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海外立國的緣由

字數:4747   加入書籤

A+A-


    “普天之下,怕是隻有我才能護得住他了......“李承宗拿手一指還在繈褓裏的楊政道,”你也知道如今已經不是大隋楊家的天下,西有我出身的李唐,洛陽那邊有王世充的偽鄭,本來還有個竇建德的夏國的,可惜竇建德讓我給生擒了,李唐和偽鄭能容得下他??“

    ”李威,你也說了你出身李唐,難道你就容得下我們祖孫??“蕭皇後一臉的疑惑。

    ”我???我雖出身李唐,但我誌不在大唐皇位,這華夏皇位和那傳國玉璽一樣沾染了太多漢人的血,我不想要,也不稀罕,哼哼哼,也不怕你傳出去,我找到了一方寬廣富饒的新世界,那裏才是我的舞台.......“

    ”你是說要我們祖孫跟著你去你說的新世界?“

    ”賓果。不,應該說是正解,去了新世界,沒人可以再拿他的血脈說事,他也不用給人當傀儡,而且要是順利的話,我會讓他成為一國之主.....“

    蕭皇後激動起來,“那就是說,在海外你仍然以大隋為尊咯?”

    “想什麽好事呢,我自然是要登臨漢皇之位,大隋這個名字已經臭了,臭了知道不??至於我說的一國之主,那是因為那方世界足夠大,等時機成熟了我可以給這個小娃兒一個諸侯王當當.......”

    “噢,原來如此,哎,大隋已經是昨日黃花,也罷,漢王,你也算老身女婿,還望看在吉兒那丫頭和這小娃兒他爹兄妹感情還不錯的份上善待我們這些亡國之奴吧......“

    “噗,瞧你說的......怎麽算都是親戚,我不會對親戚下黑手的......“

    “親戚???哼哼哼,你爺爺還是老身亡夫的親表哥呢,不一樣反了?還弄死了代王?“

    ”他是他,我是我,好不好??“

    ”算了,大隋也沒了,這傳國玉璽老身留著也沒用,還是你來保管吧......“蕭皇後把一個小盒子交給了李承宗,然後轉身抱著楊政道去跟她那幾個女兒不知道聊啥去了。

    喲,這可是好東西啊,在後世的時候,李承宗聽說的謎案裏就有這傳國玉璽失蹤之謎,而自己手中這個從蕭皇後那裏得來,這無疑就是真品。華夏曆史上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下令鐫造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方圓四寸,螭虎紐,一說龍魚鳳鳥紐。玉璽正麵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從此,曆代帝王無不把傳國玉璽當作權力的重要象征,當作一統天下的象征。傳國玉璽不僅成為野心家覬覦和割據君王爭奪的目標,也是中央王朝後宮的珍寶,國之重器。得到玉璽的人將玉璽解釋成自己“受命於天“的表現;而一旦失去玉璽則被視作王朝“氣數已盡“的表現。如果有哪個皇帝登基的時候沒有傳國玉璽捧在手裏,就被譏為“白版皇帝“。意思是說你這個皇帝是自己封的,根本沒有辦法證明。他們發出去的沒有玉璽印章的詔書自然也不那麽令人信服了。想到這裏,李承宗笑了笑,玉璽在自己手裏,那豈不就是說長安那邊是白板皇帝麽?

    聊城戰事一結束,除了裴仁基奉命繼續攻伐夏國餘部,殺進河北之外,其餘諸軍押送俘虜和戰利品回到了漢國臨時的王城青島府,楊倩在城門迎接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自己的大姐南陽公主的眼睛總是往蘇烈身上瞟,難道?

    ”承宗,你得給老夫一個解釋,這傳國玉璽都到了你手裏,這還不是天命所歸?你真的不打算做上那把至高無上的椅子?“裴矩從蕭皇後那知道了傳國玉璽已經落入李承宗手中,偏偏這臭小子卻對這中原皇位不屑一顧,還說要去海外立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中原華夏,天下之中,哪裏還有比這再好的地方?要是臭小子真的不打算做中華皇帝,那他這把老骨頭,嗯?

    ”倩倩,你把地圖取來,讓外公仔細瞧瞧......“李承宗看了一下楊倩,楊倩會意,那地圖就是合兩人記憶整理出來的當下的世界地圖。

    “外公,你真以為中原就是天下最好的地盤??你要是這麽看,那你就錯了........天下最富庶的地塊裏,華夏隻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西方的羅馬,南邊的天竺波斯,哪個不富的流油?還有我要開拓的這方新世界,我將其稱之為美洲,那兒倒是有些殷商移民在那裏生活,可惜他們忘記了祖上的華夏榮耀,選擇了與蠻人同化,到如今連個車輪都造不出來,說白了全一方野人啊........外公你看,咱們有黃河長江,可這北方美洲也不差,大江大河數不勝數,更重要的是那邊的土地極為肥沃,就是扔上塊石頭也能生出花來,再加上地廣人稀,有這樣一塊地盤,會怕發生饑荒???還有就是那邊的地下有數不清的金銀銅鐵,這樣一方寶地,豈非王霸之基?”李承宗知道裴矩學識極為淵博,忽悠不得。

