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1章 猜忌
字數:6797 加入書籤
皇宮,東閣小花園!
“好個趙不凡,做事還真有一套,這次可算是讓蔡京那個老匹夫難受了!”老邁的梁師成站在花園的鵝石小道邊,手裏拿著邊關傳來的密信,樂得合不攏嘴。
身後的小太監“嘖嘖”幹笑,附和著說:“蔡相這會兒恐怕正在大發雷霆!”
梁師成瞥眼看了看他,自得地搖搖頭:“大發雷霆倒還不至於,滄州留屯禁軍是空營,每年的俸祿和補給全都被蔡京一黨瓜分,趙不凡現在寫這七個字過來,明顯就是打算要走滄州禁軍的編製,把這個大窟窿填上,蔡京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是一萬個高興,真正讓他生氣的隻是趙不凡的態度,這個小子骨頭太硬了些!”
“粱公公說得是!”小太監躬身附和,滿臉都是笑容。“那梁公公打算怎麽回複趙不凡?這小子骨頭雖然硬了些,但對公公似乎還是挺尊敬!”
梁師成眉毛一挑,若有若無地笑了。
“你這滑頭還探起雜家的口風來了,不過看在你平日孝順,今兒也就指點指點你。”
“恭聽梁公公教誨!”小太監腆著臉鞠躬,隻把身子都快彎到膝蓋了。
梁師成嘴角掛著一抹微笑,顯得有些奸詐,卻又帶著點難以言喻的滄桑:“我們這些宦官都沒有實權,所有的權勢都是官家給的,無論多麽不可一世,終究是要依仗官家,所以我們隻是官家的奴仆,也就是說隻有陛下的江山坐得穩,我們才能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小太監聽得雲裏霧裏,皺眉半晌也沒弄明白這話是什麽意思,疑惑地看了看梁師成。
“梁公公,這個道理小人自然明白,可實在悟不透與剛才的事有什麽聯係,還望公公賜教!”
梁師成回頭看他一眼,悶了半晌,突然尖著聲音道:“趙不凡要做的事牽涉到謀奪軍權,難道不該讓陛下知道?”
“唰!”小太監瞬間抬起頭來,難以置信地盯著梁師成:“這”
“怎麽?不敢相信?覺得這種牽連甚廣的事怎麽敢讓陛下知道?”梁師成反問。
小太監沉默,看著梁師成那張熟悉的臉,突然覺得自己從來就不曾了解這個已經跟隨多年的主人。
梁師成似乎看穿他的所思所想,輕輕拍拍他的肩:“你知道陛下為什麽會信任我,為什麽會給予我們這些宦官那麽多恩寵嗎?這是因為我們足夠忠誠,而且也隻有忠誠才能保住我們現有的一切!從入宮那天起,我們就是陛下的奴仆,沒有任何實權,一切都靠陛下賜予,任何變革都會讓我們這種內侍宦官成為犧牲品,所以我們是最想陛下安穩的人。這點陛下明白,而我們也必須明白!”
說到最後,梁師成的麵容非常複雜,隔了許久才慢慢平息,再度接口:“因此,但凡關係江山危亡的重大事件,隻要我們知道,那麽陛下就一定知道,大量軍隊吃空餉的問題,陛下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明了,至少在大範圍出現後是很清楚的!”
“什麽?”
小太監瞠目結舌,簡直被今日聽到的消息給震得說不出話來。“為什麽?既然陛下知道,為什麽不治罪?”
“治罪?你以為那麽容易?”梁師成冷笑,“如果是早期出現個別情況的時候還好辦,可當陛下得知這種情況的時候已經是大麵積出現,這時候治罪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盤根錯節的勢力關係會把各方都牽連進去,那麽該用誰去治誰?這件事根本就是誰冒頭誰死,陛下在暗中控製罷了!”
“提拔啟用新人不行嗎?”小太監奇道。
“新人?”梁師成不屑一笑,“當新人進入陛下眼中的時候就已經是個舊人,就拿這趙不凡來說,他如果真是一塵不染,豈能活到今天?這根本就是製度的根基有問題,當年王安石變法,範仲淹改製是為什麽,不就是想從根本上解決諸多難題?結果呢?不都失敗了嗎?而且誰能證明他們的方向就一定對?如果錯了呢?你讓陛下怎麽分辨?相信誰?”
一聲長歎,梁師成的聲音中透露著感慨,也透露著無奈:“罷了,罷了,那些事是陛下和武大臣該去想的,我們這些俗人隻要盡好自己本分,多為自己爭取些就好了!”
