門閥子弟,有此見識為兄的不奇怪,但可惜為兄一介庶民,上進無門啊,大隋開國以來也隻不過出了一個麥鐵杖不是?你是唐國公李公長孫,就是再差也有你出頭的機會,為兄就不行咯........“

    “哎,門閥又能怎樣?我寧願自己不是門閥子弟,我就是門閥政治婚姻的犧牲品.........不過在小弟看來,大隋要是壓不下這波民,亂,那改朝換代不可避免,但未來的新王朝也必然是士族和門閥的代言人,大哥沒注意那些所謂的義軍背後是不是都有門閥的影子?所以啊寒門要出頭,有些難!“

    ”哎........“

    李承宗出走本來就是到哪算哪,在蘇烈的一再邀請下,他和柳桃兒就在武邑蘇家塢留下來了,正當蘇烈和李承宗在蘇家塢休整的時候,天下風雲大變,楊二皇帝北巡,結果被困馬邑,雖然脫險,但是他的大隋卻是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大隋全國各地有多支義軍,還有原為大隋的貴族、官僚,以及一些豪強地主,他們多擁兵割據一方,大者稱皇帝,稱王公,小者稱總管,稱錄事。互相兼並,戰火不斷,就連蘇定方也在李承宗的勸說下,哥倆在武邑據守一方,儼然一方豪強。

    “左右左,你們腦袋裏都裝的啥?是屎嗎?MLGB的,連娘們都不如,娘們都能分清左右了!你們這群大老爺們兒,羞愧不?”李承宗站在一群漢子麵前大發雷霆。紀律是一支部隊戰鬥力的重要保證,為了提高蘇家塢護衛隊的戰鬥力,曆程引入了正步和隊列訓練,還製訂了極為嚴酷的軍法,但是讓他有些鬱悶的是這些殺才,真的是一群那啥啊,就連蘇家塢那些婦人們都比他們強,李承宗在仔細分析了之後發現自己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這些人都他娘的不識字啊,貨真價實的鬥大的字都不認識。

    沒辦法啊,這年代的人絕大部分都是文盲,就連他的結義大哥蘇烈實質上也算是個文盲,他也就是憑著驍勇彪悍,力氣過人,膽氣超群絕倫罷了,此時的他還沒得到李靖的真傳,在這時候也隻能算個猛將,這也是他在碰見了李承宗這個文化人兒之後就對李承宗敬佩不已的原因,沒辦法李承宗他識字啊。

    蘇家塢現在實行全民皆兵的策略,沒辦法啊,頻繁戰爭讓蘇家塢青壯年損失慘重,蘇家塢是由多個莊子合並而成的塢堡,但就這樣,婦幼老弱卻占了大部分,這讓蘇烈憂心忡忡,沒辦法啊,精壯漢子太少了,拿啥護衛這些婦幼老弱?但李承宗卻有自己的辦法,那就是不分男女,一律進行軍事訓練,就是那些老弱也被編入蘇家塢護衛體係,他們可以去軍械坊製造軍械嘛。之所以李承宗要編練女兵,男人快死絕了是最大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李承宗可以搞出來婦人都能使用的弓弩啊。

    “臥槽,老弟,你這還是手弩嘛,連娘們都能用啊........“蘇烈摸著李承宗搞出來的改進版神臂弩,愛不釋手。

    ”大哥,你要再說娘們,我可不願意了啊.......當心我給你找個辣婆姨,哼哼哼.......阿威,你這手弩好漂亮啊,我來試試.......“辣妹子柳桃兒一把搶過來了神臂弩,搭箭,扣動扳機,嗖......二百四十步,厲害啊,一些跟柳桃兒混熟了的小妞看到柳桃兒的表演之後,都驚呆了,這說明啥,有了這種帶偏心輪的神臂弩,他們這些婦人也就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啊。

    “大哥,我背過幾部兵書,我給你寫出來,你學學,咱們共同交流,共同進步........“為了能在這個時空立足,他迫切的要提高自己的實力,蘇烈這個人在兵法一道上悟性很高,他進步了,那就是自己成功了不是?

