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番外之帝後日常

字數:5387   加入書籤

A+A-




    (三)

    “參見陛下。”

    隨著一片參拜聲, 門裏門外的人大多都跪了下來, 秦艽矮了半身, 還沒福下去,就被宮懌一把拉起了。

    兩人目光交錯。

    袖下,宮懌捏了捏她的手, 便越過她朝著寧國大長公主站著, 看似隨意為之, 實則袒護之舉明顯。

    “姑祖母安好,上次見麵還是朕當太子那會兒,隨著先皇巡視陪都, 未曾想幾載不見, 姑祖母依舊精神矍鑠,容光煥發,身體康泰,實乃我大梁之福。”宮懌麵含微笑地說著。

    期間, 有人奉了座, 宮懌順勢坐下, 又將秦艽拉坐下,行舉之自然仿若不知方才那劍拔弩張的形勢。

    “勞煩皇帝掛記了, 到了我這把歲數還不是能活一日是日子, 說不定什麽時候眼睛一閉就過去了。”寧國大長公主淡淡地道, 眉間可見陰霾, 卻讓人看不明顯。

    “怎麽會, 姑祖母定能過百歲, 乃大梁之人瑞也,朕金口玉言,姑祖母您老人家隻管放心就是。”

    這一番你來我往,說的都是閑話,但宮懌乃一國之君,君王願意說好聽之言奉承,那是多少人幾輩子都修不來的,旁人自然隻能聽著。

    包括寧國大長公主。

    別看她此時波瀾不驚,實際上心緒起伏不定,全靠多年練就的不動聲色才能穩住。

    最終還是她先沉不住氣,出言詢問道:“皇帝日理萬機,這剛到洛陽,恐怕政事也極為繁忙,怎麽有空來這?”

    宮懌依舊微笑著,道:“朕今兒見了幾位宗室,聽聞皇後受邀來淑慧大長公主的別莊賞花,便順道來接她。”

    他說的心平氣和,寧國大長公主的臉色卻陰了陰,不及她說話,宮懌又道:“說起來朕忙於政務,倒是疏忽了宗室的長輩們,先皇還在世之時,總是與朕說,大梁能有如此基業,全靠皇室宗親們的幫扶,朕今日見了汝陽王,才知他病了已久,而朕竟一無所知,實在是有愧。”

    “陛下政務繁忙,日理萬機,想必汝陽王是能明白的。”淑和大長公主道。

    “你能惦記著他,也不虧他當年對先皇的忠心耿耿了,不過人上了年紀,會有些病痛也是正常。”寧國大長公主淡淡地道。

    宮懌目光閃了閃,還是含著笑:“朕已囑咐了多個禦醫為汝陽王診脈,想來應該無礙。對了,說起來也是真巧,今日朕與汝陽王閑話,他還與朕說起姑祖母家排行為七的小公子,朕記得他似乎比朕還小幾歲?沒想到前麵說著,在這又遇見姑祖母,真是太巧了。”

    秦艽下意識去看宮懌,有點想不明白他怎麽會突然說這種閑話。就在她看宮懌的同時,淑慧大長公主的臉色頓時變了,看了看宮懌,又去看寧國大長公主,淑和大長公主則狀似不經意垂了垂眼瞼。

    寧國大長公主眼中寒光一閃,看著宮懌,宮懌也看著她,兩廂對視半晌,就在旁人都察覺到端倪時,她突然笑了笑:“巧,還真是巧了。”

    她側首去端茶盞,手上姿勢有些僵硬。

    秦艽疑惑地看了看她,從她這個角度分明看見寧國大長公主微微有些抽搐的臉頰。

    這時,宮懌突然站了起來。

    “朕突然想起,還與大臣約了商談政務。姑祖母,朕就不多留了,改日朕親自去公主府探望,皇後與朕一同走?”

    秦艽站了起來,對寧國大長公主福了福身,又對另兩位頷了頷首:“本宮是時定與陛下同去,還望姑祖母到時候別嫌棄。”

    寧國大長公主僵著臉看了她一眼,移開:“怎麽會,是時皇後別嫌棄公主府簡陋就好。”

    隨著一陣恭送聲,帝後二人相攜離開了,等那浩浩蕩蕩的一行人消失在視線盡頭後,淑慧大長公主忙給喬氏做眼色,讓她...把不相幹的人都遣了走。

    水榭中,隻剩了三人,及數個心腹侍女。

    淑慧去看淑和,淑和默不作聲,她也不知道該說什麽,索性都不做聲。忽地,就聽見嗵嗵兩聲,卻是寧國大長公主氣到極致,拿龍頭杖杵了兩下地麵,頓時大家更不敢做聲了。

    寧國大長公主站了起來,在侍女的攙扶下,步履急促離開了水榭。明明看起來與平時般無二致,卻莫名讓人看出幾分狼狽之態。

    淑慧大長公主瞅著那背影,突然鬆了口氣:“幸虧聽你的了,你說皇帝怎麽會知道那李顯記的事?”

