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界九 聯邦十三閥之海倫芬世家
字數:10334 加入書籤
最初誰都沒有想到在海倫芬會誕生一個世界級的財閥。這個小城鎮地圖上都很難找,唯一有些名氣的就是一支足球俱樂部,但球場都被隕石砸沒了,為了生存的人類更沒空踢球了。
老尼斯特魯伊的兒子曾經就在海倫芬足球俱樂部踢球,後來他兒子出名後去了更大的俱樂部,他卻住了下來。雖然小尼斯特魯伊已經退役,並說好回海倫芬居住,不想又有美洲俱樂部邀請小尼斯特魯伊去當教練。
災難發生時,老頭身邊無依無靠。當他從廢墟堆裏爬出來後,發現自己居然隻擦破些皮,天空還在持續落下一些較小的隕石,但這個老人沒有選擇自己躲避,立刻投入了對周邊鄰居的救援。
因為他兒子曾是這裏最大牌的球星,所以當地很多人認識老尼斯特魯伊。他善良且樂於助人,在海倫芬市內有很好的口碑。當他組織救援工作時,基本都響應其號召。一個人口才五萬的小城居然因為這次成功救援而活下來七千多人,被稱為海倫芬奇跡。
對比在海倫芬北麵格羅寧根十八萬人口才活下來三千二百多人,而首都阿姆斯特丹一百二十萬人口僅僅存活下來一萬三千人。
海倫芬奇跡很快傳遍荷蘭地區境內,而奇跡組織締造者老尼斯特魯伊自然也成為當地人的偶像,即成為該文明圈領袖。而其文明圈則以海倫芬為名,引的周邊幸存者紛紛來投奔。這個荷蘭北部的小城漸漸成為該地區最大文明圈,相繼有其它地區要求歸附或合並。
首先行動起來的格羅寧根,當地幸存者主要以學生為主,災變一結束,大學城內的幸存者們就組織起了學會。以學生的理想主義構建了社會基本形態,也吸引周邊難民的加入。不過這種在缺乏輔導老師情況下組織的烏托邦,自然也被搞的一團糟。當海倫芬奇跡傳檄海內,格羅寧根的學生們本來就處在崇拜英雄的年齡,隨即選擇加入海倫芬勢力,追隨老尼斯特魯伊。
不久之後阿姆斯特丹內部權力鬥爭僵持不下,主動對老尼斯特魯伊發出邀請,希望他去阿姆斯特丹執政,但遭到了其拒絕。理由是老尼斯特魯伊不願意離開他生活了半輩子的城市,但實際上這裏作為海倫芬勢力根基最牢固的地方,老尼斯特魯伊不願意承擔卷入阿姆斯特丹內鬥的風險。
其判斷極為正確,阿姆斯特丹在幾個月後就發生了內戰,其中一派借助了南部鹿特丹海牙聯盟的勢力,而另一派則隻能投靠北方的海倫芬。之後海倫芬武力介入,平息了阿姆斯特丹內亂。
鹿特丹與海牙等南部聯盟地區見海倫芬已經一統中北部。一方麵實力對比已經處於下風,另一方麵法蘭西地區溫莎公國勢力擴張太快。於是出於民族大義等多方麵因素,雙方決定和平解決南北分歧。組建海倫芬企業集團,實現荷蘭地區的統一,以老尼斯特魯伊為首任總裁。由於小尼斯特魯伊依然處於失聯狀態,為將來避免企業繼承權紛爭,以旗下六大勢力負責人組成海倫芬家族,最終由老尼斯特魯伊決定繼任者,並得到其他成員半數以上支持,即成為海倫芬企業合法繼承人。
西元2027年,老尼斯特魯伊在完成荷蘭地區統一後第三年,七十八歲的他指定格羅寧根學院派領袖範金克繼承海倫芬企業。由於十多年過去後的學院派已經成熟,且湧現大批技術與文化人才,學院派繼承人得到其他五派一致認同。海倫芬企業開始了長達一百三十多年的學院派統治。
又過了三年,八十一歲的老尼斯特魯伊即將走完了其光輝一生,當所有海倫芬家族成員匯集其床前準備聆聽其政治遺囑時,卻聽到彌留之際的老人說:地窖裏還有二百斤土豆別浪費了。如果他的子孫能回來別忘記去墳前看他。
