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曾陽上朝
字數:3490 加入書籤
秋高氣爽,豔陽高照。曾陽迎來了穿越後的第一個早朝。
因為他有“晨功”要做,早朝也就不早了,明豔豔的太陽已經掛在了白雲飄蕩的碧空上。
有一件事曾陽始終想不明白,古代的朝會為何要進行的那麽早呢?他們都很忙嗎?
唯一的解釋就是虛偽。
皇帝和大臣們都要表現出一副鞠躬盡瘁為民的形象,你看,我們多辛苦。起五更爬半夜,天不亮就要為天下蒼生的生計來操心。
天氣暖和之時還可以忍受,小半年的寒冷季節中,時常要從剛剛溫暖的被窩中爬起來,進了宮殿內又沒有有效的取暖設備,一個個連冷帶餓地從心底打著哆嗦,能有什麽心思處理朝政?
急事急辦,特事特處理。平日裏的朝會還是讓大家吃飽喝足,養足了精神再來朝會,效率和效果會更好。
今天的金鑾殿裏人滿為患,新成立的六部官員不論品級全部到齊,下院以八王爺為首也來了二十幾號人,曹建邊帶著十幾個偏將也赫然在列。
新晉內閣大佬丁峰本以為要自列一行,鶴立雞群一把,結果差點連站立的位置都沒有。之前的朝會中,他還沒資格站立金鑾殿。雖說這次朝會皇上擴大了範圍,可勳貴們不認他這根蔥啊,所以,人人都要擠兌他。用身體和眼神告誡他:往後站。
除了極少數人,大多數人還不知道內閣的設立,及人員構成。皇上還沒宣諭旨嘛。
當一身明黃龍袍在身,氣宇軒昂的恒帝步入皇極殿,一眼掃向高台下時竟然沒有發現他的副隊,親密戰友丁峰同誌的身影。
他在龍椅上坐定,還沒有開口,台下的群臣就如波浪一般倒下了,山呼萬歲萬萬歲。
曾陽終於看到了丁峰。當群臣忽然拜倒時,身在隊尾的丁峰愣怔了一下,急忙矮下了身體。而此時群臣又都站了起來……
波浪起伏中,丁峰總是跟不上節奏,顯得是那麽慌亂與無助。
曾陽的左手撫上了嘴巴,他怕控製不住放聲大笑。
“眾愛卿平身。”三跪之後曾陽快速發出了旨令,免得丁峰太過難堪。
不待跟在他身後進來的內務府大總管宋順開口,曾陽道:“丁峰,丁閣老到前麵來。”
閣老是個什麽東東?群臣莫名。曾陽心道:朕也是位閣老,一會兒你們就明白了。
憋了一肚子氣,正在懊惱的丁峰同誌忽然挺直了胸膛,在心中向著周圍廣泛翻著白眼,大步走到了前麵。
原本的三列縱隊無奈成了四列,擠也得擠出一個空檔給這位丁閣老啊,皇上都點了名,誰還敢與他爭搶位置?
丞相幹越站在左列一支隊伍的最前方,垂首低眉,心情異常複雜。除了恒帝,隻有他清楚丁峰現在在恒帝心中的位置已經遠遠高過了他。這是一種直覺。
此次機構大調整,他丞相的位置沒有丟,而且在表麵上看權力更大了,因為他負責內閣。內閣的成員可是包含了恒帝在內啊。
但,正因為恒帝是內閣成員之一,他這個負責人也就成了擺設。
這是他心情複雜的原因之一,最讓他心情沉重的不是丟了廣大無邊的實權,而是即將到來的對心靈的重大打擊。
今天的大朝會可以解讀為一個舊朝在取得了一場大勝仗後的重新確立。一切都在變。名義上他也參與了這場大變革,實際上他隻是在跟著恒帝的引導走。
在這期間他有一種無力感,前所未有地無助。對恒帝的新設想他插不上手,提不出有效的見解。不隻是因為皇權的沉重,而是恒帝變了,不再是那個他所熟知的恒帝。
如果不出意外,此次朝會既是一個對此次戰役中有功人員的表彰大會,同時也是個審判大會,審判的對象就是副相孫光。
孫光是他一手提起來的,而且是他的義子。雖然沒有公開,可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且那個丁峰已然在最短的時間內撬開了他的嘴巴。
幹越不自禁地悄然看了一眼幾乎與他平行站立的丁峰。
以前竟是沒看出來,這個年輕的後生原是個多麵孔啊。沒見他動刑,隻是幾句簡單的問話,就讓孫光這人麵獸心的孫子竹筒倒豆子,當著他的麵供述出了陰謀的全過程。
半年前,大涼的國相卞升給孫光帶來一封信,信中簡單敘說了幾句同年往事,然後邀請孫光在合適的機會,合適的地點見一麵,深談。
孫光的心境正處在春風得意和意猶未盡之間,很想與昔日的同窗聊聊,所以就將爽快地答應了,並且直接給出了見麵的地點和時間。
見麵地點定在東明的沙州,選在這裏是因為此地是倆人的故鄉。卞升是東明人。
兩個月後,倆人成功會麵。其結果是,一個同窗將另一名同窗成功帶上了叛國的道路。卞升給出的承諾是,一旦戰爭開啟,孫光若能成功阻止東明其它三個邊營對明城的支援。戰爭結束後,大涼保孫光一個丞相的職位。嗯,前麵的副字可以取消了。
事實是卞升欺騙了孫光,大涼根本就沒有要滅掉東明的打算,隻是想將“借東西”的成本降到最低罷了。
孫光與丁峰就像拉家常一般,說到興奮處甚至慷慨激昂。丁峰這會兒和顏悅色,一臉有興趣的鼓勵表情。
他們根本不看旁邊的幹越的表情。而幹越最終沒能壓製住怒火,兩步跨到還在滔滔不絕的孫光麵前,掄圓了手掌,啪地將孫光打飛。“畜生!喪心病狂的畜生!”
他心寒啊,這是他萬般愛護的義子啊!他不知道自己正準備將丞相的位子留給他嗎?他急什麽?為此還要叛國?!
幹越到此時還不明白的是,對於孫光這種可以誅滅九族的大罪之人,恒帝這些天竟然隻字不提,對他也沒有因此事而大發雷霆,更別說降罪了。
“眾位愛卿,今日大朝會的事情有點多,誰站累了,腿麻了,朕可以讓大順為你們賜凳子。”
曾陽一臉的和顏悅色。大順就是宋順。
金鑾殿內起了輕微的騷動聲,接著就走向沉寂。(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