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孟子
字數:1860 加入書籤
說實話,對於儒家當代的掌門人物孟子,蒙仲還是頗為好奇的,但很可惜的是,此刻他坐在兩三百名儒家門徒的後麵,根本看不到孟子的麵容,這讓他隻能暫時收起對孟子的好奇,靜靜聽著後者的講述。
“……昔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幹不幹?)
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
禽子曰假濟,為之乎?(假使能的話,你願意嗎)
楊子弗應。
可見,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翟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幹的,而墨子主張‘兼愛’,隻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是甘心情願的。)”
在蒙仲的傾聽下,有一個蒼老的聲音平穩地講述道。
唔?
蒙仲微微一愣。
此時孟子所講述的,是「楊朱」與墨子的得意弟子、且墨家第二代钜子「禽滑(gu)厘(xi)」的一則對話。s即“一毛不拔”典故的由來。
他當然知道孟子所說的「楊朱」是何人,那也是他道家的代表人物,主張“貴己”、“為我”,哪怕已經死去三四十年,但他的思想仍然影響著世人,跟蒙仲的恩師莊子這位“其思想不被世俗所接受”的道家聖賢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但是不可否認,孟子其實有歪曲楊朱思想的地方。
蒙仲看過他道家聖賢列子所著的《列子》,書上也記載著這段楊子與禽子的對話。
但是,楊子並不是被禽子說得啞口無言,而是不屑於回答。
因為在《列子》中,這段對話還有後續——孟子隻是截取了前一段而已。
按《列子》所述,當時楊子不屑於回答,但他的弟子「孟孫陽」則反問禽子如果讓你的肌膚受到些許損害但給你萬金,你願意麽?
禽子表示可以。
孟孫陽又問若使你斷一肢,卻給你一個國家,你願意麽?
禽子默然。
此後孟孫陽又問若割掉你的首級卻讓你得到天下,你願意麽?
禽子啞口無言。
最後孟孫陽對禽子說道一根毛比肌膚微小,肌膚比一肢微小。然而,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肢體,雖然一根毛隻有身體的萬分之一,但你為什麽要輕視它呢?
禽子啞口無言。
是的,被說到啞口無言的,其實反而是墨家第二代钜子「禽滑厘」,而不是楊朱。
而此刻,孟子隻截取了前半段,仿佛顯得楊朱被禽子說得啞口無言似的,這或許瞞得過在場其他人,卻唯獨瞞不了蒙仲這位道家弟子。
隨後,在孟子講述完這段對話後,陸續出現很多聲音批判楊朱的思想,斥責後者的思想“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