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

字數:3633   加入書籤

A+A-


    暮色如霜,一輪皎潔的明月懸在夜空。

    出了白城,一路往西的山路上,兩匹駿馬隨著山巒的高低一起一伏,一前一後地追趕,在林中疾馳,驚醒了林中的夜鳥。

    終於,前麵的視野逐漸展開,兩匹馬一個翻越,上了山塬。

    方黎和李義二人下馬,將馬拴在一塊凸起的巨石上,遠眺四方,塬下盡是一片水田梯田,相間分布。

    山中的嵐風帶著濃重的涼意,驅趕著白色的霧氣,朝塬野上開始遊蕩開來,高高的山峰化作陰影,在月色下壓倒在地麵上,陰影愈來愈儂,漸漸與夜色融為了一體。

    方黎和李義感受著塬上的嵐風,迎麵拂來。

    “三郎,你如今都是下鎮將軍了,也算是朝廷的從六品官了,至少在這白城地界,你小子可比我強。”李義心中油然道,這是打心眼佩服方黎。

    方黎解開腰係的酒蘆,悶了一口,又遞給了李義,李義也悶了一口。

    “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比,隻是想著活命。

    就像是一個沿街討飯的乞索兒,他最初也隻是想要吃一頓飽飯,溫飽思**,等他吃飽了,又會有新的需要,人不就是這樣麽,一種有欲望的動物?”

    “有欲望的……動物?有點意思啊。”李義喃喃自語。

    “那麽你的欲望是什麽?”

    方黎有些默然,他沒有正麵答複李義,而是轉了話題,“聽說天子開始北狩了,你也跟隨在側麽?”

    李義苦笑道:“北狩突厥乃本朝大事,我不過一介武夫耳,焉能有此機遇跟在天子身畔。隻有那些朝中最有名望的大臣才有資格啊。

    大業天子外出,隨行必不可少的三種人:後宮妃嬪、皇親貴胄們,還有魚龍百戲團,說甚麽威懾北方蠻夷,現在看看,後宮的女人能夠威懾突厥那些精兵勁弩麽?”

    方黎心底莫名舒了一口氣,他知道李義這種人。

    對於朝廷、君上忠心不渝,李義會為了百姓出頭,也會為維護大隋統治去剿滅反賊,身為一介武將,他不懂天子的種種做法,但是他能夠感受到百姓身上的重擔!

    近年來,郡縣各地的租庸連年增加,有時加上天災人禍,百姓食不果腹,餓殍千裏亦有,境內義軍四起,邊患又接連不斷,開皇盛世下的安定平穩蕩然無存。

    以至於當時木紮阿領兵扣關,朔方、五原郡的鷹揚府兵、郡兵竟渾然無視,隻有李義這個上鎮將軍冒頭守關,而且手下還盡是臨時組建的鄉勇民兵,足以可見大隋如今成了何種狀態!

    “這次我是專程回家,順道過來看你。潼關為關中要地,離不開我這個都尉,明日一早吃過早飯,我就上路了,如今看到你能夠戍守一方,我也就安心了,也不枉我當時授你那個戍主的職位。”

    “我聽聞朔方鷹揚郎將梁師都來找過你?”

    方黎頷首,不知道李義為何提起梁師都。

    “三郎,我不知道你和他是何等關係,但是我還是想提醒你一下,小心這個梁師都,其人心術不正!”

    旋即,不待方黎回話,李義就打了個哈哈,不知道是有些微醺,還是故意,“等到北狩結束後,過個半年,你在這一方天地做出點成效,我也好在天子麵前引薦你,做我的副都尉,說不定你小子還能得到天子垂青……好好幹!”

    方黎搖搖頭,他並不想做什麽副都尉,他更願意一輩子待在白城這方天地,這裏有芸娘、有他的袍澤弟兄,比哪都好。

    提到隋帝楊廣,方黎先想到的就是始皇帝,他們兩其實是一種人,一個人做成了幾代人的功績,區別不過在於一個是軍事政治家,一個是理想政治家。

    “唉,什麽時候,這些義軍能夠全部覆滅,天下什麽時候才能太平啊……”李義嘟囔了一句,躺在草地上呼呼大睡過去。

    第二日一早,眾人用過早飯,李義一行五騎便離開了白城,就像這馬蹄後的一地塵土,來的匆忙,去也匆匆。

    接下來的日子,方黎仍舊在操練士卒,他細分了訓練內容,還將之前推廣一法兩具的夫子們,從學宮裏再次請了過來,目的就是教這些士卒們認字讀書。

    書的內容,方黎選了最為簡單的《千字經》和《論語》,這些人人耳熟能詳的著作。

    軍營風貌再次煥然一新。

    兩千士卒,四百人編成一部,徐軒五人升任統領,部下再選出火長、隊長,詳細到每個人,每個火開始盡量分出一匹馬來,讓其看管,輪流訓練馬上實戰。

    此後,軍營中各個角落都架起了木板,板上貼著大黃紙,那些年輕的夫子們站在前方,寫著一個個簡單的楷字,教眾人習字讀書。

    方黎在瓜縣時,看到過徐家的部曲私兵發展極盛,諸如徐家這般,還有岩綠的梁氏,他們的家中府宅,卷帙浩繁,一摞摞壘起的簡牘擠滿了整座屋子。

    門閥大族之所以世代興盛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壟斷了知識,他們有足夠的經曆、精力去接受前人祖先們的饋贈,從而能夠得到曆代天子器重,家族世代昌盛不息,而尋常百姓,有的甚至目不識丁,更別說做官!

    隨著隋文帝開創科舉製,民間郡縣學宮的建立才揭開知識的一角,百姓人家能夠有機會去學習,但是這也有很大限製,知識的教化對於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們的太祖,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讓士卒認字讀書,也是無形中提高戰鬥力的方式。

    不僅如此,在單兵和團體作戰方麵,以白城和大椒嶺一線為路徑,方黎進行山地演兵,他每日跟著步卒們長途拉練,就是為了克服在複雜環境中的困難。

    這些都是以前方黎在警隊中所習得的訓練法,要成為一個精英,就必須要根據地形、氣候變化,能夠在山地、叢林、高原乃至戈壁沙漠等條件下作戰,這才是一個合格的警隊精英!

    現在,這種法子也被方黎用到了這些白城子弟兵身上,新兵通過每日的拉練改變體質,再進入深層次的訓練,根據個人體質能力不同,再分成步卒、弓弩手、騎兵隊伍。

    在方黎這邊訓練如火如荼時,遠在哥舒部的新俟斤張烈,也在重新劃分部族的兵種,自上次將阿悉結趕到了於都山北麓後,南麓的部分牧場空了出來,隨著哥舒部的擴張,被一一吞噬。

    牧場擴大,部族的人數必然增加,張烈自然懂得哥舒部新的發展方向在何處,所以他更要積蓄力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