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勢,戲精

字數:4295   加入書籤

A+A-


    張楚於茅屋中不住踱步,負在背後的右手拇指和中指不時輕點,偶爾再轉頭看一眼跪在地上兩個貨真價實的黃巾賊。

    “如果麵前這個認定自己是“黃天聖人”的大眼,當真是白波黃巾統帥郭太,而他今日這番作為也出自真心,豈不意味著自己已經有爭霸天下的可能?”

    要知道,漢末黃巾無數,強盛一時的也有三支,但青徐黃巾很快被瓜分殆盡,黑山黃巾困守一隅,唯獨割據河東的白波黃巾一度接近皇權,在獻帝劉協東返洛陽途中立下過汗馬功勞,楊奉、韓暹等白波帥,不僅成功漂白,還曾各個位極人臣。

    再加上自己這個能夠一定程度上洞察先機的穿越之子,白波黃巾想不出頭都難。

    倒時,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豈不快哉!

    想到這裏,張楚有種腎上腺分泌加速的錯覺,甚至感覺荷爾蒙直衝進了心髒和腦子,心跳加速頭暈目眩。

    不過理智很快讓他清醒過來,黃巾賊這個深坑輕易入不得!

    因為黃巾軍注定沒有出路!

    從一開始張角起義,到最後張燕歸順曹操宣告黃巾徹底落幕,黃巾軍從來就沒有執掌天下的可能!

    就算沒有那唐周叛變,張角所有計劃都得以順利施行,鄴城舉事兵臨洛陽,或許有那麽一絲直搗黃龍代劉氏天下的可能。

    但想要坐穩這天下,卻萬萬不可能。

    早在光武帝劉秀借助世家大族支持建立東漢之始,其實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終東漢一朝,朝廷對地方土地、人口的控製,從未能達到西漢的程度,而世族卻前所未有壯大起來,隱瞞土地、人口,與民爭利,更國爭利,人口、財富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其中知識、人才更掌握在士族世家手中。

    隻要有這些掌握大量人口、田地的世家大族在,即便張角竊取劉氏天下,想要賑濟萬民共致太平也不可能,因為他還要麵對世族無休止的圍攻,處境比之董卓還要艱難數倍!

    曆史已經證明過,這是個士族世家的時代,曹家經曆可謂最佳例證。

    魏蜀吳三家,若論君主之雄才大略,唯才是舉致力於用寒門平衡世家的魏武帝當仁不讓,曹丕之時,九品中正製初成,雖是向世家士族妥協,卻也曾使吏治一時清明。

    可短短幾十年後,其麾下世家士族代表司馬氏便取而代之,九品中正製這曾平衡世家與寒門的製度,也隨之發生畸變,成了士族手中的工具,造就出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麵。

    這就是大勢!

    經過大漢四百年尊崇儒術,士族發展成型的天下大勢!

    雄才大略如曹操,也不能阻止的大勢,多半泥腿子出身的黃巾軍,如何能夠逆勢而為。

    逆勢而為!

    光是想想就很讓人熱血沸騰啊!

    明明打定主意和黃巾劃開界限的張楚莫名其妙如此想到。

    他娘的,難道老子天生叛逆?

    不過就算再天性叛逆,也沒什麽比小命重要,還是得和這兩個亂臣賊子劃清界限。

    ……

    郭太、徐武不時目光交流,實在不知這黃天聖人為何問了姓名和籍貫便陷入沉思。

    不過他們知道,等麵前的黃天聖人停下腳步,就將是他做出決定的時刻。

    隻是,如果這命世大賢不答應出山,他郭大眼絕不準備妥協,就算太行山裏的部眾不管,也得在這死等大賢!

    張楚深深打量了郭大眼一下,在拒絕的同時,他也很想知道這人究竟是不是那個得以在史書上留下隻言片語的白波渠帥。

    “我且問你,既然那張燕要殺黃天聖人,我隨你回太行山豈非置身虎穴,你莫不是有心害我?”

    郭太聞言赫然搖頭:“大賢信不過我,還信不過徐武?他可自幼待你如兄弟。再說那雙目重瞳的周長清已經被砍殺,即便你出現在張燕麵前,他怕也不會知曉你是命世大賢。”

    徐武喟然道:“畢竟我已離鄉多年,主公信不過我,也是理所當然,隻是徐武之心,可照日月。”

    張楚對徐武終究心底裏還是有幾分信任:“即便我信得過你,就算我隨你到了太行,這所謂命世大賢的身份也見不得光,還有何用?”

    “何況,既然有一個周長清,誰能保證張燕手下再沒人能辨別黃天聖人。謀大事不可惜身,但更不可忘命,若不能有所得,我又何必深入虎穴。”

    郭太聞言點頭,思慮片刻道:“大賢思慮周全。不然我便找個機會設下埋伏,將那張燕除掉,並了他部眾。”

    張楚聞言搖頭:“張燕能稱雄黑山,恐怕想殺他沒那麽容易吧?”

    這話讓郭太默然,其實自從知道張燕有違背使命的意圖,他便有伏殺張燕的想法。

    可張燕極為謹慎,從不輕易離開黑山大營,尋常時候都是召集諸山穀小渠帥到黑山議事。

    張楚淡淡問道:“如殺張燕不成呢,之後該何去何從,你可曾想過?”

    “大賢可有見教?”郭太鄭重問道,心中不無喜意,命世大賢顯然已經在計較如何致太平了。

    “行大事豈可無根基,棲身太行山穀,難免要仰張燕鼻息,就算我真是那黃天聖人,也豈能言明身份,而這名號不公之於眾號召四方徒眾,又有何用處。”

    張楚點撥道。

    “大賢計議甚是。”郭太點頭,其實知曉張燕自立之心後,他曾無數次設想過脫離太行山到何處落腳。

    “若要另尋根基倒也不難,且此事我實已思略多時。在我那河東故裏,PY縣城東南三十裏處,有一處形勝之地,名曰白波穀。彼處背靠高山絕壁,麵臨濤濤汾水,其餘方麵亦有河溝可作屏障,更兼周邊良田有汾水滋養,可耕可戰。”

    張楚聞言心道,這果然便是那帶領白波郭太無疑了,隻是黃巾這攤渾水,他當真不想趟。

    當下質疑道:“聽你所言,此地豈非王霸之資,這等軍機要地,我怎從未聽聞過。”

    郭太聞言慚愧道:“其間狹小了些,數萬之眾存身自保有餘,怕是不足為大賢王霸之基。”

    “怎麽,你郭大眼當我這命世的黃天聖人,是來跟你躲在山溝裏討飯的麽!”張楚冷笑道。

    郭大眼頓時更加羞愧,一時默然無語。

    張楚看他這模樣,不由對他那份對黃天聖人的忠心信了幾分,畢竟自己現在隻是個青年,這郭大眼怎麽也年在四十了,卻被自己一句話說的跟犯了錯的孩子一樣,不像是演出來的。

    “這樣吧,對了,徐武留在我處,助我行事。你且回太行山穀帶領本部人馬,尋機會能除掉那張燕最好,力有不逮也不必冒險,去那白波穀安身便可。”張楚交代道,一副黃天聖人做派。

    “那大賢與我同返太行,還是先去河東準備起事?”郭太小聲詢問道。

    “那白波穀豈能入我眼,我自然是留在這龍潭虎穴的洛陽相機行事,要致太平,憑你那幾千人馬能行?”

    張楚十足的黃天聖人口氣,冷聲訓斥道。

    乖乖,當領導還真有點上癮了,還是說,老子天生是戲精?(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