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畫 (第4更)
字數:2258 加入書籤
討論又持續了整整一節課。 但是到了最後,大夥也沒有想出真正合適的辦法。 在給予幫助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孩子們敏感的內心,而純粹的物質上的幫助,又似乎有些不夠。 最後小會議草草收場,成果非常有限。 而接下來各個老師們也要進行他們來到這裏的主要責任了。 給予孩子們更好的學習方法,給予老師們更好的教學手段。 不得不說,老師們雖然年輕,但是對於這次支教還是很看重的,準備得非常充分,短短一個早上,就跑遍了六個班級,而且讓當地的老師們大感有效。 午飯學校會包孩子們一餐,飯菜說不上好吃,但至少有油有肉,量還很足。 而下午的課程徐許他們學生們會分別對一到6年級上一堂課。 當然不是上正式的課程內容,而是講述一些勵誌的故事,外麵的世界之類的。 如果不是和孩子們同吃同住,或許他們會當成是一次演講。但有了這樣獨特的經曆後,他們決定不再講那些誇誇其談的東西。 徐許上課的班級,正是楊啟勝所在的四年級。 講台下的孩子不多,也就三十來個。 徐許甚至麵對過幾千人的大場麵。或許是不應該緊張的。 但是當他走上講台時,內心卻忍不住有些顫抖。 這是講台的壓力。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可能都會對台下的孩子造成極大的影響。 這是‘為師者’的壓力! 徐許的腦中突然閃過了一個想法,他笑著說道:“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大家上美術課怎麽樣?” 王老師是教美術的,這次帶來的物資當中當然也有給孩子們畫畫用的蠟筆之類的東西。 王老師還沒來得及用呢,徐許倒是先啟用了。 “我們這節課,要畫兩幅畫。一幅畫,我們畫自己的家,另一幅畫,我們畫自己的夢想,好不好?” “但是,下課之前,兩幅畫都要寫好自己的名字交給我哦!” 徐許想的更多的,是孩子們的心中,到底是怎樣看待這個家的。 而他們的夢想,到底又是什麽。 畫畫毫無疑問是個不錯的方法。至少可以看到孩子們真實的內心世界。 而孩子們對於畫畫,唱歌之類的也非常感興趣,大夥一擁而上上來搶著蠟筆。 徐許他們這些學生上課,正式的老師們當然也不能完全放心。而和徐許在一個教室的,正是王老師。 王老師對於徐許的想法挺讚同的,對他豎了個大拇指。 或許是第一次用蠟筆,又或者有太多的心思想要表達,到了下課,絕大部分孩子都沒有完成自己的作品。 大夥一商量,幹脆又給了孩子們一節課用來畫畫。 畢竟如果徐許的想法起作用,能在畫麵上看到孩子們對於家庭,對於夢想的想法,也能對到底怎麽幫助這些孩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畫紙一一收了上來,徐許第一個就選出了楊啟勝的畫。 王老師也好奇的走了過來,和徐許一起欣賞孩子的作品。 “喲,這畫畫得不錯啊,這孩子挺有天分的,以前應該學過畫畫。” 王老師看了一眼,就開口說道。回頭一想,似乎也不應該,村裏的孩子哪有能力專門學習畫畫。 徐許的搖頭也證實了這一點。 “這是我那個孩子畫的。哪能學過畫畫啊。” 王老師摸了摸下巴,說道:“這個孩子挺有天分的,對於色彩特別敏感,這畫上好幾個地方的選色非常出色。” 哪怕徐許並不擅長畫畫,也看得出來。 第一幅畫畫得就是昨天那棟破舊的兩層樓。 不論是樣式,還是樓的形狀,都和他的家很相似。唯獨不同的,是在色彩上。 整棟樓楊啟勝是用沉重的黑色畫就的。 甚至在天空中還用了灰色畫雲彩。 這在孩子的畫裏是很少見的,大多數學畫的孩子開始畫畫時,對於雲彩的顏色都是亮色係的,很少有人會畫這麽陰沉的顏色。 而房子中,畫著他臥病在床的爸爸,畫著正在喂雞喂鴨的爺爺。 但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用冷色調畫的,似乎籠罩在陰雲之中。 而整幅畫唯一的亮色,是楊啟勝的小屋。 在畫上看來,或許是隻有他的小屋開著燈。但仔細剖析,又何嚐不是在說,隻有自己的小屋,才是他在家裏唯一覺得敞...亮快樂的地方。 徐許都能看出來的,王老師更不用說了。 “這個孩子,看起來對於自己的家庭隻有沉重的感覺啊。或許整個家,在他的心中都是黑暗的。不過至少還有一點光亮,證明他心中還是有所希望的。” 徐許苦笑:“這是他自己的小屋。” 徐許沒有解釋更多,王老師也沒有追問。 徐許拿出了第二幅畫。 這幅畫畫的是楊啟勝的夢想。 徐許是抱著十分大的期待看這幅畫的。知道了他的夢想是什麽,徐許就有更多的方法去幫助這個孩子。 但是真的看到了畫麵時,徐許卻突然感覺到鼻頭有些發酸。 畫麵上,天空中繁星點點,一輪大大的圓月處在畫麵的正中央。 月光的照耀下,一個大人輕輕摟著一個孩子的腦袋,似乎在說什麽悠揚的故事。 而孩子的手裏,捧著一個大大的本子,本子上,似乎正在畫著什麽。 這是他們昨天的相處。 徐許沒有想到,隻是短短的一夜相處,竟然在楊啟勝的心裏埋下了這麽深刻的印象。 可以說楊啟勝的夢想是畫畫,但要說楊啟勝更渴望有人能摟著他看月亮,有人能給他講故事,有人能給予他更多陪伴,又何嚐不可。 徐許的腦海中又回想起了楊啟勝的資料。 4歲時父母就出門打工,家中隻有年邁的爺爺。 6歲時父親因為雙腿高位截肢不得不回家休養。 而如今10歲半,還知曉了母親可能再也不會回來了。 或許,在楊啟勝短短的十年生命裏,還從未體驗過家庭的溫暖吧。 爺爺歲數大了,身體還不好,照顧楊啟勝的同時楊啟勝何嚐不是照顧他? 爸爸陪伴他的時間不少,但病情導致了他性格的變化,或許楊啟勝所感知的爸爸,隻有粗暴,謾罵,而沒有溫暖,關懷。 跟別提從小到大沒有見過幾次的媽媽了。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切,才讓短短的和徐許相處的時光,在他的腦海中留下了那麽深刻的印象。 那是他從未體會過的,被人關懷的味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