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啊,水師!(上)

字數:5045   加入書籤

A+A-


    滄州外海,渤海的海麵上,到處是漁船,眼下中原大亂,河北也沒有逃脫,到處是流民,李承宗和蘇烈的勢力範圍裏已經聚集了二十餘萬百姓,這其中以老幼婦孺居多,這樣一來這糧食可就不夠吃了啊,沒有糧食是不是?不要緊,這海裏麵的魚還是很多的,隻要有足夠的人手,撈就是了。

    遠海上有滄州軍的水師的白澤巨舟在遊戈,水手們把竹竿塞進海水裏用力的敲,唯一的作用就是想把魚趕到淺海處。海豚從海水裏高高的躍起,轉幾個圈又一頭紮進海水裏,這裏的魚很多,他們也在忙碌著捕獵吃魚。

    白澤號上,李承宗和蘇烈也脫去了外袍,換上了李承宗之前為水師專門設計的短褂短褲,他們倆也準備參與這場漁獵,往日裏穿的那些袍服自然是不能再穿了,大大小小的漁船拖著大大小小的漁網在海麵上來回穿梭,“臥槽,兄弟,你快看,那魚,那魚,那還能叫魚嗎?簡直比一個島子還大啊......“蘇烈指著遠處的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對李承宗說道,李承宗瞧瞧之後,”大哥,那可不是魚,那是鯨啊,嗯?渤海應該隻有黃花魚和帶魚,最多就是有幾隻海豚,這是哪裏來的大鯨?“

    ”你問我,我問誰來?你大哥要不是碰見你這個小怪物,哪裏有機會見到大海?說吧怎麽弄掉這個大魚,哦,大鯨.....“蘇烈以前是隻旱鴨子,這來到海邊之後,被灌了好多海水之後才終於不暈船並且學會遊泳了的。

    “大哥,要不咱們用弩炮試試?”李承宗看著黑乎乎的大鯨魚,媽的,這是一頭灰鯨,估計體長十來米,這噸位嘛,怕是不少於二十噸,在渤海裏這就是絕對的龐然大物。

    “兄弟,這東西真的不是魚?不是鯤鵬??”

    “哎,大哥,我都跟你說了,你就當這家夥是海裏的牛羊罷了,隻不過啊,它雖然像魚卻不是魚,它們都是胎生,也有奶水,隻不過它們喜歡在水裏而已。粟煒,給水師發信號,讓他們準備獵殺大魚......“

    “兄弟,你都說這不是魚了.....“

    “是啊,我是說這不是魚,可其他人不知道啊......讓你愁死了,大哥,往日的精明哪裏去了?”

    “嘿嘿嘿......還愣著作甚,打旗語發信號啊......“蘇烈趕緊轉移了目標,對著一旁的粟煒說道,嚇得小粟同誌一哆嗦,趕緊去瞭望台之上發信號去了。

    李承宗把三弓床弩的弩衣卸下來,數隻寒光閃閃的弩箭就露了出來,每支弩箭後麵還拴著皮繩,是鯊魚皮絞成的,非常的結實。

    蘇烈從來都是豪邁的,古代有任公子吊鯨飽食河東之民,今天他老蘇也要大顯身手。找來幾個身體強壯的水手,把絞盤絞緊,自己拎著木槌,看箭簇的方向,剛才李承宗唯恐釘不結實,特意加裝了倒刺,大船尾隨著鯨魚噴起的水柱潛行,當那頭鯨魚再一次浮出水麵的時候,蘇烈大喝一聲,木錘敲擊在機括上,嗡的一聲,幾隻弩箭就飛了出去,重重的釘在鯨魚身上。

    隨著白澤號的動作,其他幾條軍艦也衝了上來,啪啪啪,幾十條帶刺的弩箭也加入了戰場,那鯨魚吃痛之下,在海裏翻騰起來,海水被染紅了好大的一片。李承宗眼睜睜的看著甲板上盤好的幾條繩子在飛快的減少,當繩子到了盡頭的時候,就看自己的白澤號竟然有被鯨魚帶著跑的趨勢,還在其他的戰艦及時發力,這才避免了厄運。

