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驚鴻(五)

字數:2681   加入書籤

A+A-


    在這個世界裏,有一種境界,叫書香。

    小學高年級的時候,小街上的租書攤,我也是經常光顧的。到縣城讀書以後,盡管學校離城區較遠,不過,那些不回家的星期天(按:當時每星期六個工作日),到書攤上看看書,也是經常有的事情。

    隻是,這樣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每個月的生活費都是固定的、有限的,也就是說,用在租書攤的錢款,也是有限的。哦,那鴉片一般的包子,也摳去了不少生活費。錢是有限的,書是無限的:怎麽辦呢?

    後來,我發現了另一條途徑:到新華書店裏看書。

    書店,蠻好的,除了少部分放在玻璃下的櫃台裏;其餘的大部分書,就放在貨架上。這貨架,就擺在你眼前,一伸手,就能夠把書拿下來,翻看一番。我注意到,書店裏的那幾位營業員阿姨,不怎麽喜歡看書,她們的眼光,多半是往顧客身上掃。這樣一來,我用在某一本書上的時間,就不能太多,以免讓人家說:隻看不買,什麽意思呢?不過,如果碰上特別心儀的書籍,我也就顧不上那麽多了,一睹為快一番再說。唉,能夠用來買書的錢,畢竟是極為有限的,於是,這幾個月的時間裏,我所買的書,屈指可數;所翻看過的書,倒是一時難以列舉的了。

    也就是在書店裏,我遇見了她。

    那麽,這個冬日午後,我還能重溫舊夢,再次見到她嗎?

    哦,開始有心事了!管它呢,都快滿十三歲了,有點心事,也沒什麽大驚小怪的。

    書店,賣的是書。一般情況下,正規的說法是:圖書!我時常有些納悶:這些擺在書架上的書,32開本的,和我們常見的課本差不多;這些樹,一部分裏麵有一些插圖,而更多的是,從頭到尾都是一行行的文字:這就怪了,沒有圖的書,怎麽能夠叫做“圖書”呢?和一些人一樣,我習慣把這些以文字為主的書,稱為字書,或者直接叫做書。而圖書,指的是那些小一倍的64開本的連環畫!書架上,一般是看不到連環畫的。原因嘛,如果很多喜歡連環畫的學生都到書架前翻看連環畫,這如何了得呢?哦,沒有連環畫也好,書店裏就會清靜一些。大概也正因如此,我才能夠在書店裏見到她,而且還聊了幾句。街上人有一句諷刺的話語:“豬仔好賣圩圩來!”唉,如果不到書店裏來,這個冬日午後,我又能怎樣呢?如果能夠見到她,自然是好事情;如果......“哦,快到了!”這樣說著,梁浩軒下意識地向正前方張望了一番。

    確實是快到了,這時候,快到十字路口了。這作為主幹道的大馬路,是東西方向的。而如果要去書店,隻需在十字路口的西側停下,再折向南,再自北向南走上三五分鍾,就到了。不用過馬路,蠻好的。

    一番追憶之後,那些複雜紛擾的思緒,也就清理得差不多了。凝眸片刻之後,梁浩軒把手從長褲口袋裏掏出來,上上下下正正反反搓了一番。感覺到有點熱氣之後,他再次將手放到口袋裏,接著折向南,向書店所在的方向走去。這時候,他暫時收起了那些思緒,清了清嗓子後,哼起了歌來:

    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

    蕩起小船兒,暖風輕輕吹。

    花兒香,鳥兒鳴,春光惹人醉......

    邊走邊唱,好愜意啊!過了一會兒,他下意識地停下了腳步,與此同時,歌聲也止住了。原來,前邊(正南方)三四十米遠的地方,一位二十多歲的姑娘,證向前走著。“這背影,很像我們的體育老師——”梁浩軒這樣想著。原來,由於體育成績平平,他有點不好意思見到自己的老師。好在前麵那姑娘是徑直往南走的,也就是離書店越來越遠的。

    看看那背影快縮成一個小黑點了,梁浩軒淡淡一笑,繼續往書店方向走去。

    到了書店門口之後,梁浩軒並不急著步入其內,而是站在大門靠北一側,望向對麵馬路。

    馬路正對麵,有一家裝有鐵門的單位,叫做糧食局。

    對“糧食局”這一名稱,梁浩軒頗有好感:民以食為天,專管糧食的單位,不錯啊。

    由於正值午後,那大鐵門,自然是敞開著的,不時也有人進出。

    看了一陣子之後,梁浩軒將目光收回了。

    因為,他最想見到的那個人,並沒有出現。

    或許,此時此刻,你恍然大悟了:哦,原來梁浩軒一路上念念不忘的那位隔壁班的女生,就住在對麵糧食局的大院裏!梁浩軒心有所想,自然希望能夠見到她了......

    “算了吧,”梁浩軒暗自對自己說,“哪有這麽湊巧的?我一來到,她就從院子裏走出來:這,不是在編故事嗎?哦,或許,應該這樣想,見不到她,是再正常不過的。這麽冷的天,在家烤火,很不錯的啊,何必要出來吹西北風呢?要看書的話,她也完全可以待在家裏看的。這樣一個冬日午後,要是真能夠在這家書店裏見到她,那可是老天爺的垂青,對我青眼有加了!糧食局的對麵是新華書店,書店裏有精神食糧——”這樣想著,梁浩軒向店裏走去。

    整個人步入書店之際,梁浩軒依然忍不住轉回頭,向對麵馬路望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