老尼斯特魯伊就是一個平凡的老頭,隻是在災難降臨後做出了偉大的舉動,使荷蘭地區得以在其人格魅力下,以最小流血實現了統一。
然而西歐其他地區,正為最高權力進行著野蠻殺戮。在法蘭西大陸地區建立起的溫莎公國,令所有在海峽對麵的英吉利人感到極為憤怒。雖然英王室在這次災難中並沒有幸免,但在其國民心裏依然心念故國。
前英吉利國王兼印度皇帝愛德華八世為了與有夫之婦辛普森夫人結合而選擇退位。雖然後來被封為溫莎公爵,辛普森夫人也與前夫離婚後隨即成為公爵夫人,這個愛情故事似乎以圓滿而收場。然而公爵夫人一直憤恨英吉利王室不接納她,甚至想利用魔鬼**政權幫助溫莎公爵奪回英吉利的王位。但隨著戰爭結束,魔鬼政權的覆滅,這一切幻想終成泡影。戰後公爵夫人除了同溫莎公爵四處遊曆,也一直同其前夫恩尼斯特.辛普森保持密切的聯係。
溫莎公爵夫婦沒有子嗣,他們唯一的親戚就是英吉利王室,但他們卻不願意把遺產留給他們的敵人。
災難後的溫莎公國是辛普森家族建立的。就是那個公爵夫人的前夫恩尼斯特.辛普森的孫子,其繼承了溫莎公爵夫人所留給他們家族數量龐大到驚人的隱形財產,這部分財產還包括溫莎公爵以愛德華八世身份擔任英吉利國王時的累計財富,以及戰爭魔鬼**寫在溫莎備忘錄中的遺產。公爵夫人希望將來他們以溫莎公爵即愛德華八世後代的名義重奪英吉利。
這樣無恥的溫莎公國建立了,以其強大的財力很快消滅了周邊法蘭西小文明圈,短短十多年就擴張至法蘭西全境,其勢力北部已經占領了布魯塞爾,與海倫芬企業勢力範圍接壤。
當時強大的溫莎公國並不是一個小小的海倫芬企業可以單獨對抗的,所以範金克果斷選擇與海峽對麵的英吉利結成同盟,利用英吉利人對辛普森家族的仇恨。得到了大量物資,武器,甚至於英吉利義勇軍的支持。英吉利人也知道,如果讓溫莎公國跨過海峽,英倫三島將麵對什麽,所以對海倫芬企業的支持全力以赴且真心實意。
範金克所帶領的海倫芬企業軍並沒有讓英吉利人失望,得到武器與義勇軍的支持後,未等溫莎公國進攻,主動出擊布魯塞爾,打了翁沙公國一個措手不及。
在布魯塞爾之戰中,溫莎公國當地的駐軍曾是負責攻克布魯塞爾的溫莎東路軍團,其軍團隻有溫莎公國四分之一的部隊。他們將海倫芬看作如同布魯塞爾那樣的小文明圈並不重視,在進攻令下達後,很多部隊隻是陸續向布魯塞爾集結。同時溫莎公國作為法蘭西的征服者,法蘭西當地人把他們當做英吉利人一樣的不待見,部隊士氣也很低落。
所有因素促成範金克.海倫芬大膽的主動出擊布魯塞爾,並一戰功成。消滅了溫莎東路軍,攻克布魯塞爾。
由於當時通訊基站未能恢複建立,特別是法蘭西到布魯塞爾的通訊極易幹擾。範金克毫不停留,主動向法蘭西腹地挺進。順路將一支又一支開赴布魯塞爾的溫莎援軍分別消滅。
當辛普森家族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巴黎城已經被海倫芬軍包圍了。溫莎公國軍要麽已在北部被消滅,要麽在西南防禦伊比利亞。首府巴黎極為空虛,在圍城兩天後巴黎人民起義,推翻了溫莎公國政權,活捉了辛普森一族,迎接海倫芬大軍入城。
辛普森家族為了活命交出了溫莎公爵的遺產,範金克將其中屬於愛德華八世那部分英皇室財產歸還英吉利人民。餘下分成兩份將其中三分之一用於成立法蘭西企業,餘下三分之二將海倫芬企業闊建成海倫芬控股財團。以控股的形式,即保持法蘭西獨立性,又維持了海倫芬財閥在西歐的整體性實力。
