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繁華?貧窮!

字數:3496   加入書籤

A+A-




    李白在金陵城中走著,發現金陵有許多特色的小吃啊,尤其是鴨子的做法,李白走了不長一段路,就看見了許多做法:鴨血粉絲湯,板鴨,還有被譽為“六朝風味,白門佳品”的鹽水鴨。還有其他的特色小吃,李白看得眼花繚亂,肚子發出咕咕的叫聲,餓了……

    李白打算找一個攤位吃些東西,走著走著卻發現一個書生打扮的人在賣鴨血,身上類似圍裙的東西可能是長期處理鴨血的緣故,到處是紅漬。李白走過去,那人見李白過來欣喜道:“公子,你要來一碗鴨血粉絲湯嗎?”

    李白點點頭,問道:“冒犯問一句,我看兄台是個讀書人,怎麽在這裏擺攤?”

    那書生臉色黯然,道:“這裏有許多像我一樣的讀書:人,隻因為家境貧寒,才出來擺攤賣些吃食來維持生計。平常我也是不穿這身衣服,不過今日是金陵詩會開始的日子,我怕來不及回家去換,這才穿著這身衣服,一會兒就直接脫下圍裙就過去。公子見笑了。”

    “這裏許多讀書人都是這樣嗎?”李白問。

    “對啊,我們本就是手藝人家的子弟,家裏長輩一輩子做了手藝人,不甘心讓後人和他們一樣,就把我們送到私塾念書,他們操勞一生,大多數人沒有等到自己的兒女魚躍龍門的那一天。而我們這些人就陷入了這樣的尷尬場麵,隻能一邊接著父母的生意,一邊讀書,隻等著有伯樂舉薦或者考中功名的那一天。”那書生道,“公子暫且坐下,我為公子做好湯。”

    李白被安排坐下,看著那書生忙碌著,心裏有些不是滋味。可惜了這些人,或許就隱藏著治世能臣,隻是缺少一飛衝天的機會。

    不一會兒,那書生端上來一碗熱騰騰的鴨血粉絲湯,李白享受著美味,突然傳來一陣鑼聲,小吃街一些年輕人急急忙忙地換下衣服,有人道:“金陵詩會開始了!”這些本是小販打扮的人當街換上自己書生衣服,李白所在攤位的那書生解下圍裙,急忙對李白道:“公子把碗放在這裏就好。在下還有事,實在抱歉,先告辭了!”那書生急匆匆地去了,竟然比其他人都快。

    “還沒給錢呢!”李白忙道,“多少錢啊?”

    “看著給就是了!”那人竟然衝在最前麵,跑得比誰都快。

    李白無語,別說他這法子還真好使……李白詢問其他攤位這一碗多少錢後,把錢壓在碗底下。

    李白走著,突然覺得這繁華的金陵城其實也不怎麽繁華。李白走在街上,一家一家的店鋪開著,有的門庭若市,有的冷冷清清,李白進了一家家店鋪,和老板交談一番,才知道許多老板也並不是本地人,就好像現代的大都市,許多人拋家棄子,來到這裏打拚,期盼著掙到錢,好的攜帶家人在此立足紮根,差的人拿著微薄的錢財往返兩地。又有許多手藝人,憑著自己的本事賣力賺錢養家糊口,街頭賣藝者,擺攤做生意者,好在這時唐代的稅賦不算太重,還能勉強生存,李白感慨道,這金陵城的繁華是由來自五湖四海的人的理想托起來的。

    李白走到城深處,唐代的坊市製這時已經沒有這麽嚴格,漸趨融合的跡象,尤其是金陵城,許多豪家大戶的門前就是熱鬧的街市,當然也有深宅大院,藏在深處。李白走著走著,來到城西,走向深處時,卻發現一片破爛的房舍,大概類似於貧民區,有許多上了年紀的婦女在這裏做些針線活,做洗衣婦,以此為生。李白走近去,問一個正在用麻紡線織布的老婆婆,“老婆婆,這裏怎麽都是些婦女,你們家中的男子呢?”

    老婆婆忙著紡麻,道:“這兒年紀大的男人有的賦役去了,有的入伍去了,年紀小的有出去做生意的,有的讀書求學去了。”

    “您年紀這麽大了,家裏人怎麽還讓您紡麻呢?”

    “我和我的孫子相依為命,他父母都是給大戶做雜役的,卻死在了大戶家中。小孫子隻能自己去找營生混飯吃,我想著幫幫他,補貼點家用,讓他別這麽難。他還想進京趕考呢,我得為他準備盤纏。”

    李白聽了心中難受,看著這片貧民窟,突然覺得金陵城的繁華隻是虛假的幻象,這金陵城的繁華背後,隱藏著多少貧窮啊!

    街巷走出一個少年,少年興高采烈地拿著兩個燒餅,比在眼前搖頭晃腦的走到李白這邊來,看見李白時突然扔了燒餅憤怒地衝過來,一把推開李白,抱住老婆婆,對李白怒目而視。

    李白被推了一下有些摸不清頭腦,那老婆婆急忙責備道:“方兒,別衝動,這位公子不是來欺負我們的。”

    被喚作方兒的少年依舊警惕地看著李白,李白忙道:“我沒有惡意。”他看明白這應該就是老婆婆說的小孫子了。

    老婆婆看著方兒的眼神盯著李白手中的劍,帶著歉意道:“不好意思,方兒是看見公子手中的劍才害怕的。”

    李白恍然道:“我把劍放下。”李白把劍放在地上,攤開手再次道,“我沒有惡意。”

    方兒放鬆下來,走回去撿起那兩個燒餅,吹了吹上麵的塵土,把兩個都要給老婆婆,臉上帶著天真的笑容。

    老婆婆道:“你怎麽不吃一個?”

    方兒把燒餅放在嘴邊,裝作吃了一口的樣子,又摸摸自己的肚子,依舊把兩個燒餅給老婆婆手上。

    老婆婆拿著燒餅慈愛地笑道:“我一個人吃不了兩個,你吃飽了再吃一個。”

    方兒搖搖頭,摸摸自己的肚子,往前鼓著肚子。

    “吃不下那留一個你明日吃。”老婆婆笑道,突然充滿歉意和羞愧地問李白,“公子,這個燒餅你不嫌髒的話,你吃吧。”

    李白搖搖頭,道:“我吃過了。”他複雜地看著方兒,“老婆婆,你的孫兒怎麽……”

    老婆婆臉上露出傷心之意,道:“方兒在他父母去世後,把嗓子哭啞了,以後就不會說話了,精神大概受了些打擊,加上沒幾個人從小願意找他玩,現在十九了,還是這麽依賴我。”老婆婆提起來忍不住落淚。

    李白勸慰道:“老婆婆不要傷心,起碼您這孫兒很孝敬您。”老婆婆點點頭道:“其實方兒打小很聰明的,讀書背的很快,也會作詩。”

    方兒起身,對著李白躬身行禮道歉,李白忙回禮道:“沒關係的。”

    老婆婆問方兒道:“你不是想參加什麽金陵詩會嗎,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方兒黯然地點點頭,指著自己的嘴巴。

    老婆婆拉住他的手,悲戚地道:“我可憐的孫兒……”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