    ”噢,謝謝賢弟了......大恩不言謝,以後咱們兄弟同生共死就是了.......“可不是嘛,這可是一個法不傳六耳的時代,很少有人能像李承宗這樣不用拜師就傾囊相授的。

    過了幾日,李承宗終於拿出來了幾部兵書,《孫子兵法》,《紀效新書》,《練兵紀實》,他選擇了以戚繼光為主的兵法,之所以這樣做,還是因為用戚繼光軍事思想能打造出一支軍紀嚴明,接近近代軍隊的怪物軍隊來。

    “孫子兵法,好書,好書,嗯?這兩本?我怎不知啊?”蘇烈一臉的懵逼。

    “你要知道就怪了,這是我寫的,哼........“李承宗啊,李承宗,你要臉不?那明明是戚繼光,戚南塘寫的好伐?(李承宗不屑的答道,讀書人的事情能叫抄嗎,再說了我那是借鑒,借鑒,你懂不?你瞧瞧,裏麵哪裏出現了戚繼光老頭的字號了?作者君說李承宗,你真不要臉。“滾......“李承宗抄起唐刀就奔著作者君來了,我閃.......)

    ”讓某瞧瞧,為將之道,所謂身先士卒者,非獨臨陣身先,件件苦處,要當身先。所謂同滋味者,非獨患難時同滋味,平處時亦要同滋味,而況技藝豈可獨使士卒該習,主將不屑習乎?說的真對啊,老弟,你真厲害,莫非你是那種生而知之的天授之才???”蘇烈瞧了瞧李承宗改寫的兵書,他心裏不停的翻滾,自己碰上的是個什麽樣的小怪物啊。

    .................

    “跟我念,啊我餓........不願意學?麻蛋,你們知不知道你們為什麽一輩子窮啊,就是因為你們不識字,知道不?老子好心好意教你們,你們這些猢猻竟然不願意學?娘的,不願意學的,軍法從事........”教這些古代大頭兵真難啊。

    “二爺,二爺,我們錯了,嗚嗚嗚,誰願意自己大字不識啊,可這也太難了......“

    “就是,就是......字認得我,我不認得字啊.....“

    “不會,那還不用心學,一天五個字,不算難吧???”

    蘇家塢短暫的和平即將被打破,那是因為一個大魔頭盯上了武邑,他要攻取武邑,這個人就是張金稱,他可是個狠角兒,前不久張金稱攻克平恩(就是後來的河北邱縣),一朝屠殺平民百姓男女一萬多口。又克武安、巨鹿、清河等縣。要是說他的軍隊是義軍,那簡直侮辱了義軍這倆字兒,張金稱所過之處,幾乎是寸草不生啊。

    “阿弟,怎麽辦?張金稱衝我們來了.........“蘇烈顯然把李承宗當成了自己的主心骨,“大哥,咱們人少,避戰才是上策,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個道理你是懂的,何況據小弟我所知,太仆楊義臣受陛下之命,統帥官兵進攻張賊。咱們隻要抵住幾波攻擊,一待楊大人的兵馬一到,咱們就來個裏應外合,殺個痛快......”李承宗是知道曆史走向的。張金稱啊,嗬嗬,這個巨寇快要走到他的末路了。

    “那戰後若是楊大人招攬,你我兄弟是否應召啊?”

    “楊大人,哎,這條船踏不得,你想想啊,功高震主的主兒,跟著他有好嘛?”

    “也不知真龍何時才會出現,要不兄弟,咱們單幹如何?”咦,老蘇,蘇烈,蘇定方,你這個想法很大膽,李承宗也很支持,但真的是現在不合適啊.......

    “大哥,還記得我跟你說過的那個扶桑之地嘛,我知道它在哪,等新朝鼎新之後,你我兄弟去那地塊稱王稱霸如何?中原妖精如此之多,世家大族,門閥林立,不是我這樣的世家叛徒和你這樣的寒門能出頭的地兒,既然如此,咱們征服那片土地,教化那些東渡的殷族後人,在那裏建立一個新的王朝豈不美哉?“李承宗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理想,那就是遠渡重洋,在美洲建國稱王稱霸。

    ”兄弟,那可得遠渡重洋啊,很可能就回不了華夏這塊祖地了......讓為兄好好想想,不過要是在這個世道,我這樣的想出頭好難啊,得拿命去換,還不一定能換到,不過你小子也就比我好那麽一點點罷了,哈哈哈哈,世家隱藏的叛徒喲,哎不過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要是你說的那個目標能實現,倒也不錯,至少能為寒門找到了一條活路不是?“蘇烈還是有些猶豫,當然咯,這年頭誰會相信那些荒誕不經的傳說啊。