海峽對麵的英吉利人看見海倫芬財閥可以公正的處理各地區各民族利益,經過幾年討論以及同海倫芬財閥的談判。結束其三島內紛爭,成立英吉利企業,並於次年加入了海倫芬財閥。
日耳曼民族是彪悍的,可在新紀元開始後眾多彪悍的日耳曼文明圈在德意誌匯集起來。光是南部巴伐利亞,就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多個中小文明圈,各自借著不同的名義,也打著不同的旗號。比如打著韋爾夫家族旗號的就是眾多彪悍文明圈之一。
一千年前的事情無從考證真假,這個家族的骨頭並沒有存在博物館內。反正他們就這麽一說,民眾就是一聽。活下去吃飽飯隻要還沒撐著,就沒空管這些給他們飯吃的老爺們家室。所以日耳曼人自然也不會去管,巴伐利亞該屬於阿芝諾芬家族還是韋爾夫家族或是維特爾斯巴赫家族。雖然這些所謂貴族老爺們費盡心機的包裝自己,力圖把自己說成是正統巴伐利亞繼承人,但加入其文明圈的日耳曼人很實際的問了一句:管飽飯麽?政治旗幟在蠻荒時代不如一片裹滿黃油的麵包。
所以過早成勢的海倫芬財閥就是有麵包的一方,在學院派領導下完全看透了這一形式,所以始終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逐漸蠶食德意誌區域。這些在戰場上極度彪悍的對手,卻常常無法抵擋饑餓與嚴寒。
那股叫韋爾夫家族的勢力就是這樣形成的。海倫芬財閥給他們供應了麵包,該家族真正領導者卻是格羅寧根人,雖然隻有一點點日耳曼血統,但對巴伐利亞文化了解至深,裝的完全像一個巴伐利亞貴族後裔。一個有背景且有麵包的勢力自然就形成了龐大的文明圈。
海倫芬財閥則把精力投在德意誌北麵的普魯士上。在範金克的計劃裏控製了普魯士就可以把勢力範圍直通華沙之北(曆史上的東普魯士)可以直抵東歐。可不幸的是西元2056年範金克在東征不萊梅時病逝,海倫芬軍隨即被漢堡企業與柏林同盟組成的普魯士聯盟所敗。
範金克死後,海倫芬學院派繼承者們花了四十多年時間,進行了十七次東征,對普魯士聯盟互有勝敗。但實際控製已經推進到了不萊梅漢諾威一線。而南部則由海倫芬財閥暗中控製的韋爾夫家族,同阿芝諾芬與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組成的東巴伐利亞同盟對抗。
西元2099年海倫芬財閥覺得已經很難在德意誌打開局麵,特別同時麵對柏林同盟與漢堡企業組成的普魯士聯軍,隨即決定與普魯士聯軍簽訂了停戰協議。
海倫芬財閥又暗中使韋爾夫家族與普魯士簽訂同盟協議,南北夾擊阿芝諾芬與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組成的東巴伐利亞同盟。德意誌隨即又開始了一場長達三十多年普魯士與巴伐利亞的內戰。
海倫芬財閥又將精力放在了南征伊比利亞半島,在缺乏高科技武器的情況下,比利牛斯山脈成了天然屏障。但當時半島北麵加泰羅尼亞企業與馬德裏同盟之間的矛盾非常尖銳,半島西麵葡語地區與西語地區之間的衝突也一點點升級。海倫芬一直未南下主要也但心冒然行動會導致各種對立勢力團結起來。
