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金陵詩會

字數:4681   加入書籤

A+A-




    李白聽了兩次這金陵詩會了,忍不住問道:“這金陵詩會究竟是什麽?”

    方兒嗚嗚啊啊地比劃著,李白實在看不懂,求教地看著老婆婆。

    老婆婆道:“金陵城有許多大族子弟,經常舉辦一些詩會,吟詩作對。這些詩會有大有小,最大的便是每年立夏這天的金陵詩會,金陵詩會不僅士族豪門的子弟會參加,貧寒的讀書人也被允許參加,不論貧富貴賤,誰的詩做得最好,就會得到一個詩魁的名號,富貴人家的子弟想借此成名,而貧寒子弟若是奪了這詩魁的名號,或是詩作的還不錯的,就容易得到大人物的青睞,就會有大人物舉薦他,或者是出資資助他去參加科舉,因此吸引了許多讀書人。”

    “怪不得。”李白道,“方兒,你還想不想參加這個金陵詩會?”

    老婆婆難過地道:“方兒不會說話,怎麽參加啊?”

    “方兒寫下來我幫他讀便是。”李白道,“正好我也想去見識見識這金陵詩會。”但方兒仍然搖搖頭,表示自己不想去。

    老婆婆勸道:“方兒,你為這詩會準備了這麽久,不如跟著這位公子再去一次。”

    方兒看了李白一眼,終於點點頭。李白撿起劍來,笑道:“那我們走吧。”李白想留下些錢財,老婆婆卻說什麽也不肯收,“公子莫低估了窮人家的誌氣!”李白聽了羞愧不已。

    方兒帶著李白出了這片貧民區,一路到秦淮河旁,這裏早已搭好高台,紅巾作飾,翠屏林立,底下讀書人無數,熱鬧非凡,不時爆發出一陣叫好聲。高台上站著十個人,每人站在一個屏風前,意氣風發,傲視群芳。又有六個老者坐在高台上,似乎正是點評之人。李白和方兒站在人群後麵,看著一個又一個讀書人攜帶著自己認為最好的詩作上了台,在台上或是自信滿滿,或是強作鎮定,更有甚者上了台雙腿戰戰,說不出話來,這樣的直接就在一片哄笑聲中被趕下台。

    “那六個老頭是什麽人?”李白問身邊一個讀書人。

    “你這人說話怎麽這麽粗鄙,什麽叫老頭?”那人嫌棄地說道,”這六位是金陵城中最有學問的六家士族的長者,才學極高。此次詩會就讓他們品評。“

    “哦。”李白接著問,“那台上屏風前十個人是做什麽的?”

    “你是外地人來的吧?”那讀書人道,“金陵詩會不就是要評比出詩作好的人嗎?這十人就是目前詩作排得上前十的人,從左到右依次是第一名到第十名,他們的詩就可以寫在屏風上。再有誰的詩做得好,登台後當著眾人麵讀出來,再經過評比,若能排得上位次,就取代那一名,那一名後移一個位次,最後一名自動淘汰。”

    “我確實外地來的。”李白道,“不過這詩會可操作性太強了吧?現在這前六名就是那六家的人吧?”

    “這你怎麽知道?”那人驚訝道,“你說的沒錯,台上的前六名正是那六家的子弟,不過你也別以為這六人是憑著評比人的關係才能登台的,畢竟這麽多人看著呢,沒點真才實學登不上去的,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水平,也不好反駁評比人的話。再說誰敢得罪他們,不然你的詩作的好他們也說不好。”那人長歎一口氣。

    這叫什麽評比,分明是給這些士家賣弄才學的嘛,李白想著,問:“兄台你怎麽不上去?”

    “我上去一次了,被刷下來了。”那人慚愧地道。

    “你肯定不是士家的。”

    “不是……”

    “這上麵十個有不是士家的嗎?”

