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蒙仲與田章(二)【二合一】

字數:1734   加入書籤

A+A-




    由於田章主動下令全軍後撤至二十裏營,使麾下齊軍駐地與逼陽城的距離增漲到了整整二十裏,這使得蒙仲亦不敢貿然夜襲齊軍。

    畢竟跟兩軍相距十裏時的情況不同,整整二十裏地的距離,蒙仲無法把握他夜襲齊軍的途中會發生什麽變故,終歸對麵的齊軍主帥乃是天下聞名的匡章,亦是迄今為止唯一擊敗強秦、攻破函穀關的名將,因此縱使是蒙仲,亦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宋軍放棄夜襲齊軍,而齊軍那邊,田章又覺得夜襲城防堅固的逼陽城毫無意義,因此宋齊兩軍暫時進入了僵持階段,直到齊軍徹底建成那座二十裏營,雙方都沒有發生戰爭。

    五月十八日,見己方的營寨已經落成,田章決定嚐試對逼陽城用兵。

    前文就曾說過,逼陽城雖小,但在兩百八十餘年前,逼陽國的君主曾憑這座彈丸之城與絕對弱勢的兵力,抵擋住以晉國為首的十三隊長達一月之久,最後還是十三國聯盟軍一方憑借著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奮力攻城,這才攻破了這座城池。

    隨後待晉悼公將逼陽贈予宋國之後,宋國亦替晉國牢牢把持著逼陽這個攻伐楚國的要道,派人在逼陽城增固城牆,以至於在此之後的逼陽城,比之先前更為堅固,難以攻克。

    對付這類堅城,一般會采用三種方法。

    其一誘敵,即誘使城內的守軍出城,趁機殲滅其一部分兵力,這可以大大助漲攻城方的勝算。

    其二便是圍城,率十倍於城內守軍的軍隊,四麵圍住這座城池,斷其柴薪、水源、糧食,短則半月長則數月,孤城必破!

    其三,也就是最常見的策略,即不惜傷亡強攻城池,就像兩百八十餘年前的十三國聯盟軍那樣。

    而田章作為戎馬一生的名將,首選當然是以計誘敵,隻是他沒想到宋軍當中有人識破了他的計策。

    至於圍城,他暫時辦不到,畢竟為了兵不血刃拿下另外一座堅城「滕城」,他的副將田敬早已分兵率領八萬軍隊前往滕地,這使得田章麾下暫時隻有七萬人,且其中兩萬人還被他留在薛邑駐守,安撫邑民、震懾宵小,在這種情況下,他拿什麽去包圍逼陽?

    畢竟逼陽的宋軍雖然兵力不如齊軍,但好歹也有近三萬兵力,且宋國必然會源源不斷派兵趕來相助,說不定一個月之後,逼陽一帶的宋軍就能達到五萬人,徹底與田章麾下的軍隊持平——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包圍逼陽,隻是延誤戰機、坐視宋國的援軍抵達而已。

    因此在權衡利弊之後,田章決定嚐試進攻逼陽城看看,看看這座堅城是否如傳聞所言的那般難以攻陷。

    順便嘛,也可以找找逼陽城的破綻。

    然而要進攻逼陽城,就必須先端掉戴不勝、戴盈之二人在逼陽城西北角與東北角建立的兩座營寨——姑且就成為西營與東營——最起碼得攻陷其中一座城池,否則,待齊軍進攻逼陽城的北側城牆時,就極有可能遭到戴不勝與戴盈之二人的夾擊,使攻城的齊軍陷入不利的局麵。

    至於究竟選擇攻打戴不勝、亦或是戴盈之所在的營寨,這倒沒有太大的區別,不過田章在想了想後,還是決定攻打戴不勝的西營,原因就在於戴不勝麾下軍隊的作戰方式很多時候徒有匹夫之勇,說不定能從此人身上打開局麵,相比較之下,戴盈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