    淑和大長公主目光閃了閃,道:“皇帝既然能成皇帝,總是有旁人不知曉的本事。再說,這是皇帝登基後第一次巡視陪都,陪都宗室眾多,免不了要見見,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人秉性,陛下提前肯定要做準備。”

    “幸虧聽你的了,不然就照皇帝這麽護著皇後的樣子,你我都得吃癟。”

    淑和翻了她一眼:“別說我,隻有你,讓我說你就是昏了頭,才會聽這老妖婆的唆使。”

    淑慧大長公主委屈道:“她不是拿著輩分壓我,你又不是不知我家鶴兒不成器,在她家老四手下做事,這兩件事合在一起,我隻能聽她的。”

    “你當我不知道你的秉性,肯定她許了你什麽,是許了幫你家純兒入宮?你就掂量著吧,今兒皇後吃了她這虧,還不知怎麽找補回來,你被人當了槍使,小心找到你頭上。”

    淑慧大長公主先是訕訕的,顯然淑和大長公主戳中她心事,接著又著急起來,拉著她連連問該怎麽辦。

    “能怎麽辦?就看皇帝記著今日我倆通風報信的情麵上,改日你讓喬氏去行宮拜見皇後時,提一提這中間的關竅,想必她不會為難你,”說著,淑和大長公主依舊心有餘悸,“不是我說,她這手段未免也太狠了,今日若不是皇帝來得及時,讓她當著這麽多人麵捅破皇後不賢,霸著皇帝不讓廣納後宮,皇後以後還有何顏麵麵對世人。結這麽大的仇,也不知她到底想什麽?”

    淑慧目光閃了閃,道:“誰知道她怎麽想的,也許她是活得太久不想活了。”

    淑和看了她一眼,知道她沒說實話,不過剛才她也有沒說實話,自然不會不識趣多問。

    *

    另一頭,宮懌和秦艽同坐一車,往行宮行去。

    秦艽心中埋了許多疑惑,現在找到機會自然一一都問了出來,宮懌也沒瞞她,將其中大致具體說了一下。

    信是淑和大長公主報的,雖把淑慧大長公主帶上了,但今日這事發生在她的別莊裏,肯定沒有這麽簡單。而宮懌之所以會提及寧國大長公主家那位排行為七的小公子,也就是淑慧大長公主口中的李顯記,也與淑和大長公主有關。

    宮懌在來洛陽之前,就知道這次要麵對一幫宗親,這些宗親說親近關係也不太親近,從他這裏算都是別支的,可要說完全不搭理也不可能。

    大梁建朝之始就是以家族為力量,籠絡了關隴各世家門閥,這就像是一個永恒不破的循環,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用的時候自然是好,可同時又怕對方勢大,於是隻能拉攏收買各個擊破。

    而與合作對手相比,顯然有血脈關係最親近,所以方一開始皇帝都是拉著宗親勢力打壓世家門閥的。

    當世家的勢力得到了遏製,此消彼長宗親勢力又太過,為了削減這些宗親們的羽翼,宮懌之前的祖輩可是費了不少力氣,才形成目前這種局勢。

    如果認真說起來,是皇帝對不起宗親。

    可與皇權來說,沒有對錯,隻有敵我,所以才不觸犯皇權的情況下,皇帝是極為優待宗室的。而這些宗室經過幾代漸漸遠離權利中央,空有封號,有的人過得並不如表麵風光,也因此有些人頗有些破落戶...的秉性。

    也就是所謂的仗著輩分或者往年的情分功勞胡攪蠻纏,寧國大長公主算是一例,當年宮懌隨先帝巡視陪都時,便見識過這種場麵。例如你跟我談君臣,我與你說當年你爹還沒當上皇帝如何如何,你跟我談皇權,我跟你說我爹乃至我爺爺為了宮家的江山如何如何。

    宮懌算到了這些,唯獨沒算到事情會發生在秦艽這裏,寧國大長公主會選著這種場合,又故作惡人說出那些誅心之言,不外乎衝著秦艽的皇後之位,又或是衝著皇帝的後宮而去。

    皇帝獨寵一人,本就犯了大忌諱,皇帝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旁人當著他麵不敢直言,不代表也不敢當著皇後。

    尤其這個皇後出身卑微,家族勢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以臣子之身對皇後抨擊,那是僭越。可若是以‘長輩’身份,尤其還是個上了年紀輩分極高的女性長輩,進可說是長輩對晚輩女眷的訓/誡,退可說是老糊塗了。

    可於皇後而言,卻是大庭廣眾之下受人申斥,等於作為皇後的顏麵盡失,以後有何顏麵母儀天下,麵對世人。

    至於那李顯記,乃寧國大長公主一個極為寵愛的孫子,可惜此子不成器,沒少仗著公主府的麵子在外麵惹是生非,做些欺男霸女的惡事,旁人礙於寧國大長公主的身份,都是敢怒不敢言。

    宮懌之前會提及,說白了就是威脅,也因此寧國大長公主才會氣成那樣。

    “這麽說來,這位淑和大長公主倒是個好的。”

    “識趣者才能長存,這事朕記著,改日還在她後輩子嗣身上便是。”宮懌渾不在意道。

    “恐怕背後還有其他人。”秦艽微蹙著眉,說得有些憂心忡忡。

    “你不要擔心,回去後朕讓人去查了便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