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 62 章

字數:6870   加入書籤

A+A-


    何雅語離開養心殿後, 忖度皇帝方才的吩咐, 又想起那即將啟程往北軍的特使, 心頭重若千鈞。

    這次來見皇帝, 本也是想借著年關將至, 給太子趙暨求個情,沒想到皇帝竟完全沒有給她開口的機會。

    何雅語心裏不安之極, 原先皇帝雖然也跟她甚是疏遠, 但至少太子無恙, 可最近發生的一連串事故, 讓她嗅到了不祥的氣息。

    是從什麽時候情形變得不妙的?想來想去, 是從俞蓮臣給救的那天。

    心底浮現那個站在皇帝身側的黑白分明的影子——是她,那個看似不動聲色的女冠子。

    她身上有一種令皇後不安的氣息,何雅語回想自己第一次召見, 當時她的眼神冷冷的,絲毫沒有拜見皇後時候的恭敬跟畏懼,反而像是、像是居高臨下的審視或者其他。

    皇後聽見自己咬牙的聲響。

    直到身邊的嬤嬤提醒,皇後才發現自己走錯了路。

    憤怒之下, 她竟無意識地走到了往雲液宮方向的宮道上。

    何雅語抬頭,望見前方那熟悉的紅牆跟宮門,如今人去樓空, 這地方簡直成了鬼魅聚集的不祥之地。

    隻是為什麽, 端妃就不能死的踏實一點, 時隔多年, 仍是在困擾著活著的人。

    本來要調頭走開的, 何雅語卻又鬼使神差地邁步往前。

    突然間,鼻端嗅到了一股淡淡地煙火氣息,皇後轉頭,突然發現雲液宮內飄出一股淡淡地青煙。

    “那是什麽!”她失聲叫出來,倒退數步。

    驚魂動魄的一瞬間,所有的流言都湧了出來,仿佛還有端妃血淋淋的模樣。

    身邊嬤嬤忙扶住她,仰頭看了會兒,喝道:“是有人在燒什麽,快去看看!”

    身後跟隨的太監們跑過去,果然瞧見側角門開著,裏頭正有一個小太監慌裏慌張地往外跑,兩下撞了個正著。

    梧台宮的內侍把那小太監揪著拉到皇後跟前兒。

    此刻何雅語已經鎮定下來,眼見著這內侍在地上抖個不停,想到自己方才失態之舉,皇後大為憤怒:“問問他,在幹什麽!”

    心腹嬤嬤道:“你是哪個宮的,擅自跑到這裏來做什麽?”

    不等小太監回答,梧台宮的人已經從雲液宮裏搜出了沒有燒完的紙錢。

    皇後看在眼裏,渾身發抖:“反了,已經三令五申,竟還敢在宮內做這種事,若不嚴懲,如何杜絕這種行徑。來人,把這個沒天理的東西拉出去打死!”

    小太監嚇得簌簌發抖:“娘娘饒命!”

    被人拉著往外,小太監垂死掙紮地叫道:“奴婢不是為端妃娘娘燒紙,是為了麗貴人!”

    何雅語微怔,突然她身邊的嬤嬤道:“娘娘,這個人真的像是以前伺候麗貴人身邊的小太監。”

    皇後想了想,便命又拉了回來:“你既然是伺候麗貴人的,跑到這裏來燒什麽紙!難道不知犯忌嗎?”

    小太監道:“自打貴人去後,奴婢連日心神不寧,夢見貴人向奴婢討要這些東西,每次路過這裏都好像看見貴人在這裏,所以才大膽的……來這裏燒紙的。求娘娘饒恕。”

    嬤嬤道:“難怪你心虛,你伺候主子不力,讓主子出了事,如今燒這些又有什麽用,反把自己搭了進去。”

    小太監生恐自己逃不脫,便道:“回皇後娘娘,其實、其實奴婢有話要說。”

    何雅語見他仿佛還有隱情,便叫跟隨的人退後些許,小太監上前一步,小聲說道:“娘娘,貴人身死那日,奴婢其實是跟著的,因寧妃帶了貴人去梧台宮,奴婢偷懶便暫時離開,後來返回的時候找不到人……一直快到這雲液宮,突然看見……”

    嬤嬤喝道:“看見什麽快說...!”

