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大漢天子
字數:3674 加入書籤
日出東方。
金紅色光芒灑遍寒冬中的大漢帝都。
一輛馬車在平城門被守衛軍士持戟攔截下來,車夫拉住韁繩後,很快遞過通行文書。
軍士查驗非常嚴格,看過車夫遞過的文書,又拿過名冊查找,很快驗明車夫公車署所屬身份,至於證明車上另一個人身份的文書,軍士看過之後沒有再查找名冊。
因為這個乘坐詔車而來的年輕人,並非常駐宮中的宮廷之人,而是奉詔令入宮。
南屯司馬令很快還回文書,揮手下令放行,軍士們交叉的長戟這才收回。
詔車很快離開這洛陽十二城門中,唯一不歸城門校尉管轄,而由衛尉守衛的城門。
平城門之所以如此特殊,乃是因為從平城門進入,便可由複道直通南宮闕門,再經過闕門,洛陽內城之中的皇宮。
詔車自複道上快速奔馳,車廂簾幕掀起一角,露出個極年輕的麵容,正是前兩日就被大將軍府上門客張津告知,即將被征為書待詔的張楚。
紅日霞光照下,張楚看上去滿麵紅光,畢竟憑借一手出眾的書法,不出意外他很快就能搏得個官身。
至於這個官身是不是竟過舉孝廉為郎官,再有郎官升遷的路子所得,張楚絲毫不在乎,那是真正的士人才會在乎和標榜的東西,那隻是他們所製定的規則中,最正統的道路。
但在他們的規則中,張楚這樣的平民百姓已經幾乎不可能再向上走,所以那條所謂正道,在他人眼中,其實早已肮髒不堪。
如今,張楚才不在乎這些,他所在乎的,隻是在天下大亂前,能否撈到一個實權的地方要職,並以之為根基,征服這個亂世。
現在看來,似乎並非難事。
張楚躊躇滿誌中,車馬已經到了南宮闕門。
大漢皇宮主體為南北二宮,兩座宮城之間,也有複道相連。宮中皆有宮殿樓台無數,不過,南宮偏議政辦公,北宮則是後宮所在。
在闕門公車司馬令處驗明身份後,張楚很快在早就候著的謁者帶領下,走進皇宮之中。
一眼看去,漢朝宮殿雖不似後世皇宮雕梁畫棟精於機巧,建於高台之上圍以漢白玉欄杆的各式高大宮殿,如朱雀門前那兩座高聳入雲的闕門一般,自有一股漢家雄渾氣勢。
本以為有機會盡情領略漢宮美色,卻不料那謁者帶他入皇宮後直向西行,很快便在一座宮殿前停下,匾額上題著四個字:鴻都門學。
張楚一尋常也對,畢竟是外臣,哪有可能在皇宮中盡情穿行,平常辦公召見之所,多半都在最外圍。
帶領張楚而來的謁者,與守衛在殿前的小黃門溝通之後,小黃門即刻進去通傳,不多時便返回,帶張楚走進宮殿之中。
“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到正堂台上身著袍服端坐的中年人,張楚立刻按照先前那謁者交代的規矩三呼萬歲跪拜。
至於這個穿著袍服的中年男子是否當今天子,張楚自然不會搞錯,因為在這個男人所穿袍服上,兩肩位置繡著醒目的日月和星辰!
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華夏自古是衣冠上國,漢代服製大多依照周禮,才用十二章紋之製。
而十二章紋中最頂級的便是日月星辰,山川龍形尚在其下,非帝王不能用。
這皇宮之中,肩膀挑日月的,自然是當今天子無疑。
那正於華貴黑漆幾案上執筆書寫的中年人,隨口讓張楚平身勉禮,卻依舊專注與幾案筆頭之上,直到將最後一個字寫完,這才擱筆抬頭。
出乎張楚預料,這是張異常俊秀的麵龐,劍眉星目,鼻梁高挺,若是脫下那身繡有十二章紋的帝王之服,換上尋常士人服飾,走在洛陽街頭,多半會被認作尋常太學儒生。
作為當今大漢天子,他沒有秦皇漢武那種讓人思量時都敬而生畏的帝王威嚴。
當然,沒有沒張楚幻想中那份猥瑣,畢竟這家夥可是赫赫有名的色中餓鬼,曾在西園中修建了座容納數百人的果泳館,讓宮女盡皆陪同。
好像麵前這位天子,並非常年高高在上,而是個尋常人。
從那有些虛無甚至渙散的眼神中,張楚更看到了一絲疲憊倦怠。
“張文清?”劉宏看到麵前的少年,饒有興致問道,“怎麽想出這做文清紙的?”
在他麵前幾案上,放著的正是一疊白色紙張,剛才他書寫用的也是文清紙。
“都是故龍亭候之功,草民不過僥幸嚐試出了一套新法子。”張楚從容道。
“嗯,不過你造出這紙,竟不進獻於朕,隻給大將軍送去,可知罪?”劉宏忽然變了顏色。
張楚聞言心髒驟然加速,麵上卻是淡定道:“草民知罪,隻是草民雖想讓這紙成為皇家貢品,卻苦無門路能見天顏,大將軍索要,便隻得送去。陛下請看,來時我便已備下造紙之法,準備進獻於陛下。”
“哦?去拿來。”劉宏對伺候在一旁的年邁宦官吩咐道,
那宦官依言來躬身到張楚麵前,取過紙張的同時,早已鬆垮的眼皮陡然一抬,深深看了張楚一眼。
“趙忠!”張楚頓時想到這種可能,不過也不能肯定,畢竟太監這個物種,大多陰陽怪氣難以常理琢磨。
劉宏拿過紙張看罷一笑,吩咐道:“讓人送去給尚方令。”
尚方令,主管尚方,專職管理皇家官奴手工業的宦官,蔡倫當年就是以此職主持研究造紙術,張楚對此並不陌生。
“京中傳聞,你拒了大將軍征辟,可有此事?”劉宏看著強作鎮定,實則緊張的張楚,不由笑道。
“確有此事。”張楚如實答道。
“為何?”
“草民出身貧微,又不通五經要義,隻是在這書法小道略有所成,如何敢冒大不韙,去大將軍府上與天下才俊之士並案同席。”張楚正色道。
劉宏聞言細細打量張楚片刻,忽而一笑,“這天下官員又豈要各個精通經義如博士。你可知朕當年為何於皇家宮牆之內,建了這如今這已經成了藏書之地的鴻都門學?”(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