“可小人還是不明白,陛下若這麽繼續放任,難道不怕朝堂失控?”小太監仍舊難以按捺心中疑惑。
“朝堂怎麽會失控,大多數武對陛下和趙家江山還是忠誠的,隻不過是貪戀些錢財和權勢罷了,如果誰妄圖動搖皇權,那就是與所有人為敵!陛下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武享盡榮華富貴,可前提是要穩住這江山,要讓這巍峨的江山保持平衡,任誰逾越這一點,那就要死,而我們這些宦官要分辨的就是自己什麽必須說,什麽不必說,什麽不可以說!”
梁師成說完這句話,徑自轉身離去。
小太監看著他遠去的背影,久久都無法平靜
不多時,梁師成來到延福宮的玉英閣,正巧遇到趙佶在閣中寫字,當即躬身走上去。
皇帝趙佶顯然知道他進了閣中,但並沒有因此停筆,反而更為全神貫注,梁師成悄悄走到他身旁一看,頓時大驚,隻因趙佶雖然在寫,但卻沒有真的在紙上落筆,隻是虛寫,而更重要是那筆畫不是別的,是一個大大的“殺”字!
這樣重複了好幾遍,梁師成越看越心驚,他深切感受到趙佶胸中掩藏的殺意。
片刻後,梁師成已經承受不住這種壓力,額頭布滿汗珠,心髒猶如重錘在敲動,就在他即將忍不住要跪倒在地的那一刻,趙佶突然停住虛劃的筆鋒,淡然自若地把毛筆放到硯台邊,整個氣氛也為之一鬆。
“師成,你以為朕待趙不凡如何?”
“陛下對趙將軍是恩寵有加!”
“是啊!”趙佶淡然一笑,長歎道:“朕自己也是這麽認為,自從見到他,朕對他便甚為喜愛,可他為什麽騙朕?”
“這”梁師成不知該如何作答,汗如雨下。
趙佶沒有理會他,繼續說道:“他告訴朕,此次他私自進兵滄州是為了驅逐外寇,這點朕也願意相信,可他為什麽要向你和蔡京索要滄州的禁軍編製?他私底下掌控兵馬究竟意欲何為?”
“陛下,您已經”感受到趙佶的怒意,梁師成愕然睜大眼睛。
趙佶深吸口氣,讓自己顯得更平靜些。
“朕和皇後都甚為喜愛趙不凡,因此對他多有留心,他私自進軍滄州一事使得朝堂上爭鋒相對,朕不想他受委屈,所以親自派人暗中調查,沒想到卻陰差陽錯地截獲了他送往京城的數封密信,包括送給你的,這兩年你應該沒有少收他的好處吧!”
“老奴該死!!老奴該死!!”梁師成嚇得麵如土色,跪倒在地直磕頭。
“行了!”趙佶厭煩地擺擺手,“些許錢財懶得與你計較,我隻想知道你對趙不凡是什麽意見,如果真要追究過往,怎麽還會讓密信按時送到你手中?”
“回稟陛下,此等大事老奴怎敢擅自做主,此番正是前來稟報!”梁師成惶急說道。
“朕當然知道你那點心思,如果你今日沒有過來,那你的人頭明早就會落地,你不是蔡京,他雖然有些事瞞著朕,但他能替朕平衡朝堂,所以朕容忍他。可你是朕的親隨,朕待你也極為恩寵,你如果也不告訴朕,那留你何用?”趙佶深深凝望著跪伏在地的梁師成,直把梁師成嚇得瑟瑟發抖。
“老奴明白!老奴跟隨陛下多年,深受皇恩,焉能分不清輕重,這等大事絕不敢有絲毫隱瞞!”
趙佶默然片刻,很快又露出一絲微笑:“罷了,既然你來了,證明朕沒有信錯你,那些便無需計較,現在說說你的看法,你以為趙不凡意欲何為?朕該不該殺趙不凡?”
梁師成長舒口氣,緩緩抬起頭來,心中揣摩著趙佶的想法。
許久,他看了看桌案上的白紙和放在硯台邊的毛筆,心中有了定計,爽快地說:“老奴以為暫時不要殺,趙不凡是個良將,陛下與皇後又對他甚為喜愛,能不殺最好。況且他私自索要滄州留屯禁軍的原因也不清楚,如果真是為了鞏固邊防,那就殺錯了人,現在一切都沒有脫離控製,也難說趙不凡是否有異心,所以老奴以為這事還是要緩一緩,但這隻是老奴個人的愚見,一切還是由陛下定奪!”
趙佶聞聽這話,眉頭皺得更緊了。“忠奸難辨,朕也是為此而猶豫不決,邊關形勢一年不如一年,趙不凡善戰,他若是忠,那他鎮守的北疆便能讓朕安心不少,可他若是奸,那就必須滅殺在萌芽之中!”