    小太監低低道:“奴婢看見了陶真人身邊的大弟子,鬼鬼祟祟的,奴婢問他有沒有看見貴人,他還說沒有。”

    皇後才欲回宮,便看見薛翃帶了寶鸞公主來到。

    真是狹路相逢。

    皇後想到小太監方才的話,心安了幾分。

    寶鸞跟薛翃分別見禮,皇後道:“和玉,你帶了公主來這種不祥之地做什麽?”

    薛翃不答反問:“娘娘又為何在此?”

    這若是旁人如此無禮,不等何雅語開口,皇後身邊的嬤嬤早就發作了。

    可此人是皇上心尖上的寶貝,目前宮內頭一號的紅人,又有誰敢對她有絲毫不敬。

    何雅語笑笑:“這裏住著的薛端妃,畢竟曾是我的故人啊。前些日子又出了那種事,所以順路過來瞧一眼。”

    薛翃道:“聽說皇後娘娘跟這裏的端妃,想當初是極交好的?”

    何雅語道:“也可以這麽說。”

    薛翃道:“那娘娘可相信,端妃真的大逆不道?”

    何雅語皺眉。她身邊的嬤嬤終於按捺不住,陪著笑說:“道長這話可不能信口胡說,罪人薛翃謀逆行刺皇上,是慎刑司跟鎮撫司定罪了的。”

    薛翃目不斜視道:“我在問皇後,你是皇後嗎?”

    嬤嬤為難地看向何雅語。

    何雅語對上薛翃的目光,那種被審視刺探的感覺又出現了。

    “正如嬤嬤所說,她已經給定罪,人也給處死了,至於本宮信不信,又有什麽不同。”皇後輕描淡寫地說。

    “當然有不同,”薛翃道,“既然皇後娘娘跟端妃交好情深,總該極了解她的為人,聽說那夜有人向娘娘報信,倘若娘娘相信端妃,自然會不顧一切為她周全。但是皇後好像正好相反……”

    “你住口。”何雅語厲聲喝止。

    聽出她口吻裏的不善,寶鸞嚇得一抖。

    薛翃握緊小孩子的手,微微一笑:“當然,這些隻是我聽來的鄉野間的流言,娘娘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何雅語胸口起伏,想要立刻帶人離開,心中卻似乎有那麽一點不甘。

    薛翃拉著寶鸞走開兩步,看向那還沒修葺妥當的宮牆。

    突然她低頭問寶鸞:“公主,你可知不知道這宮牆為何這麽巧就坍塌下來?”

    寶鸞膽怯地搖了搖頭。

    薛翃又問:“那公主覺著,此時此刻,這宮門會不會也如宮牆一樣坍塌呢?”

    他們所站的地方,就是宮門之下,若是宮門倒塌,這些人十有八/九都會沒命。

    薛翃的口吻淡淡的,聽在何雅語耳中,卻隱隱像是有雷聲。

    幾乎忍不住就挪步後退。

    寶鸞道:“我、我不知道……”

    何雅語寒聲道:“和玉,不可在這裏危言聳聽。”

    回頭對上皇後鋒芒畢露的眼神,薛翃道:“小道隻是在說一個可能,在它沒有落下來之前,誰又說得準它會不會落下來呢,或者落下來的時候,又到底會砸死誰呢?”