    在漁民敬佩的目光中數艘大船飛速的在海麵上奔馳,鯨魚一會潛入大海,一會鑽出海麵,高高的躍起砸在水麵上,水花飛濺,聲勢驚人。

    滄州軍水師中就從不不缺乏膽氣大和武藝精湛的水手,每當鯨魚換氣之時,總有弩箭準確的紮在它的頭上,當一隻弩箭鑽進它的眼睛的時候,鯨魚徹底變得瘋狂了,繞著船開始兜圈子。但問題拖著它的不是一條船,是四五條和白澤號一樣的戰船,任憑鯨魚如何的掙紮,幾條戰艦就是不鬆手,廢話,要是鬆手了,大鯨魚就跑了,大夥兒吃什麽?

    最終這條大鯨魚的拚命掙紮,反倒加速了自己的死亡,把自己逼上了絕路,兩個時辰之後,這頭巨獸終於停止了掙紮,當李承宗他們拖著大灰鯨回港的時候,整個滄州港都沸騰了.......

    人們從來沒見過這麽大的一條大魚,都在碼頭上指指點點,甚至有一位老儒生對蘇烈和李承宗說道:”二位統領,老夫建議你們還是把這大魚回海裏去,否則會有滔天大禍的.......“蘇烈和李承宗聽了是一頭霧水,他們哥倆甚至還圍著灰鯨轉了好幾圈,也沒發現有什麽標記,不可能是誰家豢養的啊?

    老儒生看哥倆不明白,他叫住了哥倆,對著李承宗說道:“李郎君,您也是飽讀詩書的人,難道就沒有聽說過,巨魚死,王侯毖,這句話嗎?”

    聽到這裏,李承宗笑了:”滿朝廷那麽些王侯,恰好死那麽一兩個有什麽打緊,喂飽百姓才是正理,不喂飽他們,還不知道會死多少王侯,這個世道,要是他們都死了,百姓才有好日子過呢.......“

    “就是,就是,若不是那些王侯不作為,橫征暴斂,大好的河北那裏來的這麽多流民?總不能我們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吃條魚也不行吧......“蘇烈一向是李承宗的忠實支持者。

    老儒生張著嘴說不出來話,沒見過這樣的夯貨,你們殺死了鯨魚,按照史書上說的,巨魚死,王侯毖,這已經是得罪了楊家的那些王爺和那些反賊裏已經稱王的家夥們,咋就不聽勸呢,到時候被群起而攻之,誰都扛不住。但是眼前這兩位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也對這兩位手握重兵,沒看到洛陽朝廷那邊也拿他們沒辦法嘛........

    華夏漢人是一個吃貨成堆的民族,為了吃,為了填飽肚皮,滄州的人們在李承宗和蘇烈的帶領下,大肆的在渤海裏搜羅一切可以吃的東西,可以說是全民上陣,富饒的渤海給流民們提供了數之不盡的食物,當李承宗帶頭吃海裏的一種綠瑩瑩的海菜的時候,老儒生再次淚流滿麵,這東西漁民們有時候用來喂豬,人是不吃這東西的,現在滄州軍的大頭領親自當著所有人的麵,涼拌了一盤子,三兩下就吃完了,似乎沒吃夠,準備再來一盤子,簡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看啥,這東西很好吃的,多吃這東西才不會得大脖子病,知道不?”李承宗總是最有道理的.....