    “噢,乖孫,你可說那扶桑之國,老夫亦有耳聞,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裏,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扶桑葉似桐,而初生如筍,國人食之,實如梨而赤,績其皮為布以為衣,亦以為綿。作板屋,無城郭。有文字,以扶桑皮為紙。無兵甲,不攻戰。其國法,有南北獄。若犯輕者入南獄,重罪者入北獄。有赦則赦南獄,不赦北獄。在北獄者,男女相配,生男八歲為奴,生女九歲為婢。犯罪之身,至死不出。貴人有罪,國乃大會,坐罪人於坑,對之宴飲,分訣若死別焉。以灰繞之..........婚禮大抵與中國同。親喪,七日不食;祖父母喪,五日不食;兄弟伯叔姑姊妹,三日不食。設靈為神像,朝夕拜奠,不製縗絰。嗣王立,三年不視國事。其俗舊無佛法,宋大明二年,罽賓國嚐有比丘五人遊行至其國,流通佛法、經像,教令出家,風俗遂改。老夫說的可對??”裴矩好厲害啊,南朝的事情他竟然記得清清楚楚。

    “外公,你說的扶桑國的準確名字應該叫提奧提華坎,他們的祖先是奧爾梅克人,而奧爾梅克人正是周人滅商之後,東渡的那群殷商遺民的後代........“楊倩在一旁輕輕的開口說道。

    ”噢,哦而梅克??好拗口的名字,王妃殿下,你又是從何而知呢??“裴矩好奇極了,自己的外孫是個奇人,這外孫媳婦兒雖然在大隋皇室不起眼,看起來也不是一個簡單人物啊?

    ”哈哈哈,外公,她和我是一類人,我們是師姐弟,她是我的師姐,她不嫁給我,還想嫁給誰?“李承宗倒說的也對,兩口子都是穿越者嘛。

    ”你們,你們竟然都是奇人異士的門徒?嘖嘖,厲害啊,那告訴老夫,這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那美洲再好,趕得上華夏故土?你們小兩口有了睥睨天下的實力,那還為何???“裴矩眨巴了一下眼睛,老狐狸已經明白了六七分。

    ”外公,實話實說,我們不是儒門子弟,而且師尊也曾有言,儒家可小信而不可全信,環顧華夏,盡皆儒門一言堂,哪裏有我們的施展抱負的地方?再說了我要推行我的主張,勢必要與那五姓七望拚個你死我活,一個不小心就又是一場五胡亂華,何必呢?等我處理完了華夏事情,就去新世界稱王稱霸,為漢人開疆拓土.......至於這華夏故土?以後我走我的陽關道,他走他的獨木橋,不就得了?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去欺負,不,應該是教化那些蠻夷啊........“李承宗也一臉的無奈,他不喜歡骨肉同胞間自相殘殺,大家一塊和和氣氣的做買賣,一起去欺負那些蠻子不更好?

    “你們是要打算做泰伯奔吳,莊蹻入滇之事否?若是算老夫一份!!!!”裴矩激動了,艾瑪這可是要青史留名的好事兒啊,裴矩這個人也想青史留名好不好?什麽他外孫不待見儒家,咳,他裴矩也不是儒門的死忠,再說了儒門那一套要是全信了,那他一定就是傻子。

    李承宗兩口子打算立國美洲,裴矩則打算跟著蹭個青史留名,至於裴家,咳,不是還有裴寂裴玄真嘛,大不了自己到了美洲,弄個美洲裴家玩玩?

    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除掉曲阜兗州等西南一隅的齊魯之地盡皆落入漢王李承宗的手中,以裴矩為首的一些老官場油條加入了漢國,也算是緩解了一下李承宗手下人才荒的尷尬,至於他們加入漢國的原因嘛,好多都是衝著青史留名來的,當然也有不少的寒門士子前來投效,不過這些讀書人,哎,實在是不能讓李承宗滿意啊。

    當時李承宗和他媳婦兒楊倩正在和大姨子南陽公主瞎扯,他們就想知道南陽公主咋會和蘇烈對上眼的,南陽公主的命運在這裏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她沒有像曆史上那樣出家為尼,而是重新找到了新歡,那就是李承宗的義兄蘇烈蘇定方,在得知老蘇還是個老光棍之後,南陽公主知道她的條件不能和她的那些未出嫁的妹妹比,要是自己不主動出擊,那老蘇就成了別人的郎君,她是個果決之人,看準了就下手,結果沒多久,老蘇就成了南陽公主的裙下之臣。

    但此時長安那邊來了使節,這副使就是南陽公主的前夫宇文士及,他知道南陽公主也在青島之後,就打算去見南陽公主,南陽公主決意不與他相見。宇文士及糾纏不休,請複為夫妻。南陽公主憤然拒絕了他,說:“我與君是仇家,隻恨不能手刃君,隻是因為令兄謀逆之際,君並不預先知情罷了。”於是宣布與宇文士及斷絕關係,嚴厲的叫他趕快離開。宇文士及仍然請求,南陽公主憤怒的說:“你一定想死的話,就可以進來見我。”宇文士及見她說的這樣堅決,知道說服不了她,於是拜辭離去。宇文士及走後,南陽公主憤然道:“難能與殺父仇人之弟做夫妻?蘇郎,你從屏風後謎案出來吧,這下妾身可真是無牽無掛了,哼哼,要是你膽敢負我,哼哼,我就去找你那義弟和我妹妹,你懂得.......“此話一出,蘇烈還能說啥,你們姐妹最厲害啦,楊倩管的漢王死死地,到了你這裏,也是一樣,不過誰讓俺老蘇就是稀罕你呢.......

    至於長安那邊的來意,漢國上下早已知曉,不就是想要那塊傳國玉璽還有漢國這塊地盤麽?漢王說了,哪天他離開中土,這些東西他就哪天送給長安,至於現在,哼哼,那不行,漢王還需要一塊穩固的地盤,作為橋頭堡往新世界那邊運人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