    薛翃重又對寶鸞道:“但是我想,公主,隻要是心無愧疚不藏私之人,應該是坦坦蕩蕩,不必害怕的,天道睽睽,隻有那些有愧有虧的,天才會厭之誅之。”

    皇後的手無意識地捏緊了些,長長地指甲扣進手心。

    薛翃說道:“我要帶公主回宮了,娘娘,君子尚且不立危牆之下,以後這雲液宮,娘娘最好還是少到為妙。”

    何雅語立在原地,目送薛翃同寶鸞公主離去,氣衝胸臆。

    她身邊的嬤嬤看一眼那雜草林立的宮門,雖然它看似結實牢靠沒有會突然坍塌的預兆,但想到薛翃的話,又看看那缺了角的宮牆,還是心有餘悸地拉住何雅語:“...娘娘,咱們還是先回宮吧。”

    “不,”皇後轉身,寒聲道:“去永福宮。”

    嬤嬤一愣:“您要去見太後娘娘?”

    何雅語眯起雙眼:“這宮內已經沒有人能夠奈何她了。本宮不信,連太後也製不住她!”

    ***

    入夜,天空還飄著清雪。

    十六盞燈籠從放鹿宮一直到了甘泉宮,中間的鑾輿停下,郝宜早奔到跟前兒將簾子掀開。

    薛翃躬身出外,問道:“皇上怎麽了?”

    郝宜說道:“說是忽然胸悶的很。”

    “召太醫了嗎?”

    “皇上不願意見太醫院的人。”

    薛翃道:“郝公公,這是諱疾忌醫,你沒有勸著些?”

    郝宜笑道:“奴婢的話算什麽呀,再說,什麽病到了仙長手裏也是藥到病除,奴婢自然也不必操那個心了。”

    陪著薛翃自養心殿穿過,往省身精舍而去。

    進了精舍,到東暖閣,紫檀木的龍頭燈架旁邊,皇帝斜靠在床邊,身上隻穿著一件白綢長袍,錦被遮住半邊身子。

    他的頭上還戴著奇楠木的蓮花冠,簪子有些歪斜,底下的散發徐徐披在肩頭,襯著微蹙的眉尖,看著倒真有幾分病容。

    郝宜上前道:“主子,和玉仙長來了。”

    忙親自搬了一個紫檀鑲楠木的海棠八角杌,放在龍榻邊上。

    薛翃落座,先給皇帝診脈,聽了一會兒放下:“皇上的脈象中正平和,並無異樣。皇上如今覺著怎麽樣?”

    正嘉皇帝道:“怪異的很,這病大概也欺軟怕硬,一見你來了,便爽利了好些。”

    薛翃道:“我最近正在煉製駐春丹,對強健身體是最有效的。另外還有一味神仙不老丸,隻是煉製起來有些麻煩,等製好了後再叫人試藥,倘若妥當,便能呈給皇上了。”

    “你用心了,”正嘉聽的喜歡,望著薛翃笑:“其實朕一見到你就覺歡悅,卻好像比服用任何靈丹妙藥都管用。”

    郝宜不知何時,已經悄無聲息地不見了。

    暖閣內春意盎然,不知是燃的什麽香,細細入骨。

    正嘉皇帝的眼睛像是黑曜石一樣深沉難測,又微有晶光,分毫不差地落在她的臉上,像是要順著她的雙眼看進心底。

    薛翃隻能不動聲色地將目光轉開:“既然皇上已經無恙,我就告……”

    正欲欠身而起,一句話還沒說完,手腕卻突然給皇帝握住。

    正嘉略一用力,吹灰不費地將薛翃拽到了懷中。

    他張開雙臂,大袖展開,像是鷹隼的翅膀一樣,將薛翃緊緊地困在懷裏。

    濃烈的龍涎香跟甘鬆香混合的味道撲鼻而來,潮水般將她浸沒其中。

    皇帝的聲音近在耳畔:“和玉,你知不知道朕的心意?”

    隻穿著單薄綢衣的身體滾燙,熱力一點點地侵襲。而他濕潤的氣息緩緩噴到了薛翃的頸間,隱隱有刺痛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