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2章 身不由己

字數:6147   加入書籤

A+A-


    北疆大捷,趙佶自然是非常高興,臉都漲得潮紅,可聽到林衝的提議卻是想都不想就擺擺手。

    “繼續進軍一事莫要再提,遼國強盛,雖然眼下吃了虧,可如果再加逼迫,必定使其急調大軍南下。我大宋國力雖盛,但兵士卻不及遼兵驍勇,若真的全麵開戰,恐怕難以匹敵,此次趙不凡實現對朕的承諾,巧妙收複信安州已是足夠,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守好故土,迫使遼國和談,至於收複幽雲十六州,那還要從長計議!”

    “陛下,此次真的是”

    林衝急欲勸說,但趙佶卻是毫不客氣地打斷,臉色微有不快:“好了,你跟隨趙不凡收複故土有功,遠來又勞頓,暫且去歇息下來,稍後定有封賞,下去吧!”

    “陛”

    林衝張了張嘴,可看到趙佶已是背過身去,無奈地歎口氣,低下頭去行禮拜退,待走出殿外,他仍是忍不住回頭看了看那巍峨的金殿,喟然長歎。

    不多久,處於興奮中的趙佶便召集重臣前來議事,由於趙不凡這次是先把消息上報到宮廷,所以哪怕是樞密使童貫也是在抵達皇宮後才得知北疆大捷的消息。

    當趙佶高興地說完北疆戰況,童貫幾乎是想都沒想,立刻出列急奏:“啟稟陛下,趙不凡大破遼軍,收複信安州,必定使得舉國振奮,軍中士氣高昂,因而正是北伐的大好時機,望陛下即刻令其北進燕京,劉仲武則率領麾下精銳禁軍火速馳援,用以接應!同時折家將出兵攻打遼國朔州,逼進大同府,用以在西邊牽製遼軍,而臣則火速召集主力大軍,籌措糧草,勢必在兩個月內發動全麵北伐,如此必能收複幽雲十六州,完成曆代先帝遺願!”

    “不可!”童貫話音剛落,蔡京便緊跟著出列,輕描淡寫地瞥了童貫一眼,奏道:“啟稟陛下,童貫這番說辭實在是誤國誤民,當前遼國雖然衰弱,可根基仍在,而我大宋境內如今多有匪患,天災連年,此時北伐無異於帶著疾病出戰,如何能夠取勝?臣以為目前應當借著這大好良機及時與遼國和談,趁遼國正與金國鏖戰,無心大舉南下之際休養生息,而且也借趙不凡此次大勝為籌碼,為大宋多爭取些利益,這正是坐看遼金兩虎相爭,我大宋坐收漁利,有何不可?”

    蔡京這話一出,到場的重臣幾乎有一半都出聲附和,還有小半沒有吭聲,隻有一小半麵露不屑。

    很明顯,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大宋這些朝堂重臣絕大部分都反對北伐,亦或者說不支持北伐,隻有少部分童貫的死黨堅定支持北伐的策略。

    童貫麵色陰晴不定,他是最堅定的北伐擁護者,雖然出發點不是為國為民,隻是為了能立功,為自己爭取更大的權勢,但意圖卻非常明確,而且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因為他明白,戰功才是他獲得今日權勢的主要原因。

    “哼!”

    一聲冷哼,童貫怒視著殿內的眾多大臣,怒氣衝衝地質問:“食君之祿,分君之憂,遼國日暮西山,正是我大宋收複幽雲十六州的天賜良機,你們捫心自問,北伐究竟有何錯?”

    他的怒火讓眾臣暫時安靜下來,靜默不語。

    蔡京皮笑肉不笑,老臉皺紋疊起,眼中精光閃動,盯著童貫看了許久,緩緩出聲:“童大人,閣下作為樞密使,渴望殺敵建功確實是好事,可你也不能把大宋江山往火坑裏推,自太祖皇帝建國以來,大宋何曾不想收複幽雲十六州,可什麽時候成功過?契丹人驍勇善戰,若北伐失敗,損兵折將,那時遼國大舉南侵,我們用何抵擋?”

