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假手上疏

字數:3904   加入書籤

A+A-


    聽見徐惠到來,長孫無忌走到門口相迎,搭白兩句後便借故離開。

    武珝聽報,來人既是徐姐姐,也不刻意掩飾,從內室鑽出來後,直接站到李世民身旁。

    進來的除了徐惠,還有徐姝。

    這時,不知哪兒來的一道颶風刮過,武珝臨摹的詔書被吹落在地。

    慢動作徐惠並沒反應過來,反是徐姝手快替李世民撿起,好奇的偷窺上麵的內容。

    見她一個小孩兒,李世民並未放在心上,隻是笑道:“這是朕寫著玩的,把它燒掉便是。”

    徐姝照做,真從門口的宮女那裏要來火盆,點燃之前卻暗自背下裏麵的內容。

    姐妹倆行過禮,李世民見徐惠神色慌張,問她道:“愛妃急於見朕不知所謂何事?”

    徐惠雙膝跪下,匍匐在地向他請求:“臣妾聽說陛下欲新建一座行宮,不知是否是真?”

    本想給她一個驚喜,沒想到不知誰口快居然將這事兒告訴了她,李世民笑問:“你都知道啦?”

    徐惠一聽屬實,更加擔心:“戰亂平息未久,百姓仍在水深火熱之中,陛下且不可大興土木,那樣隻會大量耗損人力、財力,掏空國庫。”

    沒想到徐姐姐雖是一介女流,卻也能憂國憂民,武珝用崇拜的眼神仰望著她。

    這個女人一向溫順,從不妄議國家大事,難道自己真的做錯了?

    李世民走下龍椅,將她小心扶起:“你可知道那座宮殿為誰而建?”

    “不管為誰,都請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輕拍她的肩膀:“愛妃呀,朕隻是希望年老之後能與你同武媚找個僻靜的地方頤養天年。”

    三個女人聽完他的話皆大吃一驚。

    徐惠顯得又喜又為難:“陛下對臣妾的情意,臣妾難以報答,正因為如此,更不能讓陛下為我而背上勞命傷財的罵名,還請陛下將此事就此打住。”

    她的果斷讓李世民始料不及,但畢竟已經開始籌備,事情總不能說停止就停止,隻好閃爍其詞的回她:“愛妃所言極是,朕一定會妥善處理。”

    徐惠又爬下給他行禮。

    武珝早就想一展宏願,有好多事,好多想法要向皇上稟報,一直苦於沒有機會。今天看到徐惠私論國事並沒有招致皇上的反感,就想了一個移花接木的方法,借徐惠的手來達成自己的心願。

    武珝記得華濃曾告訴她隻要是有利於天下百姓的好事就應該放手去做,隻要不爭名奪利,這個站在台前的人是誰都一樣。

    她打定主意,找個李世民沒在身邊的空當,拿出紙筆寫下三條策略並注解出具體的實施方法:

    一、息兵。邊疆雖多被外族騷擾,但卻不應以暴治暴,最好的方法是進行文化滲透,讓他們與大唐慢慢融合成一家,自然危機就能解除。以暴治暴除了加深相互的仇恨並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

    二、勸農桑。衣食住無憂才能換來天下長治久安。士兵們不應再繼續拚戰沙場,而應回鄉務農,利用農閑參加軍隊訓練。這樣一來,遇戰事可調往戰場,太平時期又能進行農事。

    而且武珝發現老百姓們喜歡將顆粒飽滿的糧食吃掉,剩下蔫癟瘦小的用來作為來年的種子,這樣隻會讓糧食的產量不斷下降。並且他們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者跟著別人的方法來種植,這樣就不能因地製宜,種出高產作物。

    所以在這條的最末寫上:請陛下向各州派出能專司農事的人才,幫助百姓提高生產能力。

    三、廣納人才。人才並非僅是將相,善商、善農、善醫、善文……凡有一技之長者皆可以納入朝堂,因才而用。

    本來她還想把消弱藩王、權臣勢力之事寫上,可想想現在時機未到,如果真這麽做了,就會讓諫言之人處於危險之中。

    寫好諫書,武珝找個空閑來到昭德宮,一隊禦林軍十丈外跟在她後麵。

    正在外麵玩耍的徐姝見她到來,開心的挽住她的手臂,將她帶入內室。

    徐惠正在練書法,武珝坐下與她同練。

    看得出徐惠的筆力、文字的氣度遠不如自己,武珝怕她傷心,故意將字寫得歪歪扭扭。

    徐惠掩嘴輕笑,坐到身後握住她的手一筆一畫的教她:“妹妹,書法講求筆到心到,姐姐見你寫字時心不在焉,是不是有什麽心事?”

    她的手好溫暖,到叫做假的武珝不好意思。她拿出手裏的諫書,是用一般的楷體寫成,而且字跡也很一般,這件利國利民的好事算在她頭上,自己也算是賠罪了吧。

    徐惠看完,很是震憾:“沒想到妹妹長居閨閣,卻有如此雄才大略,而且所提建議詳細到如何執行,可見妹妹心細如發,觀察入微。”

    “姐姐,這些諫言不是妹妹提出來的,而是姐姐你平時言語之間告訴妹妹的。”

    什麽?慢姐姐像個愣呆頭,想了好半天才來一句:“我有說過嗎?”

    武珝飛快接過來:“當然有,姐姐經常提起,難道不記得了?”

    多說兩遍,好像自己真還說過點什麽。徐惠平日裏也有一些想法,隻是零零碎碎不能成文而已。

    武珝見她仍不接招,開始倒苦水:“姐姐也知道,陛下並不喜歡我參與這些朝中之事,而且我無名無份,就算提出來也不會得到大臣們的支持,所以這份諫書以姐姐的名義上表最為妥當。”

    “可是姐姐怎麽能搶了妹妹的功勞?”

    徐惠本就是正人君子,這種占他人便宜的事,她真的做不出來。

    武珝苦口相勸:“姐姐也說過,君子行事,不拘小節,最主要的是要將自己的心願達成,至於用什麽形勢,由誰出麵並不重要。”

    這樣大義凜然的女子,徐惠自愧不如,淌著淚說道:“今生得與妹妹相遇,是徐惠三世修來的福分。”

    “姐姐繆讚,願我們姐妹同心同德,一起為陛下分憂。”

    說完,兩人一同前往甘露殿。

    李世民辦完公事回來,徐惠忙將諫書遞上。

    看完之後,龍顏大悅,對她誇不絕口。

    徐惠趁機說道:“陛下,其實這裏麵大多是武妹妹的想法,臣妾隻是代筆而已。”

    “哈哈哈哈,徐惠也好,武媚也罷,朕能得兩位奇女子相助,實乃是朕的之幸,大唐之幸!”

    武珝望著高興得有些癲狂的愛人,是否他正在悄悄發生著改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