梁師成很清楚此刻的每句話都必須小心謹慎,靜默片刻才試探著接道:“陛下,這件事歸根究底還是起源於北疆混亂的局勢,那邊缺兵少將,本就是一大隱患,趙不凡如果是忠臣,那他要想守好北疆還真是需要擴充兵力才行!”
“朕明白!”
趙佶將雙手負於背後,徐徐轉過身去眺望著窗外的宮宇樓閣。
“蔡京雖然可以替朕平衡朝堂,可他在某些方麵卻實在不如童貫,至少童貫可以使得西疆高枕無憂,可蔡京暗中控製的北疆卻讓朕越來越憂心,本指望著趙不凡能承擔起北疆的事務,讓朕高枕無憂,沒想到現在又難辨其心性。看來蔡京真的是老了,也貪得太過了,需要有人接替他來為朕掌控朝堂之事,你覺得他的兒子蔡攸怎麽樣?”
梁師成低著頭靜靜聽完,眼中閃過一抹精光。
“陛下,老奴以為蔡攸雖然年輕有為,近年來深得陛下喜愛,也具備代替蔡京製衡朝中勢力的能力,但他同樣太過於貪戀權勢,為此甚至可以與其父蔡京決裂,還曾幾度向陛下陳述他的親弟弟蔡絛之罪,想要致其親兄弟於死地,因而老奴以為他雖然有才,但不可執掌大權,身為蔡家長子卻連家都治不好,何以治國,畢竟除去要製衡朝堂,他還需要協助聖上治理天下!”
趙佶想了想,“這話倒也有些道理,那你以為誰比較適合!”
梁師成心中早有定計,但此刻卻故作思慮,猶豫許久才出聲回道:“老奴以為王黼正是恰當人選!”
“王黼?何以見得?”
“此人”
梁師成話剛出口,殿外突然傳來近衛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而來的是高亢的呼喊。
“啟稟陛下,北疆傳來八百裏加急,趙不凡將軍於兩天前收複信安州全境,殲滅遼軍三千餘人,俘虜萬餘人,前後隻用了五日,遼軍主力目前尚且還未來得及有任何行動!!”
“什麽?”趙佶驚駭異常,難以置信地怔在原地,“趙不凡竟然這麽快就做到了?”
旁邊的梁師成更是有些不知所措,這樣的報捷已經好多年沒有再聽到,讓他很有些發懵。
半晌後,趙佶反應過來,喜笑顏開,急聲對著殿外喚道:“立刻宣信使覲見!”
伴隨著眾多急促的腳步聲,北疆來的信使被帶入殿內,不是別人,正是深受趙不凡信任的林衝!
他踏進殿內便行大禮參拜,非常得體。
趙佶這會兒心情大好,顧不得許多,連連擺手:“免了,免了!快將邊關情況速速報來!”
林衝不敢遲疑,迅速奏道:“回稟陛下,趙將軍自當初立下軍令狀後便暗中謀劃,先請霸州知州李邈以興修水利為掩護,開河引流,引易水等支流入界河,實則是為了修築堤壩斷水,直到前些時日北方的冰雪融化,大量河水淤積,剛從滄州返回的趙將軍突然命兵士挖開河堤,使得多條河水齊流,從而導致界河水位在短時間內猛然上漲。趙將軍親率精銳將士連夜乘坐小船順流直下,直抵淤口關後方城外,借助敵軍被突然暴漲的大水困住時,奇襲奪取淤口關,截斷了信安州遼軍主力的後路。
隨後,趙將軍派遣軍都虞侯徐寧率領金槍騎營從淤口關南下,從身後突襲駐紮在信安縣西南的遼軍主力騎兵,兩軍在曠野激戰了半日時間。專為此戰訓練許久的金槍騎營正好克製遼軍鐵騎,成功以劣勢兵力拖住對方,從而為正麵突進的我方主力大軍爭取到時間,最終合力把遼軍圍困在燕兒山,斬殺遼軍十一曜星將之紫氣星將耶律得忠、遼國二十八宿將軍之井木犴童裏合、鬼金羊王景等戰將。
此役共殲滅遼兵三千餘人,俘虜萬餘,信安州全境收複,自末將離開時,趙將軍親自鎮守在淤口關,同時派遣末將前來請命,希望陛下準許繼續進軍,如果能在後天午時前出兵,他能趁遼國主力在北方之際,爭取收複燕京!”
林衝說完,立刻抬起頭來滿懷希望地看著趙佶,激動接道:“陛下,如果能收複燕京,進可攻,退可守,可使其作為橋頭堡,這對將來收複幽雲十六州絕對是天大的優勢,遼國主力如今大部都抽調到北方抗金,這正是天賜良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