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金陵
字數:4028 加入書籤
李白四處遊玩了廬山,倒真的覺得這個地方很不錯,日後若是隱居,這裏是個好去處。
李白遊玩一日,不覺天已經黑了,李白走到尋元丹丘的道觀,心想著在這寄宿一晚,明日趕路。
李白叩開門,還是那個道童開的門,道童見李白問:“施主怎麽又來了?還有什麽事嗎?”
“天色已晚,我想在這裏留宿一晚,不知道可不可以?”
“我去問問我師父。”道童道,“你且在這裏等會。”
“不急。”李白忙道。
道童關上門,不就又開了門出來,行禮道:“施主請進,師父說施主不嫌棄道觀寒磣,就進來住一晚便是。師父還說想見見你。”
李白問:“尊師名號是?”
“尊師被稱作紫陽真人。”
李白點點頭,跟著道童見了道觀,道觀很是簡陋,院子的雜草無人清理,遮住小路,狹窄的小路通向大堂,大堂裏一位道長手持拂塵坐在蒲團上,見李白前來起身行禮,“公子就是太白吧?丹丘子師弟經常提到公子,公子果然氣宇不凡。”紫陽真人看著李白劍眉正氣凜然,雙目炯炯有神,挺胸直腰,氣宇軒昂。真的覺得李白非尋常人。
“真人謬讚了。”李白行禮,謙虛道。“見過紫陽真人。”
“公子來的不巧,丹丘子昨日才動身離開。”
“是啊。”李白也並不多麽失落,“不過有幸見識到廬山風光,算是不負此行。”
“廬山風光確實多變而綺麗。”
“嗯,廬山雲霧繚繞,飛瀑懸掛,奇峰秀麗,確實是個世外之地。”
“施主若能多呆幾日,就能看到廬山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變化,遠近高低,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紫陽真人希望多留李白幾日。
李白婉拒道:“日後若有機會,一定來這兒住個幾年,到時候真人肯收留就好。”
紫陽真人笑道:“一定。不知太白要去往何處?”
李白道:“我和一朋友約好去往金陵一帶,而後去安陸再去尋個朋友。”
“安陸?我過些日子可能去那裏,那裏的裴長史是我好友,他即將升任,邀我我去參加他的燒尾宴。”紫陽真人道,“說不定我們還能碰上。”
“到時候我去尋真人便是。”李白笑道。
“一言為定。”紫陽真人覺得自己和李白一見如故,對這個後生很是喜歡。
李白和紫陽真人對飲暢聊到很晚才睡下,第二日接近中午時,才動身告辭。李白對紫陽真人的熱情款待很是感激,不舍地下山去了。這次來訪元丹丘雖然不遇,但這廬山的秀麗的山水和熱情的人,讓李白的心情大好。
李白折返九江渡口,又在此租了一條小船,小船揚起帆,順流東下,太陽自南向西一點點偏移。李白行至蕪湖,一路的平原突然江邊兩岸拔地而起兩座大山,水流變得湍急起來,小船揚著帆順著楚江飛速直下。李白不由自主地吟出一首詩:“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樸實的船家聽了誇讚道:“公子你這首詩作的好哇!”
李白笑著問道:“哪裏做得好?”
“我能聽得懂!”那船家憋了半天才又道,“說不上來哪裏好,就是好!”
李白微笑著負手而立,看著江上映著帆船的影子,夕陽照射著江水,遠處天水相接,看不到盡頭。他沒有想到自己的這首詩被以後過往在這裏的船家編成歌謠傳唱著,一直傳唱到了一千多年後,這是一個偉大詩人來過這裏的證明……
“江寧到了。”行至深夜,船家把帆船貼近渡口,說道,“夜深了,恐怕宵禁了,公子要不在這船上將就一宿,明日再進城?”
李白一想自己這時也找不到住處,道:“也好,多謝小哥了。”
“公子是個大詩人,不嫌棄我就行!”船家道。
兩人躺在船上,李白見船家沒有什麽遮蓋身子,畢竟後半夜,夜間江水有著寒氣,李白從行囊裏拿出一件衣服讓他披上。船家不好意思地道:“公子太客氣了,我這樣習慣了。”
“蓋著吧,夜裏涼。”李白塞給他。
船家接過去感謝道:“公子真是個好人。沒想到公子是個詩人,還能體恤我這個窮船家。”
這船家也是個和李白一樣的人,開了話匣子就合不上。李白笑問道:“詩人也沒那麽高高在上吧?”
“公子自然是親近百姓的人物,但我見過好多文人,都對我們這些小人物不屑一顧的。”船家道,“金陵城也有許多書生文人,即使比我還窮酸,也還是端著文人架子,仗著肚子的學識瞧不上我們這些粗人的。”
“假清高罷了。”李白發出一聲哂笑道。
“對,就是清高。”船家誠心道,“像公子這樣作詩作得好,還這麽親近的文人我沒見過幾個。”
“金陵這樣的文人很多嗎?”
“每日都有這樣的人趕往外地找肯為寒門士子舉薦的大人物幹謁拜訪的。”船家道。“一得到舉薦就魚躍龍門了,更加趾高氣昂了。我見過被舉薦的人和更多沒有得到舉薦的人,那叫一個天一個地。我覺得都還不如進京趕考科舉的人,好歹憑自己本事爭取。”
李白心裏苦笑一聲,自己怕是這輩子也不會科舉。
“你娶妻了嗎?”李白轉移個話題,“看你年歲和我差不多大。”
“孩子都三歲了。”船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表情,“再從這兒拉一客我就回家看他們娘倆。”
李白有些羨慕,自己也該有個家了。
一夜過去,李白和船家都醒過來,船家小心地把李白給的衣服疊好還給李白,李白登船上岸,對船家行禮道:“告辭了,祝你有好買賣。”
“多謝公子。”船家學著李白的樣子,高興地道。
李白笑著點點頭,進了金陵城。
金陵城乃是六朝舊都,繁華無比。秦淮河從城中穿過,河兩岸常有奏樂彈唱之聲,於是誕生了後來那首有名的《泊秦淮》。李白忽然想到,金陵雖然繁華,但也是曆經興衰,固然是六朝古都,但也常遭受戰亂,有得有失,天意使然。
李白走進城中,城中有熙熙攘攘的人群,絡繹不絕的商販叫賣聲。李白看到了不少外國人和胡人,不得不感慨唐朝的開放。李白先找到旅舍,交了半月房錢,這城中的物價也比別處貴啊。自從李白丟了一萬大錢,就對錢這東西開始重視起來。
雖然心疼錢,但李白仍然按捺不住想要遊一遍金陵城的心情,唐朝如此繁華的金陵,不遊一遍不是太可惜了嗎?
我在構思金陵城的情節,晚了些抱歉。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