    “蔡相身為大宋堂堂相國,這般長敵國之氣,豈非有失我大宋顏麵?”童貫不肯示弱,爭鋒相對。

    “顏麵事小,國家百姓事大,我大宋現在是否真的具備北伐的實力,童樞密是否應該清楚?如果是為了爭功而貿然出兵,一旦惹出事端,誰能擔待得起?”蔡京意有所指,深深與童貫對視。

    兩人的爭論讓端坐的趙佶不勝其煩,事實上他也不是一點都沒有心動,也有些想北伐,可是他有太多的顧慮,正如蔡京所說,他害怕戰敗,在他的內心深處隻想保住這大宋江山,保住現下的繁榮。

    “夠了!”

    趙佶猛然起身,目光掃過殿內眾臣,厲聲斥道:“你們這樣在朝堂上爭來爭去成何體統,這件事暫且先放一放,等有了萬全之策再議不遲!散了吧!”

    “陛下!臣”童貫焦急高呼,還想繼續勸說,他明白北疆現在的形勢是多麽有利,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往往是稍縱即逝,甚至有可能是錯過了就永遠錯過。

    趙佶非常煩躁,沒等童貫說出口就搶先打斷:“你執意北伐,那你敢不敢立下軍令狀?除非你有必勝的把握,有萬全之策,不然北伐一事暫且緩緩,等今後有更好的時機再議!”

    這話可堵得童貫不敢再做聲,整個沉默下來!

    他不敢,也不願意立軍令狀。

    趙佶最後看了在場的臣武將一眼,猛然一揮衣袖,徑自離開。

    群臣互視片刻,表情各不相同,有的歎息,有的遺憾,有的得意,但最終卻都是默默地離開。

    行出殿外的童貫仍舊非常不甘,有意識地走到蔡京身旁,與其並肩而行。

    老邁的蔡京似乎明白他所想,等待著他先開口。

    數十步過後,童貫無奈地歎口氣,抬頭望著遠方的天際。

    “恩相,你應該知道北伐是正確的選擇,拋開私人恩怨不論,這對整個大宋是好事!”

    “我知道!”蔡京帶著淡淡的笑容,眼睛眯著,彷如老友交談那般輕鬆。“策略是好策略,時機也是好時機,可最終的結果卻很難說,人心不齊,出兵隻會遭來災禍,別弄得遼國沒打下來,我們自己內部倒先死得血流成河,不是嗎?”

    “如果恩相這次能支持我,我能控製住局勢!”童貫的聲音很輕,但話語間有很明顯的不甘心。

    蔡京笑了笑,說不出他是在笑什麽,但他仍舊邁動著腳步,走得很慢,卻絲毫沒有看身旁的童貫。

    這般靜默地走了許久,他再度張口,聲音顯得有些沙啞,更帶著嘲諷。

    “你如果敢拋下一切立軍令狀,我就會拋下一切支持你,可是你不會!”

    這話讓童貫臉上微帶薄怒,冷聲回應:“恩相,如果你敢拋棄一切全力支持,我就敢立軍令狀,可是你也不會!”

    蔡京的表情毫無變化,隻是微微笑了笑:“是啊!江湖上有句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不也是一樣?我們都不敢,我們都不會,所以說這些又有什麽意義,我不會支持你北伐,因為我輸不起,陛下也不會支持你北伐,因為陛下也不敢賭!”

    兩人再也沒有說話,安靜地並肩前行!

    夕陽的餘暉灑落在這巍峨的宮殿,仿佛想用最後的光芒來照亮這即將黑暗的繁華,而遠處的另一處宮殿中,雍容華貴的皇後正聽著北疆的戰報,喜極而泣!

    淤口關,大宋北疆三關之一,夾在兩片山脈之間,北有界河,易守難攻。

    趙不凡從滄州返回霸州後,見冰雪融化,水量激增,當機立斷地實行了準備許久的計劃,水漫淤口關,完成奪關合圍,成功收複信安州全境。他本意還想乘勝北伐燕京,可因為皇帝趙佶在得到戰報的兩天後就傳來八百裏加急,嚴令不得進軍,北伐的事情也就無法成行。

    盡管這消息讓趙不凡深感遺憾,但終究是在意料之中,所以很快就放下心中不甘,在霸州、信安州和滄州的北疆調兵遣將,部署了他心中的北疆防線,同時把將軍府搬到淤口關,把淤口關當作北疆防線的核心。梁山軍的五虎騎兵也全都駐紮在淤口關南邊的大營裏,作為主要的機動力量,五軍步兵則隻有中軍駐紮在這裏,其餘四軍分別調往滄州和霸州,統領當地邊軍共同執行守備任務。

