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招賢
字數:3700 加入書籤
雁門郡城。
在楊廣下令蠲免了城中百姓一年租庸後,又聞守城有功者,無論白丁,一概升職六品,果然,如虞世基所言那般,軍中人人振奮,之前軍中積怨許久,如今竟轉變的一片稱讚。
城中守城大小將士,但凡說起天子,無比豎起大拇指,有的甚至還叫嚷著天子和他說過話,聽聞過龍音,這種法子確實奏效。
原本攻城就極為艱難的咄吉大軍,旬日來竟是沒有絲毫進展,轉眼間,八月已然過去大半,可是雁門郡城的北關絲毫沒有動靜。
民以食為天,糧食就是他們的命根,一年的租庸或許對於高高在上的皇帝就是一句話的事,但是對於這個充滿天災人禍的年代來說,百姓就可以活命。
所以,雁門百姓開始動員起來,楊廣深入基層,將士怨氣消散,君臣同心協力,竟然還真的一時做到了軍民魚水的意味。
雁門百姓深知他們的生死與雁門郡城共存亡,城破之日,亦是他們喪命之時,隻是之前人人自危罷了,在利與情的催動下,百姓們也開始出力,大多將自己家中磚瓦都拆了,搬到軍中,讓將士們修補、拔高城牆!
一日內,原本低矮的夯土牆,儼然變成了高大的銅牆鐵壁,這下城外輪番攻城的突厥大將,河圖和密樂二人隻能大眼瞪小眼,更加絕望了……
不過,身居帷幄之中的咄吉,卻是絲毫不心急,整日還悠閑地聽曲飲酒,仿佛大隋天子已經被他擒下。
咄吉雖然沒有中原人那麽多花花腸子,但是他能夠憑一己之力,將原本啟民可汗時代的東突厥,發展到兵強馬壯的地步,足以說明他的眼光和極高的軍事敏銳性。
他知道,自己雖然手握十五萬大軍,將雁門死死圍住,但是有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地形!
雁門附近的地形實在太複雜了,其城背靠滹沱河,依山而建,又高又陡,雲梯實難以架上,而是箭矢開始還能沒入城中,現在如今城牆拔高後,殺傷力也大大縮減,又加之城中隋兵將士的嚴防死守,效果甚微。
如果采取強攻之計,難免會死傷甚多,即便抓住了大隋天子,自己一方也會元氣大損,屆時不說是否南下奪取中原,咄吉還要防範自己的老對手,來自西突厥的處羅可汗!
這位老對手一向跟大隋打得火熱,前幾年楊廣扶持西突厥,老處羅二話沒說,三次征遼都在後麵搖旗呐喊,那時候啟民可汗率領的東突厥剛迎來喘息之機。
營帳外,沙沙的腳步聲傳來,一臉喪氣的河圖和密樂耷拉著腦袋。
“二十一日攻城,被擊退。二十二日攻城,未果,二十三日複攻之,損傷數百……
可有十日了啊,大汗,真是一點進展也沒有!”這個戰績匯報完,河圖自覺顏麵都丟盡了。
“如今的雁門郡城防守太嚴了,吾等的鐵騎剛架起樓車、扛著布囊,尚距離百步,就遭到他們的石炮……”密樂也有些無奈道。
這些隋兵們花樣百出,一會巨石滾木、一會又是放火潑油,打了十天,雖然對方損失慘重,但他們也損失不少人,而且雙方根本不成正比。
想來以往在草原,對付北方的鐵勒諸部,這兩人可是以橫掃之勢,曾將鐵勒諸部擊退千裏外,也與老對手西突厥交鋒無數,鮮有敗績,一路南下也無往不勝,可是真到了雁門,卻卡殼了!
咄吉哈哈一笑,反倒是安慰道:“我的好部下,我不是說了麽,不需要真打,做做樣子,反正就是不能讓這位大隋天子歇息,鑼鼓得敲起來,先嚇唬嚇唬他們。
我就不信,這城中的餘糧還能堅持多久!”
咄吉的直覺無疑是正確的,他十分肯定,隋兵隻剩下最後一口氣,隻要他撐過去,就贏了,到時候他就是下一個入主中原的道武帝!
樓煩郡,靜樂。
屯衛將軍府門前,八字牆上貼著一張黃紙黑字的告示,這是雲定興旬日之前,一早就命人寫好的招賢榜,貼在了將軍府門前,為尋找天下才俊英傑。
一群人擁擠在此,身著布衣的農夫、挑著扁擔走腳的販夫,還有身穿圓領黑袍的書生,仗劍四方的遊俠兒,全都聚目在紙上:
“屯衛大將軍奉天子之命,因北方蠻夷來犯,為擊退戎敵。
將軍特發此招賢榜,欲廣邀天下英豪才俊,隨其一齊出征,凡有功必賞!”
眾人一人一句,念完後,皆議論紛紛,有人搖頭,有人興奮,都打起自己的小算盤。
招賢招賢,自是有賢者居之。
不是人人都是青年才俊,北方戎敵時常南下,他們也是聽說過的,可個個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如今連將軍都犯難了,自己一介布衣,又有何辦法?
“唉,那些突子豈是那麽好打的,誰去都是送死啊。”
“可不是,三年前的征遼戰役,我家娃兒送走了兩,現在還沒回來,結果呢?敗了!”
“仗打了三年,聽說高元還沒有滅,天子似是有意再興兵戈,這些年西巡東征、北狩南遊,都征了多少兵丁,當官的說的好聽,現在這些男丁呢,全都沒了影……”
方黎一行人早就隨著梁師都來到靜樂,來到這將軍府門前,亦看到了這張招賢榜,八百騎奉命停在不遠處的巷弄,皆翻身下馬等候。
方黎等人清楚看到,一時間,圍觀者都沉默了。
官府的信用度在百姓心中,其實早就被刷爆了,即使是所謂的許諾獎賞,也比不得他們的命,他們的親人珍貴。
在百姓心中,天子是神,是高坐九天之上的隋帝,他可以驅使百姓,如自己的仆人般去修運河、北築長城,來完成自己的一步步宏偉藍圖。
但是,受害最深的始終是這些底層的民,君是不能理解民心中的痛楚!
忽然,“嘶啦”一聲。
一位書生模樣的少年撕下了招賢榜,引起一片嘩然,梁師都略微側目,方黎等人也看著此人。
“三郎,這人怕是有不小來曆。”徐軒在耳邊低語。
梁師都頷首,他注意到這書生揭下招賢榜後,走到了另外一名袍澤身畔,兩人還都身穿甲胄,背弓胯刀,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難不成……是某個世家子弟?”
眾人一同望去,揭榜的二人徑直進了對麵的屯衛將軍府,這件事立馬如風雨般,成了靜樂天南海北食客們口中的談資。(m.101novel.com)