    “有,最末那個笑得開心的胖子,他是個商人子弟,這個場地是他父親掏錢蓋得。”

    李白一陣無言。

    李白對這場所謂詩會失去了興趣,看著一個個出身寒門的讀書人乘興而去,敗興而歸。李白看見那個賣鴨血湯的書生也上去了,念了一首詩,雖然稱得上佳作,卻依舊打不動那六位老者,隻是兩三個老者說了句不錯,也就罷了。

    “方兒,你還要上去嗎?”李白看著方兒抱著自己的詩作,目不轉睛地看著台上。雖然心裏覺得這詩會去不去兩可,但他看出方兒心中似乎想去。

    方兒猶豫了一會兒,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麽,終於臉上的猶豫變作堅定,方兒重重地點點頭,一臉嚴肅地把詩給了李白。

    “你和我一起上去。”李白道。

    方兒急忙搖搖頭,指指自己的嘴巴。

    李白安慰道:“沒關係的,這詩又不是用嘴作的,你不上去他們還以為是我寫的。”

    方兒想了想,下定決心點點頭。李白拉著他上去。

    底下人奇怪地議論著怎麽兩人一起上去。

    李白上台對著那六個老者行了一禮,又對十個士族子弟行了一禮。一個老者微微頷首,示意李白可以開始。李白對著下麵的人高聲道:“這首詩不是我做的,是我身邊這位朋友作的,他有啞疾,不能說話,我代他把這首詩念出來!”

    底下的人恍然。

    “啞巴不會說話也能作詩嗎?”那屏風前十個人中有一個人哂笑道。

    李白轉過身去看著那人穿著錦衣,配著香囊,道:“你屁股長了痔瘡就不會吃飯了嗎?”

    那人臉色潮紅,拂袖怒道:“粗鄙!”末位的那個胖子聽了感興趣地看著李白,眼中大有對李白是我輩之人的讚賞之意。

    李白不理會他,拿起方兒作的詩一看,心裏驚道這首詩原來是方兒作的。

    李白大聲念道:“詩名,《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底下的人聽了麵麵相覷,議論紛紛,隨即爆發出一陣喝彩聲,“好!”

    六個老頭聽了,有人讚許道:“不錯。”

    也有老頭冷哼道:“這也叫詩嗎?”

    “我也覺得不大好,似乎簡單了些。”

    “怎麽能不叫詩?這首詩勸誡人莫要追求榮華富貴,珍惜少年時光,情感單純真摯,哪裏不好?”

    “此言得之,我也覺得這首詩聽起來簡單,但內涵深遠。”

    幾個老頭爭執起來,方兒繃緊身子聽著,李白拍拍方兒的肩膀,示意他不要緊張。

    “這首詩不錯!”一個最年老的老者一錘定音。

    “那麽該把他安排到第幾名?”一個板著臉看起來不好相與的老者問道。

    “這前六名都是我士家子弟,後四名也是出身豪族。”

    剛才一錘定音的老者道:“第十名,陳家那裏我自去解釋,陳家的那個小胖子本就文采平常,下去也不丟人。”

    其他老者點點頭。先前頷首示意李白開始的老者道:“此子詩作雖簡單平凡,但單純真摯,可列末位。”

    底下的一些寒門讀書人都高興不已,畢竟這是第一個寒門子弟登榜,給了他們信心。

    陳家的小胖子主動走過來,李白代方兒行禮:“此番承讓了,奪了閣下的位子。”

    陳家小胖不在乎地笑道:“沒關係,我本來就不想和這幫家夥站在一起,他們一個個仗著自己肚子裏有點墨水,都牛氣衝天的。況且,因為你剛才說的那句話,我看你很是順眼。”陳家小胖躬身行禮,“在下陳團。”

    “在下李太白。”李白回禮,倒是對這小胖子的大度有些欣賞。

    “有機會來陳家找我。若會喝酒,你我痛飲一番。”

    “一定去,到時不醉不歸。”

    陳團臉上的肉一笑擠在一起,小眼睛彎起一條縫,“一言為定,告辭。”

    “告辭。”李白看著陳團邁著大步子下去,對方兒道:“你在這兒,我在下麵看著。”

    方兒抓住李白的衣袖,又鬆開,點點頭,行了一禮。看著李白走下台去。

    求訂,求推薦,求互相轉告。各種求,月票好像能投了吧?……嘿嘿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