    相比起過往固守險關的防禦方式,趙不凡進行了全麵改變,要求各部把前沿防線推進到界河南岸,設立營寨和哨卡,遏製主要道路,從而讓遼軍無法直接威脅各大主要關塞,形成緊密相連的防禦體係和戰略縱深。

    這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除去避免各大主要關塞直接麵臨威脅,同時也讓遼軍再難以派遣小股部隊從山林小路潛入大宋腹地燒殺搶掠,百姓生活會安穩得多,但弊端是軍隊的壓力迅速增大,各部彼此的支援和配合要足夠默契和及時,而且宋遼兩國的巡邏哨騎在平日裏的碰撞和摩擦也是大幅增加。

    不久後,滄州留屯禁軍的編製也被趙不凡拿到,蔡京和梁師成分別派人快馬加鞭地傳信表示認可,雖說他需要付出的代價著實不小,但總算是在接受範圍內。

    經過慎重考慮,趙不凡把這支兩萬人的編製交給了最信任的魯智深,讓他即刻發布征兵榜,完全重組這支軍隊。按照秘密達成的協議,今後朝廷調撥給這支留屯禁軍的軍需補給,仍舊要如以前那樣流入蔡京等人的腰包,而且趙不凡每年要額外分別提供十萬貫給蔡京和梁師成。

    安排好各項重大事宜後,心情大好的趙不凡不再多管那些瑣事,成天待在將軍府後院的演武廳裏苦練武藝。

    滄州東仙鎮一戰差點死在藤武甚平手中,這讓他很受打擊,對自己的武藝也產生非常多的疑問。

    這天,演武廳內槍氣縱橫,趙不凡迅捷地演練著羅家槍法,腦中則回想著藤武甚平當日使出的招式,可無論他怎麽變化,總覺得如果再次麵對藤武甚平,仍舊會是束手無策的結果。

    “嘭!”

    趙不凡狠狠扔出手中鐵槍,那攜帶著他驚人內力的鐵槍深深插入堅硬的岩石地麵,槍身震顫不停,發出清脆的聲響。

    安坐在角落的折月芝眨眨美麗的大眼,用手托著下巴,手肘撐著膝蓋,似乎很為他擔心。

    “不凡弟弟別太著急,慢慢來吧!練武這種事兒急也沒用!”

    趙不凡歎口氣,輕輕搖頭:“羅家槍法真的不適合我,它無法發揮出我真正的力量,我也無法發揮它十層的威力,上次麵對藤武甚平我僥幸脫身,下次可未必有這麽好的運氣,現在想殺我的人太多,我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武技。”

    “我覺得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神爪都挺適合你,既然槍法暫時沒法突破,先練另外兩樣吧!”折月芝勸說道。

    “降龍十八掌最適合我,可我卻隻會六掌,能練成現在這樣已經很不容易,如果想修煉到精深,還是必須得到剩下的十二掌和總綱,但這東西是丐幫獨傳的秘籍,想要弄齊又談何容易,至於九陰神爪,我更是隻得到個入門篇,以前用起來還挺好,現在看起來也就那樣,根本沒起到太多作用!”

    趙不凡一邊說著,一邊擦拭額頭的汗珠,眼神充滿堅決,“我必須盡快提高武藝,宋遼在短期內應該不會再有大規模戰爭,但我現在需要巨量的錢財物資,天天守在這淤口關是養不活那麽多人的,所以隻能走出去,而走出去就一定會遇到那些高手,我必須要有自保之力。”

    “你堂堂將軍,吩咐大家去做不行嗎?何況你也可以多帶高手在身邊吧!”折月芝顯得很不解,疑惑地盯著他看。

    趙不凡搖了搖頭:“有些事必須我親自去做,也隻有我能辦得到!”

    話音落下,他徑自走向了演武廳的大門,“對了,我明天就啟程去洛陽,你是打算跟我一路,還是與扈三娘她們一起?”

    “大家一起走不好嗎?為什麽要分開走?”折月芝抱怨道。

    “人越多,越惹人注目!”李洛順口丟下一句,徑自走出了演武廳(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