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紅花綠葉(三)
字數:2503 加入書籤
本章故事開始之時,已是六月上旬;也就是說,冬天裏那教室裏的一幕幕,隻在小夥伴的心裏了。
其實,春回大地之後,梁浩軒就時常這樣想:在教室裏玩點推推擠擠的遊戲,也算正常吧?天氣那麽冷的,而小夥伴們又需要活動一下,以便於身上暖一點。隻是,有那麽一天,滿臉嚴霜的班主任,在班會課上宣布:從今天開始,嚴禁在教室裏推推擠擠的!若有違反者,紀律處分!
這一下,可是從頭到腳被澆了一盆冷水了。
為什麽會是這樣呢?你推我擠的,有可能將教室的後牆推到?大聲喧嘩,有可能將橫梁上的瓦片掀飛?推推搡搡的,有可能使小夥伴們骨折抽筋?這些理由,都不太成立啊!或許是這樣吧,課間時分,有些同學(比如說我的同桌)依然希望教室裏能夠安靜些,他們想清靜、悠閑一些;於是,就到班主任那兒告狀去了。唉,理由與原因,多猜也無濟於事了。班主任的話語,和皇上的聖旨差不多的,一言九鼎,隻能夠服從、照辦。
不過,這也難不倒小夥伴們:教室裏是禁地,教室以外呢?
教室北窗的外麵,是一條泥路,也就是那怪老頭每天風雨無阻所經過的地方。這條泥路,寬約一米,更北端之下就是一片菜地了。菜地到泥路的垂直高度,也是一米左右。人本身不是瀑布,不過,那被擠到菜地上的人,也不妨看作瀑布啊!這個遊戲再簡單不過的了:每兩人一組,也可以是三五成群之間的對壘,看誰(或是哪一方)先把對手(或敵方)擠下去!這遊戲的激烈精彩程度,不容小視啊!你拖著我,我拉著你,雙方兩眼圓瞪,青筋暴起,手如鐵箍,都在想方設法,讓地方落到泥路之下的菜地上。而如果是分邊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景象,也是屢見不鮮的。當然,那首回合落敗的一方,從菜地上爬上來之後,不甘心就此認輸的話,大可以纏住對手,來一番“以牙還牙”。這樣一來,就更加熱鬧了:你想報一箭之仇,我更想著在你傷口上撒一把鹽呢!隻是,課間十分鍾著實有限,往往還沒分出勝負,那上課的鍾聲就敲響了!於是,暫時罷手之際,來一句“算你命好,下節課下課後,看我怎麽收拾你!”另一方多半也不甘示弱:“好啊,我等著——”走回教室的那一小段路,由動手變成了動口。正是:
天寒地凍何所懼?泥路之上見烽煙。
冤冤相報何時了?在此鏖戰在課間。
小夥伴也有著“深明大義”的一麵啊:“鍾聲就是命令”!如果不是體育課或者活動課,此時也該見好就收,回教室裏學習去了。這“人瀑布”的遊戲,鍛煉價值、驅寒效果也是有的。反正,回教室的路上,小夥伴們身上都是暖呼呼的;有些同學,甚至額角上都滲出汗滴來了。
有些小夥伴,也是蠻有心的:找到一些圓柱形的東西,像是罐頭筒什麽的,在上端鑽兩個小孔,係上一根小鐵絲,再在筒裏放點燃燒著的火炭,就是一個手持小火籠了。要烘火,隨時可以。當然,也有人喜歡玩一把,將那小火筒當飛鏢,舞出一個個圓弧來;自然,這樣的圓弧是彩虹一般的。那炭火居然不掉落出來,也是蠻見功夫的了。
如果時間足夠多的話,小夥伴也會三五成群,到野外燒起一堆大火,盡情地烘上好一陣子。熊熊火光就這樣映紅了小夥伴的臉龐,就像原野上綻開了一朵朵迎春的花兒。是啊,當北風漸漸不再凜冽之時,春姑娘的腳步,也就近了......
梁浩軒的這番冬日絮語,提到了教室北邊泥路北下方的菜地。這菜地,是學校用作勤工儉學的。由於年紀尚小,對於什麽叫勤工儉學,梁浩軒說不上有多少認識;他隻知道,到地裏澆菜,跟打掃教室一樣,都是輪著做的。有了收益之後,班主任就會滿臉笑容,將買來的瓜果糖餅帶到教室,讓同學們美滋滋一番;而她,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看著這幾十個吃得津津有味的孩子。說到“澆菜”,你大概會問:給菜澆水,自然是必須的了;隻是,就不用施肥嗎?
問得很好,隻是,每一次施肥,都是要間隔一段時間的;而且,挑糞水到地裏,對於孩子來說,是大勞動了,一般都是要出動好些人的。巧合的是,班上愛勞動的人,也頗有一些,比如說小軍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梁浩軒和阿強,一般都會離得稍遠一些,滿足於做一個看客了。哦,你大概還記得,楊衛東曾經把梁浩軒戲稱為“二公子”,從這個角度看,倒也不算是“冤枉”他啊!由於菜地的最南端,離“人瀑布”落下之處有著數十厘米的距離,小夥伴們因玩遊戲而踩壞蔬菜的事情,還是比較少見的。
菜地以北,是一塊十多畝的旱地。本章故事開始之前的那個春天,地裏種的是黃麻。這黃麻,到底有什麽作用,學校為什麽要種下這種作物?梁浩軒也不太清楚,他隻知道,那比柴火稍粗的黃麻杆,可以做成短棍什麽的,舞弄一陣子。
黃麻地北端,是一堵高約五六十厘米的矮牆。越過這段矮牆,就是白泥塘了。
這矮牆,上麵長著青草,如果自北南向北前往那大池塘,它是一睹矮牆;如果換個角度,在池塘南岸向南返回那種了黃麻的旱地,這矮牆,似乎更應該叫做堤壩。
六月上旬的大池塘,自然是水波粼粼了......(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