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驚鴻(四)
字數:3750 加入書籤
入學時間在九月,有何深意呢?
從時間上看,七八兩個月過於炎熱,酷暑的季節,因此就放暑假。於是,金秋九月,是新學期、新學年的開始。不過,依然有一個問題:為什麽不把春天作為新學年的開始呢?這,這大概是因為,升學考試的存在!是啊,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就可以看到收獲了。隻是,夏日時節的揮汗勞作,人們似乎不喜歡多談啊。
我清楚的記得,六一前後,隨著熱氣的上升,我和阿強,那複習的步伐,也明顯的加快了。哦,熱火朝天時節的背水一戰,就不值得謳歌與銘記嗎?也就在六月上旬的那個中午,衣衫本就單薄的王秀紅,在追趕阿強時,那蓮花搖曳風中的景象,直撲眼簾。其實,從生長發育的角度看,這也算是正常的吧?而將近三個月之後,在初中的校園裏,有意無意之中,我目睹耳聞了這樣一幕。當時已是晚飯過後,好幾個男生圍在籃球架邊,天馬行空者。也就在這時候,我們班的一位女生正從那兒路過。漂亮女生路過之時,多半少不了男生們的注目禮。我們班的那位女生,是自北向南走的,目標應該是更接近學校大門的女生宿舍。看看那女生快走到南側籃球架時,二班一位男生微微一笑,這樣問道:“怎麽樣,還可以吧?”
一旁的幾個男生點了點頭:“嗯,蠻漂亮的——”
那發話的男生似乎也很滿意於這樣的回答,報以了嘿嘿一笑。過了一會兒,他才這樣問道:“不過,她有一個外號,你們知道嗎?”說著,就是一副抬頭望天的樣子了。
一旁的那幾個男生,由於不是那女生小學時候的同學,自然也就無從知曉了:“不,不知道——”
顯然,那已是抬眼看天的男生,等著就是這一句;於是,他接著這樣說道:“想,想知道吧?”
“嗯,想知道——”這一次,還真是異口同聲了。
“叫,叫阿根——”二班的那男生,說出了答案。
“阿根”?這個有點雲裏霧裏的答案,還真讓幾個圍觀者不知所雲了。或口中或心裏,他們念叨著這個“答案”;當然,他們真正在意的,是這個外號的來曆。如今已是好幾個月過去了,我依然還清楚的記得,“有一次,她發現了一些小毛毛,就認真的點起數來。她把那個數字,說給她的閨中密友聽......”然而,不久之後,這個秘密就傳開了。怎麽回事呢?大概是這樣的吧?那位密友對第三人說起的時候,這樣叮囑:“哦,我隻告訴你,千萬不要說給第三個人聽——”然而,類似的一幕就不會在發生嗎?說著同樣的話,第三個人也會說給第四個人聽的。所謂“一傳十,十傳百”,就是這個道理啊!當時,我在北側籃球架稍遠的地方,不過,這個有點讓人匪夷所思的外號,也還是聽到了。
當然,作為“局外人”,至今我也覺得不便於妄加評論。不過,這樣的一個小故事,應該不至於是信口開河。哦,“三百”?!連數字都說得那麽確切。這個冬日午後,我再次想起這個小故事,最真實的心思,究竟是什麽呢?至少,有這麽一層意思:青春,畢竟不同於懵懂無知的童年了!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在這樣的一個時間段裏,那隨之而來的種種好奇、激動、不安、迷惑、戲謔......就像陽光下小草邊的那一抹陰影!別的且不說,若說我們的心裏還隻是一張白紙,肯定是不準確的!人生,從來就不是可以粉飾的。
哦,還有一件事情。記得有一次做早操,我們一班的幾個男生,大概是不夠認真吧,被體育老師留了下來,重做!他們重做的時候,我和另外幾個人去領早餐,路過那兒的時候,就聽到這樣的聲音:“快點啊,人家都去吃早餐了——”
“先把操做好!”體育老師厲聲斥責道。
“人家,人家都得吃了——”
“吃?!吃什麽!”依然是嚴厲的聲音。
“再不放我們走,人家都吃飽了?”
