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窮途末路

字數:4072   加入書籤

A+A-




    北伐兵敗,落荒而逃時,陸抗發誓,將來血債血償,領軍重創秦軍,殺進鹹陽城。

    今卻被迫不得已降秦,違背初衷。

    秦王陰險,卑鄙,不值得他為其效忠。

    “將軍,狄鍾康領軍入城,縱然數量不多,卻占領城內各處要害,若臨時倒戈,在城內鏟除對方,對虎賁軍危害非常大!”楊鴻支持陸抗的建議,也道出自身的擔憂。

    秦國,虎狼之邦。

    秦王,豺狼匹夫,不值信賴。

    有人反駁,自然有人支持,李重山態度鮮明,抱拳說:“將軍,降秦,已影響將軍聲譽,短短一日,若將軍降秦再叛,領軍投靠他國,更影響將軍聲譽。

    即使勉強有人接納,對方同樣會暗中懷疑將軍。”

    眼眸掃過諸將,李重山發現沒有人反駁他的說法,繼續說:“秦王手段卑鄙,采取宵小手段,逼迫將軍起義。不過,兩國作戰,本來就計謀百出,袁賜,袁章所作所為,反而證明秦王非等閑之輩,末將建議,既已降秦,幹脆效忠秦王!”

    “將軍,公孫將軍降秦,深的秦王信任,早率軍征戰,相信將軍會見秦王後,肯定能夠被秦王重用,末將建議,無需有太多顧慮。”另一名將領附和。

    陸林軒聽聞諸將所言,始終沒有表態。

    幾名親信七嘴八舌道出自己想法,支持降秦居多。

    陸林軒微微點頭,稱讚道:“秦王,的確是難得明君,不過,讓本將率軍攻打袁賜,本將仍然心生抗拒。”

    陸家不像袁家家大業大,不過,陸林軒仍然自幼與袁賜認識,後來也是袁賜引薦他參軍。

    多年來,袁賜待他不薄。

    說起來,對他有知遇之恩。

    即使領軍投降秦王,陸林軒也不願做同室操戈的事兒,手刃袁賜。

    坐在榻上,思量少時,陸林軒掃某掃過在場將領道:“既已降秦,本將絕不背叛,大家領軍駐守廬陵,本將前往安州拜訪秦王,本將沒有回來前,切記按兵不動。”

    他怨恨季玄陵拿他做棋子,近年來,季玄陵的所作所為,他全看在眼裏。

    不管季玄陵對待敵人多殘暴,多冷酷,至少,他沒有怠慢軍中將領,沒有窮兵黷武,讓秦地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中。

    單憑他對三軍的態度,帶領虎賁軍降秦,就是不錯的選擇。

    “喏。”

    既有抉擇,縱然陸抗不同意,也沒法改變陸林軒的態度。

    眾將紛紛點頭,抱拳領命。

    廬陵城易主,陸林軒倒戈,虎賁軍降秦,袁章被抓。

    北方的變故,像布穀鳥的叫聲,很快傳回柳林城。

    得知廬陵城處境,袁賜氣的吐血,當場暈厥。

    醫官急救,半個時辰後,袁賜才度過危機。

    不過,接二連三的打擊,令袁賜身體變得非常虛弱。

    南方,鞠彥章抗命不尊,領軍靜觀其變,北方,陸林軒率軍投降秦國,導致廬陵城易主。

    今早,他收到消息,三路秦軍中,狄鍾泰,鄔紀靈率領的秦軍,好像脫韁的野馬,一路橫衝直撞,殺向隆州而來,他卻沒有足夠兵力阻擋。

    信使匯報,狄鍾泰領軍已占領奉州東北,今狄鍾康正率軍前來。

    鄔紀靈,段孟臧,兵鋒更勝,攻城掠地速度更快,強勢霸占奉州西北,浩浩蕩蕩向奉州,隆州邊境殺來,不出數日,這支秦軍回闖進隆州內。

    此時,柳林城內沒有足夠的兵力,對來勢洶洶的秦軍,袁賜素手無策。

    “主公,陸林軒率軍降秦,影響非常惡略,不僅廬陵城歸秦,讓奉州大片領地全部暴露在秦軍兵鋒前,而且給軍中將領作出非常不好的表率,此時,微臣最擔心,俞常雄處在弱勢時,消防陸林軒,公孫昂,投奔秦國了。”沈正南建議。

    聞聲,袁賜沒有多言,此時,他後悔萬分,早知落得今日處境,當初就該聽從袁濤的建議,讓陸林軒坐鎮廬陵城。

    再度聽聞沈正南的建議,袁賜麵色冷酷,恨不得宰了對方。

    全是他與袁章的餿主意,才讓隴東落得目前的悲慘境遇。

    此時,袁賜尚未意識到,他身上也有問題,反而把諸多問題,全推在袁章,沈正南,劉宗濤身上。

    不僅轉身望向袁濤,詢問道:“濤兒,你有何建議?”

    袁濤半眯雙眸,神色哀傷。

    連忠心耿耿的陸林軒都降秦了,他還能什麽主意。

    哀莫大於心死。

    袁濤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堅持到底,若不然,豈能落得眾叛親離的境遇。

    沉沒良久,袁濤道:“父帥,事已至此,為減少隴地傷亡,不如盡早降秦,或者,早些謀取退路,不然,我們連生還的希望都沒有。”

    聞聲,袁賜慢慢閉上眼睛。

    的確,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不過,他得罪秦國,有得罪皇上,與南方的公羊越,呂伯寧皆有矛盾,能逃向什麽地方。

    荊襄地區,還是江南地區。

    這些地方,全沒有給他留半點退路。

    袁賜沒有注意,詢問道:“濤兒,除此之外,難道沒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嗎?”

    他絕不願把隆州,奉州,拱手讓給秦軍,即使隴地處境危險,他也要與秦軍死戰到底。

    “除此之外,父帥幹脆投奔大乾,也許能安享晚年。”袁濤說。

    目前,柳林城左近,沒有多少軍隊,全部集中起來,也不過三萬多,根本不能阻擋秦軍。

    “主公,事情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秦王斬殺孫遜,其子孫銘在江南逐漸壯大,背負著血海深仇,若微臣猜測沒錯,秦王派軍占領奉州,隆州,相信很快南征荊襄與江南,此時,主公可向孫銘,趙拓求助。”沈正南說,他知道袁賜怨恨自己,但是,不得不說出自己的想法。

    袁賜聞聲道:“孫銘,趙拓,正在爭奪陶策的地盤,目前,孫銘處境並不好,趙拓畏手畏腳,臨危之際,未必會派遣援軍。”

    “主公,臣願前往南方遊說!”沈正南道。

    袁賜頓了頓,目光轉移在袁濤身上,道:“濤兒,你前往荊襄與江南,盡快借來援軍。”

    “喏!”袁濤點頭。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