    解決了吃飯問題,自然是轉到關係到自己這一大群人生死存亡的水師訓練上來,李承宗其實對這滄州港是很不滿意的,這完全就不符合一個軍港的要求嘛,水麵倒是夠寬闊,避風條件也馬馬虎虎,但這水深,就很尷尬了,沒辦法啊,誰讓這裏是渤海呢。

    幾艘白澤級戰艦停留在滄州港專門的軍用碼頭那兒,船帆是卷起來的,隻留下光禿禿的桅杆。水手們都在甲板上忙碌。穿著不同顏色短褂的水手,各忙各的,走來走去,互相交雜,雖然看起來很混亂,其實是有條不紊。旁觀者隻要盯準其中的一種顏色,就會發現,他所作的事情,和別的顏色的水手所作的,是完全不同的。

    李承宗前世可是海軍蛟龍特戰大隊出身,他又專門修過西方航海史,深知水手服裝的重要性,沒看到遼寧號航母上那花花綠綠的小馬甲嘛,那其實就跟李承宗設計的不同顏色的短褂是一個原理,用不同的顏色區分以後,再一眼看過去,水手們各自的事務,就有條理多了。

    按照李承宗製定的章程,操舵手的短褂是黃色的,操帆手的短褂是灰白色的,武裝水手的短褂是紅色的,索具手的短褂是黑色的,指揮官的短褂是紫色的,瞭望哨的短褂是藍色的,這些顏色,和大海的藍色背景相比,一目了然。即使是在戰鬥最激烈,場麵最混亂的情況下,也能迅速的辨別對方的身份。

    尤其是在大型的海戰中,參戰的船隻很多,水手也很多,可能相當的混亂。有時候,軍官可能臨時被調配到別的戰船上,並不熟悉該船上的水手。這樣一來,軍官因為不熟悉每個水手的崗位,就難以迅速有效的指揮。有了這些不同的顏色,隻要一眼看過去,就知道自己應該找誰。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是最簡單最快捷的識別方式。

    同時,短褂的顏色,還讓每個指揮官,都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水手們是否“不務正業”。好吧,必須承認,在戰船上,想要偷懶的方法的確很多。小船的水手隻有二三十人,指揮官還能檢查每個人的工作。但是,在大型的戰船上,可能有幾百名的水手甚至上千的水手。每個戰艦的指揮官,一眼掃過去,未必能夠發現誰誰誰到底是不是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換言之,就算是有人偷懶,又或者是磨洋工,都無法發現。但是現在,一眼掃過去,就能夠發現某種顏色的水手,是不是在不務正業。

    比如說,你身上穿著紅色的短褂,卻跑到桅杆上麵去。你他娘的到上麵去做什麽?看風景嗎?給老子下來!又比如說,你穿著灰白色的短褂,卻在甲板上磨蹭。奶奶的,你的崗位是桅杆!給老子上去!不是穿黃短褂的,就不要在舵輪的周圍轉悠,這裏不是你的地盤!不是紅短褂的,不要亂動船上的武器,出了問題你要負責!不是黑短褂的,不要亂動船上的索具,這不是你應該動的!

    自從這些短褂穿上去以後,每個指揮官都變成火眼金睛。水手們也深深的感覺到壓力。好像背後隨時都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在時時刻刻的盯著自己。隻要自己的行為,稍微偏離自己的短褂顏色,馬上就會被軍官們發現。

    ......................

    憑借著嚴酷的軍紀和加倍的努力訓練,李承宗總算是看到了一支可以被稱為水師的軍隊,但離著他想要的海軍還有著十萬八千裏呢........

    海軍是一個專業化極強,對知識要求極高的軍種,可以說海軍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貴族軍種,在冷兵器時代,幾乎不用訓練,拉了壯丁給把刀或者一杆長矛,你就算是從軍了,但是這樣對海軍,哦,別說是海軍了,就是水師,就是幾個月不能讓一個農民成為一個合格的水手。甚至,一年的時間都未必夠。陸軍的指揮官,經過一年兩年的教育,基本上可以上戰場了。海軍的指揮官卻不行。相對於陸軍而言,海軍軍官需要掌握的知識,實在是有點多。後世的一個大副,要是沒有十年的航行經驗,都是很難勝任的。十年陸軍,百年海軍,絕對不是說笑的。後世的每個海軍強國,都有著幾百年經驗的積累。

    但是李承宗他等不起,他必須在玄武門事變之前逃出大唐,而要做到這一切就離不開海軍,哦,他的海軍還處在萌芽期,充其量隻能算水師......(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