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今昔(十八)

字數:3577   加入書籤

A+A-


    板寸短發,兩道濃黑的眉毛之下,是兩汪深邃的深潭。整個人,給人一種很精神的感覺。

    “哦,好像,好像是在哪兒見過——”我這樣默想著,一時忘了打招呼。

    “哦,是五班的嗎?”隻聽他這樣問道。

    我回過神來,這樣回答道:“嗯,是啊!你,你是——”

    “哦,我叫潘毅軍,是二班的。”眨了眨眼後,他這樣回答道。

    “二班,不錯啊。我,我叫——”說到這兒,我停了下來。在一個男生麵前說出自己的名字,畢竟還是有點不好意思的。再說,自己的名字,也不是非要告訴他不可的。

    就在我遲疑之際,隻見他臉上閃過一絲得意而狡黠的微笑,接著就是這樣一句:“哦,叫明曉玉吧?”

    我點了點頭:“嗯,我就是——”

    說到這兒,我心裏嘀咕道:潘毅軍,你這家夥,怎麽會知道我的名字呢?在你開口自報家門之前,本姑娘可不知道你的那所謂的“尊姓大名”啊!這樣說來,校園裏的事情,也不是那麽簡單的。

    “哦,出來散步啊?”他這樣說道。顯然,他是有意轉了個話題。

    “是啊,你,你呢?”這樣說著,我下意識的掃了他手中的課本一眼。

    他自我解嘲道:“我啊,本來也是想著要出來走走的。不過,出發之前,我又這樣想,就這樣空無一物的到外麵去,好像有點遊手好閑吧?這樣想著,就隨手拿了一本語文書——”說著,將那本語文課本向上揚了揚。

    我心裏暗自好笑:“隨手拿了一本語文書”?哪有這麽簡單的事情?好幾個科目,為什麽就不隨手拿一本英語或理化什麽的呢?“此地無銀三百兩”?!看來,你這潘毅軍潘同學,平時,對語文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嗯,剛才在背誦那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時候,換做一般的同學,稍有卡殼,多半就會直接翻書來看了。而你偏偏不翻,盡量先絞盡腦汁的去回憶,後來,還真的想出來了。別的且不說,這份定力與毅力,就不容小覷。

    “以後,我出來散步的時候,也要隨手拿一本語文了——”瞥了他一眼之後,我這樣說道。

    他也像是聽出了什麽,淡淡一笑之後,這樣說道:“時間,其實也不很多了,利用休閑時間,先把一些古詩背下來,也是一件好事情——”

    我點了點頭:“這種想法,我也有過。不過,每次出門,就想著輕鬆自在,懶得再去拿什麽課本了。”

    “到外麵散步,徹底放鬆一下,也是應該的——”他這樣寬慰我。

    我暗自思忖道:你這樣說,主要是為我考慮,不希望我因為這件事而產生某種不安的心理。對於你的好意,我隻能心領了。在學習上,不善於抓時間、擠時間,確實是我的一大弱點。對此,我應該有點自知之明。當然,榜樣在前,我以後出來散步,隨手帶上一兩本書,未嚐就不可以考慮?

    “你的做法,值得學習。”我脫口而出。

    他點點頭:“在學習上,多交流一下,取長補短,是很有用的。”

    就這樣,圍繞著學習問題,我和他,你一言我一語的,閑談起來了。

    也不知是過了多久,兩個人停了下來。

    掃了他一眼之後,我將自己的目光,轉向了另外一側:哦,為什麽,為什麽兩個人一時說不下去了呢?看來,在學習方麵作一些交流,確實很有必要。隻是,在這樣一個地方,除了學習,就不能再談點別的什麽了嗎?

    哦,剛才,還沒等我自我介紹,他就知道我叫明曉玉!這,這又意味著什麽呢?當然咯,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年級的學生,多知道幾個同學的名字,也沒什麽大驚小怪的。然而,問題,也就出在這兒了。在我們這個學校裏,思想還比較保守,男女生之間的交往,還比較少見。在這種情況下,知道本班同學的名字,比較正常。如果知道別的班級的異性同學的名字,就有點耐人尋味了。雖然不應該捕風捉影,不過,這至少也說明,這家夥,平時就注意到我了,要不然的話,就不可能知道我的名字的。當然,如果是那些比較出名的同學,另當別論。問題在於,平時,我並不是那種顯山露水的同學,相反,倒像是牆角的一棵不知名的小草,默默無聞的。

    在這種情況下,他居然能夠叫出我的名字,確實不能等閑視之。

    當然,話也要說回來,知道就是知道了,這已經是事實,不能再改變了。

    我真正所想的是,以後,以後該怎麽辦呢?

    大家隻是普通的同學關係,有必要像那麽多嗎?

    確實,不應該想那麽多。不過,如果隻是普通的同學,就應該隻談學習啊。問題就在於,學習上的事情,隻談了一些時候,就停下來了。由此不難想象,隻談學習問題,也不是萬能的。也就是說,除了學習問題,還有一些事情,也是可以談談的。隻是,雙方都比較矜持,比較謹慎。這樣一來,反而變冷場了。

    哦,打招呼之際,我曾閃過這樣一個念頭:他,好像在哪兒見到似的?

    大家是同一個年級的,自然是見到過的,這有什麽大驚小怪嗎?記不清楚,隻是平時不曾留意。

    我,我所想的,不是這個意思。

    我是這樣想,這張臉,這麽熟悉的,似乎很久以前就見過了。也就是說,彼此之間,應該是老相識了。

    這一刻,由於已經安靜下來了,我的思路,也就慢慢清晰起來了:原來,這潘毅軍,跟我以前的一位老相識,長得頗為相像!於是,在那一瞬間,那個名字,差點兒就要脫口而出了。

    我所說的老相識,自然就是梁曉靜,兒時的那位鄰家小哥哥了。

    當然,我很快就清醒過來了:兩個人隻是長得有幾分相像而已。是兩個人,而不是同一個人。

    那麽,事情就那麽結束了嗎?我的感覺是,恐怕也沒那麽簡單吧。

    確實,一轉眼就快十年了,在我的世界裏,那位小哥哥多半隻能是回不去的孩提時光了。然而,對於眼前的這一幕來說,那又何妨呢?眼前的這位潘毅軍,就算隻是那位鄰家小哥哥的影子,也絲毫不影響我對他的好感。相比於以前的影蹤全無,這樣的影子,就不值得真實嗎?對啊,不管怎麽說,都聊勝於無吧?

    唉,人的心思,就是這樣複雜、微妙。

    這個初春的午後,如果我不出來,就不會是這樣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