進入二十二世紀後,馬德裏同盟對加泰羅尼亞企業已經處於壓倒性優勢,加泰羅尼亞企業首府巴塞羅那也被馬德裏同盟攻克。由於加泰羅尼亞人與馬德裏人的世仇,如果其企業覆滅很可能造成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加泰羅尼亞企業負責人主動聯係海倫芬財閥,並請求援助。在加泰羅尼亞接受海倫芬財閥控股自治的條件後,海倫芬大軍從伊比利亞東部翻過比利牛斯山脈進入加泰羅尼亞,隨即與馬德裏同盟開戰,並於當年就奪回了巴塞羅那。
海倫芬進入伊比利亞半島後,以承諾葡語地區同法蘭西、英吉利等地區享有同等地位的條件來與之結盟。馬德裏同盟腹背受敵被迫了采取守勢,海倫芬財閥則開始蠶食半島北部地區。其後十多年以加泰羅尼亞為根基一路西征,先後奪取阿拉貢北部、納瓦拉、巴斯克、坎塔布裏亞、阿斯圖裏亞斯等地區,在奪取加利西亞地區後與葡語地區正式接壤,該地區也正是改組企業加入海倫芬財閥。至此海倫芬財閥對馬德裏同盟形成西北兩個方向的半包圍態勢。摩納哥至巴塞羅那的公路也重新修複,西歐大陸與英吉利的資源可以源源不斷的注入伊比利亞半島。馬德裏同盟在這種情況下,被迫向海倫芬財閥服軟議和。寬容的學院派依然允許其建立企業,接受海倫芬控股,且允許其保持自治。但這一行為遭到了其他五個海倫芬家族支係的反對,學院派的一意孤行為日後埋下了隱患。
其後海倫芬財閥跨過阿爾卑斯山南征亞平寧,先後用了十五年時間征服亞平寧半島幾十個城邦文明圈,特別在羅馬公教團加入後,對於海倫芬財閥意義重大。
進入二十二世紀三十年代末期,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王國、斯堪的那威亞的拉特企業相繼崛起,對於誌在一統歐洲的海倫芬財閥產生了極大時間緊迫感,他們也加快了在德意誌地區的投入與行動。
西元2138年在普魯士聯邦與韋爾夫家族的攻勢下,巴伐利亞的阿芝諾芬家族與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相繼覆滅。韋爾夫家族在海倫芬財閥的受益下,全部放棄了巴伐利亞東部與奧地利的利益,該地區全部被柏林同盟吞入。柏林同盟一下子成為德意誌地區最大的勢力,並產生了統一德意誌的野心。但這一行為引起了漢堡企業的不滿,在南方韋爾夫家族的推波助瀾之下,漢堡企業向柏林同盟宣戰,普魯士內戰爆發。
海倫芬財閥等了幾十年的機會終於來了,當柏林軍北上和漢堡對峙時,海倫芬財閥突然撕毀協議西進,隻用了兩個月就占領了柏林。此時兩個普魯士集團才清醒過來,但為時以晚,柏林同盟被一切為二,同時南部的韋爾夫家族也突然易幟海倫芬。丟失了首府的柏林同盟幹脆南下巴伐利亞繼續抵抗,而北部餘下的普魯士地區則完全交由漢堡企業。
在柏林吞入東巴伐利亞與西奧地利時,柏林同盟旗下的克虜伯軍工已看出了危機,提前將大部分資產轉移向了布拉格。這樣整個德意誌就被分為了東巴伐利亞與奧地利、北普魯士、捷克三塊,戰場的主動權完全落入海倫芬財閥之手。
但德意誌人的抵抗依然相當頑強,沒有一絲一毫投降或屈服的意思,這也硬生生的將海倫芬集團阻擋在了中歐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正是馬其頓王國崛起的時候。西元2162年,當海倫芬財閥終於艱難消滅了柏林同盟與漢堡企業時,整個東歐包括奧利地地區已落入了軍閥馬其頓王國手中。
歐洲大陸兩大集團戰爭看似一觸即發,與此同時一場可能導致覆滅的危機卻要降臨多災多難的海倫芬財閥!
