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秘使,白波
字數:4032 加入書籤
茅屋之內,光線昏暗,屋外明光透過柴門,照射在郭太側臉上,照不亮滿麵陰霾。
“然而,就連那三十六方渠帥也不知曉,廣宗之戰,黃巾軍戰沒三萬,投河而死者五萬,力士營八百黃巾力士於那皇甫嵩精銳大軍突擊中,揚刀逆擊陣亡殆盡,不過是給身負遺命的幾位秘使爭取脫出重圍的機會。”
“秘使?”
“不錯,待命世大賢現世後,起兵輔佐以致太平的秘使!”
郭太目光灼灼,看的張楚臉色有些發燙。
張楚自詡是好人,但絕非聖人。
尤其沒那份帶領天下人致太平的能耐。
隻能眼觀鼻鼻觀心,佯做沒看到郭太那期待眼神。
郭大眼見狀隻得繼續道:“隻是,大賢良師恐怕當日也未想到,他留下的秘使,羽翼豐滿之後,已經將刀伸向命世大賢。”
“那張燕是秘使之一?”張楚聞言問道。
郭太斟酌片刻,而後搖頭。
“認真說來,他的確並非秘使。張燕本名為褚燕,因張牛角之故才改名姓張。戰死多年的張牛角,才是冀州秘使。不過,他死前將使命傳給了褚燕,並令其改姓,以示永不忘此使命。可惜改了名的褚燕順利接收了其部眾,如今卻已然將當年的誌向拋卻。”
“富貴動人心,忘卻故人情,自古便是如此,想那揭竿而起的陳勝,貧賤時曾說‘苟富貴,無相忘’,可稱王之後殺害故交何其果斷。”對於張燕這種行徑,張楚可謂絲毫都不意外。
隻是好奇問道:“其他各州秘使還有哪些?十三州皆有秘使?”
郭太搖頭:“除了並州秘使是我本人之外,其餘一概不知。各秘使之間互不知曉,若非張牛角對那褚燕不放心,又將此事告知於我,張牛角以及張燕的秘使身份,我本也不會知曉。”
張楚聞言皺眉,如此說來,就連要提防哪些人可能會威脅到自己也做不到。
不過轉念一想,其他人想要如張燕一般殺掉自己,恐怕也隻是這郭太猜想,事實未必如此。
片刻之後他又皺眉道:“你既然是並州秘使,竟不知如何識別那命世大賢身份?張角,嗯,大賢良師不曾留下指示?”
“我受大賢良師密令時,不曾知曉如何分辨黃天聖人,隻叫我等待時機起事而已,至於其他人是否如此,那便不得而知了。我隻是聽那張燕說起三川之地天象有異,又知他遣人隨同周長青入洛陽,便知他已有異心,不得不提防。”
聽完郭太這番話,張楚終於徹底明白自己在馬市被莫名襲殺的前因後果。
不過他對那張燕卻提不起複仇的心思。
張燕可不比趙家,強盛時號稱接連百萬之眾,整個大漢朝都奈何不得,就算袁紹最強盛的時候,也沒能把他怎麽樣,這仇沒法報!
最終,他隻能搖頭道:“可惜,我恐怕不是那命世大賢。”
郭太剛才見他問到其他各路秘使,以為張楚已然心動,此刻聞言立刻又跪倒在地。
不論張楚如何推托,他已經認定麵前的青年人是黃天聖人,正如徐武之前所說,其言行無不暗合太平道致太平之要義。
“請大賢入太行,帶領我等救世賑民,致太平!”郭太沉聲道。
徐武見狀也隨郭太跪倒,雙膝著地:“請主公入太行,帶我等致太平!”
眼前這種局麵,著實出乎張楚預料。
這個所謂黃天聖人的名頭來的太過突然,此刻對徐武和這陌生的郭大眼都帶著忌諱,不敢十分相信。
如今他已經在廣安裏紮根立足,經營起了可以信賴的小勢力,造紙的門路正紅火展開,好好的鄉裏豪強不做,跑去山裏做賊頭,怎麽看都不是明智之舉。
好吧,或許那隻是一幫值得可憐的流民,並非山賊。
可張楚自忖真是個普通人,實實在在的普通人,若非剛好家中世代造紙筆傳書法,想在這個時代立足都難。
沒出眾武藝,不通兵法,機械、物理、化學之類知識本就不精通,如今更是幾乎全部忘光。
即便真是那什麽黃天聖人,又有什麽用,他不知道張角派出的那些秘使究竟是誰,死活不知,忠心殺心更是不知,拿什麽去領導那群龜縮在山裏的流民致太平。
“請大賢入太行,帶領我等致太平!”郭大眼又一次低喊道,極度懇切。
一直端坐的張楚聞聲長歎口氣,起身來回踱步,任由二人跪在地上不去攙扶。
他承認,自從穿越之後,曾經有無數個瞬間,都生出過些許趁勢而起橫行天下的豪邁氣概。
那是男人骨子中的權勢欲望在湧動。
可惜稍一思慮,他便躊蹴了。
曆史的車輪滾到如今這一步,正是世家門閥的盛世,無論經濟還是知識、人才,盡皆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
寒門都無力染指天下,何況他連寒門都算不上,多半種地出身的黃巾軍,讀書識字的都不多,更是注定沒有出路。
張角帶領的第一波黃巾起義失敗之後,各地的確相繼又有黃巾起義爆發。
黑山黃巾、青徐黃巾、白波黃巾三股最大的勢力之外,益州也有馬相帶領的黃巾軍。
可最終這些黃巾軍都沒成氣候,益州黃巾早早被撲滅,青徐黃巾被公孫瓚、曹操、臧霸等無數勢力瓜分幹淨,黑山軍始終龜縮在太行沒什麽大作為,最終降了曹操,至於白波黃巾……
等等!
張楚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你剛才自稱是力士營軍候郭太?”
郭大眼點頭。
“河東人?”張楚略一思量再度問道。
郭大眼再度點頭。
不過他有些疑惑,至始至終沒提過自己是河東人吧?轉頭看了眼身旁的徐武,後者明白他疑問,搖了搖頭,然後兩人眼中都閃爍起異樣神采,黃天聖人果然有些門道。
張楚盯著麵前的郭大眼不住上下打量。
因為他剛才忽然記起,那白波黃巾最初的領頭人,好像就是個叫郭太的。
隻是史書上對其記載極少,隻知道起義於西河白波穀,之後便再無蹤跡,白波黃巾領袖成了楊奉、韓暹等人,似乎那郭太不知何時已經戰死。
而所謂西河白波穀,卻並非在西河郡,而是因在汾水以西得名,屬於河東郡轄境。
莫非眼前這人,是白波黃巾最初的大佬?
張楚不敢確定,卻極度懷疑。(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