    ”不過,好兄弟,哥哥會全力支持你的探索之路的.......“

    大業十一年年底,張金稱派兵攻擊武邑,他們在蘇家塢受到了強烈的抵抗,張金稱所部在李承宗設計的棱堡麵前吃了大虧,張金稱親自督戰,也無濟於事,讓他極為生氣的是對麵的棱堡上竟然還有不少的娘們兵,就這樣的一群老弱病殘,硬生生的擋住了他們,張金稱無奈隻好退回平恩。

    當張金稱回兵平恩時,大隋太仆楊義臣受楊二陛下之命,率官兵進攻張金稱。張金稱紮大營於平恩東北,楊義臣率兵抵臨清之西,據永濟渠為營,距張的大營四十裏之遙。老楊采取勒兵不戰的戰術,張金稱以為官兵膽怯了,就不加防備。這時,老楊挑選精銳騎兵二千餘人,連夜繞道館陶濟河出擊,張金稱離營迎戰,老楊又從背後擊之,兩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當此時,楊義臣趁著張金稱離開大營,就衝擊張金稱的輜重,張金稱聽到後大為吃驚,就引兵還擊。由於腹背受敵,張金稱大敗,帶領殘兵敗將逃到武邑以東,蘇烈和李承宗得到這個信兒之後,連夜出兵擊敗並活捉了張金稱,張金稱被押往了清河,“立木於市,懸其頭,張其手足,令仇家割食之。”一代梟雄就這樣落下了帷幕,他的部眾一部分依附了樂壽王竇建德,還有一部分被蘇烈和李承宗俘獲和招攬。

    老楊同誌很想把蘇烈和李承宗招到自己麾下,但兩人均表示沒有出仕的打算,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出於保境安民的打算,老楊隻能表示遺憾咯,不過老楊由於風頭太盛,引得楊二陛下不滿了,很快老楊就被罷官了,當消息傳回武邑之後,蘇烈直呼自己的兄弟是妖孽,這都預測的到。

    “兄弟,你跟哥哥說說咱們下一步應該咋辦啊?武邑太小了,這四鄰八鄉的人一多,這糧食很明顯不夠吃啊.....“蘇烈為糧食快愁懷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蘇家塢名氣大了,雖然叛軍們不敢挨近州縣邊境,鄉親們都倚靠他們保護,可問題是最近連年大旱,糧食就成了大問題。

    ”大哥,我讓人探查過了,在咱們的東邊,原來的浮陽郡(後世的滄州)成了一片廢墟,現在哪裏幾乎沒多少人,是勢力真空,我們可以向這裏發展,我所以要把咱們遷到那裏,那是因為咱們人越來越多,人吃馬嚼的,糧食不夠吃啊,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問題是咱們這裏一馬平川,就幾條小河,我們吃什麽??西邊也不能去,且不說有竇建德,高士達這樣的巨寇,那邊的局勢也亂得很,隻有去浮陽,咱們去吃海,咱們才有可能活下來,在那裏隻要建立起一支精幹水上力量,不僅可以喂飽我們自己,還能進可攻,退可守,誰也奈何不了我們......“李承宗自信地說道。

    “可是,兄弟,造船啊,誰會設計船舶啊......”

    “哈哈哈哈,你忘了我啊,我最喜歡大海,設計幾艘船兒,小菜一碟.......“

    “臥槽,兄弟,有什麽你不會的嘛?”

    “有!”

    “是什麽?”

    “我不會生孩子........“

    大業十二年(616年)五月,蘇烈和李承宗說服了依附他們的民眾,開始向浮陽郡遷移,他們在海邊建起來了幾個船塢,李承宗招攬了不少船匠和木匠,在他們的協助下,一艘在東亞曆史上從來沒出現的船型,那就是被李承宗用傳說中的瑞獸白澤命名的白澤級海船,不過要是後世的人瞧見的話,他們就會吐槽,什麽白澤級,那是蓋倫船好不好,而且還是大名鼎鼎的女王船,但是李承宗,李總說了,我說它是白澤級,那它就是白澤級,好吧,李承宗,李總,你贏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