對東巴伐利亞作戰突然進行的很順暢,與柏林同盟所僵持的慕尼黑防線似乎對手是一夜崩潰的。
範德特.海倫芬,作為學院派的第七代領袖並沒有感到一絲攻克慕尼黑的喜悅。從斯圖加特向西推進,每前進一步都如此艱難,慕尼黑防線雙方已經僵持三年。漢堡同盟領袖親自鎮守,在數次絕境中也沒有後退半步。此刻崩潰隻有一個原因,薩爾茨堡,甚至於整個奧地利都被馬其頓王國竊取了。
海倫芬對新生的馬其頓軍閥很不了解。如同潘德夫也意識到西麵的對手不同以往的強大財力與人力,絕非一合之敵。雙方麵對即將要展開的決戰極為謹慎,不約而同的希望拿下捷克地區,使本方處於戰略與戰術最有利的位置。
然而克虜伯軍工奇跡不光打掉了潘德夫.阿列克斯的銳氣,也給範德特.海倫芬打出了麻煩,海倫芬每次都以十倍甚至於數十倍的兵力被擊敗。
為這種恥辱性失敗,其他五大海倫芬家族以及英吉利、法蘭西等企業極大不滿,並聯合起來聲討範德特無能。
然而壓死學院派在海倫芬統治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馬德裏同盟的反叛。由於馬德裏同盟企業新近加入海倫芬,為了在集團內獲取更高利益,則承擔了更重的兵役任務。
原本以為打個捷克是撈軍功的機會,不曾想麵對電磁速射炮的威力,派出的人員死傷極為慘重。造成失去親人的南伊比利亞半島民眾對上位者極度不滿。而馬德裏同盟則把責任推給了海倫芬財閥,甚至於有人把這幾次慘敗說成海倫芬借克虜伯的刀殺南伊比利亞的人,南伊比利亞半島反抗情緒激烈。
再加上此時北美光合會勢力滲透,並以資金支持馬德裏同盟,一場遍及伊比利亞的叛亂就這樣開始了。
由於海倫芬學院派當年選擇放過馬德裏同盟,這個鍋就必須背SH閥內部一場反學院派的鬥爭也隨之爆發。
恰巧老尼斯特魯伊政治遺囑中所提及的後代回到了西歐,傑克拉德.尼斯特魯伊在光合會暗中保護下躲過了多次暗殺,後來出現在了反對派陣營裏。經過鑒定其確實為老尼斯特魯伊的子嗣,所以各派都承認其為海倫芬財閥的合法繼承人。
五大海倫芬支係以及英格蘭企業、法蘭西企業、葡萄牙企業、加泰羅尼亞企業幾乎同時支持傑克拉德.尼斯特魯伊。範德特見狀也知道大勢已去,選擇交出權柄,並於三天後在格羅寧根服毒自盡。一場針對其與學院派刺殺傑克拉德的調查也隨之終止,格羅寧根學院派也得以保全。
海倫芬財閥因為繼承權問題人心不穩,伊比利亞半島叛亂不斷,財閥各旗下自治企業乘機蠢蠢欲動,各種厭戰情緒也使得部隊戰鬥力大幅度下降。
本來久攻不克的克虜伯企業此時卻成為了幫助自己抵禦馬其頓王國的屏障。如果捷克歸了馬其頓王國,海倫芬財閥將在最糟糕的狀態下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
不曾想克虜伯企業即將選擇投靠馬其頓的時候,馬其頓王國卻提出了和談。談判結果雖然使捷克地區名義上歸了馬其頓王國,但實際上為歐陸兩大文明圈之間建立了一條戰略緩衝中立帶。
隨著三方協議的簽訂,馬其頓王國引兵東去,征戰小亞細亞。海倫芬財閥也算是鬆了一口氣,將精力投入了伊比利亞半島。
隨著傑克拉德親自領軍南征,叛軍馬德裏同盟企業的資金鏈突然斷裂,原本光合會承諾的援助也一一暫停。傑克拉德在平叛戰爭中猶如神助般,每每都能料敵於先機。伊比利亞叛亂短短幾個月就平息了下來。為了徹底解決伊比利亞的隱患,馬德裏同盟高層被屠戮一空,其領地除少量分封給葡萄牙企業與加泰羅尼亞企業外,大多歸入了海倫芬財閥直轄。傑克拉德.尼斯特魯伊也正式更名為傑克拉德.海倫芬,其在伊比利亞平叛戰爭中的表現,使得尼斯特魯伊一脈完全得到了海倫芬旗下各大勢力的支持。