“吃飽什麽呢?”
“吃飽......”
接下來那幾個男生的回答,大概是太小聲了吧,再加上隻是匆匆路過,我也就沒能夠聽清楚。那麽,這幾個家夥究竟說了些什麽呢?“吃飽你的奶奶......”“獲釋”後的那幾個男生,說出了當時的秘密。當然,當時他們說得比較小聲,不讓老師聽到。哦,怎麽說呢?那不尊重老師的成分,應該沒有多少;隻是,為了發泄一下心中的不滿、焦急,他們還是近乎口不擇言了!我,未必就比他們高尚;換作我,在當時恐怕也要腹誹一番的。從這件事情上,至少也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上初中後,我們都是小大人了,不再像小學低年級時候那樣淳樸、清純了。說來說去,我們心裏,絕不僅僅是一張白紙!“壞”的一麵,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
據我的觀察,我們心中那“壞孩子”的一麵,大人們知道得少了些。這又是為什麽呢?都讀了好幾年書了,我們自然知道,作為一個學生,時常要帶上某些“麵具”的!於是,在大人和老師麵前,我們就盡量表現出那些中規中矩、見得了陽光的一麵;那“壞孩子”嘛,對不起,先加上鐐銬,小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其實,我們的心思與心事,也是頗為複雜、微妙、立體的!至少,一好一壞兩個“孩子”,是同時存在於心裏的!甚至,我時常忍不住這樣想:如果再把我們隻當做心思單純的“好孩子”,那就是太抬舉我們了。這樣光鮮、亮麗的外衣,我們受之有愧啊!外在環境、自身的經曆,都會在我們心裏留下或深或淺的烙印。哦,小學時候學過那樣一首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是啊,我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多半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我們,可不是一張白紙上一覽無餘的一幅畫。如果真要把我們比作一幅畫,那“深藏不露”之處,也還是存在的。又或許,人生路上總有些某些十字路口,於是,我們就時常皺緊眉頭,在路口遲疑著、觀望著、徘徊著......“哦,那路口,也快到了——”暗自這樣說著,那少年抬起頭來,向大馬路的東方、東北方、東南方,張望了好一陣子。
或許,你也想起來了,這位一路上思如泉湧的少年,就是梁浩軒。
由於不急著趕路,思緒中斷以後,梁浩軒索性停下步子,饒有興致的打量起眼前的一切來。
天空,灰蒙蒙的、陰沉沉的,稍遠處,那些樹梢、樓房,就跟這大棉絮似的陰雲,連成一片了。由於北風不時吹起,那瀝青的路麵,顯得格外的幹淨、空曠;至於那些落葉,即便是飄到了馬路上,過不了多久,多半也隻是匆匆過客人,要被吹到馬路邊稍低處的坑坑窪窪裏去的。這樣一個午後,路上的汽車,也比平日少了些。
“哦,看樣子,”抬頭望了望天空後,梁浩軒這樣低聲自語道,“像是要飄下一些雨絲來的......”
這樣自語著,梁浩軒繼續緩緩往前走著。
細雨如絲,就像星星點點的些許絨毛,輕輕飄散下來了,於是,梁浩軒的頭發上、前額上、衣服上,不時就成了這些雨絲的落腳點:不少人認為,雨絲為春天所特有。其實不是這樣的,隨著陽曆新年的到來,盡管天氣越發寒冷,然而,那吹在臉上的風,漸漸地,不那麽幹燥了。不錯,空氣裏的濕度,在緩緩地變大。於是,一月份的那些個午後,不時就會有雨絲飄然而至。我們這地方,能夠看到雪的機會,微乎其微,於是,這雨絲,才真正是報春的使者啊!
這雨絲,會不會有點像,有點像她呢?(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