躲在暗處的光合會則想借著傑克拉德達成控製歐洲的目的,待其坐穩閥主地位後,逐漸開始清洗各大家族與旗下各企業。但其處事隱秘,往往采用借力打力的策略。其後長達一百多年時間內,除了學院派根基深厚外,其他五個海倫芬支係家族漸漸的沒落下去,退出曆史舞台,加泰羅尼亞企業與韋爾夫家族企業的領地也相繼被財閥直轄。
西元2186年,傑克拉德.海倫芬率軍奪取了因斯布魯克與西奧地利地區,使亞平寧半島與巴伐利亞地區有了相對安全的屏障。在其聲望最高峰時曾想擺脫光合會的控製,但不久後死於一場疾病。
進入二十五世紀後,資源戰爭在全球範圍內爆發。海倫芬財閥因坐擁北海大油田,相對於已經改製的馬其頓財閥處於絕對優勢。
西元2475年海倫芬在奧地利地區發起攻勢,一度逼近了薩爾茲堡。卻不曾想馬其頓壯士斷腕,在得到阿斯塔法支持後發起了雷神行動,席卷了整個德意誌北部,攻克了丹麥地區,並掌握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猝不及防的海倫芬財閥被迫撤軍,與馬其頓財閥決戰德意誌北。雖然後來收複了大部分失地,但始終無法攻克丹麥,使得該地區成為馬其頓財閥插入西歐的一顆釘子。
西元2524年,海倫芬財閥引狼入室,一邊在奧地利西部進攻馬其頓財閥,另一邊則暗中勾結拉特財閥進攻丹麥。但拉特如同北歐海盜,怎可能得到丹麥就收手,隨即一路南下奪取了基爾,眼看要進入海倫芬的腹地。海倫芬財閥被迫與馬其頓財閥議和,將因斯布魯克以西地區還給了馬其頓。並秘議將德意誌北部的呂貝克讓與老對手,使其擁有進攻丹麥的通道。兩家歐洲大陸財閥暫時締結同盟。
隨著丹麥戰爭持續升級,又演變成了一場三家的混戰,脆弱的歐洲大陸同盟根本無法堅持百年。
當資源戰爭結束後,馬其頓財閥逐漸開始強勢,眼見拉特與海倫芬即將達成反馬其頓同盟。馬其頓提前向拉特伸出橄欖枝,退出了丹麥戰爭,拉特則承諾其波羅的海自由通行權。同年海倫芬財閥也被迫同拉特財閥締結停戰條約,退守基爾港。
其後歐陸的零星戰火也就是海倫芬與馬其頓在奧地利打打停停,直到聯邦政府成立才簽訂了停戰協議。
當北美光合會被洛菲克清除後,歐洲成為這個秘密組織的又一據點。不過也未能達成對海倫芬財閥全控製目的,一方麵尼斯特魯伊的後裔並不好對付,另一方麵海倫芬學院派已經發現了光合會蹤跡,並在摩根的暗中支持下與光合會以及尼斯特魯伊的子孫搏殺。
摩根財閥始終保持著對海倫芬閥主係的敵意,拉特覆滅後出力最多的海倫芬隻是收複了一片狼藉的丹麥,以及分得挪威南部的一小塊地區。大部分的利益都歸於馬其頓財閥,也是摩根財閥暗中拉偏架的結果。這也變相促使了同樣被各閥孤立的薩拉丁財閥與海倫芬財閥走的較為近些。
至西元2970年海倫芬財閥勢力情報:
勢力範圍:荷蘭與比利時地區,伊比利亞半島,英吉利三島,法蘭西地區,德意誌除奧利地東部地區,亞平寧半島,,丹麥地區挪威南部地區。
人口:2.3億
年均淨利潤:42萬億聯邦幣。
陸軍:8000裝甲步兵。
海軍:總排水量160萬噸。
軍工:財閥級生產線六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